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良 (趙王)
趙孝王劉良(前1世紀—41年),字次伯,諡號孝。荊州南陽郡蔡陽(今湖北棗陽西南)人。是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叔父,東漢時先後封廣陽王、趙王。[1]
趙孝王劉良 | |||||||||||||
---|---|---|---|---|---|---|---|---|---|---|---|---|---|
劉漢宗室 | |||||||||||||
國家 | 漢 | ||||||||||||
時代 | 漢 | ||||||||||||
姓 | 劉 | ||||||||||||
名 | 良 | ||||||||||||
姓名 | 劉良 | ||||||||||||
字 | 次伯 | ||||||||||||
封爵 | 廣陽王、趙王、趙公 | ||||||||||||
出生 | ? | ||||||||||||
逝世 | 41年 | ||||||||||||
諡號 | 孝 | ||||||||||||
| |||||||||||||
家世
編輯劉良的哥哥是劉秀之父劉欽。他們都是漢景帝第六子長沙定王劉發的後裔。劉良在漢平帝時舉孝廉,為蕭縣縣令。劉秀九歲時,劉欽去世,劉秀兄弟從此便由劉良撫養。[2]
簡介
編輯劉秀起兵反抗王莽時,曾派人以事相告,但劉良知道後大怒,認為「今家欲亡」,不應該起兵。但事情已成定局,也只得隨軍前往,結果行軍至小長安時,軍隊大敗,其妻子和兩名兒子也都遇害。
更始時期
編輯後來更始帝劉玄立,劉良因為是他的族父,被委任為國三老。更始三年(公元25年),更始帝被赤眉軍殺害。
光武時期
編輯劉良聽聞劉秀在洛陽即位,前去投奔,於建武二年(公元26年)受封為廣陽王。建武五年三月癸未(公元29年4月10日),改封趙王[3][4]。建武十三年二月丁巳(公元37年4月2日),降為趙公[5]。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正月在京師洛陽去世[6]。其子劉栩繼嗣。[1][7][8]
家族
編輯世系圖
編輯先祖 | ||||||||||||||||||||||||||||||||||||||||||||||||||||||||||||||||||||||||||||||||||||||||||||||||||||||||||||||||||||||||||||||||||||||||||||||||||||||
---|---|---|---|---|---|---|---|---|---|---|---|---|---|---|---|---|---|---|---|---|---|---|---|---|---|---|---|---|---|---|---|---|---|---|---|---|---|---|---|---|---|---|---|---|---|---|---|---|---|---|---|---|---|---|---|---|---|---|---|---|---|---|---|---|---|---|---|---|---|---|---|---|---|---|---|---|---|---|---|---|---|---|---|---|---|---|---|---|---|---|---|---|---|---|---|---|---|---|---|---|---|---|---|---|---|---|---|---|---|---|---|---|---|---|---|---|---|---|---|---|---|---|---|---|---|---|---|---|---|---|---|---|---|---|---|---|---|---|---|---|---|---|---|---|---|---|---|---|---|---|
