台风榕树 (2017年)
台风榕树(英语:Typhoon Banyan,国际编号:1712,联合台风警报中心:WP142017)是第12个被命名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榕树”(国际音标:[ˈbæn.jən])一名由香港所提供,是华南地区常见的一种树[1][2][3]。
台风榕树 Typhoon Banyan(英文) | |||||||||||||
---|---|---|---|---|---|---|---|---|---|---|---|---|---|
| |||||||||||||
| |||||||||||||
| |||||||||||||
| |||||||||||||
概况 | |||||||||||||
形成日期 | 2017年8月10日 | ||||||||||||
转化日期 | 2017年8月17日 | ||||||||||||
消散日期 | 2017年8月20日 | ||||||||||||
最低气压 | 955 hPa | ||||||||||||
瞬间最大阵风 | 215 km/h | ||||||||||||
2017年太平洋台风季的一部分 |
榕树是一个远洋风暴,在整个行进过程中都没有对陆地造成任何影响。气旋源自威克岛东南方的一个低压区,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在10日下午3时给予热带扰动编号90W[4]。系统随即迅速发展,日本气象厅在翌日上午9时05分把系统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并发布烈风警告[5][6];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3小时后跟随升格[7][8],再过6小时升为热带风暴[9][10];日本气象厅在晚上8时50分也把此系统升为热带风暴并把其命名为榕树[11]。当时各部门预料榕树会加强为热带风暴至强烈热带风暴强度[12],但由于榕树移动缓慢,令其发展比预期迅速[13]。榕树在12日下午发展出中心密集云团区[注 1],并增强为强烈热带风暴。受惠于海水炎热、比热容量也高,加上垂直风切变微弱和热带对流层上部槽[注 11]强化系统东面流出的良好环境下,发展出一“针眼”并增强为台风,中国国家气象中心更在下午5时31分把榕树升为强台风[28]。
由于垂直风切变增强,榕树的强度回落至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下的一级强度,至14日凌晨再增强至二级程度。当日晚上榕树移至副热带高压脊西侧,改为采取东北路径,并遇上较冷的海水而转趋海弱,风眼被填塞,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在晚上8时半把榕树降为台风[29],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也在16日下午5时把榕树降为热带风暴[30][31],但6小时后(晚上11时)又把榕树升为台风[32][33]。8月17日,日本气象厅表示台风榕树已经转化成温带低气压[34]。后来,中国国家气象中心也表示台风榕树已经转化成温带气旋[35]。
发展过程
编辑2017年首个台风活跃期随着台风奥鹿肆虐日本后减弱消散而中止,但很快便再有热带气旋形成。一个低压区于8月10日在国际换日线西面,威克岛东南方海域生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在下午3时给予热带扰动编号90W[4]。该系统在初期发展迅速,对流云带卷入中心,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晚上10时对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评为“低”[36][注 12],但很快便在6小时后,即11日凌晨4时,把上述评级跳过“中”[注 13]而直接升为“高”,并同步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38][注 14];而日本气象厅在早上9时05分把该系统升格为热带低气压时[5],已随即发布烈风警告[6];台湾中央气象局也在早上8时把该系统升格为热带性低气压。因应此系统继续加强,深层对流进一步卷入中心,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紧接在上午11时把此系统升级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热带气旋编号14W[7][8],至下午5时更在未命名时已把榕树升为热带风暴[9][10],中央气象局则在晚上8时把该系统升为轻度台风[39][40][41],日本气象厅之后才在50分后的8时50分把此系统正式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榕树,给予国际编号1712[11][注 15],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在晚上9时16分跟随[42]。
当日副热带高压脊向东南伸延,令榕树持续采取西北偏西路径,时速约15公里。各官方部门均预测榕树将会成为一“转向形”热带气旋,在中纬度西风槽[注 20]打击副热带高压脊下将转向北移;但强度上便不太看好,预计只会达到热带风暴至强烈热带风暴强度,可是榕树所在海域水温炎热,且到深处仍为暖水,而垂直风切变微弱,再加上有热带对流层上部槽强化系统东面流出的良好环境,令榕树开始急剧增强 ,各部门均把对此系统的预测强度上调[46][12]。随着西风槽击退副热带高压脊,当日榕树逐渐转向西北偏北,纵使其后垂直风切变稍为增强,仍无阻其中心附近的对层对流继续巩固,组成中心密集云团区[47],日本气象厅和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因而接连在12日下午2时正和2时57分把榕树升为强烈热带风暴。
