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
第二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Strategic Arms Reduction Treaty II, START II)是美國與俄羅斯之間簽署的旨在削減並限制戰略性進攻武器的一份條約。1993年1月3日於莫斯科簽署。由於其實際上為美國與蘇聯在1991年簽署的第一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的後續,所以此條約主要也稱為第二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1]
Strategic Arms Reduction Treaty II | |
---|---|
類型 | 戰略核裁軍 |
起草完成日 | 1991-1992年6月17日 |
簽署日 | 1993年1月3日 |
簽署地點 | 俄羅斯莫斯科克里姆林宮 |
生效日 | 2000年4月14日 |
生效條件 | 雙方批准 |
簽署者 | 喬治·赫伯特·沃克·布什 鮑里斯·尼古拉耶維奇·葉利欽 |
締約方 | 美國 俄羅斯 (2002年正式退出) |
批准者 | 美國美國參議院 俄羅斯國家杜馬 |
1996年1月26日,美國參議院以87票贊成、4票反對的結果批准了條約。俄羅斯於2000年4月14日批准了《第二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並以美國繼續執行《反彈道導彈條約》作為條件。當美國於2002年6月13日退出《反彈道導彈條約》時,俄羅斯於第二天退出了《第二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因此,《第二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從未生效。[2]
相反,削減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生效,將每個國家的戰略彈頭數量削減到1700-2200枚。
背景
編輯使用多目標重返大氣層載具(MIRV)的洲際彈道導彈被認為存在不確定因素,因為它重視一次打擊。在蘇聯的一些超重型導彈設計中,導彈可以攜帶兩個至50個彈頭,並且可以攜帶大量誘餌彈。大量高精度彈頭和誘餌可以在第一次打擊中消滅整個國家,包括對手的導彈發射井和空軍轟炸機機隊。
假如雙方各有100枚導彈,每枚裝5枚彈頭,各方通過向每個發射井發射兩枚彈頭,有95%的機會中和對方發射井,那麼首先發動攻擊的一方可以通過發射40枚200枚彈頭的導彈,並保留剩餘的60枚導彈作為儲備,將敵方洲際彈道導彈力量從100枚導彈減少到約5枚。由於敵方發射井的數量沒有增加,所以MIRV的破壞力大大提高。
蘇聯的R-36洲際彈道導彈和美國的LGM-118A和平守護者飛彈最多可攜帶10枚多彈頭分導式飛行器。
談判
編輯協議於1992年6月17日談判,美俄兩國總統簽署了一項聯合諒解書。1993年1月3日,兩國總統正式簽署了條約。1996年1月26日,美國參議院以87票贊成、4票反對的結果批准了該法案。然而,俄羅斯國家杜馬多次拒絕批准,所以被條約擱置多年。條約被俄羅斯多次推遲,目的是抗議美國在伊拉克和科索沃的軍事行動,以及反對北約在東歐的擴張。隨着時間的推移,條約的重要性降低,雙方開始對執行條約失去興趣。
2000年4月14日,俄羅斯杜馬最終批准了條約,但附加了一些條件。條件包括美國繼續執行《反彈道導彈條約》,美國參議院將批准1997年9月的《第二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附錄,其中包括就戰略和戰術導彈防禦系統的劃分達成一致的聲明。美國參議院從未批准該附錄,因為傑西·亞歷山大·赫爾姆斯領導的共和黨反對限制美國的反彈道導彈系統。因此,《第二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從未生效。[2][3]
替代
編輯2001年,美國總統喬治·W·布什啟動了一項計劃,將美國的導彈部隊從6000人削減到1700至2200人。
因此,布什和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在2001年11月的首腦會議上商定並於2002年5月24日在莫斯科首腦會議上簽署的《削減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正式繞過《第二階段裁武條約》。雙方同意到2012年將部署的戰略核彈頭從2200枚減少到1700枚。
2002年6月13日,美國退出《反彈道導彈條約》,第二天,俄羅斯宣布將不受《第二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約束。兩國繼續追求各自目標。俄羅斯仍然保留了54架具有多彈頭分導器能力的RS-20/R-36M(SS-18撒旦),每架有10枚彈頭,40架具有多威力分導器功能的RS-18/UR-100N(SS-19短劍),每輛有6枚彈頭,以及24架具有多用途分導器能力的RS-24洲際彈道導彈,每架3枚彈頭。美國開發了陸基中段防禦系統,以防禦小型洲際彈道導彈的攻擊。[4]
2002年10月,美國單方面停止使用多目標重返大氣層載具(MIRV),於2005年9月19日完成。截至2011年,LGM-30洲際彈道飛彈是美國唯一的陸基洲際彈道導彈。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Strategic Arms Reduction Treaty (START II). nuke.fas.org. [2024-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9-10).
- ^ 2.0 2.1 Valerie Pacer (2015). Russian Foreign Policy Under Dmitry Medvedev, 2008-2012. p. 140.
- ^ Richard Dean Burns (2010). The Missile Defense Systems of George W. Bush. Praegar Security International. pp. 62–63.
- ^ "Chapter Five: Russia and Eurasia", The Military Balance 114, Nr. 1 (1. Januar 2014): 180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