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府

中國古代行政區劃

大同府時期設置的。府治即今天的山西省大同市

大同府在山西省的位置(1820年)
1907年大同府城街道,沙畹

歷史

編輯

唐朝開元十八年(730年),置雲州五代後晉時,割於契丹。遼興宗改為大同府,又稱西京大同府。金朝沿襲遼朝,保留西京京號,仍稱西京大同府。元朝改為大同路,屬於河東山西道宣慰司。明朝洪武二年,改為大同府,下轄四個州,七個縣,向南距離布政司駐地六百七十里[1]

清代的大同府衝,繁,難總兵駐。初因明制,領州四,縣七。雍正中,增陽高縣天鎮縣,改朔縣馬邑縣朔平府蔚縣黃昌縣分隸直隸宣化府易州。領州二,縣七:大同縣懷仁縣山陰縣陽高縣天鎮縣廣靈縣靈丘縣渾源州應州[2]辛亥革命後,全國廢府

歷任西京留守

編輯

遼朝:

金朝:

行政區劃

編輯

遼朝

編輯

統二州、七縣。

州名 縣名 現在地名 簡介 備註
大同縣 本大同川地。重熙十七年西夏犯邊,析雲中縣置。戶一萬。
雲中縣 《遼史》[3]趙國置,當為北周時置縣。沿革與京府同。戶一萬。
天成縣 本極塞之地。魏道武帝置廣牧縣,唐武德五年置定襄縣,遼析雲中置。在京北一百八十里。戶五千。 金史地理志作天城縣。
長青縣 本白登台地。冒頓單于縱精騎三十餘萬圍漢高帝於白登七日,即此。遼┅┅始置縣。有青陂。梁元帝橫吹曲云:「朝跋青陂,暮上白登。」在京東北一百一十里。戶四千。 長青縣兵衛志下同。遼文匯續編董匡信墓誌、金史地理志並作長清縣。
奉義縣 本漢陶林縣地。後唐武皇與太祖會此。遼析雲中置。戶三千。
懷仁縣 本漢沙南縣。元魏葛榮亂,縣廢。隋開皇二年移雲內於此。大業二年置大利縣,屬雲州,改屬定襄郡。隋末陷突厥。李克用敗赫連鐸,駐兵於此。遼改懷仁。在京南六十里。戶三千。
懷安縣 本漢夷輿縣地。歷魏至隋,為突厥所據。唐克頡利,縣遂廢為懷荒鎮。高勛鎮燕,奏分歸化州文德縣置。初隸奉聖州,後來屬。在州西北二百八十里。戶三千。
弘州 博寧軍,下,刺史。東魏靜帝置北靈丘縣。唐初地陷突厥,開元中置橫野軍安邊縣,天寶亂廢,後為襄陰村。統和中,以寰州近邊,為宋將潘美所破,廢之,乃於此置弘州,初軍曰永寧。有桑乾河、白道泉、白登山,亦曰火燒山,有火井。統二縣。
永寧縣 戶一萬。
順聖縣 本魏安塞軍,五代兵廢。高勛鎮幽州,奏景宗分永興縣置。初隸奉聖州。在州西北二百八十里。戶三千。 奏景宗分永興縣置據紀應歷十三年正月、卷八五高勛傳及金史地理志,景宗應作穆宗。
德州 下,刺史。唐會昌中以西德店置德州。開泰八年以漢戶復置。有步落泉、金河山、野狐嶺、白道坂。一縣。
宣德縣 內蒙古自治區涼城縣 本漢桐過縣地,屬雲中郡,後隸定襄郡,漢末廢。高齊置紫阿鎮。唐會昌中置縣。戶三千。 唐會昌中置縣按紀開泰八年十一月,置雲州宣德縣。新、舊唐書地理志無宣德縣。

明朝

編輯

領四州,七縣。

州名 縣名 現在地名 簡介 備註
大同縣
懷仁縣
渾源州
應州 山陰縣 洪武初,以州治金城縣省入。北有桑乾河。西有小石口巡檢司。東南有胡峪口巡檢司。南有茹越口巡檢司。又有北婁、大石等口,路通繁峙縣。北距府百二十里。領一縣:山陰縣。
朔州 馬邑縣 洪武初,以州治鄯陽縣省入。西南有翠峰山。西北有黃河。又南有灰河,下流入桑乾河。又西有武州,元屬大同路,洪武初省。北有沙淨口、西南有神池口二巡檢司。東北距府二百八十里。領一縣:馬邑縣
蔚州 廣靈縣
廣昌縣
靈丘縣

註釋

編輯
  1. ^ ·張廷玉等,《明史》(卷41):「大同府元在同路,屬河東山西道宣慰司。洪武二年為府。領州四,縣七。南距布政司六百七十里。大同倚。洪武二十五年三月建代王府。北有方山。西北有雷公山。東有紇真山。又東北有白登山。又西有大河。又南有桑乾河,自馬邑縣流經此,其下流至蔚州入北直境,為盧溝河。又西北有金河,又有紫河,皆流入大河。又西有武州山,武州川水出焉。又東有御河,一名如渾水,南有十里河流合焉,即武州川也,俗曰合河,南入於桑乾。北有威寧海子。又有孤店、開山、虎峪、白陽等口,俱在東北。又北有貓兒莊。」
  2. ^ 《清史稿》卷六十 志三十五/地理七/山西/大同府
  3. ^ 遼史 第四十一卷 志第十一 地理志五》

參考資料

編輯
  • 遼史 第四十一卷 志第十一 地理志五》

延伸閱讀

編輯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大同府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