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殺現象

概述

對於中國自殺現象的相關研究是在1970年代晚期,當時中國經濟對西方開放後才開始。[1]中國的衛生部從1987年開始每年提供衛生相關資料(包括自殺)給世界衛生組織(WHO),但由於自殺是個政治上敏感的問題,海外的研究單位少有能從大陸地方政府取得資料的機會,所以對大陸自殺的知識僅限從那些提供給WHO的資料中取得[1]。從那些資料研究的結果,發現中國的自殺有幾個特點:在自殺人口中,女性高於男性,和當時世界的現象相反;農村人口自殺的數目高於城市人口,又與世界其他地區不同;另外就是中國自殺率呈現雙峰模式,第一個高峰是年紀在15-24歲間的群組(尤其是發生在農村女性),相較之下,世界其他地區的自殺高峰是發生在25-34歲的群組。[1]而在2001年之後,中國女性的自殺率低於男性。[2]在1990年代,中國的自殺率位居世界前茅。到2011年,中國成為全球自殺率最低的國家之一。[3][4]根據WHO的數據,截至2016年,中國的自殺率為每10萬人有8.2人[2]。相較之下,同年美國的自殺率為每10萬人有15.3人[2]。總體而言,中國的自殺率低於鄰國日本韓國的,而且在長江流域中又高過其他地區。

概論

編輯

在2014年的一項對在經濟大衰退時期(2007-2008年)中,在中國自殺相關的研究,雖說當時全球自殺率飆升。中國的卻在下降:在1990年代,中國位居世界自殺率最高國家之列(每10萬人中有20多人),但在2008年全球經濟大衰退期間,中國的自殺率持續下降(與1990年代末期下降的情況類似),而當時大量的人口從農村地區遷移到城市地區。[5]到2011年,中國的自殺率已是全球最低的國家之一,甚至低於美國。[3][4]從1990年到2016年期間,中國的自殺率下降64%,是世界上自殺率下降速度排名第一的國家。[6][7] 到2016年,美國男性的自殺率是中國的2.5倍以上(美國男性為每10萬人有23.6人,而中國為9.1人)。[2]2001年是一個轉折點,各國開始提供可靠性較高的數據,而在此之前,許多國家(特別是非洲國家)沒有全球認可的官方數據。[8]

統計數據

編輯

總體數據

編輯
歷年《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鑑》公布的城市/農村居民自殺率(每十萬人)
年份 城市(總) 城市(男) 城市(女) 農村(總) 農村(男) 農村(女) 來源
2010 6.86 7.37 6.32 10.01 10.61 9.39 [9][10]
2011 5.28 5.78 4.77 9.28 9.95 8.58 [11]
2012 4.82 5.3 4.33 8.58 9.09 8.05 [12]
2013 5.29 6.02 4.54 8.77 9.82 7.66 [13][14]
2014 5.01 5.71 4.29 8.61 9.65 7.51 [15][16]
2015 5.07 5.85 4.27 8.39 9.58 7.16 [17][18]
2016 4.90 5.62 4.15 8.12 9.31 6.87 [19][20]
2017 4.31 5.04 3.56 7.66 8.91 6.36 [21][22]
2018 4.22 4.85 3.57 7.19 8.39 5.96 [23][24]
2019 4.16 5.02 3.27 7.04 8.17 5.88 [25][26]
2020 4.58 5.34 3.80 7.47 8.65 6.25 [27][28]
2021 4.31 5.11 3.50 7.09 8.18 5.96 [29][30]

分年齡段

編輯

5-19歲

編輯
歷年《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鑑》公布的城市/農村5-19歲居民自殺率(每十萬人)
城市 農村
年份 5-9歲 10-14歲 15-19歲 5-9歲 10-14歲 15-19歲 來源
2016 0.02 0.98 1.56 0.03 0.87 2.54 [19][20]
2017 0.09 0.96 1.40 0.02 0.94 2.49 [21][22]
2018 0.07 1.00 1.80 0.04 1.07 2.33 [23][24]
2019 0.02 1.23 2.78 0.04 1.05 2.98 [25][26]
2020 0.05 1.71 3.06 0.04 1.71 3.30 [27][28]
2021 0.04 1.7 3.34 0.06 1.66 3.65 [29][30]

獨立研究得出的估計數字經常與政府提供的官方統計數字會相差甚遠,引起爭議。根據1999年收集的數據,政府估計自殺總比率為每10萬人有13.9人[31],遠低於其他東亞國家的比率:譬如日本是18.5人,韓國是28.9人。家庭衝突是導致中國人自殺的第一大原因,其他常見原因包括貧窮,還有身心疾病。[31]