随着垂直风切变减弱,榕树在13日日间打开一个“针眼”,促使日本气象厅、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分别在凌晨2时正、2时34分和5时把榕树升为台风[48][49],中国国家气象中心更在下午5时31分把榕树升为强台风[28]。榕树在正午时份达到首个强度顶峰,其后垂直风切变再度增强,令榕树低层环流中心的北面一度外露,然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开始预期榕树会达到130节的顶峰强度,即该中心的超强台风下限,距离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下的“五级飓风”只有一步之遥;而中国国家气像中心的预测路径显示,榕树会在转向时减弱为台风,至转向后再度增强成为强台风;但日本气象厅预测榕树不会增强为该机构的非常强台风程度[12]。可是随后榕树的赤道方向流出通道更被堵塞,风眼已不复见,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和中国国家气象中心皆撤回其预测[50][12]。14日凌晨时份垂直风切变减弱,榕树藉着摄氏30度的海水重新组织,极地方向流出和风眼皆有迹象重新开通[51]。榕树在15日下午再度达到巅峰,但其环流却非常细小。日本气象厅评定尼格风速超过50海浬之范围半径仅达60公里,30海浬之范围半径东面亦只有280公里,西面达170公里[52];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和中央气象局评占榕树西面环流的七级风圏半径达150公里,前者评定其东面环流达180公里,十级风圈半径东部达80公里,西部达50公里;中央气象局更评定其十级风圏只有50公里[53][54]。各部门的估算均显示榕树的环流比较早前较弱的热带风暴尼格还要细小。
榕树在当日黄昏转趋减弱,“针眼”被填塞,变回“云塞风眼”,云顶温度亦变暖,中心附近对流减弱,中国国家气象中心于是在晚上8时半把榕树降为台风[29],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更在16日下午5时把榕树降为热带风暴。各部门开始预料榕树将加速向东北移动,更有可能横过国际换日线,进入中太平洋[12]。榕树在晚上开始最后重新组织并再次发展出“针眼”,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晚上11时把榕树又升为台风[32][33]。8月17日,日本气象厅表示台风榕树已经转化成温带气旋[34]。后来,中国国家气象中心也表示台风榕树已经转化成温带气旋[35]。
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在2018年5月1日发布的“2017年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中,把榕树的强度向下修订为台风,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从每秒45米(每小时160公里)下调至每秒42米(每小时145公里),并把榕树的中心气压上调至955百帕斯卡[55]。
注释
编辑- ^ “中心密集云团区”是达强烈热带风暴级别之热带气旋所拥有的一种特征,在卫星云图上所见为一浑圆,集中及具有组织的密集云区在中心附近旋转,通常为积雨云或塔状积云,会引致中心附近有雷暴发生。中心密集云层区之下应有相当明显而成熟的螺旋云带,同时伸展到云带之外;当热带气旋进一步增强至台风程度时,风眼也会开始在此处的中心区域形成。[14]
- ^ “西风带”是位于副热带高压与副极地低压之间(大致在南北纬30至60度之间)的行星风带。从副热带高压流向副极地低压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之下,偏转成西风(北半球为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风),因此西风为盛行风。[15][16]
- ^ “斜压”是指等压面与等温面(等密度面)出现交角的现象,而且两者随高度而倾斜。例如于中纬度,由于受太阳照射差异使南北温差大,西风带的气压槽一般即随高度向西倾斜,而温度槽脊则向东倾斜,造成等压面和等温面不平行的情况。[17]
- ^ “辐散”是指空气由一个中心向四周散开,通常只有气旋式辐散,形成原因和辐合的机制相若,只是一般是在高压系统发生。高空也能有高压,所以高空也能有辐散,高空辐散足够又有水气时就可能降雨,形成原因和辐合相若。[18][19]
- ^ “气压梯度”是指在一水平距离中的气压变化程度。在地面天气图上,等压线间的疏密正好反映著气压梯度的大小:当等压线疏时,表示该区气压梯小,等压线密集,则气压梯大。气压梯度力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力”,这其实是由于水平气压差而产生的空气加速度(即单位质量所受的力),推动空气从高压流向低压而产生风。风力和气压梯度的大小成正比:气压梯度越大,空气从高压流向低压的速度(即风速)亦愈大。而气压梯度力作用的方向,往往与等压线呈垂直。不过在实际大气中的空气运动还有地转偏向力、地形摩擦力及离心力等作用,因此情况往往复杂得多。而基于气压梯度力,亦可简单解释至热带气旋中心的极强风速,即由于其气压梯度于近中心处甚大所致。[20][21]
- ^ “赤道东风带”位于3000米以上高空,空气由副热带高压流向赤道附近之低压,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之下形成偏东风。此乃地球三股行星风系之一,有导引热带气旋向西移动的作用,一般该热带气旋采以每小时20公里左右行进。[22]
- ^ 东风带[注 6]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低压波动,在天气图或气流图中以倒V字低压槽表示,乃“东风波”。其由东向西传播,槽前有辐散现象,槽后则有辐合;因此东风波左方受下沉气流影响天气晴朗,右方则因辐合上升而出现对流性的不稳定天气。有大约一成的热带气旋就是在东风波之扰动中生成。[23]
- ^ “低压槽”指狭长状的低压,或从低压中心向高压处伸展而等压线呈V字形的地方。槽后方气流下沉,槽前方气流上升而有辐合运动,有利对流及雨带的发展。槽线活动的观测在热带气旋预测上有广范的应用,例如西风带中的长波槽(东亚大槽位于东经120-150度)将推动热带气旋转往东北方向行进,而东风波[注 7]、热带对流层上部槽(英语:TUTT)所带来的高空辐散会有利热带气旋发展等等。[24]
- ^ “辐合”是指空气汇聚的现象,其中又可分为“气旋式辐合”和“切变式辐合”两种:在地面,空气在地转偏向力、气压梯度力[注 5]、地形摩擦力以及离心力之共同作用下,以逆时针通过等压线,呈螺旋式向低压中心推进,形成风。若低压中心有闭合等压线(例如热带气旋),则因角动量守恒,离心力加大,而进一步平衡气压梯度力,于是产生旋风。同时空气被迫抬升,空气上升后地面气压便会进一步下降,此即“气旋式辐合”。而“切变式辐合”则是两种不同风向的气流辐合,而使空气因压迫抬升,这种切变式的辐合通常出现于锋面或低压槽[注 8],和前者辐合的分别只是气旋式的风向变化比较不明显。[18][19]
