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語
琉球語(沖繩語:ルーチューグチ),或稱琉球諸語、琉球語族,沖繩人有時則以「島話」(島言葉/しまくとぅば[2])一詞稱之,屬日本-琉球語系,分布在沖繩縣、鹿兒島縣奄美群島,是對琉球群島(包括奄美群島及沖繩群島)一系列地方語言的統稱。
琉球語 | |
---|---|
琉球語族 | |
島言葉 しまくとぅば | |
地理分佈 | 日本沖繩縣、鹿兒島縣奄美群島 |
譜系學分類 | 日本-琉球語系
|
分支 | |
語言代碼 | |
ISO 639-3 | 分別為:ryn – 北奄美大島語ams – 南奄美大島語tkn – 德之島語kzg – 喜界語okn – 沖永良部語yox – 與論語xug – 國頭語ryu – 沖繩語mvi – 宮古語rys – 八重山語yoi – 與那國語 |
琉球語分佈圖 | |
瀕危程度 |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瀕危語言[1] 危險(UNESCO) |
日語寫法 | |
---|---|
日語原文 | 琉球語 |
假名 | りゅうきゅうご |
平文式羅馬字 | Ryūkyūgo |
現況
編輯琉球語言屬於日本-琉球語系,與日語有親緣關係,因此在日本國內它們通常被視為日語的一個方言或一組方言。但由於與日本本土數世紀的地理隔閡和分化,琉球語已在口頭上對日語標準語的單語言使用者而言無法理解。事實上,琉球諸語內部也彼此間不通,因此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視為不同的語言[3]。
現代語言學者較廣泛認為琉球語與日本語共同起源於平安時代以前的古日語。原始日本語在琉球、大和兩地分別演變為琉球語以及現代日語。從九州遷移到琉球的時間可能較晚,並且可能與 10 世紀和 11 世紀農業御城文化的迅速擴張同時發生,這可以解釋琉球語中存在從中世紀日語借用的詞彙。移民到琉球後,日本本土的影響相對有限,直到 1609 年薩摩藩征服琉球國。
雖然中世紀日語產生琉球語和現代日語兩種分支,但是現代日語也有些情況下還沿用中世紀日語(例如法律、文學作品、戲劇、西日本方言),以及日本初高中課程進行中世紀日語為必修課,所以教育程度較高的日本大眾不太會感到琉球語和日語之間的隔閡。
其實琉球語和標準現代日本口語有明顯的差異,日本書面語、著名方言、教育制度這些因素往往讓日本民眾產生「方言」的感覺。
在如今的沖繩,正式場合一般使用日本語,而在民間則大多使用帶有琉球口音的日本語,即「沖繩大和語」(沖繩日語)。
目前只有數千位沖繩人還會流利使用琉球語,且多為年長人士,很少有20歲以下的琉球語流利者,因此琉球語被認為是瀕危語言。不過近年沖繩的一些學校有開設琉球語的教學。
沖繩語有71%的詞彙與現代標準日語相似或同源[4]。剩下30%的因素有跟阿伊努語的相似性、跟南島語系的相似性、跟菲律賓語系的相似性。語言學專家普遍認為,保守估計琉球語還可以再細分為六種語言,每組島群的獨特方言有時也可以被視為一種語言。[5]
語言特徵和語言分類
編輯琉球語的一個特徵,就是中世紀日語的母音「e」同化為「i」,「o」同化為「u」(如日語kokoro「心」,琉球語kukuru),這個現象在與那國語中尤為明顯,因為他們的母音完全只用「a」、「i」和「u」音。
中世紀日語把はひふへほ假名讀做fa/fi/fu/fe/fo音。現代日語失去了這個古典發音,簡化成為ha/hi/fu/he/ho。但是琉球語卻保留着純粹古典發音。
另外, 二戰後的現代日語文部省(現稱文部科學省)進行了日語簡化改革而省掉了wi、we、wo音和其假名,但是琉球語卻沿用古典音和假名文字。
從中世紀日語到琉球語的具體變音規則,請參照與其他語言的比較。
根據ISO 639-6,琉球語(rykn)可分為以下幾種方言:
其中,未加斜體者是《民族語》2005年的分類;加斜體者是ISO 639-6中新增加的方言。宮古語、八重山語、與那國語在《民族語》中歸為南琉球語群(先島語群)的分支,但在ISO 639-6中歸為琉球語族(rykn)直屬方言。
音系
編輯輔音
編輯雙唇音 | 齒齦音 | 硬齶音 | 軟齶音 | 小舌音 | 聲門音 | |
---|---|---|---|---|---|---|
塞音 | p b | t d | k g | ʔ | ||
鼻音 | m | n | ɴ | |||
閃音 | ɾ | |||||
擦音 | ɸ | s | h | |||
近音 | j | w | ||||
喉壁近音 | ʔj | ʔw |
ʔi | ʔe | ʔa | ʔo | ʔu | ʔja | ʔjo | ʔju | ʔwa | ʔɴ | |
[ʔi] | [ʔe] | [ʔa] | [ʔo] | [ʔu] | [ʔja] | [ʔjo] | [ʔju] | [ʔɰa] | [ʔn] [ʔm] | |
i | e | a | o | u | ja | jo | ju | we | wa | ɴ |
[i] [ji] |
[e] [je] |
[a] | [o] [wo] |
[u] [wu] |
[ja] | [jo] | [ju] | [ɰe] | [ɰa] | [n] [m] [ŋ] [ɴ] |
hi | he | ha | ho | hu | hja | hjo | hju | ― | hwa | |
[çi] | [çe] | [ha] | [ho] | [ɸu] | [ça] | [ço] | [çu] | ― | [ɸa] | |
gi | ge | ga | go | gu | gja | ― | ― | gwe | gwa | |
[gi] | [ge] | [ga] | [go] | [gu] | [gja] | ― | ― | [gʷe] | [gʷa] | |
ki | ke | ka | ko | ku | kja | ― | ― | kwe | kwa | |
[ki] | [ke] | [ka] | [ko] | [ku] | [kja] | ― | ― | [kʷe] | [kʷa] | |
ci | ce | ca | co | cu | ― | ― | ― | ― | ― | |
