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宝Ma Jir-bo,1927年8月26日—1985年12月8日),中国写实派画家,以惟妙惟肖的人像,栩栩如生的静物画及呼唤香港集体回忆的香江风景画闻名,堪称傲视同群的画坛巨匠,深得西洋画大师精粹的东方画家,作品共约300幅油画,50幅,水彩,以及若干中国水墨画及书法作品。

马家宝
出生1927年7月29日
 中华民国广东省海丰县
逝世1985年12月8日(1985岁—12—08)(58岁)
 英属香港薄扶林玛丽医院
知名于绘画

生平

编辑

马家宝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望族,父亲马日新为炭笔画大师[1],祖父为清朝武秀才[2],抵御国民革命军时阵亡。马父娶朱玉贞为妻,马家宝出生后不久,马氏举家迁往香港。马家宝七岁随国画大师高剑父(1879年-1951年)[3]习水墨画,十三岁初随中国油画第一人李铁夫(1870年-1952年)习西洋画,1949年至1950年[4]再遇李氏,对其影响至钜。

这段时间,马氏与李铁夫同住九龙钻石山寮屋[5]。充满爱国情操的李铁夫[6],曾卖画资助孙中山发动国民革命,其爱国意识令马家宝大受熏陶,故大力支持共产革命,并将欧仁·德拉克罗瓦1830 年的《领导民众的自由女神》,改编成1955年的《为了活》,对中国共产党推崇备至。马氏早期的作品高度政治化,充满爱国激情及强烈的社会义愤,例如1961年的《沙家滨》,《血海》,1966年的《修女》及1971年的《医生》。

李铁夫于1950年夏返回内地。马氏曾到长洲[7]居住数年,钻研不同光线下的画技,1966年搬回香港岛,收首徒黄仲民。

1964年,《南华早报》[8]编辑撰文介绍马氏隐居长洲的生活[9]。当时的泰国领事及后来盘谷银行总经理锺查理先生慕名而至,成为马氏的忠实画迷,购下部份作品带返泰国。

也许马氏对文化大革命感到失望,并厌倦了内地及香港的暴力事件,1971年以后的作品,再没有以政治或社会公义为主题。

马家宝毕生追求写实主义画风,并将1968年的《他画他的爸爸》悬挂于画室中央,提醒学生远离抽象主义。马氏深受尚·弗朗索瓦·米勒[10]的影响,绘画对象包括农民(《秋收》,1978年),工人(《老当益壮》,1963年)及低下阶层的普罗大众(《稍息劳筋》,1976 年),矢志以“绘画反映社会”,不画群众不理解的作品[11]。1970年,马氏与谭慧敏(1939年 -)成婚,她曾于其画室习画两年。儿子马恩国并没有选择艺术为职业,在澳洲当上大律师,后回港发展。马氏在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招收了不少学生,包括王云山,杨奕,陈仁富及锺耀。

马氏的画风在1970年代越趋成熟,健康却每况愈下,罹患肺病,气喘,行动不便。1974年[12],他坚持登上太平山顶,绘画维多利亚港全景。香港急速发展,昔日的维港美景一去不返,幸得这幅杰作为香港人留住集体回忆。

1977年,马氏获选为香港文艺界代表,出席10月1日北京国庆典礼。之前马氏曾受香港新华社[13]梁威林社长委托,绘画两张大型肖像:《毛泽东主席》及《华国锋主席》。国庆日当天,他更得到叶剑英廖承志的接待与欢迎。1977年9月,马氏亲手将两幅作品交给社长,并在国庆日典礼的国旗旁边展出,此后作品下落不明[14]

1980年代,马氏的健康因肾结石而恶化,画作不多。1985年只有两幅油画。1985年12月8日于玛丽医院因长期肺病及激光肾石手术的并发症病逝,得年58岁,辞别母亲及妻儿。

马氏的人生态度,可以他的一句说话总结:“死是最可怕的事,但于人类不能作出伟大的贡献,那比死还更可怕。”(1975春)

1985年12月7日,马氏病逝前一天,在日记上写道:“画是我的生命。我不怕死,这是自然的规律……(学生们)以后多写画,不要悲伤,我觉得完全舒服,因为我做了一个爱国画家。”

