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四大族
此條目或其章節極大或完全地依賴於某個單一的來源。 (2014年5月21日) |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4年5月21日) |
燕四大族,中國遼國和金國幽、燕地區中,最顯赫的四大漢人世家,即玉田及安次韓氏、昌平劉氏、醫閭馬氏、盧龍趙氏四族。四大族累世高官,互相通婚,當權得勢達四、五百年之久。入元後,稱為「燕四大族」。四大族中,玉田韓氏、盧龍趙氏最為顯赫,醫閭馬氏則最末。[1]
興起
編輯宋朝社會流動性較大,但遼、金兩國,情形並非如此,[2]世家大族可以累世為官。遼國設立二元政治制度,以部族制度統治契丹及其他遊牧部族,另以漢人官制治理南部漢人,倚重漢人世家字弟。燕四大族降遼之前,已是官宦世家,歸降後協助契丹建國,立下汗馬功勞,貢獻良多。[3]
玉田韓氏源自韓知古,耶律阿保機時任節度使、中書令,為漢人最高官員。安次韓氏出自韓延徽,他出身唐末仕宦世家,五代時投靠契丹,成為耶律阿保機謀臣,奠定遼國制度,官至南府宰相(屬北面官)。盧龍趙氏出自趙思溫,他原是後晉都指揮使,投降遼國,率領漢軍征戰,出任南京留守,成為燕京地區最高長官。[4]
昌平劉氏為晚唐河北藩鎮世家,五代時,劉守敬(劉景之父)歸附遼國,任南京副留守,至其孫輩,家族勢力方達巔峰。醫閭馬氏出自馬胤卿,他原是後晉刺史,舉族被徙於醫巫閭山,子孫遂出任遼朝。[5]
發展
編輯遼國
編輯在遼國、金國,「蔭子」是漢人世家子弟入仕的主要途徑,燕四大族倚恃恩蔭門第,[6]子弟都以高官入仕。到遼國中後期,燕四大族亦有子弟以進士出身。遼國科舉取士,並不嚴格依從客觀標準,科舉制度因而並無削弱燕四大族的權勢。[7]漢人世家子弟之顯赫者,可以官至南院樞密使、丞相、副相。玉田韓氏與帝室最親密,仕宦最盛,[8]昌平劉氏及盧龍趙氏亦分別與皇族或外戚家族聯婚,打入契丹統治階層核心。[9]
韓德讓是燕四大族中成就最大、權位最高的政治家,集北南兩面官的大權於一身,位極人臣。韓氏聲勢在遼景宗、遼聖宗二朝達到高峰,後期則被帝室壓抑,一度低沉,雖說後代仍有不少人位居要職,但影響力卻是大不如前。[10]安次韓氏則多任南北兩面的文職高官。昌平劉氏以文學著稱,多以科舉出身,官至節度使或觀察使等。[11]盧龍趙氏勢力次於韓、劉,為一漢軍家族,多任軍職及地方官,未能參與中央大權。[12]
金國
編輯金國佔有中原,幽、燕地區在金國的重要性不及遼國,但金朝對幽、燕漢人仍然倚重,信用燕人而抑壓原來北宋的漢人,燕四大族仍保持其政治地位。[13]玉田韓氏及昌平劉氏都為金朝建立制度,治理中原,貢獻巨大,依舊顯赫。盧龍趙氏則文官化,多憑藉學問入仕,至元代中期仍有出任高官。安次韓氏在金國出仕者眾,但甚少高官顯宦。[14]376
注釋
編輯- ^ 蕭啟慶:《元代的族群文化與科舉》(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漢人世家與邊族政權〉,頁341-342、350。
- ^ 蕭啟慶:〈漢人世家與邊族政權〉,頁377。
- ^ 蕭啟慶:〈漢人世家與邊族政權〉,頁344、349。
- ^ 蕭啟慶:〈漢人世家與邊族政權〉,頁345-346。
- ^ 蕭啟慶:〈漢人世家與邊族政權〉,頁349。
- ^ 蕭啟慶:〈漢人世家與邊族政權〉,頁340、352。
- ^ 蕭啟慶:〈漢人世家與邊族政權〉,頁353-354。
- ^ 蕭啟慶:〈漢人世家與邊族政權〉,頁365。
- ^ 蕭啟慶:〈漢人世家與邊族政權〉,頁369、372。
- ^ 蕭啟慶:〈漢人世家與邊族政權〉,頁355-357。
- ^ 蕭啟慶:〈漢人世家與邊族政權〉,頁360-362。
- ^ 蕭啟慶:〈漢人世家與邊族政權〉,頁364-366。
- ^ 蕭啟慶:〈漢人世家與邊族政權〉,頁374、377。
- ^ 蕭啟慶:〈漢人世家與邊族政權〉,頁375-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