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
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是在朝鮮戰爭期間,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三次組織、派遣慰問團赴朝向中國人民志願軍表達關懷與敬意,並慰問朝鮮軍民。
第一屆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
編輯1951年新年後,國內各省開始選派赴朝慰問團代表,赴各大行政區匯合組成慰問團各個分團。1951年1月22日,中共中央正式作出了《關於組織赴朝慰問團的決定》,以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反對美國侵略委員會(成立於1950年10月26日,由「中國保衛世界和平大會」與「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台灣朝鮮運動委員會」兩個機構合併而成,兩大會的主席都是郭沫若)的名義發起組織赴朝慰問團,「以便回來後向各方面廣泛地宣傳我人民志願軍與朝鮮人民軍英勇善戰、美帝外強中乾及美帝罪行情形,以提高人民反帝的決心和勝利信心,進一步掃除落後群眾中的恐美和崇美心理。」1951年3月14日,「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反對美國侵略委員會」決定將會名簡稱為「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
除東北分團外,第一屆慰問團於1951年3月在天津集中。團長廖承志、副團長陳沂、田漢,秘書長李頡伯。1951年3月20日從天津出發,在瀋陽與東北分團匯合,集訓防空知識與出國及戰場注意事項。全體成員換上了志願軍軍服,不佩戴任何標誌符號,個人物品(除手錶、鋼筆)全部留在瀋陽。人員組建總團與8個分團。1951年4月6日總團與直屬分團於安東渡鴨綠江入朝,[1]朝鮮人民軍總政治局副局長金日少將、朝鮮民主青年同盟委員長金頊鎮、朝鮮民主女性同盟副委員長李金順為首的歡迎團在安東迎接。共計575人,其中慰問團正式代表208人,中央曲藝服務大隊86人,文藝工作團85人,電影放映隊17人,工作人員及記者88人,其他行政警衛人員92人。[2]
編制結構:
- 總團:5人,為總團長廖承志(中共中央委員、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副總團長陳沂和田漢,秘書長李頡伯,副秘書長許寶驥。
- 直屬分團:在平壤活動。分團長李頡伯兼任,副團長劉清揚和趙國有,秘書長田間。雷潔瓊、黃藥眠、周鯨文、周範文、葉丁易、張啟元、呂乃君、劉化樵、聶維慶、李鑫德、王福元、丁聰、溫述仙、汪淑遠、王書店、莫奎、林傳鼎、方亮、張青蓮、浦熙修、馮子明、張魯、丘克輝、凌其峻、柳文壇、劉大為、杜震、李福元、藍馬等29名代表,另有記者15人,一般工作人員32人,電影放映隊17人。
- 第一分團:在鴨綠江邊活動。西北大區派遣。團長李敷仁,副團長扎克洛夫和曾震五,秘書長亞馬。代表田方、王汶石、李言年、李連璧、雷烽、王寫劍、湘流、蘇占樹、湯銘鑒、玉素甫夫、馬高委亞、道爾吉、亢心哉、雷行、王宜之、高月波、馬儒珍、席元壽、秦志偉、雷啟霖、謝茂公等,另有工作人員杜修賢、耿志鶴等。
- 第二分團:在前線慰問。以西南大區成員組成,團長王文彬,副團長陳播,秘書長王一知。成員孟貴彬、歐松波、崔宗復、紀希辰、劉文權、楊文遠、唐超漢、丁乙、輝野、陳臨彬、許庭星、劉盛亞、李義芳、文路、沈底天等。另有文工隊人員11人。
- 第三分團:以華東地區成員組成,團長陳巳生,副團長李澄之、李玉軒,秘書長王若望,副秘書長劉佛年。成員徐鑄成、衛禹平、王楙德、高事恆、陳俊明、李世軍、倪松茂、黃應韶、武和軒、彭文應、童潤之、閔子、李永慶、汪普慶、胡善甫、哈寬貴、周明、陳雲章、姚錦泉、壽滿蓉、應仁珍、徐學海、劉開榮、郭崇毅等。另有記者4人,工作人員3人,文工隊21人。重點慰問了志願軍後勤系統的戰士、司機、支前民工與醫護人員。
- 第四分團:平壤以南慰問。來自中南地區,團長鄭紹文,副團長劉野亮、李潔之,秘書長王向立,副秘書長戴今生。代表王士釗、衛蘇、潘佛章、梁尚立、曾昭瓊、蕭俊銘、蕭抗、韓罕明、唐干山、湯佩佑、李集發、艾寒松、江協茗、朱國靖、聶轟、陳在康、丁波、賈子毅、李定中、馬蓮芳、張岫峰、胡伊默、秦育之、王淑端、邱道鈞、陸少琳、林厚周、曾卓、方衡儒、李啟新、朱涵珠、海默、張振山、李德心、趙宛中等。另有記者4人,文工隊人員9人,工作人員6人。
- 第五分團:來自華北地區,團長張明河,副團長朱繼聖、吳組湘、方紀,秘書長張占義,副秘書長曾平。代表包括張伯之、孫繼力、王炳炎、廖亨祿、李健生、吳廷璆、郝伯時、岳淑卿、張濟、沈毅、潘長有、劉沛、黃興、孫以恕、蕭靜、李榮春、鳳子、湯紹遠、向達、徐海超、田常清、王寶初、劉樹春、王進仁、王桂欣、馬新、趙易城、唐牧之、賈達勝、陳因、蕭峰、魏希英、王昱、李淑蔭、牛曄、馮玉松、張國礎、魯世英、蔣中嶽、朱克恭、蘇軍、沈文翰、陳庚、任貴儒等。另有記者2人,工作人員6入。進入志願軍第19兵團第63軍第188師前線陣地慰問。