作品

编辑

作品风格与马氏追求

哈佛大学艺术教授Seymore Slive[15]曾将马氏归类为古典西洋画画家:“他早年习得西方画家的传统题材,画风及技法,一开始即对色彩感觉敏锐。似乎他找到自己的风格与主题后,就一直坚持下去,无意实验或转用同代新锐画家的不同技法。”马氏没有为创新而创新,绘画不为大众理解的作品。他明言坚信写实主义,摒弃抽象主义:“画家应该把画笔去造福国家民族及全世界人类,切不可做写怪画的空头艺术家。”


人像画类作品

19世纪中叶以前,逼真技法依然深受重视,但摄影普及以后,画家必须展现照相机无法表现的特质。优秀的人像画家,除了描绘被画者,更要表达出历史,个性,情调与感觉。1507年达文西的名作《蒙娜丽莎》,捕捉了扣人心弦的特质,令观画者与被画者产生联系,却不失神秘感[16]


自画像类作品

 
林布兰 《自画像与莎斯姬亚》 (1635)

观画者可从自画像了解画家的个性,其外在及内心状况。有别于林布兰(1606年-1669年),马氏没有要求学生临摹其自画像,所以传世的作品有限,仅得八幅,最早的一幅绘于1964年,最后是1983年,即逝世前两年。他的首幅自画像,展现了年轻却成熟的自己,成画于接受媒体采访之前。马氏希望趁机向世界宣示,他是热爱和平的西洋画画家。1966年的《自画像(喜庆)》与林布兰1635年的《自画像与莎斯姬亚》极之相似。

1636年,林布兰在亚姆斯特丹的画坛颇为吃香,获海牙宫廷资助设立画室,并迎娶了镇长的千金,踏入名门。当时林布兰已打进上流社会,名成利就,后莎斯姬亚(Saskia)被亲戚侵吞父亲的家产,林布兰状告得直。《自画像与莎斯姬亚》中的夫妇二人,仿佛为波西米亚式的生活而洋洋自得,画家的华衣美服与趾高气扬的态度,被认为是在炫耀财富与年轻的娇妻,孔雀馅饼则象征穷奢极侈,常见于描绘败家浪子的作品[17]

类似的铺张,见诸马氏1966年的《自画像(喜庆)》。大虎虾在当年是贵价高档海产,常见于筵席,即使中产家庭也难以负担,画家更戴上皮手套,皮具在60年代是奢侈品。马氏在其他自画像[18]中穿著素雅,但这幅画中的他,却穿上白领衬衣,绿色丝质领带,铜拉链开胸毛衣,绿色大衣和时尚开司米围巾,这身打扮大概是马氏当年所能负担最昂贵的衣饰。

橙酒是进口货,索价高昂,持杯的手势与林布兰相若,方向相反。马氏的笑容及红润的嘴唇,明亮的印堂,显示其身强力壮,且双眼充满希望,对未来踌躇满志。林布兰的醉眼与怀中象征意义的妓女,代表画家承认自己跟所有凡人一样,背负贪婪与欲望的原罪,但马氏并不把舒适生活和美食视为罪恶。这段时间,马氏遇上盘谷银行总经理,这位手头宽裕的画迷,日后购下他的画作,可观的收入令马氏自信选对了职业画家的道路。

比较这两幅类似作品:

  • 手势与表情

林布兰手持酒杯的姿势,相对于马氏手持相同酒杯的谦恭,表达出不同程度的欢乐与奢华。马氏在事业上初尝成功滋味(以金钱衡量),而林布兰年纪轻轻就收取丰厚的画酬,所以林布兰打扮成挥霍的浪子,就铺张的感觉而言,《自画像与莎斯姬亚》比《自画像(喜庆)》来得强烈。

林布兰抱住妻子莎斯姬亚的轻佻态度,直把其当成妓女(坐在醉汉腿上的女人,在17世纪被视为妓女)。马氏却正襟危坐,直视观众,这反映了两者对金钱成就的态度有别。马氏不敢耽于逸乐,避免出轨带来不幸,所以他露出知足的笑容,林布兰却是狂放地大笑。

