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鈞(1839年—1893年10月2日),陶士[1]、又字文卿[2]清朝安徽省徽州府歙縣桂林人,寄籍江蘇蘇州府吳縣,是中國外交史上的傳奇人物,又是知名元史學者。

生平

編輯

徽商後代考秀才

編輯

洪鈞屬於桂林洪氏孟門五分支祠二十六世。祖父洪立,由歙縣桂林遷居蘇州。父親洪坦。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年),洪鈞出生於蘇州。三歲熟背三字經、唐詩,母親潘氏賜字文卿。因家道中落,父親命洪鈞棄儒從商,洪鈞跪磕哭求,得以繼續求學[3]。咸豐七年丁巳(1857年)十八歲,洪鈞哀求父親,獲准參加縣試,考中秀才入縣學。次年長兄洪忠侃從徽州老家帶回族弟經商,此時父親洪坦已去世。次年,洪忠侃仍要求洪鈞從商,怒將書籍投於河中,洪鈞下水救書而昏迷,洪忠侃才不再逼洪鈞從商[4],搬往太湖西山包山塢的顯慶寺苦讀[5]

咸豐十年(1860年)閏三月庚申之劫李秀成攻打蘇州[6],洪鈞一家避難山東,為生計曾「迫飢驅幕於東諸侯間」[7],為煙臺登萊青道道台、蘇州同鄉潘霨的門客,東海關文案委員,時年二十一歲。

舉人

編輯

同治三年甲子(1864年)六月,湘軍曾國荃克復金陵,十一月補開中斷多年的江南鄉試,二十五歲的洪鈞在相好名妓李藹如資助下參加江南鄉試,考中甲子科舉人[8][9]

狀元

編輯

同治七年(1868年)戊辰科殿試,洪鈞二十九歲考中狀元,授翰林院修撰[10]

同治九年庚午(1870年)洪鈞三十一歲出任湖北學政,上任途中,九至十月途經常州各地,又回祖籍歙縣桂林家祠祭祖[11]。同治十三年(1874年)任滿回京。光緒元年(1875年)新帝即位,開恩科。洪鈞任順天鄉試同考官[12]

光緒二年丙子(1876年),出任陝西鄉試主考官[13]。光緒三年(1877年)參加纂修《穆宗毅皇帝實錄》[14]。光緒五年己卯(1879年)七月,出任山東鄉試主考。光緒六年庚辰(1880年)洪鈞提督江西學政[15]。光緒八年壬午(1882年),蘇州懸橋巷新宅建成,十月,洪鈞江西學政任期滿,回籍省親。十一月初十日清晨,洪鈞攜家眷搬入新家,子洪洛與同治十三年狀元狀元陸潤庠之女陸玉珍成婚[16]

光緒九年(1883年)七月,洪鈞四十四歲,升任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17]

1885年,按制回鄉守母孝丁憂的洪鈞結識了紅遍蘇州山塘河花船清倌女、黟縣人,趙彩雲(後來的賽金花),光緒十二年丙戌(1886年)十月廿六日四十七歲,納十四歲的趙彩云為妾室[18][19]

出使

編輯

光緒十三年丁亥(1887年)四月,洪鈞為母服孝期滿,進京報道。五月丁已,上命前內閣學士洪鈞接替許景澄充任出使洪鈞任四國特命公使,十一月抵達駐地柏林[20][21]十一月二十一日出使俄國,覲見俄皇。次年正月十四日赴奧地利,覲見奧皇,呈遞國書。

去世

編輯

光緒十六年(1890年)七月,洪鈞奉召回國[22],帶回一份俄人所繪中俄界圖。光緒十七年(1891年),洪鈞卸任回國,授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次年,帕米爾中俄爭界案起《清史稿·卷四百四十六·列傳二百三十三·洪鈞傳》,洪鈞由於不懂俄文,使用了俄製地圖,將帕米爾地區許多卡哨畫出國界,遭到大理寺少卿延茂等官員的彈劾。地圖問題雖然最終並未受到重責,但洪鈞精神遭受沉重打擊。在悔恨交加中抑鬱成疾,於光緒十九年癸已秋八月二十三日(1893年10月2日)病重逝於北京,年僅五十四歲,令光緒皇帝深為痛惜。[23]洪鈞墓在寶華山寶華寺後[24]

