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瓦,也作瑠璃瓦[1],是中國古代建築中重要的作建材。琉璃瓦在唐朝已普遍用於屋頂,杜甫《越王樓歌》詩云「孤城西北起高樓,碧瓦朱甍照城郭」。到明代清代,琉璃瓦更是宮殿王府祭祀建築和廟宇屋頂必不可少的建築材料,成為中國古代建築特色之一。

琉璃瓦
頤和園排雲殿琉璃瓦
漢語名稱
正體字 琉璃瓦
簡化字 琉璃瓦
越南語名稱
國語字 Ngói lưu ly
喃字 瓦(𤬲)琉璃
韓語名稱
諺文유리와
漢字琉璃瓦
日語名稱
舊字體釉薬瓦
琉璃筒瓦,琉璃檐口筒瓦,琉璃板瓦,琉璃檐口板瓦,琉璃龍正脊、龍垂脊,琉璃龍頭正吻,琉璃走獸

琉璃瓦亦傳至東亞其他地區(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續日本紀》記載,767年(日本奈良時代),平城京東院玉殿屋頂以琉璃瓦建造。

種類 編輯

琉璃瓦按形式分為:

  • 琉璃筒瓦:用於宮殿高級亭榭。與瓦的主軸垂直的截面,呈半圓弧形,製造時將瓦坯土包圍在筒裝木模上製成筒狀坯,分切兩半,入窯燒制而成。
  • 琉璃檐口筒瓦:用於屋檐口的琉璃筒瓦,一頭呈半圓弧形,在靠近半圓弧的一頭,有釘孔,供固定檐口琉璃筒瓦之用;另一頭則是有花紋裝飾的圓形瓦當
  • 琉璃板瓦:用於中等檔次建築。與主軸垂直的截面呈1/4(宋式)或1/6(清式)圓弧形,將筒狀坯分切成四片或六片後燒製成。
  • 琉璃片瓦:用於皇家廟宇
  • 琉璃檐口板瓦:用於裝飾檐口的琉璃板瓦,一頭呈1/4圓弧形,靠屋檐的一頭則有垂尖式或魚唇式裝飾。
  • 琉璃當溝瓦:用於屋頂兩坡相交處。
  • 琉璃正吻:用於屋頂正脊與垂脊相交處,多為龍頭式樣。
  • 琉璃走獸:鋪蓋在垂脊下端,有獅子海馬天馬狻猊押魚斗牛獬豸行雜等。

規格 編輯

按清制琉璃瓦原有十樣由一至十,但一樣、十樣不用,只用二樣至九樣。

琉璃筒瓦 長度(尺) 直徑(寸) 厚度(分)
二樣 1.25 6.5 6.5
三樣 1.15 6 6
四樣 1.1 5.5 5.5
五樣 1.05 5 5
六樣 9.5 4.5 4.5
七樣 0.9 4 4
八樣 0.85 3.5 3.5
九樣 0.8 3 3
琉璃板瓦 長度(尺) 寬度(寸) 厚度(分)
二樣 1.35 1.1 6.5
三樣 1.25 10 6
四樣 1.2 9.5 5.5
五樣 1.15 8.5 5
六樣 1.05 7.5 4.5
七樣 1 7 4
八樣 0.95 6.5 3.5
九樣 0.9 6 3

顏色 編輯

清代對不同等級的建築,所用的琉璃瓦有嚴格的規定。

  • 琉璃瓦:用於帝王宮殿、陵廟,如北京故宮明十三陵等。
  • 琉璃瓦:用於王府。
  • 琉璃瓦:用於祭祀建築,如天壇祈年殿,屋頂鋪純青琉璃瓦,象徵青天。
  • 琉璃瓦、紫琉璃瓦等多用於帝王園林中的亭台樓榭。

