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台风杜鹃 (2015年)
InternetArchiveBot在话题“外部链接已修改”中的最新留言:6年前
台风杜鹃 (2015年)曾于登上维基百科首页的“新闻动态”栏位。 |
台风杜鹃 (2015年)曾于2015年10月1日通过新条目推荐投票,登上维基百科首页的“你知道吗?”栏位。 |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评级标准评为丙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关于国旗标签
编辑(?)疑问:
- 国旗标签是用来区分繁杂的国名区隔。请问为何要移除?
- 未来若有灾情,将会有一连串文章,使用者该如何知道他在看哪个国家?
- 如果单纯只是为了私人GA荣誉,那么何必对维基百科奉献?
- 用国旗标签是为了使用者方便,阅览模式应以使用者为主才对。
Karta0800900 留言 2015年9月26日 (六) 10:13 (UTC)
- 首先GA(以至FA)当然绝非私人荣誉、一己私利,而是属于每一个贡献过获奖条目的用户,条目获奖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耀,而是整个太平洋台风季专题的光荣。而本人提到GA竞选,只是由于问题确实是在那时才被翻出来。看看2013年台风天兔第2次参选GA时,Jarodalien大师说过甚么:
⋯⋯喜欢花俏华丽,这点是非常明显的,总是有一大片的国旗加国家连结⋯⋯五颜六色,这些内容实际上用文字简单概括一下就足够了,花俏华丽和不断反复的内链一样,除了转移读者注意力以外没有任何好处。
- 他确实说得对,用文字其实已经足够,还加国旗只是多馀和扰乱视线,方便编者(只入编码便行,不用写整个国名)却害了条目。况且读者要是不熟悉世界各国的话,也不见得会一看国旗便知道是哪一国/地区。——W. Synchro(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 2015年9月26日 (六) 10:30 (UTC)
(:)回应:但是,如果是有心想查询资料者,那么图标的分类会比粗体加大还要重要。在做这块需要特别留意有心想查资料的人,避免找完资料后却找不到他在哪个国家的区块底下所查询。 Karta0800900 留言 2015年9月26日 (六) 10:33 (UTC)
(~)补充:还有,我至今仍然不解为何单听其他非西北太平洋台风季的主编辑群的意见去缩减我们条目的风格? 如果若按你这样式来走的话,那么我倒想问你,当初你听信他们的谄言去做一些不必要的更改? 例如:警报单的移除,我了解在那之后你有恢复其他台风条目的警报单内容,但天兔呢? 继续保持删除后的样貌吗? Karta0800900 留言 2015年9月26日 (六) 10:42 (UTC)
- (:)回应:说到警报单,如果阁下有留意,现时仍有警报单的条目,十之八九都被加了{{Veil}}模板;而早前参选GA但无功而还的台风红霞条目,Liaon98君把折叠模板删走,说“内文禁止使用隐藏模板已是共识”,结果本人被逼把警报单暂时隐藏,之后再作定夺。再之前删警报单,主要原因如下:警报单不错是很钜细无遗,但“影响”章节的“台湾”部份却写得一塌糊涂、支离破碎,倒不如把警报单内容改写成能放入正文的段落;加上有消息指{{HideH}}、{{HideF}}模板会于7月失效,为免“手尾长”才提出要删除警报单。最后折叠模板逃过被删的命运,因此本人不再阻止加入警报单,不过之后就发生了上述Liaon98君再次删去折叠模板一事。是否真有共识,小弟也半信半疑,今晚会翻查资料,如真有共识本人会立即在此汇报;然而Liaon98君有解释删折叠模板的决定,不论是否真有共识禁止在正文使用,也值得细阅:
如果编者一定要列出整个表,却又嫌表太大要隐藏,表示编者无法掌握概要的将表格的精要写出,才只能全部列出。
禁止隐藏的一大目的就是强迫编者能消化过长的内容,将之简化为精要,而不是囫囵吞枣的全部列出,然后再用隐藏遮掩。
- 实话实说,如果警报单这种方式是好,本人也干脆用这种形式写香港天文台的“热带气旋警告”便算了,不用这么辛苦地转化为以自己文字写成的段落;但维基就是要求我们做到后者,而非前者。最后,恕本人不认同“单听其他非西北太平洋台风季的主编辑群的意见去缩减我们条目的风格”,一来Jarodalien君确实撰写了很多飓风条目,当中大多也上了FA,纵然几乎全部都是翻译作品而非原创,但水平之高却是事实,他绝对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大师;二来本人也曾反对Jarodalien君的某些意见,例如删除“热带气旋警告使用纪录”,至今本人仍认为有保留价值,没有按他的意见删掉;又例如某些副标题,他认为是哗众取宠,但我不觉得,最终我只是裁短副标题了事。——W. Synchro(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 2015年9月26日 (六) 12:28 (UTC)