- 第六分團:在前線慰問。來自內蒙古地區,團長秋浦,副團長包彥。代表是陳清璋、馬尼、格爾勒圖等。
- 第七分團:在東北境內的志願軍後方醫院慰問。成員來自東北地區,代表有高崇民、黃中、郭開鋒、草明、丁元禎、白朗等6人。
- 總團曲藝大隊
- 總團文工團人員包括張魯、王地子、藍馬(兼)、蘆肅、侯寶林(兼)、張富忱(兼)、劉大為(兼)、沈彭年(兼)等。
4月17日至21日,總團與直屬分團在平壤訪問了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委員長金枓奉,朝鮮內閣文化宣傳相許貞淑,朝鮮內閣首相金日成,朝鮮副首相兼外務相朴憲永、勞動黨中央書記許嘉誼、朝鮮民主女性同盟委員長朴正愛、朝鮮人民軍總參謀長南日及中國駐朝鮮大使倪志亮等領導人與平壤各界軍民。
4月30日至5月1日,總團與直屬分團慰問了設在伊川附近廢棄金礦洞裡的志願軍總部。
慰問團分頭送給中國人民志願軍、朝鮮人民軍和朝鮮人民1093面錦旗、420餘億元(舊人民幣)慰問金、2000餘箱慰問品以及1.5萬餘封慰問信。
從5月中旬至5月下旬,慰問團分批回國,在天津集中,為慰問團在朝鮮犧牲的慰問團第2分團副團長廖亨祿(平原軍區政治部主任,老紅軍)、相聲演員常寶堃、京韻大鼓琴師程樹棠、汽車運輸連副連長王利高四位烈士舉行追悼大會。5月29日,慰問團全體人員自天津乘車抵達北京,郭沫若、彭真、陳叔通、李濟深及朝鮮駐中國大使李周淵等首都各界1500餘人在車站迎接。在京短暫休整後,6月11號廖承志做總結報告。6月13日分赴全國各地宣講志願軍事跡,動員人民響應中國抗美援朝總會的號召。
第二屆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
編輯總團下屬9個分團。代表361人,文藝工作者563人,工作人員173人。總團長為劉景范,副總團長陳沂(總政文化部長)、李明灝、胡厥文、周欽岳。隨團文藝工作者包括趙丹、金焰、常香玉、杜近芳、小白玉霜、馬恆昌等。10月初陸續入朝。總團於11月30日在天津召開總結大會。
第三屆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
編輯1953年10月4日,中國人民第三屆赴朝慰問團在北京組建成立。總團和八個總分團共5448人,其中代表1994人。全國各地文藝工作者所組成的四十個劇團、歌舞團和技藝團。總團團長賀龍,總團副團長有老舍等14人,副總團長兼秘書長陳沂.文藝工作團總團長劉芝明,文藝工作團副總團長馬燕翔。
參加慰問團的藝術家有:梅蘭芳、洪深、程硯秋、譚富英、裘盛戎、馬連良、新鳳霞、張君秋、關學曾、周信芳、袁雪芬、袁金凱、常香玉、丁果仙等。
1953年10月初旬先後入朝,至12月底陸續回國。在朝鮮召開慰問會、座談會和慰問演出共約7600餘次,參加的人數有500萬以上。[3]
第三屆赴朝慰問團出國前製作了以畢加索1952年為世界和平大會繪製的宣傳畫「和平鴿」為圖案的紀念章。該章為銅質,外形為五個大角五個小角合成的五邊形,中間主圖是圓形紅色烤漆中一隻展翅飛翔的和平鴿,上面鐫刻着「和平萬歲」四個字,外環邊與和平鴿表面均鍍金。紀念章背面有三行銘文,第一行是「抗美援朝紀念」,第二行是「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贈」,第三行是「1953.10.25」。第三屆赴朝慰問團,代表中國政府和人民把它頒發給了當時在朝的上百萬志願軍官兵。和平萬歲抗美援朝紀念章有大小二個版本,俗稱「大鴿子、小鴿子」,大鴿子通徑46毫米,小鴿子通徑39毫米。
第三屆赴朝慰問團出國前準備了全套六件規範慰問品。包括慰問明信片。此前離朝歸國的10個建制軍,在1954年初也每人補發了一套慰問品。慰問團給朝鮮人民軍全體人員也贈送了每人一套慰問品。
第四屆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
編輯1954年
第五屆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
編輯1956年2月第五屆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慰問演出,1956年4月回國。
1956年3月,志願軍司令部、政治部為答謝慰問團,特製作「赴朝慰問紀念章」,贈給慰問團。畫面為2名身着棉裝、手持50式衝鋒鎗的戰士,前面為一顆五星閃着光芒的塔形建築,後面為一個巨大的麥穗。紀念章為銅質、圓形,通徑30毫米。
參考文獻
編輯- ^ 1951年5月13日的新華社電訊:「慰問團於四月初抵達朝鮮,分為八個分團分赴前線和後方進行慰問。」
- ^ 鮮為人知的「中國人民第一屆赴朝慰問團」[永久失效連結]
- ^ 賀龍:中國人民第三屆赴朝慰問團的工作報告(一九五四年一月八日)[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