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少數民族地方武裝列表

维基媒体列表条目

此列表是緬甸少數民族地方武裝的不完整名錄,這些武裝組織被緬甸政府官方定義為「民族武裝組織」。

克欽邦克欽獨立軍在位於拉咱總部的軍校里為軍演做準備。

術語

編輯

「民族武裝組織」(緬甸語တိုင်းရင်းသား လက်နက်ကိုင် အဖွဲ့အစည်း)一詞出現於2013年至2015年的緬甸全國停火協議談判期間。[1]此類組織又被稱為「民族組織」、「民族抵抗力量」和「民族叛亂團體」,在華語圈通稱為「緬甸少數民族地方武裝」,簡稱「民地武」。通常此類組織特徵為:

  • 聲稱代表民族身份;[1]
  • 旨在通過同盟和聯盟獲得其他「民族武裝組織」的相互承認;[1]
  • 有一個武裝派別,也可能有一個政治派系。[1]

活躍武裝

編輯
名稱 英文縮寫 建立(年) 兵力 總部 區域 隸屬 備註
  若開軍 AA (Kachin) 2009 15,000(2024年5月宣稱)[2] 拉咱
 若開民族軍 AA (Kayin) 2010 350(2024年)[4] 移動總部 克倫邦
  全緬學生民主陣線 ABSDF 1988 600(2016年)[5] 馬納普洛英語Manerplaw(1995年前)[6] 2021年政變後加入CRPH/NUG[7]
  若開解放軍 ALA 1968 100(2024年)[8] 實兌 若開解放黨英語Arakan Liberation Party武裝部隊
若開羅興亞軍英語Arakan Rohingya Army ARA 2020 未知 移動總部
  若開羅興亞救世軍 ARSA 2013 約200(2018年)[10] 移動總部
  • 曾稱堅定信仰運動(Harakah al-Yaqin)
  • 有質控與國防軍結盟[11]
  克欽獨立軍 KIA 1961 8,000[12] 拉咱 克欽邦、實皆省、撣邦 克欽獨立組織的武裝翼,全國民族聯合聯邦委員會 (UNFC)成員[13] 在克欽邦有自己的領地[14]
  庫基民族軍 KNA(B) 1988 200+[15] 未指定 欽邦

馬圭省實皆省

庫基民族組織的武裝翼
  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 MNDAA 1989 2,000[16]–4,000[17] 未指定 撣邦 緬甸民族正義黨的武裝翼,緬北聯合陣線成員 分裂自緬甸共產黨的武裝
  紅撣民族軍 SNA 未知 未知 未知 克欽邦 未知 自2016年1月17日起開始活躍
  德昂民族解放軍 TNLA 1992 1,500[18]–3,500[19] 未指定 撣邦 全國民族聯合聯邦委員會(UNFC)成員[13]緬北聯合陣線成員 活躍在德昂自治區
  佐米革命軍 ZRA 1997 3,000[20] 楚拉昌普縣 欽邦

緬甸-印度邊界

佐米革命組織的武裝翼 只在緬甸零星交火
  北撣邦軍 SSA-N 1971 8,000[20] 萬海 撣邦 撣邦進步黨的武裝翼,全國民族聯合聯邦委員會(UNFC)成員[13] 分裂自緬甸共產黨的武裝
  南撣邦軍 SSA-S 1996 6,000[21]–8,000[20] 老泰亮 撣邦

緬甸-泰國邊界

撣邦重建委員會的武裝翼;撣邦人民代表大會成員 1996年分裂自孟泰軍
  克倫民族解放軍 KNLA 1949

>

5,000[22][23]–7,000[21] 萊瓦村、

馬那布羅英語Manerplaw (1995年以前)

克耶邦
克倫邦
克倫民族聯盟的武裝翼,全國民族聯合聯邦委員會 (UNFC)成員[13]
 緬甸人民解放軍 PLA 2021 未知 緬甸共產黨的武裝翼 緬甸共產黨重新武裝,並在2021年底成立「人民解放軍」。[24][25]
 緬甸人民防衛軍 PDF 2021 實皆省、欽邦、克耶邦 名義上隸屬於緬甸民族團結政府 2021年緬甸政變後出現,各地人民防衛軍互不統屬,由各民族武裝提供軍事訓練
  羅興亞團結組織 RSO 1982[26] 若開邦

緬甸-孟加拉國邊界

涉嫌與塔利班基地組織有聯繫 主要活躍於20世紀90年代,1998年解除武裝 於 2021 年 3 月宣布重新武裝[27]
  克倫尼民族人民解放陣線英語Karenni National People's Liberation Front KNPLF 1978 4,000[28] 壘固鎮潘坎村 克耶邦 分裂自克倫尼軍,於1989年簽署了停火協議,2009年編入官方的邊防部隊。2023年6月,克倫尼民族人民解放陣線公開叛逃至反軍政府部隊,並與克倫尼軍克倫尼民族保衛軍克倫民族解放軍和人民防衛軍聯合開始攻擊緬甸軍事陣地