- 附笔:请IP用户别再篡改他人留言,或者只留下一句“agree”便算,要表达意见就请连论点、论据也写出来,还有记得要签名。
- (:)回应:我了解您的处境,但是对于他所言,我认为他是想要我们把写法和她进行统一。但是我认为没有必要,西北太平洋周遭有许多国家,灾情也是不同国家所发生,当然要以国旗作为显著的区隔。再者,伏笔警告单是因为目前中文维基百科浏览量最高为台湾地区,因此以台湾地区为主,而香港人有粤语版的维基百科可以编辑,因此,中文维基自太平洋台风季开版以来,侵入台湾的台风也就保有警告单的写法。针对刚刚您所言,我认为警告单的写法也必须变更,还须请各位资深编辑一起处理。还有,各个条目都有它的特色,别因为他人的"建议"而抛弃自己的想法,否则会使支持自己的人批评自己。 Karta0800900 留言 2015年9月26日 (六) 12:47 (UTC)
- (~)补充:针对警告单,并非写在“影响”下面,而是“热带气旋警告使用纪录”之下。 Karta0800900 留言 2015年9月26日 (六) 12:52 (UTC)
- (:)回应:其实在下觉得警报单表格不太重要,就干脆在外部链接上放上警报单的连结(CWB台风资料库有警报单存档)就好了啊。-- 天秤P 留言 2015年9月26日 (六) 12:59 (UTC)
- (:)回应:新版才有此功能,过去旧版的资料库并无此功能。 Karta0800900 留言 2015年9月26日 (六) 13:06 (UTC)
- (:)回应:其实在下觉得警报单表格不太重要,就干脆在外部链接上放上警报单的连结(CWB台风资料库有警报单存档)就好了啊。-- 天秤P 留言 2015年9月26日 (六) 12:59 (UTC)
找到了互助客栈有关整顿折叠模板的讨论:
是不是有共识⋯⋯各位自行判断吧,小弟看不到有一个正式总结。——W. Synchro(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 2015年9月26日 (六) 14:34 (UTC)
新条目推荐讨论
- 2015年9月哪一个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原先预计转向北上至日本以南海域,最终却横扫台湾?
- 台风杜鹃 (2015年)条目由Weather Synchronize(讨论 | 贡献)提名,其作者非一人主编或主编者非注册用户,属于“meteorology”类型,提名于2015年9月27日 04:16 (UTC)。
- 说明:此条目于9月23日创建,虽未完成(仍会随未来数日杜鹃的动向及吹袭台湾、中国东南部的情况而更新),但为免违反“过去5日必须扩充2/3”之规定,先行申请新条目推荐。此条目是原创作品,并以较详尽和深入的风格撰写,希望可获得各位支持。——W. Synchro(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 2015年9月27日 (日) 04:22 (UTC)
- (+)支持:符合新条目标准。另外不介意在下将“台湾”改成“台湾”吧?-- 天秤P 留言 2015年9月27日 (日) 12:09 (UTC)
- (:)回应:没问题。但阁下要补回签署,否则投票视为无效啊。——W. Synchro(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 2015年9月27日 (日) 12:07 (UTC)
- (:)回应:喔对(笑)。对了, 说明前面我帮阁下将冒号改为“**”。-- 天秤P 留言 2015年9月27日 (日) 12:09 (UTC)
- (:)回应:没问题。但阁下要补回签署,否则投票视为无效啊。——W. Synchro(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 2015年9月27日 (日) 12:07 (UTC)
- (!)意见中文维基建议的来源日期格式不是YYYY-MM-DD吗?例如2015年5月3日是2015-05-03。这也符合中文习惯。就算是英文习惯好了,也不会是DD-MM-YYYY吧!?这会让人把5月3日看成3月5日。-游蛇脱壳/克劳棣 2015年9月27日 (日) 14:37 (UTC)
- 从没听闻“3-5-2015”是错误格式,最多只听闻要求统一用某种格式,方便起见就选了这种,个人认为条目内格式一致便可以了,当读者看到其他9月份的来源日期后,自然会知道格式。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日期时,小弟一向都是用惯“D-M-YYYY”的方式,用中文写才套用“YYYY-M-D”(即2015年5月3日,不补0)。小弟接触最多的英文习惯也确实是“D-M-YYYY”(例:28th September, 2015),当然也见过“Sept 28, 2015”,不知是否英式与美式的分别⋯⋯——W. Synchro(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 2015年9月27日 (日) 15:38 (UTC)