近來中國政府提供的數據與外部的估計大致相符。在2009-2011年期間,自殺事件中有44%發生在65歲或以上的人之中,而79%發生在農村居民之中。[32]然而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在2014年所作的一項研究報告的結果顯示,中國的自殺率已大幅下降,處於世界最低水準[33]。在2009年至2011年期間,中國平均自殺率是每10萬人有9.8人,較1990年至1995年期間的23.2人下降58%,主要原因是由於農村地區人口遷移到城市,歷經城市化過程,成為中產階級的結果。最近參與研究的香港大學教授Paul Yip說,"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達成這樣迅速下降的自殺率。" [34]

人口學的數據

編輯

中國每年自殺的女性人數略高於男性。中國是世界上少數女性自殺率高於男性的國家之一。[31]試圖自殺的女性中,和試圖的自殺男性比較,比較少患有精神疾病。[35]根據WHO的的統計數字:2016年,中國每10萬人的自殺者中,男性為9.9人,女性為6.3人,[2]是世界上女性自殺率最低的國家之一(請參考:各國自殺率列表)。根據中國政府的官方統計,中國男性的自殺比率低於許多其他國家,包括美國、澳大利亞、和德國西方國家[2]在男性中,截至2016年,中國的自殺率比美國低60%。[2]

一項在2008年所做(基於1990年代數據)的研究發現:當時女性和男性的自殺比率是3:1;農村和城市的自殺比率是3:1;同一時期,年輕成年人和老年人自殺有大量增加的現象;很明顯,當時中國的自殺率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到三倍;自殺者中,少見患有精神疾患者,尤其是重性抑鬱疾患者。[2]根據季刊《文化,醫學,和精神病學英語Culture, Medicine and Psychiatry》雜誌的數據,1990年代,中國有超過30萬人自殺;[36]然而中國的自殺率在1990年到2016年期間快速下降。[6]截至2016年,中國自殺人數約佔全球的17%。[37]1990年代,在長江流域的自殺率比中國其他地區高出40%。[38]

根據WHO的估計,在2001年之後,中國男性自殺率高於女性。[2]

中國大陸農村農藥的普遍使用以及農村醫療救急設施的貧瘠,是導致中國大陸農村自殺率曾高居世界之首的原因之一。2006年自然雜誌的一篇來信指出:英國斯里蘭卡兩國的人均每年服毒率相差不遠,但因為前述兩個因素,斯里蘭卡服毒者的死亡率是前者的15倍。作者猜測中國大陸農村的高自殺率可能出於類似機理。[39]中國傳統文化上的重男輕女也使得農村婦女面臨較男性更大的生存壓力。另一方面,中國大陸現有的社會工作諮詢輔助人員、精神心理醫生的數量和質量,也遠遠不能適應一個急劇變化中的社會的需要。中國大陸僅有大約20,000名心理醫生[40]而美國的人口不足中國大陸的四分之一,卻有大約28,000名心理醫生[41]和106,500名心理學家[42]

對於自殺的個案,每一個試圖自殺者的動機都不一樣,個人心理素質、微環境及周邊的社會支持程度起重大作用。而宏觀上偏高的自殺率,則無疑反映社會和文化層次上的問題,需要在公共政策的層面去防範和解決。在中國大陸這樣一個日趨現代化的社會中,人們的生活質量很難僅僅用國內生產總值(GDP)這樣的經濟指標英語economic indicator來衡量。怎樣為社會中每一個成員提供最基本的醫療衛生保障和社會支持(包括對重性憂鬱疾患和精神疾患患者的支持),是現代中國大陸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

中國歷史

編輯

中國在漢朝時,對於男性,肉刑和自盡(自殺)是重大刑罰中的兩種,不僅處罰到個人,而且會牽連到整個家族。[43]某些儀式化的自殺在傳統中華文化中被長期使用,國家權力對被貶官員的家族實行連坐懲罰,而儒家價值觀認為,某些敗德行為比死亡更為嚴重,因此自殺在道德上受到允許,甚至認為某些利他自殺英語Altruistic suicide值得頌揚。[44]論語.衛靈公篇》孔子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大意是說:志士仁人不會因為貪生怕死而做出違背仁德的事,反而會為了護衛仁德的標準而犧牲性命。)" [45] 孟子在《孟子·告子上》說: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46]

由於上述不能接受肢體因受刑而受殘(源於《孝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47]),因此首選的死法-如《漢書》所載的-選擇保留全屍的方式,譬如懸樑,或者絞刑。

中國古代著名的自殺事蹟包括伍子胥(以死諫來提醒吳王夫差,不可相信越國,詳見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復國的故事),和屈原楚頃襄王不聽屈原苦勸,而與秦國媾和,屈原被驅離,而後秦軍在公元前278年攻破楚國首都郢都,屈原因此憂憤,投汨羅江,人們划船搶救,未果)這也是中國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龍舟競賽的由來。

