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箏
日本箏,日語寫為「箏」,偶爾寫作「琴」(但是「琴」本是另外的樂器,指「和琴」),口語經常稱為「こと」,是日本傳統音樂中一項重要的樂器,一般認為源自於中國的古箏。
日語寫法 | |
---|---|
日語原文 | 箏 |
假名 | そう、こと |
平文式羅馬字 | Sō, Koto |
構造
編輯日本箏有着不同流派。日本箏分爲雅樂和俗樂。雅樂箏是從唐代十三絃箏傳承下來,張十三根黃色絲絃。後來有筑紫箏、五八箏等箏類型,均爲生田流的箏,主要流行在日本關西地區。筑紫箏較短,多爲四尺六寸,約爲140cm。五八箏長五尺八寸,較長,在174cm左右。然而,因爲日本箏審美標準的改變,使得生田流的筑紫箏和五八箏沒有再做,卻多數在琉球羣島作爲他們的箏流派演奏,而五八箏成了日本國內可以演奏的最古老的箏。日本從六十年前開始主要使用山田流箏,琴絃較細,聲音清亮,比絃稍微粗一點的筑紫箏、五八箏更加符合審美。現代日本山田箏的長度大約爲180 cm,有十三根弦,弦由十三個可移動的琴柱架著,演奏者可根據需要移動琴柱的位置來調音。演奏時以拇指、食指、中指戴上撥子撥動琴絃來演奏。
最早標準的日本古箏有十三根琴弦,現今常看到低音聲部的十七弦箏,甚至還有20絃箏,琴體和中國古箏基本相似,由桐木作為琴體的主要材料。
琴弦以尼龍製作,音色柔和,可以根據適用場合的不同分為樂箏和俗箏,前者多用於演奏雅樂,後者多用於民間音樂的演奏,定調有黃鐘調等六種。
流派
編輯早期日本箏的演奏者以盲人為主,他們是有朝廷官位的。其中山田流、生田流是其影響較大的兩個傳統流派。到近代,日本箏的演奏者以職業藝人為主,箏的地位也逐漸從重奏樂器發展成為獨奏樂器,現今的日本箏樂作家通過吸收西洋音樂技巧進行進行創作使得日本的創作箏曲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
樂曲分類
編輯日本箏曲基本上可以分為「古典曲目」及「近世箏曲」。
- 古典曲目:箏組歌、段物、砧物、幕末新箏曲、明治新曲、山田流箏曲、地歌移曲箏曲
- 近世箏曲:京極流、新日本音樂、現代邦樂
參考文獻
編輯- Johnson, H. (2004). The Koto: A Traditional Instrument in Contemporary Japa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msterdam: Hotei.
- Malm, W. P. (2000) Traditional Japanese Music and Musical Instruments (Rev. ed.). New York, NY: Kodansha International.
- Sachs, C. (1940). The History of Musical Instruments. New York, NY: W.W. Norton & Company. Inc. Publishers.
- Richard Louis Edmonds, et al. "Japan." Grove Art Online. Oxford Art Online. July 30, 2008.[永久失效連結]
外部連結
編輯- 箏の事典(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