  • 画意

眼神是人像画的焦点,能界定模特儿与观众的关系。马氏直视观画者,林布兰则是往左下方斜视,以眼角馀光看观众。马氏享受美酒,却未如林布兰醉态毕露。

  • 服装与装饰

两者身穿华衣美服,林布兰身边更有炫耀富贵的孔雀馅饼,马氏的头盘大虎虾同样奢华,突显了富裕的生活方式。

不少人看过马氏与林布兰的自画像,都认为两者画风相似,难怪马氏被誉为“东方林布兰”。

反映家居生活类作品

 
居斯塔夫·库尔贝 《画室:现实的寓意,我七年来艺术生活的概括》 (1855)
 
维拉斯奎兹 《宫娥》 (1656)

17世纪,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画作日趋普遍,很多画家都用家居作为作品的场景,而非主题,从而透露主人的状况,兴趣乃至个性。穷困的马氏身处人烟稠密的香港,被迫蜗居于狭小的寮屋,以家作为画室。迪亚哥·委拉斯盖兹1656年[19]的《宫娥》,影响了居斯塔夫·库尔贝1855年[20]的《画室:现实的寓意,我七年来艺术生活的概括》,启发了马氏创作1964年的《画室》。

民间寓意类作品

寓意画适用于突显民间组织的地位及纪念国家事件,政府往往会资助这类作品,描述历史大事的道德意义,欧仁·德拉克罗瓦的名作正是典范,纪念1830年七月革命推翻查理十世的政权。象征自由的女人,领导人民踩著烈士的遗体前进,一手高举法国大革命的三色旗帜,一手挥舞刺刀火枪。堆积如山的尸体成为台阶,让赤足袒胸的自由女神迈步,走出画框,踏入观画者的空间。

德拉克罗瓦的作品绘于1830年秋,无论是意识上或事实上,1830年的革命都与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相仿:穷人反抗君主,贵族及教会,但当年主要是城市贫民不满苛刻的劳动条件,工人阶级纷纷组织起来宣泄不满,令德拉克罗瓦大受震撼,于是以贫苦大众为绘画对象。他在10月12日致兄弟的信中写道:“辛勤使我怨怼全消,我没有为国家打仗,但至少我会为她作画。”

批评家认为,作为自由化身的女主角非常真实。法国的象征玛丽安娜,代表自由女神和不屈不挠的人民女神,尽管被当代艺评家贬为“可鄙”。政治家视此戏剧化作品为政治挑衅,故法国政府悄悄把画藏起来。这幅画又启发了纽约市自由神像的造型,法国向美国送这份大礼,仅仅是《自由引导人民》成画50年后的事,神像手持火炬的姿势,恰如画中的女人[21]

马氏在《为了活》的背面写上了注释:“1944年海丰农民革命队伍已很壮大,当时某乡称霸地主率领武装,下乡迫租时为农民游击队截击时情形。(此画作于一九五五年马家宝并记)”

比较这两幅类似作品:

  • 社会阶级成员

《自由引导人民》的战士们由多个社会阶级组成,有头戴高帽的上层阶级,革命中产阶级或布尔乔亚,由持手枪的男孩为代表,他们武装起义,号召各阶层的人民反抗专制政权。《为了活》的战士们,社会阶级大同小异,包括无产阶级和农民,他们唯一的目标是推翻压迫与剥削他们的资产阶级地主。共产主义鼓吹阶级斗争,被剥削的低下阶层起义,对抗并铲除富裕阶级,达致无产阶级专政。

  • 画意
 
Eugène Delacroix 《自由引导人民》 (1830)

眼神是人像画的焦点,界定模特儿与观众的关系。《自由引导人民》与《为了活》中人物的眼神同样暴烈和坚决,假如这是人物灵魂的关键,马氏笔下的眼神大概比德拉克罗瓦更为传神。

  • 强调红色

在近乎单色调的作品中,男孩的红布袋与红旗互相呼应,向观画者传达共产主义胜利的含义。1830年七月法国的起义,不以颜色为象征,共产主义则以红色为代表。画家在近乎单色调的作品中描绘的两块红色,充份表达出政治意识。

  • 行进方向

自由女神从背景向观众迈步,带领右边的男孩及左边的高帽男子;赤裸上身的农民兵则走向画面右方。男孩在左边,农民兵在右边的排位具有深层意义——左翼共产主义逐步渗透并取代右翼的法西斯主义。