古代女性自殺

編輯

明朝末年,女性自殺已成為一種普遍的做法,並在清朝初年達到高峰。導致這種女性自殺飆升的原因,是由很多不同的意識形態和社會環境所造成。像美國歷史學家珍妮特·西斯(Janet Theiss)[48]就說,漢族婦女以自殺來保住貞操,而滿族則有妻子自殺以追隨丈夫而亡的習俗。[49]

婦女失去貞操被視為是家族的恥辱,因此為維護貞操而自殺的行為被視為貞烈的行為。但是從歷史上看,中國人也認為自殺是不孝的舉動,因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緣故。根據作者Liu Meng的說法,婦女保住貞操比苟且偷生更重要,因此認為自殺不應受到批評。[31]

貞操備受重視,但喪偶的婦女,特別是那些沒生兒子的寡婦,很可能被其夫家逼去改嫁。學者指出,這些婦女被迫在因失去貞操而羞辱自己的家人,或自殺之間做出選擇。最終,這種意識形態思維到最後會讓有些婦女選擇自殺一途,成為節婦。清朝政府通過一項法律,允許寡婦繼承丈夫遺留的金錢和財產,讓他們得以為生,而守住貞操,這反導致夫家設法把守寡的兒媳婦改嫁,以便保住財富。[50]

合法性

編輯

在中國,自殺的合法性尚未釐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曾審議幾項讓醫生輔助自殺合法化的提議,但截至2011年,這些提議均被推翻。1992年,一名醫生為一名癌症末期病人注射毒劑致死,而被控以謀殺罪,最後被判無罪開釋。2011年5月,一名農民在協助一位朋友自殺後,以刑事過失罪而被判處兩年徒刑,但那個案子是農民在他朋友服毒之後,劑量尚不足以致死前,卻誤被農民活埋的緣故。[51]

