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延壽寺,位於北京市豐臺區西四環南路55號豐臺體育中心西側,是漢傳佛教寺院。

萬佛延壽寺銅觀音像(含石碑)
北京市豐臺區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盧溝橋街道大井社區西四環南路55號豐臺區體育中心內
座標39°51′53″N 116°16′5.5″E / 39.86472°N 116.268194°E / 39.86472; 116.268194
分類其他
時代明代
認定時間1984年5月

簡介

編輯

萬佛延壽寺原址在大井村的前街,如今北面的盧溝橋路則是原先大井村的后街。大井村因有一口大井而得名。大井位於大井村前街,距離該井不遠的大井村的后街舊時是從北京外城廣安門通向盧溝橋的石板大道,行人及騾馬都到大井飲水,因此大井很有名。明朝蔣一葵在《長安客話》中說,明成祖路經此地,覺得井水甘甜,乃稱之為「蜜井」。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大井直徑有1.5個人那麼長,井口覆蓋4塊條石,中間兩塊條石都開有半圓孔,合成一個圓形井口供汲水用[1]

清朝日下舊聞考》記載:「廣寧門外小井村恭建世宗御製碑亭,大井村西恭建皇上御製碑亭,皆在石道北,南向。」「大井村石道向建木牌坊一座,乾隆四十年命改建石工,恭鐫御書額,東面曰『經環同軌』,西面曰『蕩平歸極』」。雍正九年(1731年),雍正帝下令把廣寧門外到小井村的土路修成長一千五百丈、寬二丈、鋪巨石的石板大道,花費戶部銀八萬兩。完工後,雍正帝應官員的請求《御製廣寧門新修石道碑文》,刻成石碑立在小井村路旁的御碑亭內,地點是在大井村大道向東與小井村交界處,御碑亭為黃琉璃瓦頂。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乾隆帝重修石道,並將石板大道延長了四百七十七丈到達大井村。乾隆帝《御製重修廣寧門石道碑文》石碑立在大井村后街的石板大道西端的御碑亭內。乾隆四十年(1775年),乾隆帝下令將大井村石道的木牌坊改建為磚石牌坊,並御題兩塊石匾,東為「經環同軌」,西為「蕩平歸極」,該牌坊當是乾隆帝在該年得知第二次征討大小金川取得大勝時,決定在翌年大軍回京途中必經的大井村建造。該牌坊就在乾隆御碑亭旁邊,與御碑亭均為黃琉璃瓦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北京市建設局技術員孔慶普在回憶文章《北京城裡的牌樓修與拆》中說:「於1954年1月開始實施拆牌樓工程,計劃年內拆除17座牌樓,首先被拆的是景徳坊……而後又去拆廣安門外大井村迤西跨於京保路上的磚牌樓」(京保路即今盧溝橋路)。小井村雍正御製碑現存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大井村乾隆御製碑去向不明。2007年11月,在大井公交車站北側工地上,出土了乾隆帝御題「蕩平歸極」石匾,隨後被安放在大井公交車站北側的一個小土坡上[1]

1988年,在大井村興建了豐臺體育中心,作為建設1990年亞洲運動會比賽場館,大井村由此進行了大規模拆遷改建[1]

萬佛延壽寺是大井村內最著名的寺廟,創建於明朝萬曆元年(1573年)[2]。《日下舊聞考》記載:「義井庵在廣寧門外迤西十里,萬曆中,額曰萬佛延壽寺。後有大悲閣,中奉大士,高三丈六尺。閣前為明神宗敕諭碑,正殿前有崇禎十三年碑,河南右布政使周鏘撰。井在廟門外,今其地名大井村。」[1]

萬佛延壽寺南面原先有條大溝。大概是地形所限,故萬佛延壽寺坐西朝東。大悲閣內供奉着一尊通高8米的銅觀音像,加上足下的石雕蓮台可達10米高,大悲閣的高度遠超10米,非常高大,所以萬佛延壽寺俗稱「高廟」[1]

萬佛延壽寺位於大井村的前街,寺址在今豐體北路的道路中央,寺門外大井村有名的大井也在豐體北路的道路下面。如今豐體北路南側有兩株大樹,原先就在萬佛延壽寺旁邊。如今豐體北路北側有一通石碑,即《日下舊聞考》記載的明朝崇禎十三年(1640年)河南右布政使周鏘撰文的石碑,該碑坐西朝東,仍在萬佛延壽寺原址。該碑為青石制,螭首方座,高315厘米、寬103厘米、厚40厘米,碑首刻四條蟠龍圍繞「敕建萬佛延壽寺碑記」篆額,碑座埋入土中,碑文標題為「敕建護國萬佛延壽寺碑記」,碑文已大部風化,碑文內稱此地原有義井庵,門前有水井,住持法界大師乃向行人施捨茶水,義井庵由此得名,後來有人募資鑄造銅觀音大士像,「大士金身高三丈六尺」,萬曆帝得知後,下令把銅像送至義井庵供奉,並撥款重修該庵,賜名「護國萬佛延壽寺」(「萬佛」可能是說當年該寺有座萬佛閣,「延壽」可能是萬曆帝祝母親慈聖皇太后長壽)[1][3]

萬佛延壽寺很早便已衰敗毀壞,現已無存,僅存銅觀音像及上述這通石碑。觀音菩薩銅造像原在後殿大悲閣內,高8米,頭飾寶冠,冠下有三張女性的臉,銅像身左右共24隻手,姿態各異[2]。銅觀音像過去一直在大井村的萬佛延壽寺原址,「文革」期間銅觀音像遭到破壞,24條手臂被全部折斷。1994年,豐臺區人民政府將銅觀音像從北京大鐘寺運回,修復了4條手臂,露天立在萬佛延壽寺舊址南側的豐臺體育中心,位置在豐臺體育中心西側、大井路東側的綠地內[1]。2006年,豐臺區人民政府撥專款修復萬佛延壽寺銅觀音像,按原貌修復觀音頭冠,恢復了其餘20支手臂並整體加固[2]。銅觀音像蓮台旁邊,立有額題「萬古流芳」的石碑,落款為「豐臺區人民政府」,石碑記述了銅觀音像的歷史及到2006年的歷次修復情況[1]

1984年,豐臺區人民政府將上述銅觀音像及周鏘撰文的石碑公布為豐臺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萬佛延壽寺銅觀音像(含石碑)」[3]。2008年,豐臺區劃定包括「萬佛延壽寺銅觀音像(含石碑)」在內的23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4]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陆原:古寺古碑高铜像古井古道凯旋门. 新華網. 2010-08-20. 
  2. ^ 2.0 2.1 2.2 万佛延寿寺铜观音像将修复. 搜狐. 2006-03-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18). 
  3. ^ 3.0 3.1 【区级】万佛延寿寺铜观音像(含石碑). 豐臺區文化委員會. 2015-01-01. [永久失效連結]
  4. ^ 丰台率先敲定23处文保区域. 新浪. 2008-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