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扇(英文:flabellum),在天主教禮儀中使用,是一把用金屬、皮革、絲綢、羊皮或羽毛製成的扇子,旨在使聖體基督的血神父避開昆蟲的侵擾,[1] 以及表示尊敬。儀式中使用這類扇子可以追溯到古埃及,一個例子是在圖坦卡蒙墓中發現的。聖扇的英文名稱Flabellum也是 (馬蹄蟹,劍尾目Xiphosura)第五腿上的扇形結構的名稱。

古埃及聖扇(上側中間位置)以及蓮花圖案。1868年,NYPL圖片收藏。

歷史

編輯

從很早開始,聖扇就被異教儀式與基督教會使用。在4世紀出現的使徒憲典(Apostolic Constitutions)這樣寫道(見VIII, 12):「讓兩位執事分立祭壇兩邊,手握用薄膜、或孔雀羽毛、或細布製成的扇子,讓它們靜靜地趕走周圍飛舞的小動物,令它們無法接近聖爵(Chalice)。」

西方基督教

編輯

聖扇起初在東方和西方都被使用,但從大約14世紀開始拉丁教會(Latin Church)不再使用它。

除了上述禮儀用途外,聖扇——起初是扇子形狀,後來則是華蓋的形狀——被用作向主教樞機主教(prince of the Church)表示尊敬。

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前,每當教宗坐在教宗御座上往來於祭壇或覲見廳之時,兩把此種扇子就會被在宗座宮殿使用。通過Count Ditalmo di Brozza的影響,這對在梵蒂岡日常使用的聖扇在1902年由教宗利奧十三世贈給了美國費城的Joseph Drexel夫人,而夫人也向梵蒂岡回贈了一對扇子。這對舊扇子現被收藏於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內。該扇扇面是用巨大的鴕鳥羽毛前端綴孔雀羽毛製成;扇托上有在深紅地上用重金完成的教宗牧徽,其中的三重冕是用許多紅寶石和祖母綠組成。新的那對聖扇被收藏在梵蒂岡博物館

東方基督教

編輯
 
東方基督教的 ripidion,公元19世紀 (普斯科夫博物館)。

正教會東儀天主教會中,聖扇(希臘文: άγιον ριπίδιον, hagion ripidion, 複數形式: άγια ριπίδια, hagia ripidia;有時也作 εξαπτέρυγον, hexapterygon, 複數形式: εξαπτέρυγα hexapteryga——字面意思為 "six-winged"(六翼)),直到今天仍在被使用。它通常是用金屬製造的、圓的、具有聖像畫似的由六翼圍繞着一張臉的熾天使,並固定於杆的一端。也存在雕刻的、鍍金的、或彩繪的扇子。它們通常是成對製作的。

根據聖事禮典(Euchologion),執事應當站在聖桌(Holy Table)(祭壇)旁,從 (Offertory)起到 (Communion)止為聖餐掌扇——在大巴西略的禮儀(Liturgy of St. Basil)中,他只須在(Consecration)期間掌扇。這起初是為了把飛舞的蟲子驅離聖餐。如今,聖餐通常都在它們聖化(sanctification)後即被蓋住,無論何時司鐸或執事也不會把他的手伸近它們,儘管掌扇是聖事禮典所要求在該日進行的,但執事通常僅僅在他的授秩禮(ordination)當天才這樣做。在授秩禮上,執事從主教手中接過扇子,以及他的祭衣(vestment)和聖事禮典,並向人們展示以令他們歡呼「Worthy!」(值得!)拿着這扇子,而其後則站在聖桌(祭壇)後面以根據這有些過時的規定為聖餐掌扇。

希臘正教會(Greek Orthodox Church)中,該扇會在聖入式(Great Entrance)和所有遊行中使用;在俄羅斯正教會(Russian Orthodox Church)中,它們通常在主教從事宗教活動時,或向特定神聖的聖像畫文物表示敬意時使用。它們未被使用時,則通常會被立在聖桌(祭壇)後面。

馬龍派東方正統教會東方亞述教會使用的扇子則很特別,在扇邊上有若干小的金屬箍或鈴。在禮儀中特定的莊嚴時刻,它們會被輕輕搖響以發出叮噹悅耳的聲音,類似眾多聖鈴(Sanctus bell)的聲音。

歷史實例

編輯

龐蒂厄(Ponthieu)(813年)的聖西奎耶(St. Riquier)發現的飾品中,就有一把銀質聖扇(Migne, P. L., CLXXIV, 1257),而在靠近萊爾(Lisle)的西索因小堂(the chapel of Cisoin)內,另一把銀聖扇在Everard (937年逝世)的遺囑中被提到,後者是這座修院的創建人。當1777年,埃德蒙·馬蒂安(Edmond Martène)寫他的"Voyage Littéraire"之時,法國索恩河畔的突努斯隱修院(Abbey of Tournus)擁有一把舊聖扇,其象牙柄足有兩英尺長,且經過精美地雕刻;在象牙圓盤兩側刻有14位聖人像。該扇的殘片,其歷史可追溯至8世紀,現在保存在巴黎國立中世紀博物館(Musée Cluny)內,以及Collection Carrand中。

非常華而不實的聖扇是用金子和珠寶以羅馬式(Romanesque)時期製成;在大都會博物館里的藏品就巧奪天工。[2]

東方基督教式的例子也可在莫斯科保存的13世紀的斯拉夫ripidion中,以及希臘米迦斯皮龍修院(Megaspileon monastery)中發現。後者的扇面上雕有天主之母(Theotokos)以及聖嬰,並用八個含有智天使四福音圖案的圓形浮雕(medallion)圍起來。

1222年的索爾茲伯里(Salisbury)寶藏清單也列舉了一個銀質扇子和兩個羊皮紙。

最奢華和漂亮的聖扇是13世紀在上奧地利(Upper Austria)的克雷姆斯明斯特隱修院(Abbey of Kremsmünster)的聖扇。它有希臘十字外形且用浮雕細工(fretwork)和耶穌復活畫像裝飾。

倫敦的聖保羅座堂有一把孔雀毛做的扇子,約克座堂的清單則提到一把銀柄扇子,鍍金且鑲有主教的搪瓷圖片。Haymo (哈默·海瑟Hamo Hethe),羅徹斯特主教(Bishop of Rochester)(逝於1352年),將一把帶象牙柄的銀扇子獻給了他的教堂。

參考文獻

編輯
  1. ^   Flabellum. 天主教百科全書. New York: Robert Appleton Company. 1913. 
  2. ^ Metropolitan. [2009-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2).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