- 说一下:我在英文维基百科引用资料的时候,写日期,基本上我写的格式都是“英文月份 日,年份”(从小学接受英语教育就开始这么写了)。但英文版的标准格式(页面历史和签名)是“日 英文月份 年份”(没有星期),我很少用(只有使用了“USE DMY DATES”模板的时候才会用)。--Shwangtianyuan(留言) 2015年9月30日 (三) 07:22 (UTC)
- 那是两回事:英文,月份用的是文字简称,不管May 3还是3 May,不管May在前在后,都不会被误会成3月5日,可是3-5-2015.....这已不是中文、英式英文、美式英文习惯的问题,而是是否有歧义的问题。不过你觉得统一格式即可就统一格式即可。-游蛇脱壳/克劳棣 2015年9月27日 (日) 17:46 (UTC)
- YYYY-MM-DD是国际标准ISO 8601的使用方式,en:ISO 8601也是使用YYYY-MM-DD。--M940504(留言) 2015年9月28日 (一) 04:26 (UTC)
- (+)支持:条目内容充实,还随著时间增加,符合新条目标准。台风来了!!!!OAO --宇帆(留言·联络) 2015年9月28日 (一) 04:01 (UTC)
- (+)支持:DYK达标,我现在正在他的肚子里XD。 - 和平、奋斗、救地球!(留言)自然科学条目提升计划地质专题于 2015年9月28日 (一) 07:45 (UTC)
- (+)支持近期重大更新,分类恰当,来源脚注充足,长度足够,达标。话说窗户都在摇,框咚框咚、碰锵碰锵的。-游蛇脱壳/克劳棣 2015年9月28日 (一) 14:57 (UTC)
- 非常感谢各位对此条目参选新条目推荐的支持,将来小弟必会再改善条目,争取GA等更高荣誉。也要向各位曾编辑该条目的用户致谢,虽然小弟创立此条目,但是有你们的帮助,才能令条目更完善、更充实。另外因应杜鹃已登陆,本人把问题的“直扑”改为“横扫”。最后,愿台湾平安。——W. Synchro(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 2015年9月28日 (一) 15:49 (UTC)
- (:)回应:说老实在话,虽然台北气象站测得的最大阵风不如苏迪勒,而且又是间歇性,但是“依我体感”觉得杜鹃的最大阵风似乎比苏迪勒更强。-- 天秤P 留言 2015年9月29日 (二) 07:02 (UTC)
- (+)支持,符合标准。--Iflwlou [ M { 2015年9月28日 (一) 16:51 (UTC)
- (!)意见"掠台入福建"的掠可否改成侵或袭,盖掠字有轻拂﹑轻拭而过之意,如掠水而过,用此字不符实情。-游蛇脱壳/克劳棣 2015年9月28日 (一) 16:54 (UTC)
- (:)回应:用“掠”就是想表达“掠过”的意思,而非纯粹“吹袭/侵袭”,用“侵”或“袭”反而没了这意义。“掠过”
于气象学上对热带气旋而言很明显不是“轻拂”,而是“横过”的意义吧;不过往后这副标题仍有机会修订,届时再看看怎样改。——W. Synchro(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 2015年9月28日 (一) 17:01 (UTC)- (:)回应翁倩玉名曲〈珊瑚恋〉歌词便有云“...只像是春风,轻掠过我的心胸...”何来“掠过”于气象学上很明显不是“轻拂”呢?我不知明显何在,春风莫非不是气象?对你而言,“掠过”是“横过”,对很多人而言,“掠过”是“轻轻横过”的。如果您一定要强调“横过”,建议用“穿”字;如苏子瞻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穿比掠威力强多了。-游蛇脱壳/克劳棣 2015年9月28日 (一) 17:56 (UTC)
- (:)回应:本人说错了,应该是说热带气旋才对。亦感谢阁下的意见,已接纳并改用“穿”。——W. Synchro(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 2015年9月29日 (二) 01:28 (UTC)
- (:)回应翁倩玉名曲〈珊瑚恋〉歌词便有云“...只像是春风,轻掠过我的心胸...”何来“掠过”于气象学上很明显不是“轻拂”呢?我不知明显何在,春风莫非不是气象?对你而言,“掠过”是“横过”,对很多人而言,“掠过”是“轻轻横过”的。如果您一定要强调“横过”,建议用“穿”字;如苏子瞻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穿比掠威力强多了。-游蛇脱壳/克劳棣 2015年9月28日 (一) 17:56 (UTC)
