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蘭老島
棉蘭老島(菲律賓文:Mindanao)位於菲律賓群島南部,是菲律賓第二大島(僅次於呂宋島),也是世界第19大島。
棉蘭老島 | |
---|---|
Mindanao | |
自然地理 | |
位置 | 菲律賓 |
坐標 | 8°00′N 125°00′E / 8.000°N 125.000°E |
群島 | 菲律賓群島 |
周圍水域 | |
主要島嶼 | |
面積 | 97,530[1]平方公里(37,660平方英里) |
面積排名 | 19 |
最高海拔 | 2,954米(9692英尺) |
最高點 | 阿波火山 |
人口統計 | |
人口 | 27,021,036 (2,021) (Mindanao island group) |
「Mindanao」的各地常用譯名 | |
---|---|
中國大陸 | 棉蘭老[2] |
臺灣 | 民答那峨 |
港澳 | 棉蘭老 |
根據2015年菲律賓人口普查,達沃市是島上人口最多的城市(1,632,991人),三寶顏(861,799)、卡加延德奧羅 (675,950)則分別是人口第二、第三多的城市;島上城市還包括三投斯將軍市(人口594,446人)、伊利甘(人口342,618人)等[3]。
棉蘭老島被劃分成六個行政大區,分別是三寶顏半島、北民答那峨、卡拉加、達沃區、索科斯克薩爾根和棉蘭老穆斯林邦薩摩洛自治區。
歷史
編輯根據中國古代文獻,一個印度化王國武端拉賈國曾於公元十世紀統治棉蘭老島東北岸(今武端市鄰近地區),並曾向中國進貢[6]。
十四世紀開始,伊斯蘭教開始在菲律賓傳播。1380年,阿拉伯商人在今塔威塔威省建立了菲律賓第一座清真寺[6]。約十六世紀,穆斯林曾於棉蘭老島及鄰近島嶼建立蘇祿蘇丹國、拉瑙蘇丹國和馬京達瑙蘇丹國。
1543年2月2日,西班牙人抵達棉蘭老島。至18世紀末,西班牙人已全面統治棉蘭老島,並在島上廣設堡壘和定居點,包括三寶顏、達沃市、伊利甘等。直至19世紀末,西班牙人一直與島上的穆斯林蘇丹國作戰。
1898年,西班牙與美國簽訂和約(巴黎條約)。西班牙以2000萬美金把菲律賓賣給美國,自此棉蘭老島改由美國管治。二戰後,菲律賓成為獨立國家。
1960年代,棉蘭老島西南部開始爆發暴力衝突(詳見摩洛衝突),政治組織如莫洛民族解放陣線、莫洛伊斯蘭解放陣線於1970年代相繼建立。
總統費迪南德·馬可仕於1965至1986年統治菲律賓,期間政府被指鼓勵呂宋和米沙鄢群島的基督徒遷入棉蘭老島,導致許多本地人被迫遷離自己的家園。來自呂宋和米沙鄢群島的移民經常強佔原居民世代居住的土地,雙方因而爆發持久衝突。[7] [8]
地理
編輯棉蘭老島是菲律賓南部最大的島嶼,亦是世界人口第八多的島嶼。棉蘭老島的面積超越荷蘭、南韓、奧地利、葡萄牙、匈牙利、愛爾蘭等125個國家。
棉蘭老島北與米沙鄢群島相望,西南與蘇祿群島相鄰,東瀕太平洋菲律賓海,南面則是西里伯斯海。島上多崎嶇的斷層山和火山;阿波火山是全島最高點。
山脈和湖泊
編輯棉蘭老島主要有十座山脈,其中包括構造複雜的山體和火山。
在棉蘭老島西部,一列構造複雜的山脈構成手狀的三寶顏半島。這列山脈的平均高度只達1,200米,海拔較棉蘭老島其他山脈低。另一列、擁有多座火山的山脈則位於拉瑙湖附近,橫跨南拉瑙省、布基農省和哥打巴托省。
拉瑙湖是菲律賓第二大湖泊,位於棉蘭老島南拉瑙省。
平原
編輯棉蘭老島的平原地帶主要位於民答那峨河流域,和阿古桑河谷(位於島東北部的北阿古桑省和南阿古桑省)。民答那峨河及其支流在棉蘭老島中部形成長約190公里的河谷,其中最窄處位於河口 (闊約12公里),最寬處則位於哥打巴托省中部(闊約90公里)。
位置 | 行政大區 | 人口 (2010)[9] |
面積(平方公里)[10][11] | 人口密度(人每平方公里) | 首府 | 行政區劃
|
---|---|---|---|---|---|---|
三寶顏半島 (IX大區) |
3,407,353 (3.7%) |
17,056.73 | 200 | 帕嘎蒂安 | ||
北民答那峨 (X大區) |
4,297,323 (4.7%) |
20,496.02 | 210 | 卡加延德奧羅 | ||
達沃區 (XI大區) |
4,468,563 (4.8%) |
20,357.42 | 220 | 達沃市 | ||
索科斯克薩爾根 (XII大區) |
4,109,571 (4.5%) |
22,513.30 | 180 | 科羅納達爾 | ||
卡拉加區 (XIII大區) |
2,429,224 (2.6%) |
21,478.35 | 110 | 武端市 | ||
棉蘭老穆斯林自治區 (ARMM) |
3,256,140 (3.5%) |
12,535.79 | 260 | 哥打巴托市 | ||
大區 | 2010 人口普查 | 面積 | 密度 | 首府 | 行政區劃 | |
備註編輯 |
氣候與經濟
編輯棉蘭老島屬熱帶氣候,太平洋西北方向產生的颱風通常刮向呂宋島及米沙鄢群島,很少登陸棉蘭老島。因此,相比菲律賓的其他地區,較少受到颱風襲擊,有利於農業生產。《劍橋百科》介紹:「產大麻、鳳梨、玉蜀黍、木材和黃金。」[12]
棉蘭老島的經濟佔全菲律賓GDP的14%。當地的主要產業有農業、林業和漁業,這些產業佔當地市場達四成。
特別是商業農作物的種植園相當有名。在卡加延省有德爾蒙公司的鳳梨農場,達沃市近郊還有道爾公司的香蕉園。農林業都配有加工廠,產品出口國外。農民成為大種植園的僱傭勞動者,但是工作並不穩定。
人口
編輯2017年,棉蘭老島人口超過2,500萬,佔全國人口22.1%[13]。
目前棉蘭老島有25.8%的居民認為自己是宿霧人,其他民族則包括比薩亞人(18.4%)、希利蓋農人(8.2%)和主要信奉伊斯蘭教的馬京達瑙人 (5.5%)、馬拉瑙人(5.4%)(Maranao)。在北棉蘭老和達沃區,佔當地總人口最多的民族為宿霧人,分別佔35.59% 和 37.76%;在索科斯克薩爾根為希利蓋農人(31.58%);在三寶顏半島則是比薩亞人佔比最大(33.10%)。在棉蘭老穆斯林自治區,馬拉瑙人則是人口最多的民族,佔當區總人口26.40%[14]。
棉蘭老島約60.9%的居民信奉基督教,其中絕大部分信奉羅馬天主教。島上亦有24%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15],主要分佈在棉蘭老穆斯林自治區。