|
東漢趙王劉良家族世系 |
---|
|
家庭
編輯兄弟:
妻:
- 姓名不詳,地皇三年(22年)被殺。[1]
子:
子孫
編輯劉商
編輯趙頃王劉商(?-104年)是趙節王劉栩之子,為東漢第三任趙王。他是在建初七年(82年)繼趙王位。在位期間曾認為趙王宮不吉利,想移居學官養病,被魯丕拒絕。[9][10]於永元十六年(104年)漢曆五月二十四日去世,[11]在位共23年,諡號為頃。[1][7][8]
劉商有5個兒子,劉宏,另有4人本名不詳,於永元六年(94年)封為亭侯。[1]
劉宏
編輯趙靖王劉宏(?-116年)是趙頃王劉商之子,為東漢第四任趙王。他在元興元年(105年)繼趙王位,於元初三年(116年)農曆9月5日去世,[12],在位共12年,諡號為靖。[1][7][8]
劉宏有3個兒子,劉乾,另有2人本名不詳,於元初五年(118年)封為亭侯。[1]
劉乾
編輯趙惠王劉乾(?-164年)是趙靖王劉宏之子,為東漢第五任趙王。他是在元初四年(117年)繼趙王位,劉乾在服喪期間私自離開封國前往魏郡、途中於驛館暫宿,令奴僕偷取驛館席墊,亭佐孟常發現後與之爭論,奴僕用刃劃傷孟常,被官吏追捕,劉乾逃避隱藏,奴僕則被捕獲絞殺,懸吊在路旁的樹上。後來趙國國相上奏,劉乾因在居喪期間納妾、白衣出司馬門事而被下詔削減封縣,後在郎中程堅教導下改過前非,才恢復了被削減的封縣。[1][13]
於延熹七年(164年)農曆7月22日去世,[14],在位共48年,諡號惠。[1][7][8]
劉乾有2個兒子,劉豫,另有1人本名不詳,於本初五年(146年)封為亭侯。[1]
劉豫
編輯趙懷王劉豫(?-?)是趙惠王劉乾之子,為東漢第六任趙王。他在延熹八年(165年)繼趙王位,卒年及在位年數不明,諡號為懷。[1][7][8]
劉豫有1個兒子,劉赦。
劉赦
編輯趙獻王劉赦(?-211年)是趙懷王劉豫之子,為東漢第七任趙王。他繼趙王位,在位時間不明。董卓曾辟鄭玄為趙國相,但鄭玄沒有就任。劉赦於建安十六年(211年)去世,[15]在位年數不詳,諡號為獻。[1][7][8]
劉赦有1個兒子,劉珪。
劉珪
編輯劉珪(?年-?年)是趙獻王劉赦之子,為東漢第八任(末任)趙王。於建安十七年(212年)繼趙王位,建安十八年(213年)六月十四日徙封博陵王。[16][17]於黃初元年(220年)降為崇德侯,在位共9年。[1][7][8]
劉珪的子女無考。
相關條目
編輯延伸閱讀
編輯[編]
參考資料
編輯- 文獻:
- 資料:
- 萬斯同,《東漢諸王世表》,《後漢書三國志補表三十種》,中華書局,1984年
- 黃大華,《東漢皇子王世系表》,《後漢書三國志補表三十種》,中華書局,1984年
- 吳樹平,《東觀漢記校注》,中華書局,2008年,ISBN 9787101062946
- 周天游,《八家後漢書輯注》,中華書局,2020年,ISBN 9787532597352
- 《中國歷史大辭典》,第1584頁
- 腳註: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後漢書·四宗室四王三侯列傳第四》:趙孝王良字次伯,光武之叔父也。平帝時舉孝廉,為蕭令。光武兄弟少孤,良撫循甚篤。及光武起兵,以事告,良大怒,曰:「汝與伯升志操不同,今家欲危亡,而反共謀如是!」既而不得已,從軍至小長安,漢兵大敗,良妻及二子皆被害。更始立,以良為國三老,從入關。更始敗。良聞光武即位,乃亡奔洛陽。建武二年,封良為廣陽王。五年,徙為趙王,始就國。十三年,降為趙公。頻歲來朝。十七年,薨於京師。凡六十六年。子節王栩嗣。建武三十年,封栩二子為鄉侯。建初二年,復封栩十子為亭侯。栩立四十年薨,子頃王商嗣。永元三年,封商三弟為亭侯。元年,封商四子為亭侯。商立二十三年薨,子靖王宏嗣。立十二年薨,子惠王乾嗣。元初五年,封乾二弟為亭侯。是歲,趙相奏乾居父喪私娉小妻,又白衣出司馬門,坐削中丘縣。時郎中南陽程堅素有誌行,拜為乾傅。堅輔以禮義,乾改悔前過,堅列上,復所削縣。本初元年,封乾一子為亭侯。乾立四十八年薨,子懷王豫嗣。豫薨,子獻王赦嗣。赦薨,子珪嗣,建安十八年徙封博陵王。立九年,魏初以為崇德侯。