反映抗议社会不公类作品

19世纪,抗议社会不公成了欧洲不少画家的强烈元素。独立于富裕的资助者,国家及教会,艺术家才能自由发挥。当时马氏身处的香港,正值社会动荡,政治革命,内地移民涌入潮及工业化之初,遂藉作品表达对穷人受压迫的愤慨,他们包括农工,矿工或工厂劳工。


反映政治题材类作品

政治家与统治者向来著重艺术的教化效用,史上伟大的元首,国王和女王,家族王朝及操控人民的国家,均善于以艺术自我宣传,达致政治目的,表彰成就,维护威严。中国的例子之一是天安门广场的毛泽东像。

马氏获新华社社长梁威林[22]先生委托,于1977年8月及9月,为毛泽东主席及华国锋主席绘画2米乘1.5米的人像画,这大概是他笔下最大的人像。马氏在1977年9月23日将两幅画像送到梁社长的办公室,相信曾于国庆日在香港展出,但此后一直不见影踪。


反映战争题材类作品

自古以来,不少画作都以战争场面,表扬英勇的征战,国家,统治者或元帅的显赫武功,但战争同样带来残酷的冲突与暴力。例如法兰西斯科·德·哥雅描绘马德里战况的《1808年5月3日的处决》,以及1961年的《血海》,都是画家以作品表达立场及义愤填膺的感受。这些作品中的战争,不再关于英雄主义或荣耀,而是杀戮与磨难。

1937年至1945年,日本侵华,史称第二次中日战争,受直接军事行动波及的平民,死者1,073,496人,伤者237,319人;日军空袭[23]导致335,934人死亡,426,249人受伤。哥雅集中描绘白衣者,刽子手并无面目,突显个人苦难,男人高举双臂,俨如基督受难,其体型比例之大令其倍显重要[24]。马氏则描绘身穿军服的日军刽子手举起刺刀,地上的赤裸妇女一边乳头遭割下,后方列队的人群,则向观画者迎面走来,陆续被相同的方式处决。

 
法兰西斯科·德·哥雅 《1808年5月3日的处决》 (1814)

风景画类作品

水无常形,复杂如人生,有海面狂怒的风暴,也有静谧的湖泊溪流,画家们写尽了水的各种状态。大海或风平浪静,或怒涛翻涌,马氏1964年的《暴风中的小艇》,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海浪的动态,当时台风袭港,带来了暴风雨,马氏在海边驻足观察。


乡郊生活

多个世纪以来,画家(尤其是北欧画家),一再从农民生活提取丰富灵感。18世纪的风景画充满对田园的渴慕,画家将乡郊生活简化成明媚的风光。法国的居斯塔夫·库尔贝和尚·法兰索瓦·米勒,则以描写贫困农户与粗重农活的有力作品,震撼了都市的民众。在香港这种商业城市,农地日益少见,马氏唯有到深圳宝安县的大片稻田描绘收割的情景。


城市景色

画家必须对整个城市有充份理解,才能描绘出城市的景色,因为作画时往往会挑选代表该城市的地标。例如贝克赫德(1638-1698)笔下的荷兰哈伦市场,阿列克谢耶夫(1753-1824)的莫斯科红场,以及马氏1974年的《维多利亚港》,都是能令观画者立刻认出该城市的作品。

 
阿列克谢耶夫《莫斯科红场》 (1801)
 
贝克赫德 《荷兰哈伦市场》 (1696)


都市生活

70年代的每个周末,马氏都会带同家人和学生走访香港各区写生,几经艰苦,创作了大量都市生活作品。“马氏犹如20世纪广东的康斯特勃,为香港嶙峋的海岸与优美的高地融入乡郊浪漫,当中不乏超现实的感觉——画家事业高峰的时期,香港已不再是阳光明媚,稻田和农人的纯真世界,而是转口港和被煤灰笼罩的工业城镇,充满斗争及苦难。”画家儿子马恩国对上述Jing Zhang 在《时代杂志》[25]的评论也有同感:“画家要在作品中捕捉时代精神,家父正是这种画家。他描绘了香港的大街小巷,见证时代精神,令新生代大受启发。他说过绘画是沉默的艺术,如同诗歌,能表达画家最内在的感受与潜意识。”

