甗
中国古代的一种饪食器和礼器
形制
編輯甗在器形上可分為聯體甗及分體甗,分體的甗由上面的甑和下面的鬲構成,聯體甗分明顯的上下兩部分,上面與甑相似,下面與鬲相似。考古發現的青銅甗以聯體的居多。[1]陶甗多為灰陶和黑灰陶質,器身有繩紋,有的在口沿下有雞冠狀附加堆紋。
甗下部的鬲用於煮水,上部的甑放置食物,兩者以箅相隔,甑上可能蓋有蓋子。部分甗出土時未帶有箅和蓋,可能為竹、木等其他材質,也可能埋藏前已經遺失。出土的青銅箅一般有線形或十字形的孔,供蒸汽通過。[2]
商甗多為甑鬲合鑄,連為一體,甑上多立耳,甑體較深。這種甗不僅見於中原,邊遠地區也有發現。而上下兩體分鑄可以分合的甗,一般為一甑一鬲。晚商出現了一鬲三甑甗,三件甗聯為一體,故名「三聯甗」,如1976年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婦好墓出土的婦好三聯甗。[3]
甗鍑,戰國後,隨着灶台的使用,鬲的袋足逐漸退化而成為「釜」,而「甗」則成為甑的別稱,根據自身銘文由甑和釜構成的炊具也被稱為「甗鍑」。[1]
歷史
編輯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陶甗,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周時期流行。
青銅甗的流行時間較長,從商代早期綿延至戰國晚期,初期數量較少,商代晚期開始增多。甗在其自身的銘文中自我提及時的名稱多為「獻」或「鬳」。出土的商甗多不見箅,西周以後的多有銅箅。商周甗可分為聯體和分體兩類,直至戰國甑還多與鬲組成統一的炊具而不單獨使用。至戰國中晚期時,圓形分體甗的鬲的袋足逐漸萎縮,底近平,上甑下鬲的甗逐漸消失,有部分地區開始將甑稱為甗[註 2]。秦代、西漢時期甗的下部已經變成了釜形,釜中腰有用於卡於灶口的楞。下釜上甑的甗一般自名「甗鍑[註 3]」。[1]
圖集
編輯-
獸面紋銅甗,西周
-
戈父甲甗,西周早期
-
獸面紋甗,西周早期
-
父乙甗,西周中期
-
𢐗伯甗,西周中期
-
蟠螭紋方甗,春秋
-
銅甗,春秋
-
彩繪陶甗,西漢
注釋
編輯參考
編輯延伸閱讀
編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