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叻市
大叻市(越南語:Thành phố Đà Lạt/城庯多樂[1]),又譯茶叻[2]、大勒[2],是越南林同省省蒞。該市的海拔高度為1500米,位於中部高原南部。該名稱來源於當地少數民族,在原文中意為「Lạt溪」。
大叻市 Thành phố Đà Lạt 多樂 | |
---|---|
省轄市 | |
坐標:11°56′30″N 108°26′18″E / 11.9417°N 108.4383°E | |
國家 | 越南 |
省 | 林同省 |
行政區劃 | 12坊4社 |
面積 | |
• 總計 | 394.64 平方公里(152.37 平方英里) |
人口(2018年) | |
• 總計 | 406,105人 |
• 密度 | 1,029人/平方公里(2,665人/平方英里) |
時區 | 越南標準時間(UTC+7) |
網站 | 大叻市電子信息門戶網站 |
大叻是越南一個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其溫和的氣候有別於其他地區的燠熱,擁有瀑布和湖泊等美麗的風景和豐富的農產花、植物。前大叻皇宮建於1922年。
歷史
編輯大叻市在被越南阮朝統治之前屬於占婆人的部落地區。該地被稱作Lang Bian高原(另有Langbiang多種拼寫方式),後越南語化為林園高原,又稱作大叻高原,是西原高原的組成部分。
「大叻」(越南語:Đà Lạt、法語:Dalat)一名來自當地原住民語言格賀語的「daa Laac」,其中「Daa」表示「河流」,「Laac」則指住在當地的格賀族的一支部落,意譯為「格賀族居住之所」。
1893年,著名的細菌學家亞歷山大·耶爾森來到林園高原探險。1897年,耶爾森請求法屬印度支那總督保羅在這裡興建高山避暑勝地。這一建議得到了總督的認可。此後,法國殖民政府逐漸開發大叻。
1899年11月1日,總督保羅簽署法案,在林園高原設立同狔上省,同時設立性靈和林園兩個據點。
1900年,殖民政府在大叻設立大叻督理座。次年,修建了從寧順省到大叻的鐵路。
1902年,總督保羅返回法國任職,開發大叻的計劃被殖民政府暫停。
1916年,殖民政府在大叻設立林園省。
1917年,順化朝廷工部尚書段廷𧀲視察大叻。
1920年10月31日,撤銷林園省,改設大叻市社。同時在大叻建設林園療養院。
1941年1月8日,殖民政府重新設立林園省[3]。
在法國殖民統治期間,法國人在大叻留下了別墅、林蔭大道,類似於瑞士的風光保持至今。他們還興建了寄宿學校,來自印度支那各地的兒童在此接受法國神父、修女的教育。這裡還有耶穌會等修會培養神父的修道院。
1945年8月,越南發生八月革命。越盟在大叻成立了林園省臨時人民革命委員會。同時,阮朝皇室成員阮福膺荌則被越南帝國陳仲金政府任命為大叻市長。1949年,越南國政府任命陳廷桂博士為大叻市長。
1950年4月15日,西原高原5省被越南國劃定為皇朝疆土,以大叻市為首府。
1950年,越南國陸軍官校第一屆學員畢業,許多人後來成為越南共和國(南越)軍政要員。這裡還有一所飛行員學校在甘離機場。
1951年11月10日,越南國國長保大帝下發第4號諭,劃定大叻市社邊界。
1950年代中葉,越南偵察協會在大叻建立國家訓練場地。
1955年,吳廷琰操作公投,廢除了越南國,同時撤銷皇朝疆土,將西原5省直接併入越南共和國。
1956年,大叻市社被劃定為直轄市。
1958年5月19日,越南共和國吳廷琰總統簽署敕令,設立宣德省,省蒞設在大叻市社。
1975年4月3日,越南人民軍攻佔大叻。
1976年2月,林同省、宣德省和大叻市合併為林同省,大叻市成為林同省蒞。大叻市下轄第一坊、第二坊、第三坊、第四坊、第五坊、第六坊、耶農社、春長社、春壽社6坊3社。
1986年6月6日,原第一坊分設為第一坊和第二坊,原第二坊分設為第三坊和第四坊,原第三坊分設為第五坊和第六坊,原第四坊分設為第七坊和第八坊,原第五坊分設為第九坊和第十坊,原第六坊分設為第十一坊和第十二坊[4]。
1999年7月24日,大叻市被評定為二級城市[5]。
2009年3月6日,春長社析置站行社[6]。
2009年3月23日,大叻市被評定為一級城市[7]。
行政區劃
編輯大叻市下轄12坊4社,市人民委員會位於第八坊。
- 第一坊(Phường 1)
- 第二坊(Phường 2)
- 第三坊(Phường 3)
- 第四坊(Phường 4)
- 第五坊(Phường 5)
- 第六坊(Phường 6)
- 第七坊(Phường 7)
- 第八坊(Phường 8)
- 第九坊(Phường 9)
- 第十坊(Phường 10)
- 第十一坊(Phường 11)
- 第十二坊(Phường 12)
- 耶農社(Xã Tà Nung)
- 站行社(Xã Trạm Hành)
- 春壽社(Xã Xuân Thọ)
- 春長社(Xã Xuân Trường)
地理
編輯大叻的市中心擁有一個人工開挖的5平方公里的春香湖。平均氣溫為17℃,最熱的季節不超過25℃。清晨,該市從湖中升起迷霧。其適宜的氣候有利於種植農作物。
大叻(1981-2010)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平均高溫 °C(°F) | 22.4 (72.3) |
23.9 (75.0) |
25.2 (77.4) |
25.2 (77.4) |
25.6 (78.1) |
23.4 (74.1) |
22.9 (73.2) |
22.6 (72.7) |
22.8 (73.0) |
22.6 (72.7) |
21.8 (71.2) |
21.2 (70.2) |
23.2 (73.8) |
日均氣溫 °C(°F) | 15.8 (60.4) |
16.9 (62.4) |
18.0 (64.4) |
18.8 (65.8) |
19.3 (66.7) |
19.0 (66.2) |
18.6 (65.5) |
18.5 (65.3) |
18.4 (65.1) |
18.1 (64.6) |
17.3 (63.1) |
16.2 (61.2) |
17.9 (64.2) |
平均低溫 °C(°F) | 11.5 (52.7) |
11.7 (53.1) |
12.8 (55.0) |
14.7 (58.5) |