清朝透過制定法律來減少女性自殺。如果有人用淫穢言辭騷擾婦女,而導致這位婦女羞忿自殺,就等同發不遜之言的人犯下強姦罪。[52]清朝也視自殺為非法,因此自殺的任何人都無法獲得任何獎勵或特別榮譽。然而朝廷認為婦女這樣做是為了維護自己的貞操時,通常會作例外處理。[53]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Zhang, Jie; Jiang, Chao. An Overview of Suicide Research in China. HHS Author Manuscript. 2 August 2010 [15 February 2021]. doi:10.1080/1381111020895117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4).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GHO | By category | Suicide rate estimates, crude - Estimates by country. WHO. [2019-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19). 
  3. ^ 3.0 3.1 Chelsea Follett. The Remarkable Fall in China's Suicide Rate. Cato Institute. 2018-05-17 [2019-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2) (英語). 
  4. ^ 4.0 4.1 Zhang, Jie; Sun, Long; Liu, Yuxin; Zhang, Jianwei. The Change in Suicide Rates between 2002 and 2011 in China. Suicide and Life-Threatening Behavior. 2014, 44 (5): 560–568. ISSN 1943-278X. PMID 24690079. doi:10.1111/sltb.12090 (英語). 
  5. ^ Back from the edge - A dramatic decline in suicides. The Economist. 2014-06-28 [2020-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6). 
  6. ^ 6.0 6.1 Anne Gulland, Global health security correspondent. Drop in suicide rate in China fuels global fall in deaths. The Telegraph. 2019-06-08 [2019-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2) (英國英語). 
  7. ^ Naghavi, Mohsen.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burden of suicide mortality 1990 to 2016: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6. BMJ. 2019-02-06, 364: l94 [2020-05-26]. ISSN 0959-8138. PMC 6598639 . PMID 31339847. doi:10.1136/bmj.l9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7) (英語). 
  8. ^ Suicide rates per 100,000 by country, year and sex (Table). WHO. 2011. Archived on 22 January 2012.
  9. ^ 2011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PDF).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2022-12-2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2-02). 
  10. ^ 2011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11. ^ 2012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12. ^ 2013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13. ^ 2014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PDF).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2022-12-2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2-02). 
  14. ^ 2014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15. ^ 2015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PDF).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2022-12-2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2-02). 
  16. ^ 2015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http://www.nhc.gov.cn/mohwsbwstjxxzx/tjtjnj/202106/e4fc0eab50484509a9c64f481fc322b1.shtml.  外部連結存在於|website= (幫助)
  17. ^ 2016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 (PDF).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2022-12-2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12-25). 
  18. ^ 2016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19. ^ 19.0 19.1 2017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 (PDF).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2022-12-2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2-02). 
  20. ^ 20.0 20.1 2017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21. ^ 21.0 21.1 2018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 (PDF).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2022-12-2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12-19). 
  22. ^ 22.0 22.1 2018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23. ^ 23.0 23.1 2019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 (PDF).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2022-12-2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12-25). 
  24. ^ 24.0 24.1 2019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25. ^ 25.0 25.1 2020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 (PDF).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2022-12-2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12-25). 
  26. ^ 26.0 26.1 2020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27. ^ 27.0 27.1 2021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 (PDF).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統計信息中心. [2023-06-0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6-01). 
  28. ^ 28.0 28.1 2021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統計信息中心. 
  29. ^ 29.0 29.1 2022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 (PDF).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統計信息中心. [2023-06-0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6-01). 
  30. ^ 30.0 30.1 2022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統計信息中心. 
  31. ^ 31.0 31.1 31.2 31.3 Meng, Liu. Rebellion and revenge: the meaning of suicide of women in rural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 2002-10, 11 (4): 300–309. doi:10.1111/1468-2397.00239. 
  32. ^ Wang, Chong-Wen. Suicide rates in China from 2002 to 2011: an update. Social 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 2014, 49 (6): 929–41. PMID 24240568. doi:10.1007/s00127-013-0789-5. 
  33. ^ China's suicide rate has dramatically declined in recent years: Report. Shanghaiist. 2014-06-27 [2014-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29). 
  34. ^ [ http://www.economist.com/node/2160594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 dramatic decline in suicides: Back from the edge]
  35. ^ Sun, Long; Zhang, Jie. Gender differences among medically serious suicide attempters aged 15–54 years in rural China. Psychiatry Research. June 2017, 252: 57–62. PMC 5438887 . PMID 28249203. doi:10.1016/j.psychres.2017.02.042. 
  36. ^ Phillips, Michael R.; Liu, Huaqing; Zhang, Yanping, Suicide and Social Change in China, Culture, Medicine and Psychiatry, 2004-11-03, 23 (1): 25–50, PMID 10388942, doi:10.1023/A:1005462530658 
  37. ^ WHO | Suicide data. WHO. [2019-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6). 
  38. ^ He, Zhao-Xiong, A suicide belt in China: The Yangtze Basin, Archives of Suicide Research, 2004-11-09, 4 (3): 287–289, doi:10.1023/A:1009609111621 
  39. ^ M. Eddleston and D. Gunnell. Why Suicide Rates Are High in China. vol.311. 自然雜誌來信: p1711. 2006 [2007-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30). 
  40. ^ Psychology in China and the Chinese Psychological Society. [2019-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2). 
  41. ^ Psychiatrist Shortage Escalates As U.S. Mental Health Needs Grow. [2019-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25). 
  42. ^ How many psychologists are licensed in the United States?. [2019-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11). 
  43. ^ Lewis, Mark Edward, and Timothy Brook. The Early Chinese Empires: Qin and Han. Firs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Page 160.
  44. ^ Iga, Mamoura; KS Adam, Stress and Suicide in Japan, Transcultural Psychiatric Research Review, 1980, 17 (4): 243–244, doi:10.1177/136346158001700405 
  45. ^ Analects, trans. D.C. Lau, second edition,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2), XV:9D
  46. ^ Mencius, trans. D.C. Lau,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84), VI A:10
  47. ^ Analects 8:3, Xing Bing and Zhu Xi commentaries
  48. ^ 存档副本. [2020-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5). 
  49. ^ Theiss, Janet. Managing Martyrdom: Female Suicide and Statecraft in Mid-Qing China. NAN NÜ. 2001-06-01, 3 (1): 47–76. ISSN 1387-6805. PMID 19484900. doi:10.1163/156852601750122991. 
  50. ^ Ropp, Paul. Passionate Women: Female Suicide in Late Imperial China-Introduction. NAN NÜ. 2001-06-01, 3 (1): 3–21. ISSN 1387-6805. PMID 19484897. doi:10.1163/156852601750122973. 
  51. ^ China: Case of Assisted Suicide Stirs Euthanasia Debate. The Law Library of Congress. 2011-08-17 [2020-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29). 
  52. ^ Ropp, Paul (2001-06-01). "Passionate Women: Female Suicide in Late Imperial China-Introduction". NAN NÜ. 3 (1): 3–21. doi:10.1163/156852601750122973. ISSN 1387-6805. PMID 19484897
  53. ^ Theiss, Janet (2001-06-01). "Managing Martyrdom: Female Suicide and Statecraft in Mid-Qing China". NAN NÜ. 3 (1): 47–76. doi:10.1163/156852601750122991. ISSN 1387-6805. PMID 19484900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