𫛭号[注 1](德语:SMS Bussard[注 2])是德意志帝国海军于19世纪80年代建造的一艘四等巡洋舰[注 3]。它是同名船级首舰,同级还有另外五艘舰。该舰自1888年开始铺设龙骨,至1890年1月下水并于同年10月交付使用英语Ship commissioning。𫛭号是专为执行海外任务而设计,装备有八门105毫米口径主炮,航速可达15.5(28.7千米每小时)。

𫛭号于1890年代在悉尼
历史
德意志帝国
舰名 𫛭号
舰名出处 𫛭
建造者 但泽帝国船厂
动工日 1888年8月
下水日 1890年1月23日
服役日 1890年10月7日
结局 1913年拆解报废
技术数据
舰级 𫛭级
舰型 四等巡洋舰(小巡洋舰
排水量
  • 标准:1559吨
  • 满载:1868吨
全长 82.6米
全宽 12.5米
吃水 4.45米
动力输出 2,800 PS(2,800 ihp
动力来源 双轴,两台三胀蒸汽机
速度 15.5节
续航距离 2990海里以9节
乘员 9名军官、152名水兵
武器装备

𫛭号的大部分服役生涯都在海外度过,先是于1890年代中期被编入东亚分舰队,继而于20世纪的头十年被派驻德属东非。它的役期相对平和;其唯一参与的重大行动是1894年驻扎在亚洲期间曾协助镇压了萨摩亚当地的叛乱。1910年,该舰回到德国,在本土仅继续服役了两年,便于1912年10月从海军名录英语Navy List中除籍,至次年在汉堡拆解报废。

设计

编辑
 
𫛭级秃鹫号的插画

随着1871年后德意志帝国的经济扩张,帝国海军有必要将军舰常驻在海外殖民地,以保护德国公民在当地的权益。由于船员宿营空间的局促和低适航性,既有的炮舰并非合适的舰种。它们的武器装备也被视为过于薄弱。相反,所需船具应具有较大的排水量并通过轮机驱动,以使它们能够监控大片海域。这类舰只还应继续配备适当的风帆索具,以便在长途航行中节省煤炭。这些要求在1886-1887财年获得拨款的两艘燕子级巡洋舰得到落实,它们为更大的𫛭级奠定了基础。[5][3]

𫛭号的船体采用横向钢框架构造,并有一直延伸至上甲板黄松外板,表面再覆裹一层蒙次合金英语Muntz metal以保护木材免受船蛆的侵害。舰只的水线长全长分别为79.62米和82.6米,有12.5米的舷宽以及4.45米的前吃水。其标准排水量为1559吨,满载时则可达1868吨。推进装置由两台卧式三缸三胀往复式蒸汽机组成,各负责驱动一副直径为3米的三叶螺旋桨。蒸汽由四台燃煤圆柱形火管锅炉英语Fire-tube boiler提供,它们通过管道汇入一具单座烟囱英语Funnel (ship)。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2,800匹公制马力(2,100千瓦特),设计航速15.5(28.7千米每小时),并能够以9节(17千米每小时)的速度连续航行2,990海里(5,540千米)。舰只最初配备有一套总表面积为856平方米的辅助用前桅横帆三桅式索具;但在1899-1900年改装为双桅纵帆样式(约600平方米)过程中,主桅德语Großmast被拆除,后桅德语Besanmast仅保留了一副不带斜桁索具英语gaff rig的三角帆。其标准船员编制英语Ship's company为9名军官及152名水兵。[6]

该舰的主炮由八门单座安装的105毫米35倍径箍炮德语Ringkanone组成,共配备800发弹药。它们的射程为8200米。其中两门并排放置在艏楼,四门分居两边舷侧:一对在舷外平台英语Sponson上、一对在炮眼英语gun port内,最后两门则并排安装在后甲板英语Quarterdeck副炮英语Battleship secondary armament则由五门37毫米转膛炮英语Hotchkiss gun组成,用于防御鱼雷艇。此外,舰只还配备有两具350毫米鱼雷发射管和5枚鱼雷,均安装在甲板上。[6][7]

服役历史

编辑

𫛭号是以“C号四等巡洋舰”(Kreuzer IV. Classe C)作为合同代号,于1888年8月在但泽帝国船厂开建。它于1890年1月23日下水;随后的舾装工作进展迅速,使这艘新巡洋舰于1890年10月7日便已准备好交付帝国舰队使用。此后,它便被部署至德意志帝国的海外驻地。[6]在运用生涯的早期阶段,𫛭号曾跟随东亚分舰队在东亚基地服役。1892年5月在奥克兰完成大修后,该舰奉命前往新几内亚威廉皇帝领德语Kaiser-Wilhelmsland,连同政府专员和部分当地警察部队一起对巴布亚人进行了惩罚性讨伐英语Punitive expedition——这是由于在1891年夏天,他们在哈茨费尔德港德语Hatzfeldhafen杀害了三名德国传教士和当地工人。[8]1893年7月,𫛭号与姊妹舰隼号协助镇压了在萨摩亚马塔阿法·尤瑟福英语Mata'afa Iosefo领导的当地叛乱。英国的老式护卫舰库拉索号英语HMS Curacoa (1878)也加入了它们的行列,这三艘舰于7月7日炮击了叛军阵地,迫使对方投降。马塔阿法被带往首都阿皮亚,而𫛭号则留在后方,以确保对其支持者解除武装。[9]