鋪設 編輯

先以細木鋪成柴棧,上敷膠泥層和石灰層防水層;在防水層上,橫向並排平鋪琉璃板瓦,凸面朝下,上下重疊鋪設,宋代以「壓四露六」為準,即第二塊琉璃板瓦壓蓋下面第一塊琉璃板瓦的上十分之四,暴露十分之六,第三塊琉璃板瓦,又向上移動十分之六壓蓋第二塊琉璃板瓦的十分之四,如此類推。第一塊板瓦必須用檐口琉璃板瓦。

清制則以「壓七露三」為準。即第二塊琉璃板瓦壓蓋下面第一塊琉璃板瓦的上十分之七,暴露十分之三,第三塊琉璃板瓦,向上移動十分之三壓蓋第二塊琉璃板瓦的十分之七,如此類推。

宋制和清制鋪蓋板瓦的方式,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宋制鋪法不可能三瓦重疊:第三瓦和第一瓦之間,有瓦長十分之四的間隙,假如中間第二塊琉璃板瓦破裂,屋頂可能漏。清制鋪法,四瓦重疊,第三瓦覆蓋第一瓦十分之四,第四瓦仍覆蓋第一瓦十分之一,即使第二瓦破裂,或第三瓦破裂,或第二、第三瓦同時破裂,仍不漏水。清制鋪法,用瓦雖多,但安全性高。

鋪蓋琉璃板瓦之後,高檔次屋宇,在兩隴琉璃板瓦交接線,反扣琉璃筒瓦,屋檐口則用檐口琉璃筒瓦,用琉璃瓦釘固定。中檔次房屋,在兩隴琉璃板瓦交接線,反扣琉璃板瓦。

琉璃瓦製造 編輯

 
天工開物》瓦坯脫桶

宋代製作琉璃瓦法載於《營造法式》,瓦坯的原料是灰白色的無沙坩子土,和泥造土坯料的原料是黃丹助熔劑、洛河石(主要成分石英)和銅末着色劑。黃丹必須先經過炒煉,將黃丹加入黑錫盆硝入鑊炒煉一日,待冷卻後搗成細末,用篩子篩出,再炒煉兩日而成。將燒煉過的黃丹末和洛河石末銅末加水調勻成為釉料。將土坯入窯,溫度在於1100-1200度之間,燒七日,冷透之後塗上釉料,第二次入窯,溫度保持在800-900度,燒煉三日出窯[2]

二次燒煉製成的琉璃瓦,色彩鮮艷,光澤好,缺點是釉層不牢固,容易剝落。近年多採用一次燒煉法,出產的琉璃瓦,釉層牢固,不易剝落,但色澤較差。

宋應星天工開物》記載:「皇家宮殿用琉璃瓦,或為平板瓦,或為筒瓦,用園竹和木製模,逐片製造。土取自離北京三千里外的太平府。將土坯放入琉璃窯內,每一百片琉璃瓦用五千斤木柴。取出後上色,用無名異,棕櫚毛等煎汁塗染成綠色,用黛赭石,松香,蒲草等塗成黃色,再入另一窯中,減火燒成琉璃寶色。」[3]

方以智物理小識》記載,「北京燒琉璃磚瓦在陽德門,登封門;用坩子土,馬牙石,入黑鉛燒成…南京報恩寺琉璃塔中具五色,則方岡山琉璃門泥土所作也。」[4]

參考文獻 編輯

  1. ^ 「瑠璃瓦」之名見於李誡營造法式》。
  2. ^ 潘谷西 何建中著《營造法式解讀》 第五章瓦作 155頁
  3. ^ 明宋應星天工開物卷中1.陶埏第十一
  4. ^ 明方以智 《物理小識》卷八 二十七頁
  • 梁思成《琉璃瓦簡說》,《梁思成全集》第六卷第325-354頁。
  • (宋)李誡原著梁思成注釋《營造法式》卷第十五,《琉璃瓦等》,《梁思成全集》第七卷第279頁。
  • 潘谷西著《營造法式解讀》第五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