香港艺术馆当然也认识这位香港的康斯特勃[26],所以在马氏死后购入1978年的《长洲街景》。


静物画

罗马人以壁画及马赛克制作静物画装饰家居,中国古代也早有花鸟画的悠久传统,13,14世纪的元代画家,就描绘了高雅的竹子和梅花。花卉除了可作装饰之用,更具象征意义。

例如百合是处女贞洁的传统象征,广见于天使宣告圣母怀孕的画作。至于在东方,菊花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据说洁身自好的诗人陶潜,就对菊花情有独钟,而菊花也属于四大季节花卉。

菊花<是中国数以百计诗歌的主题,画家也往往与特定的花卉联系起来,例如梵高的向日葵。这位后期印象派画家早年笔下的向日葵,采用的却是写实画风。“他把自己看到的向日葵描绘出来,即使凋谢或枯萎仍如实反映”[27]。马氏描绘盛放的菊花,反映他崇尚君子不畏强权的气节。

 
梵谷《向日葵》 (1888)

所有静物画都或多或少蕴含虚无的哲思,哀叹万物必逝,通常以头骨或时钟等物为象征。最著名的例子是彼得·克莱兹1630年的 《虚无》,描绘了倒放的酒杯及熄灭的蜡烛。克莱兹的形而上观点,侧重表达书本知识及其面对永恒的虚妄。书本包含知识,经验及超越个人生命,启发人心的不朽思想。马氏自小受儒家的四书五经熏陶,对《劝学诗》[28]的训诲深感认同,思想传统保守,故在1966年的《古为今用》颂扬不断学习。

 
Pieter Claesz 《虚无》(1630)

博物馆收藏的马氏珍品

1977年,大概是受到广州鲁迅[29]纪念馆的委托,马氏画下一系列八幅鲁迅访港的肖像,这位左翼作家获得毛主席的高度评价。1981年七月,这八幅画悉数赠予广州鲁迅纪念馆,现为广东美术馆藏品。

1987年,香港美术馆购下马氏两幅画作:《画室》(1964年) 及《长洲街景》(1978年)

对马家宝的评价

编辑

马师生平关怀民瘼、痌瘝在抱,写实画中,甚多描述穷乡僻壤贫民生活,而自奉淡朴、清茶薄酒已自满足。——马家宝纪念画会同人敬撰《马家宝纪念画集序言》

绚烂与朴质,兼而有之。——黄国仁《马家宝的油画》

他才能孜孜不倦的由高度的技巧,再加以不断的提錬,至于绝妙境界。——史朝暾《马家宝油画略介》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他在作品中,常用“险笔”(一笔下去,决定作品的成败),如果不是造诣精湛,岂能随意“走险”?而其所用“险笔”又常是作品的神韵所在。这样,你就不得不叹服了。——竹叟《评马家宝油画展》

马氏在风景画的色调中,显见有意改变作风,他的近作喜用明朗的色调去描述大自然的光,让灿烂鲜艳的色彩渐渐回到调色板上。——《偏在毫巅走险笔·敢向西月争华光》

这是一个以最大的热情对待自己的艺术创作、一个对艺术劳动辛勤的画家。——稚堂《看马家宝的画》

马先生的作品,无论是风景、人物或是植物都是取材于日常生活,不作夸张表达,不卖弄技巧,不随风跟逐,是淡薄无华的,看画如见其人。——梁爱诗(纪念马家宝老师逝世二十周年师生作品展致词)

马老师外冷内热他是言谈比较少,但接触久了,发觉他待人十分热情特别是对晚辈及后进的帮助,我感觉他的一生就是热爱国家民族对生活是追求的,他是既在艺术上严紧认真又是坚持传统的技法亦都不断探求创新。——王如登(纪念马家宝老师逝世二十周年师生作品展致词)