- (:)回应:用“掠”就是想表达“掠过”的意思,而非纯粹“吹袭/侵袭”,用“侵”或“袭”反而没了这意义。“掠过”
- (:)回应:问一下,这条目在下也是主编吗?-- 天秤P 留言 2015年9月29日 (二) 05:04 (UTC)
- (:)回应:喔,对,我不该这么自私。没阁下和其他编者,根本就不可能写得好。——W. Synchro(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 2015年9月29日 (二) 11:35 (UTC)
- (-)反对:内文叙述方式实在不能认同。最近多个台风类条目都有此情形。例如强烈热带风暴莲花_(2015年):“形成初期,对流集中在西南”、“两个急弯,穿越吕宋北部”、“入南海重整旗鼓,达到巅峰”、“直袭粤东及珠江口,意外散架”、“馀波未了,化为广阔低压槽”,不看标题,我还以为是描述某次赛车的过程。此条目亦有此情形。“初期发展迟缓”、“高低层分裂”、“预报翻盘”、“迈向巅峰”、“穿台登闽”,诸位如果不知这是台风类条目,会认为是在说什么?我认为是写某部虚构怪物小说的简介,或是某企业经营史,难道就不能按日期安安分分,严谨的写百科全书条目?例如1994年飓风艾米利亚就是很典型的百科全书条目,该条目即使转成纸张印刷本也可以。(欢迎提名者找其他好友抵销我这票,DYK非共识决。)--秋意假发浓(我已关闭了所有通知,所以@我看不到)(留言) 2015年9月29日 (二) 06:35 (UTC)
- 我以前讲过这个问题,不过东北太平洋、大西洋、南太平洋、澳大利亚海域、印度洋的热带气旋条目虽然都是那样平平淡淡地取章节标题,但西北太平洋地位特殊,是一向不考虑这些的。--7(留言) 2015年9月29日 (二) 06:44 (UTC)
- (:)回应:其实内容除了发展过程描述,也有反应各气象机构的研判以及强度评级升降;章节标题多采其发展状况还有路径走向的。W. Synchro也来解释一下吧。-- 天秤P 留言 2015年9月29日 (二) 06:58 (UTC)
- (:)回应:根本一定知道是热带气旋条目,标题、导言都开门见山地说明是风暴。副标题的采用,主要是方便编者编辑,亦方便读者更快、更易了解风暴的发展过程。当现在要采用较详尽、深入的方式写风暴条目,以打破过往那些支离破碎、杂乱无章的垃圾写作手法(只有“X月X日X时,〔部门〕升/降格为〔强度〕”,不谈副高等驶流或风切变等发展因素,连移动方向及速度也懒得写),篇幅大增在所难免,且一定与风暴寿命成正比例。除非风暴寿命短,令篇幅较小,否则副标题一定有需要,不加副标题的话,不但令编者编辑甚为不便,而且令读者难以消化和无法掌握风暴特征。小弟同意应用最少的字数概括,亦自知莲花条目的副标题写得不好,已经裁短;但杜鹃条目,已经用明显较短的副标题,也没有任何哗众取宠的成份,全部都是事实,为何都有问题?——W. Synchro(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 2015年9月29日 (二) 11:35 (UTC)
- (:)回应:我个人是不知道您认为过去哪些风暴条目您认为支离破碎、杂乱无章,或垃圾写作手法之类的,我也不予置评,毕竟那是阁下自己的观点,我也没说什么哗众取宠的评语。其实我自己对DYK的标准很低,符合最低门槛(有来源、中立叙述、非原创研究)即可,简言之,即使是偶然路过,非专精此方面的读者也能一望即知这是百科全书条目,读者知道自己不是在读新闻,不是在读小说创作。我楼上说了,取这种让读者混淆的副标题,并不会对查阅百科全书的读者有所帮助。百科全书是写给所有人看的,不是考较技巧的写作竞赛,编写时应考虑到各层面的读者。如果阁下坚持不改,我也坚持不改票,反正现在也只有我是唯一的反对票,无意外也会通过就是。--秋意假发浓(我已关闭了所有通知,所以@我看不到)(留言) 2015年9月30日 (三) 12:24 (UTC)
- 过去写得像垃圾般的条目太多了,需要清理的太平洋台风季热带气旋条目共有120篇!在这分类内随便找数篇看看,阁下就会明白本人在说甚么。——W. Synchro(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 2015年9月30日 (三) 15:11 (UTC)
- (:)回应:我个人是不知道您认为过去哪些风暴条目您认为支离破碎、杂乱无章,或垃圾写作手法之类的,我也不予置评,毕竟那是阁下自己的观点,我也没说什么哗众取宠的评语。其实我自己对DYK的标准很低,符合最低门槛(有来源、中立叙述、非原创研究)即可,简言之,即使是偶然路过,非专精此方面的读者也能一望即知这是百科全书条目,读者知道自己不是在读新闻,不是在读小说创作。我楼上说了,取这种让读者混淆的副标题,并不会对查阅百科全书的读者有所帮助。百科全书是写给所有人看的,不是考较技巧的写作竞赛,编写时应考虑到各层面的读者。如果阁下坚持不改,我也坚持不改票,反正现在也只有我是唯一的反对票,无意外也会通过就是。--秋意假发浓(我已关闭了所有通知,所以@我看不到)(留言) 2015年9月30日 (三) 12:24 (UTC)
