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波卡化石庫

座標45°33′54″N 11°12′34″E / 45.56500°N 11.20944°E / 45.56500; 11.20944

位於意大利威尼托大區蒙特波卡化石庫(Monte Bolca lagerstätte)是16世紀以來歐洲研究人員最早發現的化石礦床之一,但直到19世紀,當人們意識到這些化石確實是動物遺骸時,才開始對其進行科學研究。此地化石豐富,加上保存狀態十分優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始新世化石產地之一。蒙特波卡化石庫的海拔約為900米,其坐標為北緯45° 33′ 54″ ,東經11° 12′ 34″。

蒙特波卡化石庫
蒙特波卡
蒙特波卡
蒙特波卡化石庫在義大利的位置

歷史 編輯

蒙特波卡的化石至少在16世紀就已經為人所知,[1]並且它們在19世紀被確定為動物遺骸後得到了科學家的深入研究。

蒙特波卡的化石通常由商業化石經銷商出售,並且由於它們的受歡迎程度和保存狀況非常好,價格通常能達到數百美元。

地質學 編輯

蒙特波拉爾(1)與佩夏拉(2)的位置

嚴格來說,蒙特波卡是意大利波卡村的一個特定地點,俗稱佩夏拉(Pesciara,意為「魚缸」或「水池」),因為這裡發現的始新世魚類化石品質非常優秀。[2]不過波卡村附近的另外幾個地區也擁有豐富的化石,如蒙特波拉爾和蒙特維根(Monte Vegroni),[3]但」蒙特波卡「通常依舊被用於指代波卡村附近的所有化石產區。

阿爾卑斯造山運動中,蒙特波卡地區從特提斯洋底隆起,這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在5000萬至3000萬年前,第二個階段在2400萬年前。整個地層由19米(62英尺)的石灰岩層組成,所有這些石灰岩都含有化石,化石保存非常完好的化石庫散布其中。

地層類型與年代 編輯

蒙特波卡的兩個主要化石產出地層在始新世時期是熱帶淺海沿岸海域和瀉湖,分別為較老的蒙特波拉爾和較年輕的佩夏拉。

蒙特波拉爾(Monte Postale) 編輯

蒙特波拉爾的地層系列厚度為130米,粒灰岩、珊瑚藻石灰岩和粒泥灰岩在其中交替出現,後兩者中包含許多魚類和植物的化石,與「佩夏拉」地層中的化石類似。[4]化石層狀相的水平厚度根據其在沉積演替中的位置而不同,但其中的大多數厚度為1米。

該地層的年代是由石灰石微型浮游生物測年法確定的,大約在50.5到49百萬年前之間。[5]根據V·盧奇亞尼(V. Luciani)和他的同事的研究,這段時間是早始新世氣候最佳的時候。[6]

佩夏拉(Pesciara) 編輯

佩夏拉的地層是周圍環繞着火山沉積物的石灰岩,它的露頭厚度為20米,面積非常小,只有幾百平方米。它們是細小的泥晶石灰岩,與魚類、植物和無脊椎動物的化石緊密層壓,基本上位於五個公制水平,與保存有底棲動物的顆粒灰岩交替出現。[4]絕大多數保存完好的蒙特波卡動物化石都發現於佩夏拉的灰色層壓石灰岩中。

該地層的年代是由石灰石微型浮游生物測年法確定的,大約在49到48.5百萬年前之間。[5]

化石 編輯

兩個地層的層壓化石庫都是富集化石庫(Konservat-Lagerstätten)。層狀沉積物沒有受到生物擾動的影響,表明沉積地點可能是缺氧泥灘,[7]缺氧和微生物膜在動物體內迅速生長阻止了動物組織腐爛和壞死。[8]

在這些地層中,魚類和其他物種保存非常好,以至於不僅可以找到器官的化石印記,有時甚至還可以復原動物生前的皮膚顏色。[8][7]

古生物學 編輯

 
扁體帕薩魚Pasaichthys pleuronectiformis)的化石,它是一種小型的銀鱗鯧科魚類
 
羽狀仙鰺Ceratoichthys pinnatiformis)的化石
 
金棘皮魚Acanthonemus subaureus)的化石
 
波卡梭魚Sphyraena bolcensis)的化石
 
古蛇科宗始古蛇Archaeophis proavus),化石位於柏林自然歷史博物館
 
薄身始尖吻鱸Eolates gracilis),一種已滅絕的尖吻鱸科魚類,化石位於柏林自然歷史博物館

蒙特波卡化石庫的沉積物和化石表明,在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中,蒙特波卡地區是一片生物多樣性非常高的淺海珊瑚礁海域。缺氧環境中的層狀沉積物經過多次循環,以化石的形式保存了這裡豐富的動植物多樣性。

蒙特波卡化石庫已經發現了270多種植物,其中既有熱帶陸生植物(棕櫚樹等)又有海洋植物(藻類、顯花植物等)。[9]

蒙特波卡化石庫目前發現了大約有250種魚類(分屬19目90科140屬),[10][9]除了數量非常多的魚類外,動物群還包括甲殼類水母多毛綱蠕蟲、有孔蟲軟體動物珊瑚碎片,它們可能經歷了二次掩埋。[9]蛇、鳥類羽毛、龜殼和許多昆蟲也包含於其中。

