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利亞時代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3年1月28日) |
維多利亞時代(英語:Victorian era),指從1830年代至1900年代的英國歷史時期,即維多利亞女皇(Alexandrina Victoria)統治時期。其前接喬治時期,後啟愛德華時期。維多利亞時代後期和歐洲大陸的美好時代相重疊,代表着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和大英帝國的極盛時期,更是與愛德華時代一同被認為是大英帝國的黃金時代。一般認為維多利亞時代從1837年6月20日維多利亞女王登基開始,至1901年1月22日女王去世結束。而部分學者認為,1832年的改革法案才是該時期理性與政治發展的真正開端。
1837年-1901年 | |
之前 | 喬治時代 |
---|---|
之後 | 愛德華時代 |
君主 | 維多利亞女皇 |
在維多利亞時代,英國憑藉自身強大的海軍實力和領先世界的工業水平主導了同時期的國際貿易。除大博弈期間爆發的克里米亞戰爭外,從未有其它歐洲列強和大英帝國發生過衝突。隨之而來的長時間和平與繁榮發展更讓英國成為了列強,英國國民的國家自信心也到達新高度。英國藉此機會擴大自己的版圖,不僅在亞洲和非洲建立殖民地,更在澳洲和北美洲建立了現代化的自治領。該時期的大英帝國成為了歷史上面積最大的帝國。
許多社會歷史學或文學將此時期的風格標定為維多利亞時期或維多利亞風格,尤其是在討論十九世紀中後期當時文化風俗與人民普遍態度時。針對維多利亞時代的研究很多著重於所謂「維多利亞時代道德觀念」,包含了高度的道德操守,與細緻的語言和行為規範。
政治和外交
編輯英國當時政治制度是君主立憲制。當時的英國憲法是不成文憲法,由成文法和不成文公約組成。在國家層面,政府由君主和議會兩院(即上議院和下議院)組成。這一時期的君主有維多利亞女王。在維多利亞時期,下議院成為政府的中心,上議院失去了應有的權力(儘管在1911 年的議會法案之前它仍然具有影響力),君主制轉變為英國國家的一種象徵。下議院由大約 600 名議員組成,他們從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愛爾蘭的各個郡和市選出。英格蘭比其他三個國家擁有更多的代表,這得益於它在這四個平等國家中的首屈一指的地位、傳統的產物以及更大的政治權力和經濟實力。此時的上議院,主要由數百名擁有終身任期的貴族組成,且兩院的成員都是有錢人。正式的國家政治由兩個主要政黨主導,即自由黨和保守黨。
維多利亞時代前期,國會議員從擁有投票權的 50 萬有產者[1]選舉產生。1829 年,天主教徒獲得了選舉權,1832 年,大多數中產階級男性獲得了選舉權;1867 年和 1884 年,選舉權擴展至整個工薪階層。在 1918年 ,大多數 30 歲以上的婦女獲得了投票權。《第二版人民代表法》實現了成人選舉權(沒有財產要求的)。
這一時期的重要政治事件包括大英帝國廢除奴隸制;特許經營權的擴大;工人階級的政治運動(最著名的是憲章運動);自由主義作為主導政治意識形態的興起,尤其在中產階級中盛行;以及保守黨和自由黨成為兩個主要黨派和1906 年英國工黨的出現。國家和國家干預的增長體現在限制工廠工人和礦工工作時間的重大法案、為改善環境而施行的公共衛生法案以及由國家提供基礎教育。愛爾蘭和英國之間的政治衝突後愛爾蘭民族主義的興起;女權運動的進行導致了《已婚婦女財產法》[2] 、 《傳染病法》的廢除以及增設對女性的教育和就業選擇權上地位的提高。[3]
經濟
編輯經過第一次工業革命後的英國,經濟迅速增長,因而成為列強之一。經濟在 1820 - 1873 年期間持續增長。約半個世紀的增長之後迎來了經濟蕭條,但從 1896 - 1914 年略有復甦。大約在 1840 年,隨着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結束,英國也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獲得「世界工廠」之稱。
但許多工人在惡劣的條件下長時間工作,進而引發許多社會運動。然而,總體而言,生活水平正在提高。雖然 19世紀40 年代對無產階級來說是一個糟糕的時期——這被他們稱為「飢餓的四十年代」——但總體而言,大多數家庭不僅有家有飯吃,還有有酒喝、有煙抽,甚至能去到鄉下或海邊度假。當然,也有幾十年是富裕的時候。經濟的增加,意味着即使是工人階級也可以購買一定的商品。流水線式生產讓幾乎每個人都買得起衣服、紀念品、報紙等商品。[3]
