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光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李子光(1902年10月7日—1967年3月),原名賈一中,男,直隸薊縣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1]

生平

編輯

李子光是直隸省薊縣西山北頭村人。1922年,李子光畢業於寶薊中學,此後經舅父介紹到西北汽車公司充任職員。1926年,李子光赴綏遠省任《西北實業日報》校對、新聞編輯,任職期間結識了綏遠《教育公報》編輯楊述孝(又名冷楚)、綏遠職業學校教師路雨亭,楊述孝、路雨亭均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26年7月,經楊述孝、路雨亭介紹,李子光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4月,蔣介石發動四一二事件,此後報社遭到查封,李子光遭到驅逐出境。李子光乃奉中共黨組織之命,到歸綏(今呼和浩特市)和王建功等組建了中國共產黨特別支部,李子光任特支書記。李子光以自己的教師身份作為掩護,來往於北京張家口歸綏開展中共地下工作。1928年春,李子光赴北京時被逮捕,但未暴露真實身份,結果拘役40天後便獲釋。1929年2月,李子光因遭人舉報再度被捕,但他否認自己是中國共產黨黨員,當局也未能證實其中共黨員身份,故他只被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他被押入關押「強盜」的牢房後,教同牢的「強盜」犯人們識字,給他們講革命道理,獲得了「強盜」犯人們的尊敬和愛戴。他在獄中寫過一首詩:[1]

鐵窗、木柵、重門,

瘦骨、鐵鏈、焦顏,
冷榻、單衾、磚機,
風硬、心堅,

咫尺苦隔雲山。

1929年,生病的李子光刑滿出獄。此後他因為未能找到中共黨組織而回到薊縣。1930年,他找到中共京東特委,經特委批准,李子光在西山北頭村成立了黨小組,李子光任組長,這是薊縣首個中共黨小組。同年6月,特支成立,他出任特支書記。他在薊縣積極發展中共黨員。同年9月,中共薊縣臨時縣委成立,他任縣委書記。[1]

1930年,由於中共黨內受立三路線領導,中共薊縣臨時縣委奉命組織全縣中共黨員公開暴動,創建蘇維埃。李子光抵制該命令未能成功,不得不於集日別山鎮以及薊縣縣城公開組織遊行,結果迅速遭到警察鎮壓,中共黨員遭通輯,李子光被抄家。李子光因為無法再在薊縣立足,不得不由中共黨組織安排到遷安縣任職。[1]

1933年10月,李子光返回薊縣,在縣城創辦「一分利」文具店,作為中共黨組織的秘密聯絡點。1935年,中共薊縣臨時縣委重建,李子光任縣委書記。此後至1937年,薊縣各地中共黨組織的活動點逐步恢復。[1]

抗日戰爭爆發後,1938年4月4日,根據上級黨組織關於發動抗日武裝大暴動的指示,薊縣抗日救國會成立,李子光擔任武裝部長。7月冀東大暴動發生,李子光任薊縣抗聯十六總隊政治主任,率十六總隊活躍於二區以及遵化西部。1938年10月,十六總隊隨四縱隊撤到平西抗日根據地接受整訓。同年12月,李子光、王坤載等人自平西抗日根據地返回薊縣,恢復中共黨組織並開展抗日活動。1940年1月,李子光、王少奇盤山開辦訓練班,培養幹部。不久,包森率200多名八路軍官兵抵達盤山,此後包森、李子光、王少奇成為盤山抗日根據地中共領導核心。4月15日,冀東地區西部首個抗日民主政權薊縣、平谷、密雲聯合縣成立,李子光任縣委書記。1943年,李子光任一地委書記,1944年改任十四地委書記。其間,冀東地區西部不但恢復了被日軍蠶食的基本區,並恢復發展了密雲縣平谷縣三河縣順義縣薊縣通縣香河縣武清縣寶坻縣等地的游擊區,威脅日軍占領的北平天津近郊。[1]

日本投降後,李子光任熱河省副省長。1946年,他同呂英結婚。[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李子光歷任河北省委常委、秘書長、農村工作部長、副省長等職務。1967年3月,李子光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1]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