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韋布洛號通用環境研究艦
普韋布洛號通用環境研究艦(USS Pueblo AGER-2,Pueblo為西班牙語,意為「人民」)是一艘原屬美國海軍的間諜船,因1968年1月23日在北韓東岸、元山港外海的日本海(即朝鮮東海)海域進行諜報任務時,遭北韓方面勒令停船接受檢查並以非法入侵領海的理由逮捕,而引發兩國之間的政治緊繃因而聲名大噪,史稱「普韋布洛號危機」(Pueblo incident)。
歷史 | |
---|---|
美利堅合眾國 | |
船名 | Pueblo |
艦名出處 | 普韋布洛和普韋布洛郡. |
建造方 | 奇瓦烏尼造船與工程公司 |
鋪設龍骨 | 1944年 |
下水日期 | 1944 年 4 月 16 日 |
入役日期 | 1945 年 4 月 7 日 |
啟用 | 1945年 |
重新歸類 |
|
榮譽和獎項 |
|
繳獲 | 1968 年 1 月 23 日 |
結局 | 被朝鮮俘虜; 39°02′26″N 125°44′23″E / 39.04051°N 125.73974°E |
目前狀態 | 被朝鮮當作博物館 |
船徽 | |
技術數據 | |
船級 |
|
船型 | (As built) Light Cargo Ship; (As converted) Intel-Gathering Vessel |
噸位 | 345 tons dwt |
排水量 | 550 tons light, 895 tons full |
船長 | 177英尺(54米) |
型寬 | 32英尺(9.8米) |
吃水 | 9英尺(2.7米) |
動力來源 | Two 500hp GM Cleveland Division 6-278A 6-cyl V6 Diesel engines |
船速 | 12.7節(23.5公里每小時;14.6英里每小時) |
乘員 | 6 officers, 70 men |
武器裝備 | 2 × 白朗寧M2重機槍 .50 cal. (12.7×99mm) machine guns |
簡介
編輯普韋布洛號原本是一艘由美國威斯康辛州奇瓦烏尼市(Kewaunee,WI)奇瓦烏尼造船與工程公司(Kewaunee Shipbuilding and Engineering Company)所製造之貨輪,1944年4月16日完工下水時原本是美國陸軍FS-344號貨輪,但在1966年時移交給海軍方面,改名為普韋布洛號。移交初期該艦原本仍是作為輕型貨船使用,舷號AKL-44,但稍後旋即改裝成情報蒐集船並重新編號為AGER-2。AGER是「輔助通用環境研究」(Auxiliary General Environmental Research)的縮寫,是一個由海軍與國家安全局所合作的計畫。普韋布洛號排水量895長噸(909公噸),以一對柴油動力引擎作為動力來源,極速12節(22公里每小時),且唯一的武裝是一門50口徑雙聯裝的白朗寧M2重機槍。[1]
間諜事件
編輯1968年1月11日普韋布洛號從日本佐世保港出發,到達北韓清津外海,進行諜報作業。1月22日,普韋布洛號駛往元山外海活動,距離海岸約12海里。由於航速慢,當普韋布洛號遭北韓方面船隻(一艘獵潛艇、四艘魚雷快艇)追擊時,該艦雖曾試圖逃離卻因速度不足而被包圍,並在毫無抵抗的情況下遭到逮捕。由於在事件中普韋布洛號曾不聽從對方的命令在海面上突然停下而遭到北韓方面以武器掃射,造成船長以及幾名船員被擊傷,一名船員死亡。經過外交談判,1968年12月,美國接受朝鮮提出的要求,承認錯誤、道歉、保證不再發生此類事件,作為北韓方面將人質釋放的交換條件,但北韓仍宣佈沒收該艦。82名被俘船員以及死亡船員的遺體在板門店移交給美方,船長回國後,因沒進行任何抵抗就放棄了船隻而被調查法庭建議起訴,但最後海軍部長約翰·查菲決定對本案人員不做任何處罰。[1]
迄今為止該艦仍然由北韓方面保管,1998年普韋布洛號被拖到西海岸,停放在平壤的大同江畔,據說是舍門將軍號事件發生地,作為博物館用途而成為當地非常受觀光客歡迎的名勝,但美國海軍方面並沒有將其自海軍艦艇名冊中剔除,名義上仍然是現役中的艦隻。美國雖一直保持要求歸還普韋布洛號的態度,而北韓方面也數次以歸還該艦為條件換取與美方建立較密切的外交關係,但由於雙方在核子武器發展、人權問題上一直有極高度的歧見,因此美方並沒有將普韋布洛號的歸還視為第一優先,而讓這件事一直擱置著[2]。
相關條目
編輯註釋
編輯- ^ 1.0 1.1 Pueblo III (AGER-2). 美國海軍軍艦辭典. 美國海軍部歷史與遺產司令部.
- ^ Saturday feature: Old flag for an old spy ship. Shipping Times UK. 2007-04-21 [2016-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