- ^ 高空西风带[注 2]绕副极地低压的等压线移动,当副极地低气压出现冷心斜压[注 3]槽时,即为“西风槽”。槽中有强正涡平流,槽前有辐散[注 4]运动常伴随低空温带气旋的发展,槽后辐合[注 9]则伴随地面反气旋之增强。西风槽东移时亦使副热带高压东退,西风带中的长波槽(东亚大槽位于东经120至150度)将推动热带气旋转往东北方向行进。[25][26]
- ^ “热带对流层上部槽”是一条位于热带高空(约200百帕面)的槽线,其可经由中纬度西风槽[注 10]振幅延大而伸展到热带而成,亦可为高层反气旋南侧之高空东风倒槽。其将带来强烈垂直风切变而影响热带气旋或热带扰动的发展,但亦有情况是因带来良好的高空辐散而助长热带气旋加强。在环境许可下,其会发展成拥有完整环流的高空冷心低压,并有可能发展至地面而诱生出低层之扰动发展。[27]
- ^ 当有2种以上全球预报模式表示某低压区将于未来48小时内发展为热带气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则将该系统之热带气旋形成机会评级为“低”。除非环境异常优良,否则该系统在24小时内发展为热带气旋的机会甚微。[37]
- ^ 当有3种以上全球预报模式表示一低压区将于未来48小时内发展为热带气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则将该系统之热带气旋形成机会评级为“中”。一般而言,即使发展机会增大,系统过了24小时之后发展成热带气旋的机会才较高;但如果环境良好,系统亦可以在24小时内形成热带气旋。[37]
- ^ 当有3种以上全球预报模式表示一低压区将于未来24小时内发展为热带气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则将该系统之热带气旋形成机会评级为“高”,并同步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此时该系统于24小时之内形成热带气旋的机会极高,若气象因素特别有利,该系统更可于6小时内增强为热带低气压。[37]
- ^ 作为世界气象组织指定的西北太平洋区域专责气象中心,日本气象厅负责西北太平洋区域内(包括南海、东海)的热带气旋正式编号与命名工作:每当该机构把一个热带低气压升为热带风暴时,该机构亦会依照在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上通过的名称表作出命名,同时给予4位数字的国际编号。前两位为当年公元纪年最后两位数(2017),后两位代表榕树是当年被日本气象厅第12个升为热带风暴的热带气旋。
- ^ “西风带”是位于副热带高压带与副极地低压带之间(大致在南北纬30至60度之间)的行星风带。从副热带高压流向副极地低压的气流在科里奥利力的作用之下,偏转成西风(北半球为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风),因此西风为盛行风。[15][16]
- ^ “斜压”是指等压面与等温面(等密度面)出现交角的现象,而且两者随高度而倾斜。例如于中纬度,由于受太阳照射差异使南北温差大,西风带的气压槽一般即随高度向西倾斜,而温度槽脊则向东倾斜,造成等压面和等温面不平行的情况。[17]
- ^ “辐散”是指空气由一个中心向四周散开,通常只有气旋式辐散,形成原因和辐合的机制相若,只是一般是在高压系统发生。高空也能有高压,所以高空也能有辐散,高空辐散足够又有水气时就可能降雨,形成原因和辐合相若。[43][44]
- ^ “辐合”是指空气汇聚的现象,其中又可分为“气旋式辐合”和“切变式辐合”两种:在地面,空气在地转偏向力、气压梯度力、地形摩擦力以及离心力之共同作用下,以逆时针通过等压线,呈螺旋式向低压中心推进,形成风。若低压中心有闭合等压线(例如热带气旋),则因角动量守恒,离心力加大,而进一步平衡气压梯度力,于是产生旋风。同时空气被迫抬升,空气上升后地面气压便会进一步下降,此即“气旋式辐合”。而“切变式辐合”则是二种不同风向的气流辐合,而使空气因压迫抬升,这种切变式的辐合通常出现于锋面或低压槽处,和前者辐合的分别只是气旋式的风向变化比较不明显。[18][19]
- ^ 高空西风带[注 16]绕副极地低压的等压线移动,当副极地低气压出现冷心斜压[注 17]槽时,即为“西风槽”。槽中有强正涡平流,槽前有辐散[注 18]运动常伴随低空温带气旋的发展,槽后辐合[注 19]则伴随地面反气旋之增强。西风槽东移时亦使副热带高压脊东退,西风带中的长波槽(东亚大槽位于东经120-150度)将推动热带气旋转往东北方向行进。[25][45]
参考资料
编辑- ^ 颱風百問——颱風是怎麼命名?. 交通部中央气象局. [2017年8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1月4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 ^ 香港天文台. 熱帶氣旋名稱的意義. [2017年8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8月2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 ^ 又有新台风?12号台风“榕树”生成!广州高温要持续到……. 大洋网. 2017年8月13日 [2017年8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8月14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简体中文)
- ^ 4.0 4.1 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 14W File. [2017年8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8月14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
- ^ 5.0 5.1 Marine Weather Warning for GMDSS Metarea XI 2017-08-11T06:00:00Z. WIS Portal – GISC Tokyo. 日本气象厅. 2017年8月11日 [2017-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6.0 6.1 日本气象厅. Tropical Cyclone Information. 2017年8月11日 [2017年7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8月11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
