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冠藍鴉
暗冠藍鴉(學名:Cyanocitta stelleri),又名斯特勒藍鴉(Steller's Jay),原生於北美洲西部和中美洲,共有6個亞種[2],是分布於北美洲其餘地區的冠藍鴉的近緣種,外形的不同之處在於暗冠藍鴉的頭頸部為黑色。它們是落基山脈西部唯一一種北美洲松鴉,在所有的北美洲松鴉中,只有它們和冠藍鴉有頂冠。它們生性大膽、好奇、聰明、頑皮、吵鬧,大部分時間都在森林上層活動,有時到地面上是為了勘察來訪者以及覓食。
暗冠藍鴉 |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鳥綱 Aves |
目: |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
科: | 鴉科 Corvidae |
屬: | 冠藍鴉屬 Cyanocitta |
種: | 暗冠藍鴉 C. stelleri
|
二名法 | |
Cyanocitta stelleri (Gmelin, 1788)
| |
亞種 | |
| |
暗冠藍鴉分布
|
暗冠藍鴉的學名是以德國自然學家格奧爾格·威廉·斯特勒(Georg Wilhelm Steller)命名的,他於1741年在阿拉斯加海岸的探險途中發現了此物種[3]。
特徵
編輯暗冠藍鴉在其分布區內表現出很大的區域性差異。北方的暗冠藍鴉頭部為黑褐色,而南方的暗冠藍鴉頭部顏色趨向深藍色。在墨西哥南部,1/9的暗冠藍鴉頂冠為黑色,而其餘的冠藍鴉頂冠為藍色[4]。暗冠藍鴉與冠藍鴉相比喙更纖細,腿更修長,頂冠更明顯。它們的喙纖直,強壯並微微鈎曲。前額為黑褐色,上有深藍色條紋。肩部和胸部為銀灰色,初級飛羽和尾羽為深藍色,並有黑色條紋,腹部為深藍色,而不像其他北美洲松鴉有白色的腹部。它們在地面和樹枝上會用兩條有力的長腿跳來跳去,並會時常停駐,突然翹起它們的腦袋觀察周圍的環境。它們的空間記憶能力極強,能清楚地記住自己的貯食地點,有時還會偷襲加州星鴉(Nucifraga columbiana)和其他北美洲松鴉的貯食所。[4]
歷史上記載的最長壽的暗冠藍鴉是16歲1個月大[4]。
它們非常社會化,常常集體行動,時常互相追逐嬉戲,或是與其他鳥類集群行動。作為山林中最善於鳴叫的鳥類之一,它們對周圍發生的事件非常敏感,常常組織擬攻行為驅走掠食者和危險的入侵者。[4]
鳴叫
編輯冠藍鴉和其他鴉科鳥類一樣擁有變化多端的鳴叫聲。它們的普通鳴叫聲為連續的「SHACK-Sheck-sheck-sheck-sheck-sheck」,另外類似老式水泵的聲音「skreeka!skreeka!」也很常見,此外它們還會發出柔軟的、喘着粗氣的「呼嘟呼嘟」的哨音,而報警鳴叫聲是粗糙刺耳的「哇」聲。它們在接近採食區時會模仿紅尾鵟和赤肩鵟(Buteo lineatus)的鳴叫聲,這樣其他鳥類聽到這種叫聲就會因驚嚇而飛走,這時暗冠藍鴉就可以在採食區獨享美餐了。它們的一些叫聲因性別而異,雌鳥常發出咯咯聲,而雄鳥常發出高音的「咯喱」聲。它們的模仿能力很出色,不僅能模仿野鳥的鳴叫,還能模仿松鼠、貓、狗、雞的叫聲,以及一些機械聲音。[4]
分布
編輯它們遍布北美洲西部,北至阿拉斯加,南至中美洲,東至得克薩斯州西南部,而這些地區內基本沒有冠藍鴉生活。在科羅拉多州有一些二者的雜交種存在。它們一般居住在固定地點,不過冬季時會向低海拔地區遷移。
棲息地
編輯它們常見於針葉林和混合林中,但不喜過於茂密的森林,因為它們需要開放的環境。它們一般集結成10隻以上的小群落。它們能生活於各個海拔帶,常見於海拔900-3000米的地帶,最高可達高山林木線,不過它們一般不會在如此高海拔的地區生活。它們在太平洋沿岸山腳下的常綠森林中也很常見,在住宅區和農耕區也是很普遍的。在美國西南部和墨西哥,它們生活在由松樹和橡樹組成的林地中。一般來說,暗冠藍鴉並不作遠程遷徙,但會在冬季來臨的時候遷往海拔較低的樹林。在一些大規模的越冬遷徙中,它們也可能越過一些如索諾蘭沙漠一樣不尋常的棲息地。[4]
習性
編輯覓食