16.1 (61.0) |
16.4 (61.5) |
16.1 (61.0) |
16.2 (61.2) |
15.9 (60.6) |
15.1 (59.2) |
14.5 (58.1) |
12.9 (55.2) |
14.5 (58.1)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8 (0.3) |
21 (0.8) |
61 (2.4) |
173 (6.8) |
208 (8.2) |
207 (8.1) |
236 (9.3) |
234 (9.2) |
279 (11.0) |
248 (9.8) |
96 (3.8) |
25 (1.0) |
1,796 (70.7) |
平均降水天數(≥ 0.1mm) | 1.9 | 2.7 | 5.0 | 12.3 | 19.1 | 20.9 | 23.3 | 22.5 | 23.7 | 19.8 | 10.4 | 5.6 | 167.2 |
平均相對濕度(%) | 80.2 | 77.4 | 76.9 | 83.1 | 87.6 | 89.0 | 89.9 | 90.4 | 90.3 | 88.7 | 85.2 | 83.6 | 85.2 |
月均日照時數 | 255 | 234 | 255 | 202 | 190 | 147 | 157 | 136 | 133 | 140 | 172 | 215 | 2,236 |
數據來源:越南建筑规范建筑自然物理和气候数据 (PDF). 越南建築科學技術研究所. [2022-01-2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07-22). |
歷任領導
編輯市長(1901-1975)
編輯來源於林同省官網上的大叻地誌:[8]
- 尚普德里(Champoudry):1901-1908
- 卡尼韋(Canivey):1909-1916
- 屈尼亞克(Cunhac):1916-1920
- 加尼耶(Garnier):1920-1926
- 埃爾瓜什·沙桑(Helgouach Chassaing):1926-1930
- 達勒·奧古斯特(Darles Auguste):1930-1934
- 尚普德里(Champoudry):1934-1937
- 呂西安·奧熱(Lucien Auger):1937-1940
- 德·雷東(De Redon):1940-1942
- 貝爾若昂(Berjoan):1942-1945
- 阮進浪(Nguyễn Tiến Lãng):1945
- 膺荌(Ưng An):1945
- 莫維隆(Movillon):1946-1949
- 陳廷桂(Trần Đình Quế):1949-1950
- 高明號(Cao Minh Hiệu):1950-1955
- 陳文福(Trần Văn Phước):1955-1963
- 陳玉絢(Trần Ngọc Huyến):1963-1964
- 丁文第(Đinh Văn Đệ):1964-1965
- 陳文奮(Trần Văn Phấn):1965-1966
- 阮氏候(Nguyễn Thị Hậu):1966-1968
- 路功名(Lộ Công Danh):1969
- 阮伯辰(Nguyễn Bá Thìn):1970-1973
- 阮合段(Nguyễn Hợp Đoàn):1973-1975
景點
編輯參見
編輯注釋
編輯- ^ 「多樂」指大叻市,「得勒」和「多辣」指多樂省,見於《大南實錄》第六紀附編和越南文《大南實錄》第六紀附編。
- ^ 2.0 2.1 南越名勝:茶叻. 南洋商報. 1966-10-06: 10 [2022-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9) (中文).
- ^ 中圻新增1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長安報》1941年1月14日第650期
- ^ Quyết định 67-HĐBT năm 1986 điều chỉnh địa giới hành chính một số xã, phường, thị trấn thuộc huyện Đạ Huoai, huyện Đơn Dương, huyện Dy Linh và thành phố Đà Lạt thuộc tỉnh Lâm Đồng do Hội đồng Bộ trưởng ban hành. [2020-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8).
- ^ Quyết định 158/1999/QĐ-TTg về việc công nhận thành phố Đà Lạt là đô thị loại II do Thủ tướng Chính phủ ban hành. [2020-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8).
- ^ Nghị định 10/NĐ-CP điều chỉnh địa giới hành chính xã, thành lập xã thuộc thành phố Đà Lạt, huyện Đức Trọng, huyện Di Linh, tỉnh Lâm Đồng. [2020-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8).
- ^ Quyết định 373/QĐ-TTg năm 2009 công nhận thành phố Đà Lạt, tỉnh Lâm Đồng là đô thị loại I trực thuộc tỉnh Lâm Đồng do Thủ tướng Chính phủ ban hành. [2020-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8).
- ^ DANH SÁCH CÁC THỊ TRƯỞNG ĐÀ LẠT (1901 - 1975). lamdong.gov.vn. [2022-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