語言
編輯宿霧語、希利蓋農語、蘇里高語、陶蘇語、馬拉瑙語、馬京達瑙語和查瓦卡諾語是棉蘭老島較多人使用的語言,其中宿霧語的使用人數最高。
宿霧語是北棉蘭老(北拉瑙省南部除外)、達沃區、卡拉加區西半部(以及比斯利格市)、三寶顏半島(三寶顏市除外)和南索科斯克薩爾根地區的主要語言。在索科斯克薩爾根,由於希利蓋農人佔多數,因此當地的主要語言是希利蓋農語。蘇里高語則主要分佈在卡拉加區東半部(包括北蘇里高省全域、南蘇里高省北部和北阿古桑省北部),並主要由蘇里高人使用[16]。
陶蘇語則主要分布在棉蘭老穆斯林自治區西部的巴士蘭省、蘇祿省和塔威塔威省;三寶顏市亦有相當數量的人口使用陶蘇語。馬拉瑙語和馬京達瑙語則是棉蘭老穆斯林自治區東部的主要語言;馬拉瑙語分布在南拉瑙省和北拉瑙省南部、馬京達瑙語則分布在馬京達瑙省和索科斯克薩爾根鄰近該省的區域。查瓦卡諾語則是三寶顏市的本土語言,亦是巴士蘭省的通用語。此語亦分布在三寶顏錫布格省的最南端。
延伸閱讀
編輯[編]
參考
編輯- ^ Island Directory Tables. UN System-Wide Earthwatch Web Site. [10 Octo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4).
- ^ 周定國 (編). Mindanao 棉兰老岛 [菲]. 世界地名翻译大辞典. 北京: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2008-01. ISBN 978-7-500-10753-8. OCLC 885528603. OL 23943703M. NLC 003756704.(簡體中文)
- ^ Census of Population (2015): Highlights of the Philippine Population 2015 Census of Population (Report). PSA. [15 March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5).
- ^ Fruits of peace. [10 Octo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01).
- ^ Calderon, Justin. Unearthed gem. Inside Investor. 22 April 2013 [29 April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6).
- ^ 6.0 6.1 Koerner, Brendan I. How Islam got to the Philippines. Slate. 28 January 2005 [4 October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07).
- ^ See 「History of the Philippines: From Indios Bravos to Filipinos」 By Luis H. Francia|[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Link to page in the referenced book
- ^ For an in-depth survey of indigenous peoples and forced land seizures in the Phillipines, see [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ultural Survival Quarterly.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NSO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PSGC Interactive; List of Provinces. Philippine Statistics Authority. [3 April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1 January 2013).
- ^ PSGC Interactive; List of Cities. Philippine Statistics Authority. [7 April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9 April 2011).
- ^ 〈民答那峨〉(Mindanao)。《劍橋百科》。貓頭鷹出版社,無敵科技(BESTA)。1990,1991-1998,2004。
- ^ Boquet, Yves. The Philippine Archipelago. Springer. 2017: 16 [2019-01-07]. ISBN 978331951926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1).
- ^ Mindanao Comprised About 24 Percent of the Philippines' Total Population. Philippine Statistics Authority. 8 June 2005 [2019-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0).
- ^ Philippine Statistics Authority. Muslim Population in Mindanao (based on POPCEN 2015. July 26, 2017 [Aug 31,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4).
- ^ Ethnologue:Surigaon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