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革命之歌
中國革命之歌,中國三部大型音樂舞蹈史詩[註1]中的第二部,創作於1984年,是為慶祝建國35周年,由在當時黨和國家領導人鄧小平和胡耀邦等指示和直接過問下創作的。[參1]為完成該作品,一共從省區和解放軍各總部的68個文藝單位抽調了逾1300位創作人員、演員[參2],集中了喬羽、谷建芬、施光南等著名詞曲作家和李谷一、彭麗媛、殷秀梅、程志、劉維維等著名歌唱家。
這部史詩全部音樂23段,有歌曲的21段。避免和《東方紅》重複,在21首歌曲中,有15首為新創作歌曲。大量的重新創作削弱了革命傳統歌曲的支持,但也產生了一批新的好作品。[參1]
為了演出《中國革命之歌》,在北京總政歌舞團排練場基礎上新建的中國第一座現代化的大型歌舞劇院——中國劇院,被列為八十年代北京「十大建築」之一。[參3][參4]
歷史
編輯1982年,由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的倡議,在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的贊同與支持下,由中共中央書記處於10月4日作出創作《中國革命之歌》的決定,繼而展開創作和組織工作。
節目單
編輯除序幕與尾聲之外的部分反映的歷史,囊括了1840年鴉片戰爭至1984年共145年的歷史,歷史跨度極大,但主要篇幅為中共成立後的64年間的歷史。
- 序幕:祖國晨曲。
- 第一場:五四運動到建立中國共產黨。
- 第二場:北伐到井岡山。概括了北伐戰爭,四一二政變,南昌起義,井岡山會師的史實。
- 第一段:北伐的號角(朗誦,舞蹈《北伐進軍》,歌曲《打倒列強》,歌舞《黃鶴樓下的提燈會》,歌曲《觀燈》)
- 第二段:四一二政變(朗誦,歌曲《媽媽就要離去》)
- 第三段:南昌起義(朗誦)
- 第四段:井岡山會師(朗誦,歌舞《杜鵑花》,歌曲《井岡杜鵑紅》)
- 第三場:長徵到解放戰爭,概括了長征,抗日戰爭,中共「七大」召開,解放戰爭的史實。
- 第一段:長征(朗誦,舞蹈《紅軍不怕遠征難》,歌曲《雪山上有顆明亮的星》)
- 第二段:游擊戰(朗誦,歌曲《游擊軍歌》,舞蹈《游擊隊舞》,歌曲《大刀進行曲》)
- 第三段:「七大」(朗誦,歌曲《歡慶「七大」》)
- 第四段:解放戰爭(朗誦,舞蹈《進軍舞》、《渡江舞》)。
- 第四場:建立新中國到粉碎「四人幫」。
- 第一段:開國大典(朗誦,歌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舞蹈《各民族組舞》及藏族舞伴唱《金色的鳳凰降落在西藏》)
- 第二段:粉碎「四人幫」(朗誦,舞蹈《白花舞》)
- 第五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到中共十二大。概括了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歷史。
- 第一段: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朗誦,歌曲《迎接中華新的崛起》)
- 第二段:春回大地(歌舞《春回大地》,歌曲《春風春雨》、《彩虹》)
- 第三段:創業者之歌(舞蹈《創業者之歌》,歌曲《創業者之歌》)
- 第四段:科學的春天(朗誦,歌曲《科學家的心願》)
- 第五段:海底焊花(朗誦,舞蹈《海底焊花》)
- 第六段:幸福的兒童(朗誦,歌曲《我們是共產主義的接班人》)
- 第七段:祖國的鋼鐵長城(朗誦)
- 尾聲:朗誦,歌曲《向着光輝燦爛的未來前進》。
注釋
編輯參考
編輯- ^ 1.0 1.1 葉林. 三个历史时期的三部音乐舞蹈史诗.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2011-03-02 [2013-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22).
- ^ 陳燮陽. 我为田丰“执棒”. 文匯報. 2013-05-30 [2013-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24).
- ^ 許宏莊. 中国剧院设计. 建築學報 (中國建築學會). 1984, (04): 36–41. ISSN 0529-1399.
- ^ 中国剧院演出季:总政歌舞团建团60周年系列演出. 光明網. 2013-08-15 [2013-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