- ^ 《後漢書·光武帝紀第一》:光武年九歲而孤,養於叔父良。
- ^ 《後漢書·光武帝紀上》:三月癸未,徙廣陽王良為趙王,始就國。
- ^ 《後漢書·鮑永傳》:建武十一年,(永)徵為司隸校尉。帝叔父趙王良尊戚貴重,永以事劾良大不敬,由是朝廷肅然,莫不戒慎。
- ^ 《後漢書·光武帝紀下》:丁巳,降趙王良為趙公,太原王章為齊公,魯王興為魯公。
- ^ 《後漢書·趙憙傳》:(憙)後拜懷令。大姓李子春先為琅邪相,豪猾併兼,為人所患,憙下車,聞其二孫殺人事未發覺,即窮詰其姦,收考子春,二孫自殺。京師為請者數十,終不聽。時趙王良疾病將終,車駕親臨王,問所欲言。王曰:「素與李子春厚,今犯罪,懷令趙憙欲殺之,願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無復言。既薨,帝追感趙王,乃貰出子春。
- ^ 7.0 7.1 7.2 7.3 7.4 7.5 7.6 萬斯同《東漢諸王世表》:趙 〔始封〕良,世祖叔父,立十六年卒,謚孝。子栩嗣。 〔二世〕栩,立四十年卒,謚節。子商嗣。 〔三世〕商,立二十三年卒,謚頃。子宏嗣。 〔四世〕宏,立十二年卒,靖節。子乾嗣。 〔五世〕乾,立四十八年卒,謚惠。子豫嗣。 〔六世〕豫,卒,謚懷。子赦嗣。 〔七世〕赦,卒,謚獻。子珪嗣。 〔八世〕珪,徙封博陵,立九年漢亡,魏降封崇德侯。
- ^ 8.0 8.1 8.2 8.3 8.4 8.5 8.6 黃大華《東漢皇子王世系表》:趙孝王良 光武帝叔父,建武二年封廣陽王,五年徙為趙王。 〔二世〕節王栩 〔三世〕頃王商 〔四世〕靖王宏 〔五世〕惠王乾 〔六世〕懷王豫 〔七世〕王赦 〔八世〕博陵王珪 建安十八年徙。魏初為崇德侯。
- ^ 《後漢書·魯丕傳》:元和元年徵,再遷,拜趙相。門生就學者常百餘人,關東號之曰「五經復興魯叔陵」。趙王商嘗欲避疾,便時移住學官,丕止不聽。王乃上疏自言,詔書下丕。丕奏曰:「臣聞禮,諸侯薨於路寢,大夫卒於嫡室,死生有命,未有逃避之典也。學官傳五帝之道,修先王禮樂教化之處,王欲廢塞以廣游讌,事不可聽。」詔從丕言,王以此憚之。
- ^ 《後漢紀》卷16:丕後為青州刺史,遷拜趙相,門徒數百人,吏民愛之。趙王嘗欲避疾便時,止於學宮〔一〕,丕不聽。王上書自言,詔下丕。丕上言曰:「禮,諸侯薨於路寢,大夫卒於適室〔二〕,死生有命,本無偏旁可避者。學宮傳先王之禮樂,教化之處,不宜妨塞之。」詔書從之。
- ^ 《後漢書·和帝紀》:〔永元十六年〕五月壬午,趙王商薨。
- ^ 《後漢書·安帝紀》:〔元初三年〕九月辛巳,趙王宏薨。
- ^ 《東觀漢紀校注》卷七:乾私出國,到魏郡鄴、易陽,止宿亭,令奴金盜取亭席,金與亭佐孟常爭言,以刃傷常,部吏追逐,乾藏逃,金絞殺之,懸其屍道邊樹。國相舉奏,詔書削中丘。
- ^ 《後漢書·桓帝紀》:〔延熹七年〕秋七月辛卯,趙王乾薨。
- ^ 《後漢書·獻帝紀》:〔建安十六年〕是歲,趙王赦薨。
- ^ 《後漢書·獻帝紀》:〔建安十八年〕徙趙王珪為博陵王。
- ^ 《後漢紀》卷30:六月己巳,徙趙王珪為博陵王。
前任: 無 |
東漢廣陽王 26年-29年在位 |
繼任: 無 |
前任: 無 |
東漢趙王 29年-37年在位 |
繼任: 無 |
前任: 無 |
東漢趙公 37年-41年在位 |
繼任: 劉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