- ^ 7.0 7.1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Tropical Cyclone Warning For Tropical Depression 14W (Fourteen) Nr 1. 2017年8月11日 [2017年8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1).[失效链接](英文)
- ^ 8.0 8.1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Prognostic Reasoning For Tropical Depression 14W (Fourteen) Nr 1. 2017年8月11日 [2017年8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1).[失效链接](英文)
- ^ 9.0 9.1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Tropical Cyclone Warning For Tropical Storm 14W (Fourteen) Nr 2. 2017年8月11日 [2017年8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1).[失效链接](英文)
- ^ 10.0 10.1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Prognostic Reasoning For Tropical Storm 14W (Fourteen) Nr 2. 2017年8月11日 [2017年8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1).[失效链接](英文)
- ^ 11.0 11.1 日本气象厅. 平成29年 台風第12号に関する情報. 2017年8月11日 [2017年8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8月15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日语)
- ^ 12.0 12.1 12.2 12.3 12.4 Integrated Multi-Agency Tropical Cyclone Forecast - Forecast Log. typhoon2000. 2017年8月11日 [2017年8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8月15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
- ^ 香港热带气旋追击站. 榕樹比初期預測更強今成颱風. 2017年8月13日 [2017年8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8月16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 ^ 香港热带气旋追击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中字:中心密集雲層區. [2015年4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月14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 ^ 15.0 15.1 中华百科全书. 自然科學類:西風帶. [2015年5月3日].[失效链接](繁体中文)
- ^ 16.0 16.1 香港热带气旋追击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西字:西風帶. [2015年5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8月22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 ^ 17.0 17.1 香港热带气旋追击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斜字:斜壓. [2015年5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5月18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 ^ 18.0 18.1 18.2 香港天文台. 氣象小常識:輻合和輻散. [2015年5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7月5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 ^ 19.0 19.1 19.2 香港热带气旋追击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輻字:輻散和輻合. [2015年5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8月22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 ^ 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地理学系. 大氣流動的方向. [2015年5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6月20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 ^ 香港热带气旋追击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氣字:氣壓梯度力. [2015年5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8月23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 ^ 香港热带气旋追击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東字:東風帶. 2015-08-18 [2015-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2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 ^ 