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根施泰因-萊奧波爾茨港
埃根施泰因-萊奧波爾茨港(德語:Eggenstein-Leopoldshafen)是德國巴登-符騰堡州卡爾斯魯厄市轄區內的一個市鎮。總面積26.09平方公里,總人口16135人,其中男性7883人,女性8252人(2011年12月31日),人口密度618人/平方公里。1968年到1975年間巴騰-符騰堡行政區域改革過程中埃根施泰因和萊奧波爾茨港兩個市鎮合併而成。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的部分研究部門位於萊奧波爾茨港境內。
埃根施泰因-萊奧波爾茨港 Eggenstein-Leopoldshafen | |
---|---|
市鎮 | |
坐標:49°04′40″N 8°23′33″E / 49.0778°N 8.3925°E | |
國家 | 德國 |
州 | 巴登-符騰堡州 |
面積 | |
• 總計 | 26.09 平方公里(10.07 平方英里) |
人口(2011) | |
• 總計 | 16,135人 |
• 密度 | 618人/平方公里(1,602人/平方英里) |
時區 | CET(UTC+1) |
• 夏時制 | CEST(UTC+2) |
郵編 | 76344 |
地理
編輯位置
編輯埃根施泰因-萊奧波爾茨港地處上萊茵平原內,離卡爾斯魯厄市中心以北12千米。它的北部與林肯海姆-霍赫施泰滕交界。這些市鎮位於古代被砍伐的森林的地面上。它的東邊還是森林,在森林的另一側是施圖滕塞。鎮的西邊是萊茵河。河對面是萊默斯海姆。
埃根施泰因-萊奧波爾茨港境內有多條老萊茵河河道、渠道和湖泊。有些被恢復其自然狀態。
行政區劃
編輯埃根施泰因-萊奧波爾茨港由兩個過去的市鎮埃根施泰因和萊奧波爾茨港組成。埃根施泰因由埃根施泰因村和埃根施泰因火車站組成,萊奧波爾茨港由萊奧波爾茨港村、一座農莊和萊奧波爾茨港火車站組成。
在埃根施泰因境內有兩座被遺棄的村落,其中一座的位置已經無法考證。在萊奧波爾茨港境內也有一座已經被遺棄的村落[1]。
歷史
編輯埃根施泰因
編輯埃根施泰因首次出現於洛爾施文書里,在766年6月13日文書裡提到一個莊園villa hecinstein[2]。村落估計是在此前阿勒曼尼人或者法蘭克人遷徙的時期就已經行成了。地名的意思是「尖」或者「石頭」,可能指在史前位於今天的教堂丘上有過一座宗教場所。在中世紀里這裡有當地最早的堂區。
埃根施泰因的堂區最早提到是在1160年,當時它屬於天主教施派爾教區。1239年它被分給一個位於卡爾斯魯厄的一座修道院。當時修道院在村裡有房屋和一座收租院。1556年隨宗教改革埃根施泰因改信信教。
在1689年到1693年的大同盟戰爭里埃根施泰因幾乎完全被毀。18世紀裡除農業、漁業和手工業外村里還出現了其它產業。當時村裡有一個重要的育馬農莊。其它產業包括挖泥炭、淘金和制磚。此外在18世紀裡埃根施泰因經常駐紮軍隊。1802年根據呂內維爾條約埃根施泰因喪失了萊茵河左岸的地區。
1818年在埃根施泰因進行萊茵河直線化。1869年/70年建造火車站。1925年/26年鎮上建造輸水管道。1939年由於鎮位於德法邊界上成為齊格菲防線的一部分,修建了大量碉堡。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埃根施泰因吸收了許多被從東歐驅逐的德國人。1960年代裡鎮上開闢了一座工商區。鎮上的許多農藝企業和一座繁茂的花匠為它帶來了「農藝村」的名譽。許多新修建的區域使得鎮的面積擴大很多。
萊奧波爾茨港
編輯1160年7月1日萊奧波爾茨港首次在文獻中被提到。在這份文件里施派爾主教認證把村裡的一座農莊送給毛爾布龍修道院。當時村名為Schrâg,這個名字的來源不明,因為它的意思是懼怕、恐懼、跳。也許這個名字指村落位於的河岸插入萊茵河的形狀。
