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三字經

民间流传的文学作品

臺灣三字經》出版於1900年日治時代,為漢文文言文作品。該本以漢字著作的作品,作者為台灣新竹人士王石鵬。《臺灣三字經》的著作對象是台灣漢族童蒙學子,目的在以口頭熟讀捷經來介紹台灣移民史與台灣地理。並且於經文內文中表達了日本人殖民統治下,台灣總督府治理台灣初期,台灣漢族人在異族統治下極力避免本族文字斷絕的「遺民心聲」。 [1]

臺灣三字經
閩南語名稱?
全漢 臺灣三字經
全羅 Tâi-oân Sam-jī-keng

經過作者註解後,夾有韻語的《臺灣三字經》成為內容豐富,易於介紹台灣風光的工具書,因此有人稱該書為「臺灣小百科全書」[2] 。另外,該書亦可使用台語八聲七調來詠朗誦吟唱,並更有抑、揚、頓、挫的效果。[3][4]

作者介紹

編輯

作者為王石鵬。王石鵬(1877年-1942年)字箴盤,號了庵;1877年[5]生於台灣竹塹[6]。本來以準備科舉為主的王石鵬,因為甲午戰爭乙未戰爭以及清朝將福建台灣省割讓予日本等因素,中輟功名求取。惟後仍以詩文與王松王瑤京合稱「新竹三王」,聞名於文壇。另外他也就職於新竹知事櫻井勉幕僚,以出面調護本島人權益為主要工作。

內容

編輯

《臺灣三字經》[7]的經文部分共2,712字,從經首「爾小子,生於斯;地理誌,宜先知。」至經尾「能孰(熟)讀,非無益;智識開,宜遊歷。」均為三字一句,且兩句互相對仗的夾韻語文體,該文體係模仿宋朝王應麟所著作的漢古文《三字經》,因此作者將書名取為《臺灣三字經》。該書內容包含臺灣之位置簡介、地名源由、政治經歷、動亂、社會沿革、臺灣原住民、臺灣山川、臺灣物產與臺灣經濟等等。[8]

除此,該書尚有一特色,就是於每段經文後,多有其注釋來闡發其經文義理,因此除了便於口頭熟讀外,內容亦十分豐富,因此,稱得上是一部介紹臺灣的小型百科全書。例如:「民好亂,如燈蛾,撲不盡,可奈何。」經文後面,作者即有「藍鹿洲有云,臺民好亂,如蛾戲燈,前者既死,後者復至」的注釋。

該書於1900年出版,時值1895年始政不久的台灣日治時期。因此,作者除了邀請同鄉文人王友竹作跋外,亦商請臺灣總督府日籍編修官小川尚義題字「如此江山」。另外,亦有人指出,《臺灣三字經》亦呈現了作者從清朝子民變成日本國民的「棄民」心情。

名稱與歷史

編輯

《臺灣三字經》內容從「爾小子,生於斯;地理誌,宜先知」至「又東蕃,與東瀛,同此島,不一名。」為臺灣輿情簡介及曾有地名介紹。經文內表示,臺灣曾有地名計有:大琉球毘舍耶高砂國安平東蕃東瀛浩愈磨沙等。這一段作者自註說:「臺灣四面皆海,為積水島嶼,隋煬帝大業三年,令朱寬入海訪求異俗,遙觀地界於波濤之間蟠旋蜿蜒,形若流洶,故隋時稱之曰大琉球,即今臺灣是也。相傳虎賁陳稜亦嘗至此。」亦即《臺灣三字經》主張中國人在隋朝已經到過臺灣。

名稱簡介完畢後,經文內「明成祖,思富強,命三寶,航西洋。遇颱風,船東止,入臺灣,自此始」至「改國權,為民主,二百營,張旗鼓。大兵至,破諸營,南北路,盡盪平,此治亂,敘大略」共92句為「臺灣治亂沿革」;即臺灣歷史說明。其中,經文認為開發臺灣最力者為鄭成功,另外也有「滄桑跡,恆變遷,探金讖,豈其然。」的心情描繪。

教育人文與地理

編輯

經文內的教育發展;人文及風光介紹,起始自「開風氣,自光文」至「大鹹湖,亦著名」。這段經文包含了淡水下安平打狗媽宮等港口;大肚溪大安溪牛罵溪淡水河等河溪流;新高山大武山蘇澳山傀儡山等高山;及水砂連等湖泊。連同注釋,此段內容約略介紹臺灣全部主要港口、山峰與河流溪;並有「基隆崖,六千尺」或「高峰插天,有一千二百八十五丈,此山為臺灣第一高峰」等數據標明。

經濟地理及族群

編輯

從「厥湧泉,有四處,厥溫泉,二可據」至「兩生物,溫熱帶,及南島,包括內」段落,為臺灣經濟地理介紹。內含礦物植物花卉動物魚類等。

關於臺灣原住民、漢人經營等族群方面,《臺灣三字經》亦以「古時代,移住民,巫來由,比律賓」到「開蕃地,沈幼丹,善經營,不畏難。」等百句來描述。在注釋方面,則有「然生蕃男女之關係,概屬嚴格一夫一婦,不能娶,故有夫之姦,定為第一罪惡,其無夫之姦,亦須罰」等原住民律法介紹。

產業氣候

編輯

緊接臺灣原住民介紹的則是臺灣產業敘述:也就是從「臺灣島,地沃肥,況四季,風雨依」到「最多額,阿片煙,次燐寸,毛布綿」。以1900年言,稻米一年二獲,農產統計白米第一位,甘藷第二。經濟作物則包含砂糖茶葉大甲草蓆等。漁產則有松魚鰈、鰡鱸鯖、鰆蝦鰋及烏魚等。工商業以樟腦茶葉產業為首,也為主要輸出品;而輸入品最多額為鴉片,第二則為燐火。於台灣氣候描述方面,《臺灣三字經》則有「論氣候,南與北,二部間,成異域」到「夏秋至,雷發聲,地恆震,山嶽鳴。」描述。

行政區劃及島嶼

編輯

《臺灣三字經》最後部分,除最後「能孰讀,非無益;智識開,宜遊歷。」結語外,就是臺灣行政區劃與主要離島的介紹。於行政區劃方面,從「敘全臺,舊都邑,四部間,府縣立。」到「卑南境,番社多,四十六,共包羅。此人跡,最罕到,難詳知,其深奧。」而島嶼方面介紹則由「諸島嶼,惟澎湖,誠海峽,最要樞。」到「惟龜與[9],形最小,如圓錐,住民少。」

參見

編輯

注釋及參考資料

編輯
  1. ^ 人物誌:王石鵬. [2008-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2. ^ 臺灣三字經校釋書介. [2008-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6). 
  3. ^ 千家詩序文. [2008-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09). 
  4. ^ 台語讀古文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05-05.
  5. ^ 即清光緒3年
  6. ^ 今台灣新竹地區
  7. ^ 王石鵬,《臺灣三字經》,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00年,1962年;1996年
  8. ^ 劉芳薇,《台灣三字經校釋》,臺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ISBN:9867939840
  9. ^ 龜嶼,即龜山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