編輯它們是雜食動物,2/3為植物性食物,1/3為動物性食物。食物的來源非常廣泛,包括多種堅果、種子、漿果和其他果實,多種無脊椎動物、蛋、小型齧齒動物和雛鳥,甚至腐肉也被它們食用。它們是常見的巢穴掠食者,會偷食多種鳥類的蛋和雛鳥。有時它們也捕食一些爬行動物,包括蛇和蜥蜴。橡子和松子在繁殖期外是它們的主要食物,鳥類餵食器中的花生、葵花籽和牛脂也是它們常見的食物。它們每次會將數個橡子或是扁葉松子叼在嘴裡和喉中,然後一個個地埋在地下或是藏進樹洞裡,這是為冬季貯存食物以備以後食用。它們也會食用人類留下的食物,如野餐和露營過後的殘羹剩飯。它們善於投機,常常從別的鳥類手裡偷竊食物,或是仔細尋找人們給它們的食物。它們偶爾也會擊殺一些小型成年鳥類,如侏儒鳾(Sitta pygmaea)和灰藍燈草鵐(Junco hyemalis)。[4]
繁殖
編輯暗冠藍鴉伴侶會共同選擇築巢地點,一般把巢修築在針葉林中,不過有時也會修築在樹洞裡。它們會將巢修築在靠近樹幹的水平樹枝上,常常接近樹頂,當然,它們偶爾也會把巢修築在接近地面的地點。它們的巢與冠藍鴉的巢結構類似,不過體積要大一些,直徑達到25-43厘米,高度15-17厘米,深度6-9厘米。它們會共同搜集巢材,巢材包括各種自然材料,如根莖葉、樹枝和苔蘚,以及廢棄物,並用軟泥黏結,巢內部用針葉、柔軟的小根和毛髮鋪墊。在所有的北美洲松鴉中,只有它們和冠藍鴉會將軟泥用於築巢[4]。像許多其他北美洲松鴉一樣,它們也會竊取其他鳥類的巢。它們一年產卵一次,在繁殖期會產下2-6枚卵。它們的卵為橢圓形,表面較為光滑,顏色多變,可能是白色或淡綠色,上游棕褐色或橄欖色的斑點。卵由雌鳥孵化,一般需要16-18日。[4]
文化象徵
編輯暗冠藍鴉是不列顛哥倫比亞的省鳥。
參考文獻
編輯-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Cyanocitta stelleri.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9. [2009年12月13日]. 數據庫資料包含解釋為何此物種為無危
- ^ Cyanocitta stelleri. ITIS. 2009 [08-12, 2009].
- ^ Evans, Howard Ensign. Daniel Halpern (ed) , 編. Antæus on Nature. London: Collins Harvill. 1986: 24 (英語).
-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康奈爾大學鳥類學實驗室(CLO). Steller's Jay. All About Birds. [2009-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4) (英語).
- (英文)Goodwin, D. 1976. Crows of the World.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 (英文)Greene, E., W. Davison, W. Davison, and V. R. Muehter. 1998. Steller's jay - Cyanocitta stelleri. The Birds of North America No. 343.
- (英文)Madge, S. and H. Burn. 1994. Crows and Jays: A Guide to the Crows, Jays and Magpies of the World.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外部連結
編輯- (英文)IBC的暗冠藍鴉資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英文)南達科塔州鳥類和觀鳥網的暗冠藍鴉資料和圖片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英文)VIREO網的暗冠藍鴉圖集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