由於它的地理位置14世紀村里就已經有一個收稅點和一個擺渡。收稅點是首次在1382年提到的,擺渡在1390年。1556年村阪依新教。1750年建港,私人企業在這裡修建倉庫和吊車。1762年它成為鎮。1765年鎮上建造硝廠,1789年在過去的修道院收租院上建造水晶玻璃廠。1812年港搬到今天的位置。1818年新的倉庫和吊車建成。1831年起這裡有定期通往美因茨的船。但是由於港口經常淤泥以及其它地理位置的劣勢使得班船企業日益下降。
當地的居民和商人請求巴登大公利奧波德給村改名,1833年6月4日村名被正式改為萊奧波爾茨港。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卡爾斯魯厄研究中心」在這裡建成,從1956年開始經濟又有發展,導致當地建築業巨大的發展。
埃根施泰因-萊奧波爾茨港
編輯1970年代初巴登-符騰堡行政區域改革過程里1974年12月1日埃根施泰因和萊奧波爾茨港被合併成一個鎮。鎮名被定為埃根施泰因-萊奧波爾茨港。
1978年鎮外修建36號聯邦公路的繞鎮新線。1986年卡爾斯魯厄的有軌電車通到鎮上。
宗教
編輯埃根施泰因-萊奧波爾茨港的兩個鎮區各有一個新教堂區。整個鎮有一個天主教堂區。除此之外在埃根施泰因有一個新教協會的聚會堂。
營救組織
編輯埃根施泰因-萊奧波爾茨港鎮上駐紮有多個營救和急救組織的站點,比如德國紅十字會在埃根施泰因和萊奧波爾茨港各有一個站點,德國生命救援協會、志願消防局和警察在鎮上也有一或兩個站點。
政治
編輯鎮議會
編輯2014年5月25日巴登-符騰堡的地方選舉中埃根施泰因-萊奧波爾茨港的結果如下。參選率為50.2%(2009年為51.6%)。鎮議會由鎮長和當選的志願議員組成。鎮長在議會上有投票權。
黨派 | 選票率 | 席位 | 2009年結果 |
自由選民 | 23,83 % | 5 | 25,0 %, 6 |
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 | 23,65 % | 5 | 23,2 %, 5 |
德國社會民主黨 | 17,87 % | 4 | 14,2 %, 3 |
自由民主黨 | 11,77 % | 3 | 16,1 %, 4 |
聯盟90/綠黨 | 12,22 % | 3 | 11,1 %, 2 |
埃根施泰因-萊奧波爾茨港市民 | 10,65 % | 2 | 10,4 %, 2 |
鎮徽
編輯埃根施泰因
編輯從16世紀中開始可以認證聖維蘇斯作為村的徽章。最老的印章來自1562年。到17世紀為止這個村的保護人作為徽章被使用。18世紀裡沒有任何徽章留下來。從1807年開始可以認證帝政風格的圍欄內的馬蹄鐵作為村的徽章。20世紀初它的顏色被確認:「紅色的底色上金色的馬蹄鐵」。這個顏色記憶村曾經屬於巴登。
萊奧波爾茨港
編輯萊奧波爾茨港在歷史上沒有自己的村徽。法庭判決時用埃根施泰因的印章或者穆爾堡的官方印章作為認證。1811年開始有第一枚村徽的跡象。它顯示一個由棕櫚樹枝圍繞的馬蹄鐵,後來又添加了一枚王冠。1895年為了紀念它歷史上作為港口的作用設計了一枚新的村徽:上面是一條船和一名舵手。1966年村徽的顏色被確定。官方描述為:「銀色底色,藍色的水上一條黑色的帆船,船帆是藍色的,紅色的旗幟。船尾上一名穿紅衣的人,紅帽子和黑舵。」
埃根施泰因-萊奧波爾茨港
編輯紋章學描述:「徽章分左右兩半,左半金色底紅色馬蹄鐵,右半藍色底銀色(白色)原子模型。」
兩鎮合併後採納了一枚新徽章。每一半代表一個鎮區。左半把原埃根施泰因鎮徽的顏色顛倒過來,右半的圖像是一個原子模型,即原子核和三枚環繞的電子。這個圖案指的是1956年在萊奧波爾茨港附近修建的卡爾斯魯厄核研究中心。
友好鎮
編輯埃根施泰因-萊奧波爾茨港與奧地利赫夫萊因有友好關係。東德變局後埃根施泰因-萊奧波爾茨港與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奧布豪森也建立友好關係。
經濟和基礎設施
編輯埃根施泰因-萊奧波爾茨港最重要的經濟因素是1956年建立的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跨鈾研究所雖然位於其校園內,但是作為一個歐洲聯盟機構它原則上是獨立的。原來屬於理工學院的卡爾斯魯厄核燃料再處理設施今天是聯邦政府擁有的北能源公司的一部分。
交通
