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姓

姓氏(Yuè)
姓氏
百家姓》第81位
10:
11:
12:

郡望  南陽郡

樂姓漢姓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81位。

樂姓有兩種發音,一讀如「音樂」的「樂」,一讀如「快樂」的「樂」。

起源

編輯

潛公首修族譜所作序云:"樂氏出自於帝嚳,傳至宋微子之後,以父王為姓"。帝嚳姓姬名俊,號高辛氏,河南商丘人,帝嚳之子契是商族的第一位先公,乃宋國第九位國君,溢號"戴"即宋戴公,子姓名撝,是黃帝的四十二世後裔,周朝宋國第十一任君主(公元前799年~公元前766年)。老譜吊線圖又云:"宋戴公子衎字樂父受姓之祖居桐門"。衎即子衎乃宋戴公第三子,黃帝第四十三世後裔,字樂父。其後裔以其字"樂父"的"樂"為姓,立姓的地點是在河南商丘的桐門。由此可知,子衎是樂氏的源祖。樂氏共經歷了從"姬姓到子姓再到樂姓"這樣一個演變過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以商紂王昏庸無道、淫亂暴虐為由,一舉消滅了殷商王朝,殺了商紂王。周武王滅商後,曾封紂的兒子武庚祿父以繼殷祀。但是,當周武王病卒,其子周成王年幼,由武王弟周公旦攝政時,武庚祿父趁機造反,經過三年戰鬥才殺了武庚,把武庚勢力剷平。之後,周成王發布了《微子之命》,封微子於"東夏",即宋國,以替武庚為殷祀,守護殷商宗廟。

中華樂氏起源的六世先祖:
一世:樂父衎
二世:傾父澤
三世:季甫、夷父須
四世:樂仆伊、樂預、樂呂
五世:樂伯、樂耳、樂嬰齊
六世:樂懼、樂喜

參考來源:[1]

歷史名人

編輯
  • 樂羊,中山國人,戰國時魏國的大將。是樂毅先祖
  • 樂毅,戰國時期燕國名將,曾接連攻下齊國70餘城
  • 樂乘,樂毅宗人,趙將
  • 樂間,樂毅之子,趙將
  • 樂進,三國時曹魏將領,五子良將之一
  • 樂綝,樂進之子
  • 樂詳,曹魏經學家
  • 樂廣,西晉名士
  • 樂仁規,900年(唐昭宗光化三年),擢兵部尚書。與弟樂仁厚同仕於唐昭宗
  • 樂仁厚,本籍甬東鎮海(今浙江寧波),成長於鎮海大碶湖塘,唐昭宗時刑部尚書御史大夫,曾任唐朝鎮東節度使。樂良才樂顯揚的先祖,後者為北京同仁堂始祖
  • 樂史,(930年-1007年),字子正,撫州宜黃縣(今江西宜黃)人,五代、北宋文學家、地理學家
  • 樂良才,寧波慈水鎮人,明朝初年的江湖郎中,是北京同仁堂樂氏始祖。樂顯揚的曾祖父。明朝永樂年間,樂良才舉家遷往北京,以走街串巷,行醫賣藥為生,在當時稱為鈴醫
  • 樂顯揚(1630年-1688年),梧岡尊育,北京人,祖籍浙江寧波府慈水鎮,自幼耳濡目染,廣讀典籍。清初樂顯揚在皇宮太醫院出任出納文書的吏目,收集大量的宮廷秘方、古方、民間驗方及祖傳秘方。為北京同仁堂的創始者
  • 樂以琴(1913年-1937年12月3日):四川蘆山縣人。中國空軍飛行員,抗日烈士

現代名人

編輯
  • 樂玉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官、副部長
  • 樂易玲(1959年7月1日-),生於香港,香港媒體業資深人士,現為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製作資源部總監
  • 樂靖宜(1975年3月19日-),上海人,前中國著名女子游泳運動員
  • 樂嘉(1975年5月16日-),生於上海,祖籍浙江省寧波市,中國大陸主持人、作家、中國性格色彩研究中心創辦人、演講師、和培訓導師、上海大學悉尼工商學院、西北大學管理學院、以及河海大學的客座教授及清華長三角研究院、上海戲劇學院、武漢大學、中山大學的特聘導師
  • 樂擎(1992年6月12日-),生於台灣,作家
  • 樂美瓏維基數據所列Q99642740Suzanne Kristine Yueh,婚後名Suzanne Wong[2]:美國外交官,歷任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副處長等職。
  • 樂騏傑(2003~)豐原高中棒球隊成員,現因視網膜剝離暫停所有活動
  • 何樂素芬(本名樂素芬,冠夫姓後改為現名),前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總建築師之一及前房委會職員同樂會主席[3],曾經負責設計多個著名公共屋邨,例如粉嶺清河邨等項目。同時亦為藝術家[4]

參考文獻

編輯
  1. ^ 中華樂氏研究會網站. [2021-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21). 
  2. ^ Wedding: Suzanne Yueh, Thomas Wong. New York Times. 2006-10-29 [2020-09-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15). 
  3. ^ 互信 -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房委會職員同樂會周年聯歡晚會. [2021-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4). 
  4. ^ 藝緣畫會. 藝術家13--樂素芬 | mysite. [2021-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0). 

延伸閱讀

編輯

[]

 百家姓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樂姓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