元史研究

編輯

洪鈞通經史,在國外利用外文資料對元史進行補充,對元代歷史的考證頗為詳實,撰有《元史譯文證補》三十卷,在中國史學有重要地位[25] 。臨終前將初稿交給兒子洪洛保存,將清本託付好友陸潤庠沈曾植二人出版[26]。洪鈞改革中國電報字碼,使之與國外大致統一,節省了大量費用。

書法

編輯

洪鈞與拙政園虎丘都有着淵源,為拙政園卅六鴛鴦館題匾。

家庭

編輯
  • 祖父:洪啟立,光祿大夫,
  • 父親:洪坦,議敘九品,例授登仕郎,累贈光祿大夫
  • 妻何氏,生子洪洛
  • 妾楊氏,無子
  • 妾趙彩雲(後來的賽金花,1872—1936),花船清館女,光緒十二年丙戌(1886年)十月廿六日四十七歲納妾入門[27][28]。1893年洪鈞病逝後護送洪鈞棺柩南返蘇州途中淨身出戶,育有女兒德官和一名遺腹子。
  • 子洪洛,字肇東,東吳庠廩膳生、工部郎中。娶狀元陸潤庠之女[29]。父洪鈞死後,光緒帝賞戴花翎二品蔭生,誥授朝議大夫。三十一歲病故。無子嗣。
  • 女兒德官(1890-),出生於駐德國柏林使館,19歲在蘇州去世
  • 遺腹子,賽金花生,1894年生,11個月夭折。
  • 洪杲(原名洪大楫),洪濤之子,十六歲時由妻子何氏選擇為洪洛繼子,繼承洪洛、洪忠侃的遺產,從懸橋巷洪府搬去俞樾故居曲園
  • 洪澤(字潤民,1886-),洪鈞堂弟洪忠琛之子,8歲時成為洪鈞繼子,繼承洪鈞在蘇州的遺產。
  • 洪桐(1905—197?),洪澤之子
  • 洪傳心,洪桐之子,1968年「現行反革命」入獄,1978年平反出獄。

參見

編輯

延伸閱讀

編輯

[]

 清史稿·卷446》,出自趙爾巽清史稿
 維基共享資源閱覽影像

注釋

編輯
  1. ^ 田虎《元史譯文證補校注》
  2. ^ 《清史稿•卷四百四十六·列傳二百三十三·洪鈞傳》
  3. ^ 《清代碑傳集補·卷5·清故光祿大夫兵部左侍郎洪公墓志銘》:「幼穎異,家貧,令習賈,涕泣請讀書」
  4. ^ 《名人遺蹟吳地尋蹤·洪鈞墓葬寶華寺》
  5. ^ 胡伯誠. 苏州红绿两状元. 姑蘇晚報. 2007-07-31 [2024-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06). 
  6. ^ 《清史稿·本紀二十·文宗本紀》
  7. ^ 《洪鈞日記》
  8. ^ 翟屯建:《狀元外交官--洪鈞》,《徽州社會科學》2022年
  9. ^ 周清街《學史與史學雜談和回憶》
  10. ^ 《清史稿·洪鈞傳》
  11. ^ 《洪鈞日記第一冊》:「同治九年九月廿八日,持節赴鄂」
  12. ^ 趙爾龔《清史稿·本紀二十三·德宗本紀一》
  13. ^ 田虎《元史譯文證補》校注序言
  14. ^ 《清史稿·洪鈞列傳》
  15. ^ 《洪鈞日記》、《碑傳集補·卷五·洪鈞墓志銘》
  16. ^ 《洪鈞奏摺選錄》、《洪鈞日記》
  17. ^ 《清史稿·交聘表》以及《洪鈞日記》
  18. ^ 《洪鈞日記》
  19. ^ 《賽金花本事》
  20. ^ 《清史稿·交聘表》
  21. ^ 奉總理衙門出使的時間為光緒十三年(1887)五月初三日。參考《洪鈞出使俄德奧和案》,收錄於國家圖書館藏,《清代孤本外交檔案》第22冊。
  22. ^ 《清史稿•交聘表》
  23. ^ [1]
  24. ^ 《民國吳縣誌》
  25. ^ 高拜石 正中書局版 <新編古春風樓瑣記>(六) P51起
  26. ^ 陸潤庠《元史譯文證補》序
  27. ^ 《洪鈞日記》
  28. ^ 《賽金花本事》
  29. ^ 陸潤庠《元史譯文證補》序:「洛又為余之女夫」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