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繆爾·巴伯

美国作曲家

塞繆爾·奧斯本·巴伯二世(英語:Samuel Osborne Barber II;1910年3月9日—1981年1月23日),美國作曲家、鋼琴家、指揮、男中音,音樂教育者。他是20世紀作曲家中作品上演比較頻繁的一位,音樂評論者多納爾·赫納罕英語Donal Henahan認為其「成名甚早,並且持續受矚,任何美國作曲家難以望其項背」。[1]

巴伯
Samuel Osborne Barber II
1944年的巴伯,卡爾·范·韋克滕
出生(1910-03-09)1910年3月9日
 美國賓夕凡尼亞州西切斯特
逝世1981年1月23日(1981歲—01—23)(70歲)
 美國紐約
國籍 美國
知名作品兩部交響曲,弦樂柔板,造謠學校序曲,三部協奏曲,三首管弦樂隨筆,歌劇《伐奈莎》《安東尼與克婁帕特拉》,鋼琴奏鳴曲,藝術歌曲《多佛海灘》《諾克斯維爾之夏》
所屬時期/樂派20世紀
擅長類型管弦樂,歌劇,鋼琴曲,藝術歌曲
簽名

卅歲之前,巴伯曾短暫以歌者身分從事職業,這段經驗啟發他終生對人聲創作的喜愛。五〇年代,巴伯偶而會指揮自己的作品錄音。此外他在1939年-1942年期間,於柯蒂斯學院教授作曲。

巴伯與意大利裔美國作曲家梅諾蒂之間長達四十年的藝術合作和感情生活一直被傳為佳話。他們的關係中止於1970年,然而直到巴伯在1981年因癌症而死之前,倆人仍是密友。

生平

編輯

作品節選

編輯

巴伯的音樂受柯蒂斯音樂學院教授羅薩里奧·斯卡萊羅英語Rosario Scalero,以及自己的親舅舅、作曲家西德尼·荷馬英語Sidney Homer影響。他的作品通常不見當代主義的特色,而多採取浪漫主義手法。在和聲、結構等度向上,都更接近19世紀的風格,其音樂抒情而富於情感表達。直到1940年之後,巴伯才開始嘗試現代技法。例如在大提琴協奏曲(1945年)和《米底亞的沉思與復仇之舞英語Medea's Dance of Vengeance》(1955年)當中使用不和諧音、半音,或是在鋼琴奏鳴曲(1949年)、《齊克果之禱英語Prayers of Kierkegaard》(1954年)和《夜曲》(1959年)當中刻意模糊調性,並引入序列音樂等等。

自養成時期起,巴伯便同時接受器樂演奏和人聲演唱的訓練。作品很快就揚名國際,《弦樂柔板》(1936年)是他最知名的作品,之後也被改編為《羔羊經英語Agnus Dei (Barber)》(1967年),由合唱團演唱。其他知名的作品尚有《那克斯維勒:一九一五年夏天英語Knoxville: Summer of 1915》。他是二屆普利策音樂獎得主,幾乎所有的作品在其生前均得到錄製保存。[1]巴伯的創作不少皆是著名的團體或人員委託,隨而進行首演,這包括了波士頓交響樂團費城管弦樂團紐約愛樂樂團、大都會歌劇院弗拉基米爾·霍羅威茨李奧汀·普萊絲弗朗西斯·普朗克迪特里希·菲舍爾-迪斯考等。[1]

一般認為巴伯的器樂創作相當傑出,事實上他有三分之二的作品都為人聲所寫,包括藝術歌曲(鋼琴、管弦樂)、合唱團作品等。著名者有《在這美麗的夜晚英語Sure on this shining night》(1938年,1961年改寫為合唱版本)、《隱士之歌英語Hermit Songs》(1953年)等。以下是他具代表性的作品:

  • 大提琴奏鳴曲,第6號作品,1932年
  • 第1號交響曲,第9號作品,1936年
  • 弦樂四重奏,第11號作品,1936年
    • 《弦樂慢板》,編自弦樂四重奏第二樂章
  • 小提琴協奏曲,第14號作品,1939年
  • 大提琴協奏曲,第22號作品,1945年
  • 《那克斯維勒:一九一五年夏天》,第24號作品,1948年
  • 鋼琴奏鳴曲,第26號作品,1949年
  • 《隱士之歌》,第29號作品,1953年
  • 《齊克果之禱》,第30號作品,1954年
  • 《夏樂》,為管樂五重奏,第31號作品,1956年
  • 《夜曲》,第33號作品,1959年
  • 鋼琴協奏曲,第38號作品,1962年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Donal Henahan. Samuel Barber, Composer, Dead: Twice Winner of Pulitzer Prize. The New York Times. 1981-01-24 [2022-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2). 

參見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