已停火武裝

編輯
名稱 英文縮寫 建立(年) 停火日期 兵力 總部 地區 隸屬 備註
  欽民族軍 CNA 1988 2012, 2015[29] 200+[30][23] 哈卡 (緬甸) 欽邦 欽民族陣線英語Chin National Front的武裝翼,全國民族聯合聯邦委員會 (UNFC)成員[13]
  克倫民主佛教軍5旅 DKBA-5 2010 2011 1,500+[20][31] 頌澤勉 克倫邦苗瓦迪鎮區 2010年以前為民主克倫佛教軍英語Democratic Karen Buddhist Army的一部分
 克倫民族保衛組織 KNDO 1949 2012, 2015[29] 未知 萊瓦村、

馬那布羅英語Manerplaw (1995年以前)

克耶邦

克倫邦

隸屬克倫民族聯盟
  克倫尼軍 KA/KNPP 1949 2005, 2012 500[23]–1,500[21] Nya Moe[32] 克耶邦 克倫尼民族進步黨的武裝翼,全國民族聯合聯邦委員會 (UNFC)成員[13]
  孟民族解放軍 MNLA 1958 1995, 2012 800+ (2,000–5,000 預備役)[33] Ye Chaung Phya 孟邦 新孟邦黨的武裝翼
  撣邦東部民族民主同盟軍 NDAA-ESS 1989 1989, 2011 3,000[34]–4,000[20] 勐拉 撣邦 分裂自緬甸共產黨的武裝
  勃歐民族軍英語Pa-O National Army PNA 1949 1991 未知 東枝 撣邦 勃歐民族組織的武裝翼 1991年與政府簽署停火協議,2009年解散,並管理勃歐自治區,2021年緬甸政變後重建
  勃歐民族解放軍 PNLA 2009 2012 400+[20][35] Laybwer難民營 撣邦

緬甸-泰國邊界

勃歐民族解放組織英語Pa-O National Liberation Army的武裝翼 2024年1月分裂成支持和平談判和反軍政府的派別
  佤邦聯合軍 UWSA 1989 1989, 2011 20,000[36]–25,000[37] 邦康 佤邦 佤邦聯合黨的武裝翼 分裂自緬甸共產黨的武裝,目前在佤邦實行軍事獨裁[38]
  佤民族軍 WNA 1969 1997 200[23] 賀猛 撣邦 佤民族組織英語Wa National Organisation的武裝翼,全國民族聯合聯邦委員會 (UNFC)成員[13] 於1997年8月與政府簽署了和平條約

已解散武裝

編輯
名稱 英文縮寫 建立(年) 解散(年) 兵力 總部 地區 隸屬 備註
阿拉干羅興亞伊斯蘭陣線 ARIF 1986[39] 1998 未知 未指定 若開邦

緬甸-孟加拉國邊界

  緬甸人民軍 CPB-NPA 1968 1989 40,000[40] 邦康 佤邦撣邦克欽邦 緬甸共產黨的武裝翼 1989年武裝翼解散
 民主克倫佛教軍英語Democratic Karen Buddhist Army DKBA 1994 2010 <5,000[20] 馬那布羅英語Manerplaw (1995年以前) 克倫邦 在1994年改組後短暫地簽署了一項停火協議,2010年解散;分裂自克倫民族聯盟
上帝軍英語God's Army (revolutionary group) 1997 2006 500 (峰值)[41] 未指定 緬甸-泰國邊界 2006年向政府投降
克欽保衛軍英語Kachin Defense Army KDA 1961 2010 1,500[42] 廣卡英語Kawnghka 撣邦 起源自克欽獨立軍第4旅,2010年1月改編為官方的民團
  孟泰軍 MTA 1985 1996 20,000 賀猛 撣邦

緬甸-泰國邊界

1996年向政府投降
孟國復興軍英語Monland Restoration Army MRA 2001 2012 100–300[43][44] 桑卡武里英語Sangkhlaburi 孟邦