[tʃi] | [tʃe] | [tʃa] | [tʃo] | [tʃu] | ― | ― | ― | ― | ― | |
zi | ze | za | zo | zu | ― | ― | ― | ― | ― | |
[dʒi] | [dʒe] | [dʒa] | [dʒo] | [dʒu] | ― | ― | ― | ― | ― | |
si | se | sa | so | su | sja | ― | sju | ― | ― | |
[ʃi] | [ʃe] | [sa] | [so] | [su] | [ʃa] | ― | [ʃu] | ― | ― | |
di | de | da | do | du | ||||||
[di] | [de] | [da] | [do] | [du] | ― | ― | ― | ― | ― | |
ri | re | ra | ro | ru | ||||||
[ɾi] | [ɾe] | [ɾa] | [ɾo] | [ɾu] | ||||||
ti | te | ta | to | tu | ― | ― | ― | ― | ― | |
[ti] | [te] | [ta] | [to] | [tu] | ― | ― | ― | ― | ― | |
mi | me | ma | mo | mu | mja | mjo | ― | ― | ― | |
[mi] | [me] | [ma] | [mo] | [mu] | [mja] | [mjo] | ― | ― | ― | |
bi | be | ba | bo | bu | bja | bjo | bju | ― | ― | |
[bi] | [be] | [ba] | [bo] | [bu] | [bja] | [bjo] | [bju] | ― | ― | |
pi | pe | pa | po | pu | pja | ― | pju | ― | ― | |
[pi] | [pe] | [pa] | [po] | [pu] | [pja] | ― | [pju] | ― | ― | |
q | ||||||||||
[h] [j] [s] [t] [p] | ||||||||||
e | ||||||||||
[ː] |
日語 | 琉球語 | 備註 |
---|---|---|
/e/ | /i/ | [ti] 不是 [t͡ɕi] |
/o/ | /u/ | [tu] 不是 [tsu], [du] 不是 [dzu] |
/ai/ | /eː/ | |
/ae/ | ||
/au/ | /oː/ | |
/ao/ | ||
/aja/ | ||
/k/ | /k/ | /g/ 同樣存在 |
/ka/ | /ka/ | /ha/ 同樣存在 |
/ki/ | /tʃi/ | [tʃi] |
/ku/ | /ku/ | /hu/, [ɸu] 同樣存在 |
/si/ | /si/ | /hi/, [çi] 同樣存在 |
/su/ | /si/ | [ɕi]; 以前區別是 [si] /hi/ [çi] 同樣存在 |
/tu/ | /t͡ɕi/ | /t͡ɕi/; 以前區別是[tsi] |
/da/ | /ra/ | [d] 和 [ɾ] 已同化 |
/de/ | /ri/ | |
/do/ | /ru/ | |
/ni/ | /ni/ | 拍韻尾/ɴ/ 同樣存在 |
/nu/ | /nu/ | |
/ha/ | /hwa/ | /pa/ 同樣存在,但很少 |
/hi/ | /pi/ ~ /hi/ | |
/he/ | ||
/mi/ | /mi/ | 拍韻尾/ɴ/ 同樣存在 |
/mu/ | /mu/ | |
/ri/ | /i/ | /iri/ 和/uri/ 不受影響的 |
/wa/ | /wa/ | 一般成為/a/ |
文字
編輯現代琉球語以琉球漢字和假名作為文字。有些琉球語詞彙與日語有差異,便會使用意思對應的漢字,並附以獨特的訓讀。例如地名「あがり agari」寫成「東」(日語讀作ひがし higashi),「いりおもて iriomote」寫成「西表」(日語「西表」標準讀作にしおもて nishiomote)。
琉球國字頭
編輯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引用
編輯- ^ UNESCO Atlas of the World's Languages in danger, UNESCO
- ^ 沖縄 島言葉(しまくとぅば)の楽園(日語). 日本放送協會. [2017-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6).
- ^ 沖縄 島言葉(しまくとぅば)の楽園(日語). 日本放送協會. [2017-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6).
- ^ 沖縄語辭典 (Okinawan dictionary). "前書き" (Preface). 國立國語研究所 1998
- ^ 言語學大辭典セレクション:日本列島の言語 (Selection from the Encyclopædia of Linguistics: The Languages of the Japanese Archipelago). "琉球列島の言語" (The Languages of the Ryukyu Islands). 三省堂 1997
來源
編輯- 大野晉; 柴田武 (編). 岩波講座 日本語11方言. 岩波書店. 1977.
外部連結
編輯- 英語
- Kunigami的Ethnologue報告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中琉球語的Ethnologue報告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Arakaki, Tomoko: Luchuan的觀點和形式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ostScript file)
- 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