社會
編輯維多利亞時代的粗工大多都過著貧苦的生活,幾乎整天都在工作。工人深受疾病的折磨,平均壽命非常低。但工人人數激增,勞動問題也浮上檯面,提倡勞工運動的資本論對此影響深遠。
隨著犯罪率的提升,對警察的需求也隨之增加,19世紀初期倫敦首次安排了警察站崗。但是大眾認為警察缺乏效率,同時也侵犯了人民的自由。由於統一定製的警察法和1869年採用的國家犯罪登場標準,警察的數量增加,犯罪調查與秩序維持變得更加容易。
大眾文化
編輯激增的中產階級人口是維多利亞時代的一大特點。
兩面性
編輯兩面性可以是維多利亞時代最大的特徵。比如:因為工業發展,富裕和貧窮同時發生。在宗教方面,發生了對信仰的反駁與攻擊,同時也出現了宗教復興運動。在政治方面,個人自由受到討論的同時,政府的權力逐漸擴大。
社會風氣
編輯維多利亞時代人們喜歡道德修養和謙虛禮貌。這些因素進一步的形成男女平等和種族平等這些觀念,而且還形成許多進餐觀念。
此章節需要擴充。 |
人口
編輯維多利亞時代時期,大英帝國版圖持續擴張,覆蓋了整個印度和澳大利亞,還有非洲大部分地區,成為了世界上從古至今最大的帝國,人口約達4億。
當時的國家也鼓勵人民離開英國去海外定居。所以在1853年到1913年之間,一共有多達1,300萬英國公民離開了本土定居海外。
相反的,也一直不斷有人口從世界各地湧入英國。 1870年到1914年間,共有約12萬來自俄羅斯和波蘭的猶太人逃難到英國,許多人選擇定居倫敦東區、曼徹斯特和利茲。此外,也有許多大英帝國殖民地的人口,包括印度和非洲人等,也移民到英國來生活、工作和學習。
高生育率
編輯維多利亞時期的生育率年年持續飈高直至1901年才減緩.有許多原因導致了該時期的高生育率.首先生物學上,因該時期的生活水準提高,可生育之女性的比例因而提高.另外社會學上亦提出觀點,在19世紀,結婚率上昇,並且人們傾向於早婚.該社會傾向直至19世紀末期才減緩.19世紀末期後人們結婚的年齡又開始緩緩上昇.該時期人們早婚並頻繁結婚的原因尚未能確定.在結婚率提高的情況下,生育率隨同結婚率一同上昇.20世紀初期生育率的下降主要來自兩個變革:避孕方式的多元化,與人們對性行為態度的改變.
高存活率
編輯英國在19世紀沒有任何重大疫情在英格蘭或蘇格蘭發生,這是長久以來唯一沒有瘟疫流行的一百年,人口死亡率從1858-1854的千分之21.9降至1901年的千分之17(相較於1971年的千分之5.4仍然很高),社會階層也是影響存活率的重大因素,高階層家庭的小孩早夭率比低階層的相對低很多。
環境與健康標準在這個時期也有長足改善,營養攝取的改善也是可能影響的原因,飲用水品質因為下水道工程進行而大幅度改善,在良好的衛生條件環境下,疾病不易發生並且也不易傳播,生活的穩定使人們有額外資金投入醫學研究(例如改善難產狀況提高母嬰存活率),更多疾病可以被療癒。儘管如此,在此時期仍然經歷了兩次霍亂大爆發,分別於1848-49和1853年導致14,137和10,138人死亡,此反常現象被歸因於由傳統糞池轉換至倫敦下水道系統的過渡狀態。
娛樂
編輯流行的娛樂形式因社會階層而異。 與之前的時期一樣,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對戲劇和藝術也很感興趣。 音樂表演, 悲劇和歌劇非常受歡迎。 但是,還存在其他形式的娛樂活動。 在此期間,在眾所周知的賭場設施中進行的紙牌賭博非常普遍:以至於福音派和改良派運動專門針對這些組織,以努力阻止賭博,使用酒精飲料和賣淫 。
樂隊和樂隊 涼亭在維多利亞時代流行。 樂隊的涼亭是一個簡單的結構,不僅創造了裝飾性的焦點,而且保證了聲學需求,同時又面對英國氣候的變化提供了庇護所。 在公園散步時聽到樂隊的音樂是很普遍的。 在此期間,唱片仍然是新穎的。
娛樂的另一種形式包括「表演」,在此期間進行超自然事件,例如催眠 ,與死者交流(通過媒介或「 引導 」),喚起精神等。人群和參與者都很有趣。 在此期間,這些活動比西方最近的任何其他歷史時期都更受歡迎。
此章節需要擴充。 |
年表
編輯- 1837年:維多利亞登基,成為英國君主
- 1840年:紐西蘭成為英國殖民地、懷唐伊條約簽定
- 1842年:1842年礦場法案通過、倫敦新聞畫報開始出版、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南京條約簽定
- 1845年:愛爾蘭大饑荒開始
- 1846年:穀物法廢除
- 1848年:霍亂大流行
- 1850年:羅馬天主教等級制度在英國重建
- 1851年:萬國工業博覽會舉行
- 1854年:克里米亞戰爭
- 1857年:印軍嘩變
- 1858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廢除、印度成為英國直轄殖民地