香港热带气旋追击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東字:東風波. [2015-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2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 ^ 香港热带气旋追击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槽字:槽線. [2015-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2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 ^ 25.0 25.1 香港热带气旋追击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西字:西風槽. [2015年5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8月22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 ^ 香港地下天文台. 氣象‧人‧語:高空擾動. [2015年5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5月18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 ^ 香港热带气旋追击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熱字:熱帶對流層上部槽. [2015年8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9月9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 ^ 28.0 28.1 国家气象中心. 台风快讯 2017年 总595期. 2017年8月13日 [2017年6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8月13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简体中文)
- ^ 29.0 29.1 国家气象中心. 台风快讯 2017年 总608期. 2017年8月15日 [2017年6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8月15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简体中文)
- ^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Prognostic Reasoning For Tropical Storm 14W (Banyan) Nr 22. 2017年8月16日.[永久失效链接](英文)
- ^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Tropical Cyclone Warning For Tropical Storm 14W (Banyan) Nr 22. 2017年8月16日.[永久失效链接](英文)
- ^ 32.0 32.1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Prognostic Reasoning For Typhoon 14W (Banyan) Nr 23. 2017年8月16日.[永久失效链接](英文)
- ^ 33.0 33.1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Tropical Cyclone Warning For Typhoon 14W (Banyan) Nr 23. 2017年8月16日.[永久失效链接](英文)
- ^ 34.0 34.1 日本气象厅. Tropical Cyclone Information. 2017年8月17日 [2017年8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8月15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
- ^ 35.0 35.1 国家气象中心. 台风快讯 2017年 总617期. 2017年8月17日 [2017年6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8月11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简体中文)
- ^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Significant Tropical Weather Advisory for the Western and South Pacific Oceans. 2017年8月10日 [2017年8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0).[失效链接](英文)
- ^ 37.0 37.1 37.2 Digital Typhoon. デジタル台風:JTWC衛星写真のLOWの意味は?. 2011年3月17日 [2017年8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5月12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日语)
- ^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Tropical Cyclone Forming Alert. 2017年8月11日 [2017年8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8月10日).[失效链接](英文)
- ^ 雷光涵. 第12號颱風「榕樹」生成 不影響台灣. 联合新闻网. 2017年8月11日 [2017年8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8月14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 ^ 第12號輕颱榕樹今晚生成 北偏對台無影響. 台湾《苹果日报》. 2017年8月11日 [2017年8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8月14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 ^ 有颱風!第12號颱風榕樹今晚生成. 三立新闻网. 2017年8月11日 [2017年8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8月14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 ^ 国家气象中心. 台风快讯 2017年 总584期. 2017年8月11日 [2017年6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8月11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简体中文)