1898年,𫛭号返回德国,于3月抵达易北河。在回程途中,它还为柏林动物园带回了几只热带鸟类。[10]抵埗后,该舰便进入但泽帝国船厂的旱坞接受重建。其三桅式索具由此被替换为双桅纵帆样式,并获得了一个全新、更大的司令塔建筑。工程于1900年完结,𫛭号随即重返服役。[11]为了应对同年早些时候在中国爆发的义和团运动,它被派往增援东亚分舰队。[12]8月6日,在前往中国的途中,由于窨井衬垫破裂,𫛭号的锅炉舱英语boiler room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名水兵死亡,另有3人重伤。[13]抵达中国后,该舰伙同其姊妹舰海雕号秃鹫号一起攻击了大沽口炮台。其船员在战斗过程中没有伤亡。[12]

 
𫛭号在达累斯萨拉姆,彼时主桅已被移除

1904年,𫛭号与燕子号巡洋舰一同被部署至德属东非的东非基地。当时在非洲的德国军舰只有炮舰苍鹰号德语SMS Habicht (1879)狼号德语SMS Wolf (1878);但这两艘舰都驻扎在德属西非[14]𫛭号于1904年4月26日离开青岛,至6月30日抵达达累斯萨拉姆,彼时燕子号已被其姊妹舰雀鹰号取代。[15]而在去程途中,𫛭号的船员已在科伦坡被从不来梅哈芬搭乘邮轮美因号(Main)而来的轮替班组所取代。轮替船员中包括继任舰长、海军上尉奥托·巴克德语Otto Back (Offizier)以及汉斯·帕舍英语Hans Paasche,后者开始在𫛭号担任导航官,为期两年。[16]

𫛭号参与了对马及马及叛乱的镇压。1905年7月末,鲁菲吉河南岸的萨曼加地区发生大规模骚乱,起义爆发。德国殖民政府于8月1日知悉事件。时值德属西南非洲爆发赫雷罗人和纳马人起义(1904-1907年),为了避免德属东非南部再次爆发冲突,总督古斯塔夫·阿道夫·冯·葛岑德语Gustav Adolf von Götzen要求国家海军办公室立即通过帝国海军提供支援,以便迅速将部队部署至叛乱区。8月3日傍晚,𫛭号搭载着时任防务部队德语Schutztruppe für Deutsch-Ostafrika总司令的库尔特·约翰内斯德语Kurt Johannes (Militär)少校、4名军官和2名士官,连同120名非洲土著兵英语Askari和搬运工启航。在随后几天里,海军和防务部队的几个分遣队从𫛭号登陆各海岸,以保护岸防基地并与叛乱分子作战。其中,由帕舍率领的分遣队曾分别在基卢瓦基温杰英语Kilwa Kivinje、莫霍罗和萨曼加等地参与战斗。[17]

在叛乱初期直至大约1905年9月底,𫛭号是帝国海军中唯一一艘支援东非殖民政府和防务部队行动的军舰。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对向叛乱地区运送部队和物资的需求自然增长,因此批准了从青岛调配海雕号和忒提斯号小巡洋舰。到1908年,雀鹰号被转移至德属西非,海雕号则接替了它的位置。[18]𫛭号一直留在非洲,直至1910年,其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回到德国。它在国内仅服役了很短一段时间,便于1912年10月从海军名录英语Navy List中除籍,至次年在汉堡拆解报废。[6]

注释

编辑

脚注

  1. ^ 译名参考自《朗氏德汉双解大词典》,[1]另有来源译作“美洲鹰”号。[2]
  2. ^ SMS表示Seiner Majestät Schiff, 即“陛下之舰”。
  3. ^ 英文来源多循技术特征将其统称为“无防护巡洋舰”。[3]但根据德意志帝国海军的舰艇分类德语Schiffstyp,𫛭号自建造之初便被定型为“四等巡洋舰”(Kreuzer IV. Classe),1899年起统一归为“小巡洋舰”。[4]

引用

  1. ^ 叶本度,第362页.
  2. ^ 日本海人社,第24页.
  3. ^ 3.0 3.1 Sondhaus,第166–167页.
  4. ^ 日本海人社,第128页.
  5. ^ Nottelmann,第102–103页.
  6. ^ 6.0 6.1 6.2 6.3 Gröner,第97页.
  7. ^ Lyon,第253页.
  8.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179页.
  9. ^ Clowes et al.,第414页.
  10. ^ Krämer,第505页.
  11. ^ Gröner,第97–98页.
  12. ^ 12.0 12.1 Sundries,第547页.
  13. ^ Phelps,第175页.
  14. ^ Naval Notes 1901,第1502页.
  15. ^ Naval Notes 1904,第1079页.
  16. ^ Lange,第27页.
  17. ^ Buchholz.
  18. ^ Naval Notes 1908,第710页.

参考资料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