- (:)回应:根本一定知道是热带气旋条目,标题、导言都开门见山地说明是风暴。副标题的采用,主要是方便编者编辑,亦方便读者更快、更易了解风暴的发展过程。当现在要采用较详尽、深入的方式写风暴条目,以打破过往那些支离破碎、杂乱无章的垃圾写作手法(只有“X月X日X时,〔部门〕升/降格为〔强度〕”,不谈副高等驶流或风切变等发展因素,连移动方向及速度也懒得写),篇幅大增在所难免,且一定与风暴寿命成正比例。除非风暴寿命短,令篇幅较小,否则副标题一定有需要,不加副标题的话,不但令编者编辑甚为不便,而且令读者难以消化和无法掌握风暴特征。小弟同意应用最少的字数概括,亦自知莲花条目的副标题写得不好,已经裁短;但杜鹃条目,已经用明显较短的副标题,也没有任何哗众取宠的成份,全部都是事实,为何都有问题?——W. Synchro(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 2015年9月29日 (二) 11:35 (UTC)
- (:)回应:其实内容除了发展过程描述,也有反应各气象机构的研判以及强度评级升降;章节标题多采其发展状况还有路径走向的。W. Synchro也来解释一下吧。-- 天秤P 留言 2015年9月29日 (二) 06:58 (UTC)
- 我以前讲过这个问题,不过东北太平洋、大西洋、南太平洋、澳大利亚海域、印度洋的热带气旋条目虽然都是那样平平淡淡地取章节标题,但西北太平洋地位特殊,是一向不考虑这些的。--7(留言) 2015年9月29日 (二) 06:44 (UTC)
- @Weather Synchronize:要我直说吗?现在改写的叙述方式也不见得好到哪里。我个人建议用常识去想,我(或任何人)做为一个读者,希望查找维基百科时,能获取什么样的内容?是希望编写者文笔高妙,叙述生动,标题有趣,图片精美;还是一望即知,有多个来源可作为研究参考,叙述中立客观,无多馀赘述?换句话讲,我们在维基百科查资料时,是想先看到文学创作般的文章,还是具有知识,由浅入深,即使非专门者亦可读懂的条目?当然,这是我心中的一个标准条目门槛,纯个人观点(下次我再上线时,本条目应该早就在首页展示过许久了,所以阁下也不用特意再回应我,您若继续坚持当前的写作方式,也是您的自由,无须理会我,反正其他维基人都能接受,至少目前是这样,祝编安。)--秋意假发浓(我已关闭了所有通知,所以@我看不到)(留言) 2015年9月30日 (三) 16:01 (UTC)
- (+)支持:DYK达标,希望能够成功获选。 Karta0800900 留言 2015年9月29日 (二) 09:57 (UTC)
- (+)支持,条目符合要求,预祝入选成功。Shwangtianyuan(留言) 2015年9月30日 (三) 07:22 (UTC)
- (-)反对,DD-MM-YYYY 在中英文维基都不被接受。(美国用 MDY,英国和澳大利亚则用 DMY,另见en:Date_format_by_country)。--Zetifree (Talk) 2015年9月30日 (三) 15:00 (UTC)
- 我已经改了,统一使用“XXXX年XX月XX日”。另外,我要说的是,加拿大是MDY、DMY、YMD都有用,属于全世界唯一一个全部使用三种日期格式的国家。--Shwangtianyuan(留言) 2015年10月1日 (四) 02:22 (UTC)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台风杜鹃 (2015年)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 向 http://www.emic.gov.tw/List.aspx?ID=20&MenuID=441&ListID=942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1001073652/http://www.emic.gov.tw/List.aspx?ID=20&MenuID=441&ListID=942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台风杜鹃 (2015年)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 向 http://weather.unisys.com/hurricane/w_pacific/2015/DUJUAN/track.gif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1019003253/http://weather.unisys.com/hurricane/w_pacific/2015/DUJUAN/track.gif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