艺术生涯

编辑
求学时期 经历、师从与画展
1927年 8月26日出生
1934年 师随高剑父习水墨画
1940年 初随李铁夫习西洋画
1948年 胜斯酒店展
香港美术教师展
1949年 再遇李铁夫
南北名画家书画展
香港美术界慰劳人民解放军展
1950年 祖国筹募公债展
长洲练画
创作时期 经历、创作与画展
1953年 香港美术会展
1955年 创作《为了活》
1956年 思豪画厅师生展
1957年 金巴利道个展
1958年 香港华商总会个展
创办华革会美术组,并担任导师
1959年 华革会美术组师生展
1961年 创作《沙家滨》、《血海》
弥敦道个展
1963年 创作《老当益壮》
香港大会堂个展
美国佛罗列达州迈亚密国际画廊画展
1964年 创作《画室》、《暴风中的小艇》
香港华联书院美术系主任
1965年 香港大会堂个展
1966年 创作《自画像(喜庆)》、《古为今用》、《修女》
搬回港岛
收首徒黄仲民
1968年 创作《他画他的爸爸》
1970年 成婚
1971年 创作《医生》
1972年 香港大会堂个展
1974年 创作《维多利亚港》
香港大会堂师生展
1975年 香港酒店个展
香港中国航空公司油画展
1976年 创作《稍息劳筋》
香港怡东酒店个展
香港中国航空公司师生展
巅峰时期 经历、创作与画展
1977年 创作《毛泽东主席》、《华国锋主席》
星光行与香港美术界展
作为香港美术界代表出席10月1日北京国庆典礼,并展出领袖画像
1978年 创作《秋收》
澳门三人中西画展
1978年 创作《长洲街景》
1979年 香港美国领事馆个人水彩画展
香港大会堂师生展
广东省美展
1980年 荃湾大会堂三人中西画展
1981年 捐广东省美术馆《鲁迅系列》八幅画
伦敦、巴黎修业旅行
1985年 玛丽医院辞世
持续影响 纪念画展
1987年 香港大会堂纪念展
1988年 中环三联书店纪念展
1992年 香港大会堂纪念展
2005年 香港文化中心纪念展
2010年 香港大会堂纪念展

代表作

编辑

《涂经理》、《老华桥》、《曲高和寡》、《自画像》、《长洲生活》、《秋郊》、《寒彻骨》、《博扶林牛房》、《椰菜》、《蟹》、《花》、《瓶》、《手》

参考文献

编辑

1.李世庄、林亦英等著。《左右》第二期[M]。香港:香港艺术历史研究会出版社。 1999

2.赵世光,《深切怀念画家马家宝》,香港大公报报刊,2005-5-21

3.赵世光,《赵世光纪念文集—谈艺篇》,香港商报出版,247-248页

马家宝的传承

编辑

1.梁爱诗梁爱诗 2.王如登王如登 3.陈仁富[1][永久失效链接] 4.王云山[2][永久失效链接][3][永久失效链接]

