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門達

喀麦隆城市

巴門達法語Bamenda,又稱Abakwa、Mankon Town[2])位於喀麥隆西部,距離首都雅溫得366公里,為西北省的首府,是喀麥隆英語區的重要城市。

巴門達
巴門達全景
巴門達全景
巴門達在喀麥隆的位置
巴門達
巴門達
巴門達在喀麥隆的位置
坐標:5°56′N 10°10′E / 5.933°N 10.167°E / 5.933; 10.167
國家 喀麥隆
西北區
英語Departments of Cameroon梅贊州
政府
 • 代表樊尚·迪穆英語Vincent Ndumu
海拔1,614 公尺(5,295 英尺)
人口(2012)[1]
 • 總計348,766人
 (Census)
時區WATUTC+1
網站[1]

歷史

編輯
 
1965年的巴門達

巴門達的歷史約起源於十八世紀,可能與巴姆穆王國英語Kingdom of Bamum提卡耳人的聚落有關[3]。1884年,該地區為德國佔領,1916年改由英國法國管理[4],1919年起由英國獨自管理。1961年,西北省加入前一年獨立的喀麥隆共和國[5]

現時巴門達多數的居民均使用英語,英語衍生的喀麥隆皮欽語是當地街頭最常用的語言。1990年,喀麥隆最大的反對黨喀麥隆社會民主陣線英語Social Democratic Front (Cameroon)於巴門達成立[6]。另外主張南喀麥隆(原屬英屬喀麥隆)獨立的南喀麥隆全國委員會(SCNC)亦於1994年在巴門達成立[7]

現況

編輯
 
巴門達的街道

巴門達主要的經濟產業為咖啡等農產品的加工業、食物加工、手工藝、家庭代工、教育與旅遊業等[8]

交通方面,巴門達有道路連接首都雅溫得與第一大城杜阿拉,北側為巴門達高原,有一長367公里的環狀公路[9]。另外市內有巴門達機場IATA代碼BPCICAO代碼FKKV[10],有喀麥隆航空航班起降[11]

教育方面,巴門達大學於2010年成立,為喀麥隆第二所以英語授課的大學(第一所為布埃亞大學[12]

氣候

編輯

巴門達屬熱帶莽原氣候,夏季有較長的雨季,冬季則為乾季。

世界衛生組織指巴門達是非洲細懸浮微粒(PM2.5)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之一[13]

巴門達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平均高溫 °C(°F) 25.9
(78.6)
26.8
(80.2)
26.3
(79.3)
25.6
(78.1)
24.8
(76.6)
23.9
(75.0)
22.1
(71.8)
22.1
(71.8)
23.9
(75.0)
23.4
(74.1)
24.2
(75.6)
25.5
(77.9)
24.5
(76.1)
平均低溫 °C(°F) 13.2
(55.8)
14.5
(58.1)
16.4
(61.5)
16.7
(62.1)
16.7
(62.1)
16.0
(60.8)
15.4
(59.7)
15.5
(59.9)
15.5
(59.9)
15.8
(60.4)
14.7
(58.5)
13.1
(55.6)
15.3
(59.5)
平均降雨量 mm(英寸) 11.6
(0.46)
29.4
(1.16)
118.9
(4.68)
178.1
(7.01)
175.3
(6.90)
266.7
(10.50)
410.0
(16.14)
411.9
(16.22)
389.7
(15.34)
227.8
(8.97)
31.6
(1.24)
9.1
(0.36)
2,260.1
(88.98)
平均降雨天數(≥ 0.1 mm) 2 3 12 19 21 24 27 27 27 23 6 1 192
數據來源:世界氣象組織[14]

參考文獻

編輯
  1. ^ World Gazetteer. [2019-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11). 
  2. ^ F. E. Ngende. Geography of West Cameroon. Basel Mission. 1966: 45 [2019-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31). 
  3. ^ Toyin Falola, Daniel Jean-Jacques, Africa: An Encyclopedia of Culture and Society [3 volumes]: An Encyclopedia of Culture and Society, ABC-CLIO, USA, 2015, p. 142
  4. ^ Emmanuel Mbah, Environment and Identity Politics in Colonial Africa: Fulani Migrations and Land Conflict, Taylor & Francis, UK, 2016, p. 20
  5. ^ Emmanuel Mbah, Environment and Identity Politics in Colonial Africa: Fulani Migrations and Land Conflict, Taylor & Francis, UK, 2016, p. 21
  6. ^ "Significant Events in the Life of the Social Democratic Front"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7-07-19., SDF website.
  7. ^ BAMENDA: A FORGOTTEN CITY AND THE PEOPLE CRY FOR GOOD ROADS. www.bareta.news. [2017-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09) (美國英語). 
  8. ^ Bamenda. Britannica. [2019-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1). 
  9. ^ Mark Dike DeLancey, Mark W. Delancey, Rebecca Neh Mbuh,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the Republic of Cameroon, Rowman & Littlefield, USA, 2019, p. 57
  10. ^ 世界航空數據庫中的FKKV機場數據,數據截止日期:2006年10月。來源:DAFIF.
  11. ^ Cameroon-Info.Net :: Cameroun-Info.Net: Le Portail du Cameroun. www.cameroon-info.net. [2017-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09) (法語). 
  12. ^ Education in Cameroon. CameroonWeb. [11 September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5). Originally The University of Buea was the only Anglo-Saxon style university, but with the University of Bamenda opening its doors in 2011 Cameroon now has two English Universities. 
  13. ^ Jayshree, Nandi. Delhi no more the most polluted city in the world, says WHO report. Times of India. 12 May 2016 [12 Ma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7). 
  14. ^ World Weather Information Service — Bamenda.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2015-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