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11世紀),周卿北宋年間普州人。進士起家,補坊州軍事推官。後作為尚書屯田員外郎為慶州通判,就上言:「元昊雖稱臣,但恐怕包藏禍心。應該選主將,練士卒,修城池,儲資糧,以備不虞。」三度上疏,無回復。不久元昊反宋,景泰又獻上《邊臣要略》二十卷。[1]遷都官、知成州,奏《平戎策》十五篇。[2][3]

景泰任都官員外郎時,因他先前所作的文章,有人向皇帝推薦他說他知曉兵事,景泰因而得皇帝召對,回答合皇帝的意,康定元年(1040年)九月,改任武職,為左藏庫使、知寧州[3]元昊後來建立政權,史稱西夏慶曆元年(1041年)二月,宋夏發生好水川之戰,宋將任福敗亡,景泰改知原州。元昊率眾十萬,兵分兩路,一路出劉璠堡,一路出彭陽城,攻渭州。宋將葛懷敏救援劉璠堡,在崆峒北作戰,敗亡,夏軍過平涼,到潘原。景泰率兵五千走小道赴原州,先鋒左班殿直張迥逗留不進,景泰斬了他以正軍法。景泰在彭陽西遇到夏軍,裨將夏侯觀想退守彭陽,景泰不許,依山列陣,還沒成列,夏騎兵來犯,景泰秘密派三百騎分左右翼張旗幟為疑兵。夏軍想要遁去,宋軍將校請求進擊,景泰制止了,遣士兵搜山,果然發現夏軍伏兵,與之交戰,斬首千餘級。二年(1042年)十月以功遷西上閣門使、知鎮戎軍兼兵馬鈐轄。[4]久後,領忠州刺史,徙秦鳳路馬步軍總管,卒。[2]

景思立熙寧年間屢有戰功,官至引進使、忠州防禦使、知河州,與董氈部兵作戰,陣亡,後其弟景思忠也在左藏庫副使、遂州駐泊都監任上與瀘州夷人作戰,在羅個暮山下陣亡。兄弟相繼死於王事,人們都憐惜他們的忠誠。[2]

評價

編輯
  • 《宋史》論曰:景泰輩或起書生,或奮行伍,或出亡命,非有將率(通「帥」)之材也。泰、(王)信以區區之卒,嘗摧西夏之強鋒,頗知持重以制敵耳。[2]

延伸閱讀

編輯

[]

 宋史·卷326》,出自脫脫宋史

注釋及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