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宗教戰爭

歐洲宗教戰爭是16世紀、17世紀和18世紀初在歐洲發動的一系列戰爭。1517年新教改革開始後,戰爭擾亂了歐洲天主教國家或基督教世界的宗教和政治秩序。戰爭期間的其他動機包括叛亂、領土野心和大國衝突。在三十年戰爭(1618-1648)中,天主教的法國與新教勢力結盟,反對天主教的哈布斯堡王朝。戰爭在很大程度上以威斯特伐利亞和約(1648年)結束,該和平建立了一個新的政治秩序,現在被稱為威斯特伐利亞主權體系

1618年中歐的信仰分布

衝突始於小規模的騎士起義(1522年),隨後是神聖羅馬帝國的更大規模的德國農民戰爭(1524-1525年)。在天主教會於1545年開始反對新教的發展後,戰爭愈演愈烈。衝突在三十年戰爭中達到高潮,這場戰爭摧毀了德意志地區並殺死了40%以上的人口[1],死亡率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兩倍。威斯特伐利亞和約通過承認神聖羅馬帝國的三個獨立的基督教信仰(羅馬天主教、路德教加爾文教)來解決衝突。儘管許多歐洲領導人因1648年的流血事件而感到厭倦,較小的宗教戰爭一直持續到1710年代,包括不列顛群島的三王國戰爭(1639-1651)、薩伏依-瓦爾登斯戰爭(1655–1690),以及西阿爾卑斯山的托根堡戰爭(1712)。

參考資料

編輯
  1. ^ Der Krieg der Kriege. Eine neue Geschichte des Dreißigjährigen Krieges. Klett-Cotta, Stuttgart 2018, ISBN 978-3-608-961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