編輯鎮位於連接曼海姆和拉爾的德國36號聯邦公路上。卡爾斯魯厄的有軌電車通到鎮上。向東有州公路,向西只有連接萊奧波爾茨港和萊梅爾斯海姆的萊茵河渡船。
教育機構
編輯鎮上有小學和專科中學,此外四座鎮辦的幼兒園和兩座教會辦的幼兒園。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的校園裡有一座自己的幼兒園。
文化和名勝
編輯博物館
編輯萊奧波爾茨港有一座家鄉博物館。其建築是1721年作為市政府、學校和祈禱堂,是一座受保護的建築。在一層樓展出一個1900年的房屋。二層樓展出鎮歷史。三層樓展出歷史上的農具。
建築物
編輯埃根施泰因的新教教堂是鎮上最老的建築。今天保存的最老的部分建於1500年左右。中堂於1780年被拆和重建。2004年翻修時在鐘樓發現更老的牆壁。19世紀時發現中世紀畫的濕壁畫。壁畫被發現時狀態很糟糕,19世紀末按照歷史風格修新。一般教堂不供參觀。
很特別的是在一跟高壓線高架下有一條路通過。
定期活動
編輯狂歡節的周二舉辦埃根施泰因狂歡節遊行。每年六月的最後一個周末舉辦街道慶祝。十月在埃根施泰因舉辦鎮小慶祝,一周後在萊奧波爾茨港舉辦鎮小慶祝。
體育和休閒
編輯鎮上受歡迎的休閒景點包括一個鳥類公園、老港口和渡船。此外鎮上有眾多體育設施、體育館和足球場、一個游泳池和多個湖泊。
鎮上有眾多俱樂部,其中包括九個慈善協會和救援組織、九個歌唱和音樂俱樂部、五個水果、花園和自然俱樂部、兩個地方協會、15個其它俱樂部、27個體育俱樂部和六個動物協會。
湖泊
編輯鎮的境內有三個湖泊。
名人
編輯書籍
編輯- Konrad Dussel, Wolfgang Knobloch, Katrin Kranich: 1250 Jahre Eggenstein. Heidelberg 2015, ISBN 978-3-89735-892-8.
- Konrad Dussel: 850 Jahre Leopoldshafen. Zwischen Rhein und Forschungszentrum. Heidelberg 2010, ISBN 978-3-89735-621-4.
- Walter August Scheidle: Ortssippenbuch Eggenstein 1702–1920. Gemeinde Eggenstein-Leopoldshafen. Landkreis Karlsruhe, Baden.. Albert Köbele Nachfolger, Lahr-Dinglingen 2015, ISBN 978-3-00-045371-7.
- Walter August Scheidle: Ortssippenbuch Leopoldshafen (Schröck) 1702–1920. Gemeinde Eggenstein-Leopoldshafen. Landkreis Karlsruhe, Baden.. Albert Köbele Nachfolger, Lahr-Dinglingen 2015, ISBN 978-3-00-045372-4.
外部連結
編輯參見
編輯參考來源
編輯- ^ Das Land Baden-Württemberg. Amtliche Beschreibung nach Kreisen und Gemeinden. Band V: Regierungsbezirk Karlsruhe. Kohlhammer, 斯圖加特 1976年, ISBN 3-17-002542-2, 83–84頁
- ^ Lorscher Codex (Band 5), Urkunde 3550, 13. Juni 766 – Reg. 5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Heidelberger historische Bestände – digital,Karl Josef Minst (翻譯成德文),海德堡大學圖書館出版,213頁,2017年2月5日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