参考来源

编辑
  1. ^ 以碳(煤砖)在画布,画纸等媒介上绘画和擦揉。画家会以碳块或类似石墨铅笔的碳条,但较松散,表现手法较难操控。下笔后炭粉会恒久保留,但可以橡皮擦或软面包将颜色变浅。
  2. ^ 武秀才为明清两朝通过御前军事考核的初级军官。
  3. ^ Michael Sullivan, Modern Chinese Artists –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6), p 41. See also
  4. ^ Michael Sullivan, Modern Chinese Artists –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Berkeley, 2006), p 115.
  5. ^ Ma Jir-bo, ‘Li Tie-fu: The Person and His Paintings’ Wenweipo Daily, February 2, 1979.
  6. ^ Ma Jir-bo, ‘Li Tie-fu: The Person and His Paintings’ Wenweipo Daily, February 2, 1979; Helen Kwok, ‘The Art and Life of Ma Jiabao’ (1999) 2 Besides: A journal of Art History & Criticism 169 at p 171.
  7. ^ 长洲是香港岛西南面十公里的小岛,比香港多数区域更早有人聚居,2006年人口约23,000人,行政上属于离岛区。
  8. ^ 《南华早报》(SCMP)及《星期日南华早报》是香港英语报章,由SCMP集团出版,发行量104,000份。
  9. ^ Fredric Kaplan, ‘Artist in Cheung Chau: Prefers Western to Chinese Style’, South China Sunday Post Herald, May 17, 1964.
  10. ^ 尚·法兰索瓦·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t,1814年10月4日-1875年1月20日),法国乡郊巴比松画派宗师之一,以绘画农民闻名,被归类为自然主义和写实主义运动的画家。
  11. ^ JR, ‘Painting to Reflect Society’,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March 26, 1976, p 7
  12. ^ 维多利亚港(1972年)
  13. ^ 新华通讯社香港分社不单为媒体办公室,只是在英国将香港主权归还中华人民共和国前的特定历史下,借用新闻机构的名义,中国并不承认英国的殖民政权,自然不会在自己的领土上设立使馆。直到1997年,新华社一直无名有实地为中国执行外交任务。1997年后,特区政府继续承认新华社代表中央政府的地位,并于2000年1月18日更名为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
  14. ^ Leung Sai-wah, ‘Ma Jirbo’s Portraits of Chairman Mao’, Taikungpao Daily, October 7, 2010, p C2.
  15. ^ Seymore Slive, Rembrandt scholar and Director, Fogg Art Museum, Gleason Professor of Fine Arts, emeritus, Harvard University. See 存档副本. [2015-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6. ^ R Kanz, Portraits, (Taschen: Koln, 2008), p 38 - 39; David G Wilkins (ed), The Collins Big Book of Art: From Cave Art to Pop Art, (Collins Design : New York, 2005), p 320.
  17. ^ See Mariet Westermann, Rembrandt, (Phaidon Press Ltd : New York, 2000), p 96 - 98
  18. ^ 自画像1970,自画像1983.
  19. ^ R Kanz, Portraits, (Taschen: Koln, 2008), p 56 - 57.
  20. ^ R Kanz, Portraits, (Taschen: Koln, 2008), p 74 - 75; G Riat, Gustave Courbet, (Parkstone Press International : New York, 2008), p 122 - 123; J H Rubin, Courbet, (Phaidon Press Ltd : London, 1997), p 135 - 139.
  21. ^ See generally, David G Wilkins (ed), The Collins Big Book of Art: From Cave Art to Pop Art, (Collins Design: New York, 2005), p 453; P Crenshaw, R Tucker & A Bonfante-Warren, (eds) Discovering The Great Masters: The Art Lover's Guide to Understanding Symbols in Paintings, (Universe: New York, 2009), p 294 - 295; Ingo Walther (ed) Masterpiece of Western Art : Vol II - From the Romantic Age to the Present Day, (Taschen: Koln, 2005), p 432.
  22. ^ 梁威林(1911年-2008年),生于广西博白县,1936年毕业于日本大学政治经济专科,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上海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后任广东省文化工作委员会宣传部部长,广东省教育厅厅长,新华通讯社香港分社社长,广东省副省长,省第五届政协主席。2008年在广州逝世,享年98岁。
  23. ^ Ho Ping-it, Studies on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1368–1953,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9).
  24. ^ David G Wilkins (ed), The Collins Big Book of Art: From Cave Art to Pop Art, (Collins Design: New York, 2005), p 488; C Stukenbrock & B Topper, 1000 Masterpieces of European Painting: From 1300 to 1850, (Konemann: Germany, 2005), p 412.
  25. ^ Jing Zhang, ‘Another Country. In the quirky paintings of Ma Jir-bo, Hong Kong becomes a place of enchanting rustic serenity’, The TIME Magazine, September 27, 2010, p 50 – 51.
  26. ^ Mallett, Susie. Ma Jir-bo, the Cantonese Constable!. [2010-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7. ^ David G Wilkins (ed), The Collins Big Book of Art: From Cave Art to Pop Art, (Collins Design: New York, 2005), p 363.
  28. ^ 《劝学诗》为宋真宗所作: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29. ^ 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为周树人),笔名鲁迅,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之一,以文言及白话写作,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及翻译作品。1930年于上海加入左翼作家联盟,其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影响深远,1949年后获共产党政权推崇备至,受到毛泽东毕生景仰。尽管同情左派的理念,鲁迅并没有像其他五四运动旗手加入中国共产党,为自由派作家。鲁迅的作品有大量译本,广为英语读者所知,最著名的是Selected Stories of Lu Hsun translated by Yang Hsien-yi and Gladys Yang。2007年的233547号小行星 JR27命名为鲁迅星。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