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土戰爭 (1806年—1812年)

第八次俄土戰爭發生於1806年至1812年間,是俄羅斯帝國土耳其帝國之間的俄土戰爭的一部分。

第八次俄土戰爭
俄土戰爭拿破崙戰爭的一部分

阿索斯之戰後的俄國艦隊,阿列克謝·博戈柳博夫英語Alexey Bogolyubov
日期1806年-1812年
地點
結果 俄國勝利,簽訂布加勒斯特條約
領土變更 俄國吞併摩爾達維亞東部領土比薩拉比亞
參戰方
俄羅斯帝國 奧斯曼帝國 奧斯曼帝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普羅澤羅夫斯基親王英語Alexander Prozorovsky
巴格拉提昂親王
尼可雷·卡門斯基英語Nikolay Kamensky
米哈伊爾·庫圖佐夫
奧斯曼帝國 塞利姆三世
奧斯曼帝國 穆斯塔法四世
奧斯曼帝國 馬哈茂德二世

背景

編輯

拿破崙戰爭的大背景下,第七次俄土戰爭於1805-06年間爆發。1806年,鄂圖曼蘇丹塞利姆三世乘着俄國奧斯特利茨會戰中戰敗的時機,依仗法蘭西帝國的支持,廢黜多瑙河公國的親俄派王公。他們分別為瓦拉幾亞公國的康斯坦丁·易普息蘭梯,和摩爾達維亞公國的亞歷山大·莫魯西斯。與此同時,法蘭西帝國派兵進駐達爾馬提亞,隨時可以挺進多瑙河公國。為防範法軍犯境,俄軍四萬人進入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鄂圖曼蘇丹遂封鎖土耳其海峽,並正式對俄國宣戰。

早期戰事

編輯

在戰爭初期,由於俄國與法蘭西帝國的關係仍不明朗,加上俄軍主力正在普魯士拿破崙的法軍交戰,沙皇亞歷山大一世並不願意集結大軍對付奧斯曼帝國。1807年6月2日,米羅拉多維奇將軍率4500餘人於奧比勒什蒂擊退了一次土軍針對俄軍駐守的瓦拉幾亞首都布加勒斯特的龐大攻勢。亞美尼亞戰線上,古德維奇將軍率7000餘人,於6月18日在阿爾帕恰依摧毀了一支2萬人的土軍部隊。同時,謝尼亞文海軍上將手下的俄羅斯海軍封鎖了達達尼爾海峽,並擊敗了土耳其艦隊;塞利姆三世隨即被廢黜。一個月後,土耳其海軍在亞索斯海戰中全軍覆沒,將制海權拱手讓給了俄羅斯。

1808-10年間戰事

編輯

俄國與法國簽訂提爾西特和約變相令戰爭得以繼續下去。拿破崙脅迫俄羅斯沙皇與土耳其簽訂停火協議,而沙皇卻藉助戰事的空隙從普魯士抽調部隊增援比薩拉比亞戰線。當南方的俄軍兵力增加到8萬人後,戰爭再次爆發。76歲高齡的俄軍總司令普澤羅夫斯基親王在一年之間僅僅略有寸進,終於在1809年8月被名將巴格拉季昂撤換,後者迅速渡過多瑙河攻陷多布羅加,隨即圍困了錫利斯特拉。然而,當巴格拉季昂得知一支5萬人的土軍正在趕來,他三思之後決定撤出多布羅加,退回比薩拉比亞

1810年,尼古拉和謝爾蓋·卡門斯基兩兄弟重新點燃戰火。他們擊敗了趕赴錫利斯特拉的土耳其援軍,並於5月22日將土軍逐出多布里奇。此時,錫利斯特拉已經孤立無援,守軍在5月30日投降。10日後,卡門斯基圍困了舒門要塞。他企圖強攻這座要塞但被守軍擊敗,部隊損失慘重。俄軍於7月22日強攻多瑙河渡口魯塞時又承受了更多傷亡。卡門斯基於8月26日在巴廷出其不意地擊潰了一支龐大的土軍分隊,在此之後直到9月9日才攻克魯塞要塞。10月26日,卡門斯基在維丁擊敗了一支4萬人的土軍。俄軍付出損失1500餘人的代價,消滅了1萬多敵軍。