- 1867年:1867年英屬北美法案通過,英屬北美成為加拿大自治領
- 1870年:1870年初等教育法通過
- 1878年:1878年柏林條約、塞浦路斯成為英國直轄殖民地
- 1882年:英軍佔領蘇伊士運河、埃及成為英國保護國
- 1884年:費邊社成立
- 1888年:開膛手傑克在倫敦謀殺多名妓女
- 1901年:維多利亞女皇駕崩,愛德華七世即位,維多利亞時代宣告結束
科技與工程
編輯維多利亞時代的一項偉大的工程壯舉是由約瑟夫·巴澤爾傑特在1858年設計的倫敦下水道系統 。他建議建造一個132公里的下水道系統,其中有1600公里的排水溝。 必須面對許多問題,但下水道已經完成。 此後,Bazalgette設計了Lungotamigi ( 泰晤士河堤防 ),預定用於安置下水道,水管和倫敦地鐵 。 在同一時期,倫敦渡槽得到了擴大和改善,並在1880年代建立了用於街道照明的天然氣網絡和用於取暖的天然氣網絡。
在維多利亞時代, 科學已成為當今的學科。 除了提高大學科學的專業素養外,許多維多利亞時代的先生們還致力於研究自然歷史 。 查爾斯·達爾文及其進化論在1859年首次發表在他的論文《物種起源》中,極大地加強了這一學科。
音樂
編輯此時期的音樂文化多為當時業餘研究生推動,並被視為一種收藏品收藏。
此章節需要擴充。 |
(待擴充歌劇)
文化
編輯維多利亞時代被認為是英國工業革命的鼎盛時期,也是英國經濟文化的全盛時期,當時英國的經濟占比到了全球的70%。
在維多利亞時代的中期,英國的科學與工業稱產能力到達了強盛的頂峰時期,當時的工業生產能力比全世界除英國外的所有國家之總和還要強大。
維多利亞人信仰科學進步,對於工業革命充滿了樂觀和信心。汽船的出現使得運輸和貿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繁榮興旺,四通八達的鐵路交通貫穿東西南北。
維多利亞時代的文藝運動流派包括古典主義,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印象派藝術,以及後印象派等。藝術界呈現出群星奪目的盛景。
文學
編輯小說家有喬治·艾略特、托馬斯·拉夫·皮科克、狄更斯、柯南·道爾、勃朗特三姐妹、司各特、威廉·薩克雷、劉易斯·卡洛爾、羅伯特·史蒂文森和托馬斯·哈代。
詩人則有丁尼生、威廉·莫里斯、但丁·加百列·羅塞蒂、Algernon Charles Swinburne,馬修·阿諾德,克里斯蒂娜·羅塞蒂,艾米莉·勃朗特, 萊昂內爾·約翰遜,Ernest Dowson,葉慈,托馬斯·哈代,傑拉德·霍普金斯,A.E. Housman和羅伯特·勃郎寧。
散文作家有托馬斯·卡萊爾、約翰·紐曼、約翰·斯圖爾特·密爾和 Walter Pater.
劇作家有奧斯卡·王爾德。
1890年代,英國作家開始採納法國象徵主義的方法和觀念。
視覺藝術
編輯以維多利亞時代為背景的作品
編輯《童話小鎮-愛麗絲重遊仙境》故事發生在維多利亞時代的英格蘭,愛麗絲聲稱能通過一個兔子洞到達另一個世界。
《英國恐怖故事》故事發生在維多利亞時代的倫敦市,結合眾多怪物、恐怖、靈異故事的人物,交織揉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恐怖故事。
《嘉年華大街》在一個具有維多利亞風格的新興城市,各色神秘生物因逃難而齊聚在此。故事圍繞一宗狂歡之夜發生的命案展開。
《聖誕頌歌》維多利亞時代的道德劇,描寫一個吝嗇刻薄的小氣財神史古基,如何在一夜間被源源不絕的聖誕精靈所救贖的過程。
《德古拉》1897年的維多利亞時代,在外西凡尼亞的德古拉伯爵渴望著鮮血並制定了一個襲擊倫敦的計劃。
《貝克街游擊隊》本劇背景為維多利亞時代的倫敦,講述了一群問題少年協助華生醫生和他的拍檔福爾摩斯來破案。
《不朽者》時間背景設定於維多利亞時代,面對頑固的敵人,一群擁有超能力的女性執行可能會改變世界的任務。
外部連結
編輯- ^ 英國當時約有2100,0000人
- ^ Married Women’s Property Acts. 大英百科全書. [2023-0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9).
- ^ 3.0 3.1 Susie, Steinbach. Victorian era 维多利亚时代. 大英百科全書. 2023-01-05 [2023-0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20)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