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錫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2年9月22日) |
生平
編輯貴州講武堂畢業。 1922年任孫中山大元帥府第2縱隊1團團長,後任黔軍第2師4旅旅長,1926年任國民革命軍第10軍28師師長、副軍長,參加北伐戰爭,1927年9月辭職,寓居大連,1929年協助馮玉祥反蔣,任第6路前敵總指揮,1930年參加中原大戰,失敗後脫離馮部,1931年投奔廣東陳濟棠部,任第55軍軍長兼第1路前敵總指揮,繼續反蔣,兩廣反蔣失敗後,回鄉閒居,1933年任貴州省政府警務處長兼貴陽警備司令,1935年棄職回鄉,1942年任兵役部兵役專員,不久自動解職回鄉,1944年任第49軍前線總指揮官,在湘桂指揮抗戰,抗戰勝利後辭職返鄉,1949年4月拒絕出任軍長,11月4日拒絕參加叛亂,在貴州天柱迎接解放。 建國後歷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西南民族事務委員會委員,貴州省人民政府委員,貴州省民委委員,貴州省政協委員,民革貴州省委委員。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1]。1979年8月4日在貴陽病逝。
身後
編輯1980年平反。
親屬
編輯兄長王天培,中華民國軍事將領,黔軍及國民革命軍第十軍指揮官。
參考文獻
編輯- ^ 註:1958年2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1~11日))在北京召開。大會開幕前一天,即1月31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向大會提出了《關於罷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民族委員會法案委員會和國防委員會中的右派分子黃紹竑等十人的職務的建議》,請大會予以審議。建議如下:「……(二)關於右派分子章乃器、潘大逵、曾庶凡、黃紹竑、陳銘樞、黃現璠、費振東、喬傳珏、馬哲民、章伯鈞、葉篤義、程士范、潘鍔鏱、羅隆基、費孝通、儲安平、錢偉長、錢孫卿、歐百川、王天錫、韓兆鶚、丁玲、張東木、謝雪紅、楊子恆、鄭立齊、黃琪翔、李伯球、徐鑄成、黃藥眠、王毅齊、張軫、張雲川、朱君允、畢鳴岐、譚志清、龍雲、李琢菴38人的代表資格問題,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已經向大會提出建議,認為他們已經喪失繼續執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職務的合法根據,不應當出席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