然而,年輕的尼古拉·卡門斯基在1811年2月4日染上重病。他病故之後,俄軍指揮權落到郎熱隆將軍手裡。到了此時,雖然俄軍屢戰屢勝,它卻無法獲得一場大捷以迫使土耳其求和。此外,俄法關係日益惡化,兩國之間爆發戰爭只是時間問題。俄羅斯帝國必須快速解決南疆的戰事以騰出手來對付拿破崙。面對困局,沙皇亞歷山大一世起用自己不喜的名將庫圖佐夫擔任俄軍司令。

庫圖佐夫的戰役(1811-12年)

編輯

一貫謹慎的庫圖佐夫撤出了錫利斯特拉,並開始緩緩向北撤退。庫圖佐夫的後退促使土軍發動反攻收復失地。1811年,大維齊爾阿齊茲·艾哈邁德帕夏在最堅固的土軍要塞舒門集結6萬大軍,反觀庫圖佐夫僅能集結4萬6千名經過5年征戰已經疲憊不堪的士兵。然而,庫圖佐夫有着豐富的對土作戰經驗:他明白土軍在第一輪騎兵衝鋒時戰鬥力最強,一旦這一輪衝鋒被打退,土軍的戰鬥力就會迅速下滑。因此,俄軍在會戰中擁有優勢。

1811年6月22日,兩軍第一場會戰在魯塞附近打響。不出所料,俄軍步兵和炮兵迅速擊退了土耳其部隊,並隨即擊敗土軍。庫圖佐夫的勝利為他贏得一幅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的畫像。隨後,庫圖佐夫命令部隊渡過多瑙河返回比薩拉比亞。這次意外的撤退使土耳其人以為他們獲勝了,伊斯坦堡的土耳其人甚至開始設宴慶功。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勃然大怒並向庫圖佐夫索要解釋,後者沉默以對。

俄軍撤退之後,土軍隨即開始籌備新一次攻勢。數月後,艾哈邁德帕夏率土軍7萬渡過多瑙河攻擊俄軍。主力5萬人駐守西岸與俄軍對峙,餘下2萬人駐守東岸保護彈藥補給。1811年11月2日,一支俄羅斯騎兵分隊秘密渡過多瑙河奇襲東岸土軍,殺敵9千人,俘虜餘下所有土軍及其所有補給。俄軍僅損失25名騎兵和9名哥薩克人。隨後,俄羅斯全軍出擊,迅速包圍了左岸土軍主力。

庫圖佐夫獲得情報指出艾哈邁德帕夏正試圖逃離包圍圈。由於土耳其律法不容許被圍的大維齊爾參與和談,庫圖佐夫刻意讓艾哈邁德逃脫。隨後,庫圖佐夫聯絡艾哈邁德帕夏,祝賀他成功逃脫並邀請他進行和談。然而,大維齊爾仍然抱着獲得增援的希望進行拖延。俄軍於是奪取了所有外圍要塞,並切斷了包圍圈內土軍的補給線。

補給線被切斷後,包圍圈內的土軍面臨飢餓和疾病兩大危機。庫圖佐夫提議給土軍提供補給,延續土軍士兵的生命。亞歷山大一世並不贊同,然而庫圖佐夫解釋保全土軍士兵的性命變相可以使俄軍挾持更多人質,有利迫使土耳其蘇丹和談。這個計劃成功了:1812年5月28日,兩個交戰國間簽訂了布加勒斯特條約