德林達依省

弘沙瓦圖復興黨的武裝翼 2012年向政府投降
  羅興亞聖戰者 1947 1961 2,000 墨玉邊疆區 若開邦 大部分武裝分子在20世紀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年向政府投降
  那加蘭民族社會主義委員會 NSCN-K 1980 2012 <500[45] 未指定 實皆省 2010年那加自治區成立後,那加蘭民族社會主義委員會(卡普蘭派)解除了大部分的武裝;在2012年與緬甸政府簽署停火協議後解散
克欽新民主軍 NDA-K 1989 2009 700 (峰值)[46] 板瓦 克欽邦 分裂自緬甸共產黨的武裝,1989年簽署停火協議,2009年編入官方的邊防部隊
  共產黨 (緬甸) RFCP 1948 1978 500[47] 未指定 撣邦 分裂自緬甸共產黨(白旗)
羅興亞解放黨 RLP 1972 1974 800–2,500[48] 未指定 若開邦 政府軍1974年7月發動大規模清繳行動後,該叛亂武裝逃支孟加拉國一側邊界
羅興亞民族軍 RNA 1998 2001 未知 科克斯巴扎爾縣 若開邦

緬甸-孟加拉國邊界

若開羅興亞民族組織英語Arakan Rohingya National Organisation (ARNO)的武裝翼
羅興亞愛國陣線 RPF 1974 1980s 70[48] 未指定 若開邦
  撣邦軍 SSA 1964 1976 1,500 未指定 撣邦 北撣邦軍南撣邦軍的前身,曾與緬甸共產黨對戰
  撣邦民族軍英語Shan State National Army SSNA 1995 2005 8,000 (峰值)[49] 昔卜 撣邦 2005年併入南撣邦軍
  撣邦聯合革命軍英語Shan United Revolutionary Army SURA 1960 1996 未知 賀猛 撣邦

緬甸-泰國邊界

大部分武裝分子於1996年向政府軍投降,800名士兵在昭耀世的帶領下組成為南撣邦軍
  緬甸學生鬥士 VBSW 1999 2013 未知 未指定 緬甸-泰國邊界 自2013年以來,沒有叛亂或恐怖活動被歸咎於VBSW,表明該團體可能已不活躍,或者可能在緬甸民主改革之後解散。[50]該組織因1999年10月在泰國曼谷的緬甸領事館搶劫和扣留人質而臭名昭着