- ^ 香港天文台. 氣象小常識:輻合和輻散. [2015年5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7月5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 ^ 香港热带气旋追击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輻字:輻散和輻合. [2015年5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8月22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 ^ 香港地下天文台. 氣象人語:高空擾動. [2015年5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5月18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 ^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Prognostic Reasoning For Tropical Storm 14W (Banyan) Nr 5. 2017年8月12日.[永久失效链接](英文)
- ^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Prognostic Reasoning For Tropical Storm 14W (Banyan) Nr 6. 2017年8月12日.[永久失效链接](英文)
- ^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Tropical Cyclone Warning For Typhoon 14W (Banyan) Nr 9. 2017年8月13日.[失效链接](英文)
- ^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Prognostic Reasoning For Typhoon 14W (Banyan) Nr 9. 2017年8月13日.[永久失效链接](英文)
- ^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Prognostic Reasoning For Typhoon 14W (Banyan) Nr 11. 2017年8月14日.[永久失效链接](英文)
- ^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Prognostic Reasoning For Typhoon 14W (Banyan) Nr 13. 2017年8月14日.[永久失效链接](英文)
- ^ 日本气象厅. Tropical Cyclone Information. 2017年8月15日 [2017年8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8月15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
- ^ 国家气象中心. 台风快讯 2017年 总606期. 2017年8月15日 [2017年6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8月15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简体中文)
- ^ 中央气象局. 天氣概況 (PDF). 2017年8月15日.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年8月15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 ^ 中国国家气象中心. 2017年熱帶氣旋最佳路徑數據. 2018-05-01 [2018-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链接
编辑- (英文)台风2000:各气象部门对榕树的预测路径集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英文)美国太空总署:相关资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日语)日本气象厅:数位台风网资料(日文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1712最佳路径数据(日文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7年热带气旋最佳路径图(日文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7年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英文)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14W最佳路径数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台风榕树最佳路径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英文)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14W档案[失效链接]
- (简体中文)中国国家气象中心:2017年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繁体中文)台湾交通部中央气象局:台风资料库——中度台风榕树
- (繁体中文)香港天文台:2017年8月热带气旋概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