高加索戰線

編輯

六年的戰爭並未為兩國國界帶來變動。與第六次俄土戰爭相比,高加索戰線上的戰鬥更加激烈,但這裡的戰鬥在戰爭中仍然占次要地位。俄軍穿越高加索山脈兼併了格魯吉亞,這包括格魯吉亞西半邊土耳其的傳統屬地。俄羅斯同時兼併了裏海沿岸與格魯吉亞以東僕從波斯帝國的幾個汗國。現代亞美尼亞的屬地,包括葉里溫汗國和納希契凡汗國的土地,仍屬於波斯帝國。俄羅斯同時正在與波斯帝國進行俄波戰爭,但是土耳其和波斯兩國互不相幫。俄羅斯派駐此地的總督分別為1806年:伊萬·古德維奇,1809年:亞歷山大·托馬索夫,1811年:菲利普·保盧齊,1812年:尼古拉·瑞替習契夫。

戰鬥在1807年打響,普托西金海軍少將迅速奪取阿納帕。古德維奇率主力挺進阿哈爾齊赫,但是在強攻阿哈爾卡拉基時損失900人,被迫退回格魯吉亞。針對卡爾斯波季的次要戰役也失敗了。土軍轉入反攻,三次強攻久姆里無功而返,然後在阿爾帕恰依戰役中被古德維奇徹底擊潰。波斯沙王發來了賀信,這顯示出兩個穆斯林帝國之間的微妙關係。撤換古德維奇的托馬索夫於1809年4月趕來。1810年,俄軍攻陷了裏海海濱的波季。保盧齊將軍在阿哈爾卡拉基城下擋住了一次土軍攻勢。1810年11月,俄軍攻擊阿哈爾齊赫時由於軍中爆發瘟疫而失敗。1811年托馬索夫請辭,保盧齊接過外高加索戰線的指揮權。1811年間大批軍隊被調往歐洲戰場應付拿破崙的威脅。這時,土軍和波斯人企圖聯合起來,攻擊久姆里。兩軍會師之後,一個庫爾德人暗殺了來自埃爾祖魯姆的領軍維齊爾,令同盟瓦解。

保盧齊排遣彼得·科特利亞列夫斯基將軍率軍攻擊阿哈爾卡拉基。他命令部隊強行軍越過冰封的山脈,避開交通主幹道,並率軍夜襲。先鋒隊神速登上城牆打得土耳其人措手不及。到了12月10日辰,他以死傷30人的代價攻占了這座要塞。科特利亞列夫斯基的戰功為他在29歲贏得少將軍銜。1812年2月21日,5000土軍企圖奪回阿哈爾卡拉基無果,三天後這支部隊也被擊敗。保盧齊被派往西方參與對拿破崙的戰爭,瑞替習契夫成為高加索山南北所有部隊的總司令。

到了這時,俄羅斯決定議和。兩國趕在拿破崙入侵之前在五月簽訂布加勒斯特條約。土耳其喪失了比薩拉比亞,但收復了東邊所有實地:波季阿納帕,和阿哈爾卡拉基。俄羅斯保留了阿布哈茲海岸的蘇呼米

後續

編輯

根據條約,奧斯曼帝國沒有履行保護摩爾達維亞公國的承諾,反而將其東半部割讓給俄羅斯,後者將這邊土地更名為比薩拉比亞。俄羅斯勢力延伸到多瑙河下游,並獲得了一條經濟,外交,和軍事上都十分有利的新國界。由於俄羅斯歸還了他們在外高加索地區攻占的土地,當地的國界線沒有變動。

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在6月11日批准了這條條約,在俄法戰爭之前贏得了13天時間。軍隊司令們得以將大量派駐巴爾幹的部隊轉移到西邊迎戰拿破崙。

參考文獻

編輯

延伸閲讀

編輯
  • Ismail, F. The Making of the Treaty of Bucharest, 1811-1812. 1979 [2021-08-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1). 
  • Mikhailovskii-Danilevskii, Alexander. Mikaberidze, Alexander , 編. Russian-Turkish War of 1806-1812 Volume 1-2. West Chester: Nafziger Collection. 2002. 
  • Petrov, A.H. The War between Russia and Turkey, 1806-1812 Volume 1-3 Spb. 1885-1887. 

參閲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