軍事聯盟

編輯
名稱 英文縮寫 建立(年) 總部 成員 注釋
合眾聯邦軍 FUA 2011 清邁 參見合眾聯邦軍#成員組織 全國民族聯合聯邦委員會的武裝翼[51]
緬北聯合陣線 2016 拉咱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Amara Thiha. It’s Time To Rethink Myanmar’s Ethnic Armed Organizations. The Diplomat. [2023-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4) (美國英語). 
  2. ^ The Arakan Army responds to Rohingya abuse accusations in Myanmar. Ali M. Latifi. 29 May 2024 [2024-09-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10-07). 
  3. ^ Internet Blackout Imposed on Myanmar's Restive Rakhine State. Agence France-Presse via Voice of America. 23 June 2019 [20 July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 July 2019) (英語). 
  4. ^ AA (Karen Region). 8 January 2014 [3 April 2024]. (原始內容存檔於7 January 2024). 
  5. ^ ABSDF. Myanmar Peace Monitor. [2017-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10). 
  6. ^ The Politics of Pressure: The 1990s and the Fall of Manerplaw. www.ibiblio.org. The Museum of Karen History and Culture. [19 April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7 October 2019). 
  7. ^ All Burma Students' Democratic Front (ABSDF) has entered a war with Myanmar's junta military. The Chindwin. 16 January 2022 [2024-09-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2). 
  8. ^ ALP. Myanmar Peace Monitor. [2017-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17). 
  9. ^ Arakan Liberation Party officer shot dead in Rakhine State capital. Myanmar Now. 18 September 2023 [2024-09-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9-24). 
  10. ^ Olarn, Kocha; Griffiths, James. Myanmar military admits role in killing Rohingya found in mass grave. CNN. 11 January 2018 [16 January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18 January 2018). 
  11. ^ Myanmar's Junta Plays Both Rakhine and Rohingya for Fools. The Irrawaddy. 26 March 2024 [2024-09-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27). 
  12. ^ AP, 4 May 2012, Myanmar state media report battles between government troops, Kachin rebels killed 31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O2. Peace Process Overview. [2017-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02). 
  14. ^ Burma attack breaks Kachin truce near China border. BBC. 20 January 2013 [18 August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2). The rebels are seeking greater autonomy within Burma for ethnic Kachins who have had de facto control over a part of northern Burma for more than 50 years. 
  15. ^ Kuki National Organization | Myanmar Peace Monitor. mmpeacemonitor.org. [23 February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15) (英國英語). 
  16. ^ MNDAA. Myanmar Peace Monitor. [2017-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2). 
  17. ^ 47 Govt Troops Killed, Tens of Thousands Flee Heavy Fighting in Shan State. irrawaddy.org. [2017-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22). 
  18. ^ TNLA. Myanmar Peace Monitor. [2017-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10). 
  19. ^ Larsen, Niels. On Patrol With Myanmar Rebels Fighting Both the Army and Drug Addiction - VICE News. VICE News (Crime and Drugs). 23 April 2015 [2017-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4) (美國英語). 
  20.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Armed ethnic groups. Myanmar Peace Monitor. [2017-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8). 
  21. ^ 21.0 21.1 21.2 Burma center for Ethnic Studies, Jan. 2012, "Briefing Paper No. 1" http://www.burmalibrary.org/docs13/BCES-BP-01-ceasefires(en).pdf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2. ^ Asia Times - News and analysis from throughout Southeast Asia. [2017-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7). 
  23. ^ 23.0 23.1 23.2 23.3 I. Rotberg, Robert. Burma: Prospects for a Democratic Future.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1998 [2017-05-06]. ISBN 081579169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4). 
  24. ^ Communist Party of Burma declares People's War against the junta government. Workers Today. 2021年11月7日 [2022年2月1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4月7日). 
  25. ^ Bociaga, Robert. Myanmar’s Army Is Fighting a Multi-Front War. The Diplomat. 2021年11月24日 [2021年11月2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7月5日). 
  26. ^ Rohingya Solidarity Organization | Facebook. www.facebook.com. [24 December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1). 
  27. ^ Rohingya armed groups active again in Western Myanmar. The Irrawaddy. [20 September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6). 
  28. ^ Karenni National People's Liberation Front. [2017-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10). 
  29. ^ 29.0 29.1 15 October 2015. Myanmar Signs Historic Cease-Fire Deal With Eight Ethnic Armies. Radio Free Asia. [3 March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5). 
  30. ^ O2. CNF. [2017-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27). 
  31. ^ Bangok Post, PEACE MAY PROVE ELUSIVE AS DIVISIONS SAP STRENGTH OF KAREN NATIONAL UNION by, Saw Yan Naing, 14 October 2012, http://www.bangkokpost.com/news/investigation/316916/peace-may-prove-elusive-as-divisions-sap-strength-of-karen-national-union
  32. ^ Murray, Lucy. Karenni rebels dig in for last stand. Asia Times. [2017-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10). 
  33. ^ NMSP. Myanmar Peace Monitor. [2017-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2). 
  34. ^ NDAA. Myanmar Peace Monitor. [2016-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13). 
  35. ^ PNLO. Myanmar Peace Monitor. [2017-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7). 
  36. ^ Johnson, Tim (29 August 2009). China Urges Burma to Bridle Ethnic Militia Uprising at Borde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華盛頓郵報.
  37. ^ Davis, Anthony. Wa army fielding new Chinese artillery, ATGMs. IHS Jane's Defence Weekly. [23 Jul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3 July 2015). 
  38. ^ Luke Gerdes. Constructing Terror: How Issues of Construct Validity Undermine the Utility of Terror Databases and Statistical Analyses of Terrorism. All Academic Research. 8 February 2009 [18 August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3). The best such example comes from the United Wa State Army (UWSA), an armed ethnic organisation that has established de facto control over a portion of Northeastern Burma. 
  39. ^ Bangladesh Extremist Islamist Consolidation. by Bertil Lintner. [21 October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22). 
  40. ^ Richard Michael Gibson. The Secret Army: Chiang Kai-shek and the Drug Warlords of the Golden Triangle. John Wiley and Sons. 2011: 88. ISBN 978-0-470-83018-5. 
  41. ^ Mydans, Seth. Burmese Rebel Chief More Boy Than Warrior. NY Times. 1 April 2000 [2 November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20). 
  42. ^ Burmanet » Kachin News Group: KDA transformed to militia groups by Burma junta. www.burmanet.org. [22 Januar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1月27日). 
  43. ^ Ceasefire celebration noticeably absent. Independent Mon News Agency. Independent Mon news Agency. 29 June 2010 [2 Januar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7). 
  44. ^ The Irrawaddi - Precarious Peace in Monland. [2017-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6). 
  45. ^ O2. NSCN-K. [2017-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7). 
  46. ^ New Democratic Army - Kachin. Mizzima News. [2017-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23). 
  47. ^ Schmid, Alex Peter, A.J. Jongman, and Michael Stohl. Political Terrorism: A New Guide to Actors, Authors, Concepts, Data Bases, Theories, and Literatur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Publishers, 2005. p. 514
  48. ^ 48.0 48.1 Pho Kan Kaung. The Danger of Rohingya. Myet Khin Thit Magazine No. 25. May 1992: 87–103. 
  49. ^ Chronology for Shans in Burma
  50. ^ Vigorous Burmese Student Warriors. Tracking Terrorism. [2017-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7). 
  51. ^ Myanmar Peace Monitor: Stakeholders - UNFC. [2017-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2).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