以下是較為知名的蒙特波卡動物:

輻鰭魚綱 編輯

真鱸形系(傳統分類中的鱸形目) 編輯

鯡形目 編輯

它們是蒙特波卡種群數量最多的魚類,但種類並不多。

埃笠姆鯡目 編輯

海龍魚目 編輯

鰻鱺目 編輯

硬齒魚目 編輯

叉頜魚目 編輯

骨舌魚目 編輯

非耳鰾派 編輯

仙女魚目 編輯

月魚目 編輯

鼬魚目 編輯

鮟鱇目 編輯

銀漢魚目 編輯

頜針目 編輯

金鱗魚目 編輯

鰈形目 編輯

魨形目 編輯

棘鰭亞派地位未定 編輯

軟骨魚綱 編輯

真鯊目 編輯

鼠鯊目 編輯

鬚鯊目 編輯

犁頭鰩目 編輯

電鰩目 編輯

燕魟目 編輯

鱷魚 編輯

編輯

軟甲綱 編輯

昆蟲 編輯

腔腸動物門 編輯

軟體動物 編輯

腕足動物門 編輯

植物化石 編輯

遺蹟分類學(ichnotaxonomy)中一個更有趣的謎題是來自蒙特波卡的化石,最初名為曲張動藻跡(Zoophycos caput-medusae),以前認為它們是遺蹟化石,但後來被發現是植物,法國動物學家亨利·米爾恩·愛德華茲英語Henri Milne-Edwards於1866年將其描述為一種藻類[1]意大利古植物學家阿布拉莫·巴托洛梅奧·馬薩隆戈英語Abramo Bartolommeo Massalongo將他在1855年之前收集的模式標本保存於維羅納自然歷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 of Verona),其被保存在平版印刷用石灰石上下板中。[1]

1926年,意大利植物學家阿希爾·福蒂(Achille Forti)(1878年11月28日——1937年2月11日,維羅納人)研究這些標本時將它們描述為一種曾生活在始新世的沿海水域的海棕櫚屬英語Postelsia褐藻。他將該物種重新命名為曲張海棕櫚(Postelsia caput-medusae),[1]該屬只有一個現存物種,其發現者弗朗茲·約瑟夫·魯普雷希特英語Franz Josef Ruprecht在1852年將其描述為棕櫚形海棕櫚(Postelisia palmaeformis)。魯普雷希特的模式標本來自加利福尼亞州酒窖灣,但該地區位於太平洋沿岸。[1]海棕櫚的底部附着在岩石上,距底部大約5厘米(2.0英寸)到10厘米(3.9英寸)的複葉之間有一個莖狀的柄,葉子在漲潮時垂直懸浮於水中,但低潮時會從柄上掉落。[1]

奇怪的是,馬薩隆戈於1855年在該礦床收集並描述的其他標本實際上是遺蹟化石,只有這一個是植物。[1]

參考書目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William Miller, III. Trace Fossils: Concepts, Problems, Prospects: Chapter 13 "Zoophycos and the Role of Type Specimens in Ichnotaxonomy by Davide Olivero. Elsevier. 13 October 2011: 224–226 [1 April 2013]. ISBN 978-0-08-047535-6. 
  2. ^ D.J. Bottjer, W. Etter, J.W. Hagadorn, and C.M. Tang, editors. Exceptional Fossil Preserv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1. 
  3. ^ Williams, Matt, Location of Monte Bolc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University of Bristol
  4. ^ 4.0 4.1 (英文) Papazzoni, C.A., Fornaciari, E., Giusberti, L., Vescogni, A. & Fornaciari, B. 2017. Integrating shallow benthic and calcareous nannofossil zones: the Lower Eocene of the Monte Postale section (Northern Italy). Palaios, 32, 1–12
  5. ^ 5.0 5.1 (英文) Agnini, C., Fornaciari, E., Raffi, I., Catanzariti, R., Pälike, H., Backman, J. & Rio, D. 2014. Biozonation and biochronology of Paleogene calcareous nannofossils from low and middle latitudes. Newsletters on Stratigraphy, 47, 131–181
  6. ^ (英文) Luciani, V., Dickens, G.R., Backman, J., Fornaciari, E., Giusberti, L., Agnini, C. & D』Onofrio, R. 2016. Major perturbations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and photosymbiont-bearing planktic foraminifera during the early Eocene. Climates of the Past, 12, 981–1007
  7. ^ 7.0 7.1 Bellwood D.R., The Eocene fishes of Monte Bolca: the earliest coral reef fish assemblage, Coral Reefs 15, Springer-Verlag 1996, pages 11-19
  8. ^ 8.0 8.1 Williams, Matt, Taphonomy of Monte Bolc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University of Bristol
  9. ^ 9.0 9.1 9.2 Williams, Matt, Fauna and Flora of Monte Bolca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6-03-27., University of Bristol
  10. ^ (英文) Friedman, Matt & Carnevale, Giorgio. (2018). The Bolca Lagerstätten: shallow marine life in the Eocene.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175. jgs2017-164. 10.1144/jgs2017-164,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1. ^ 11.0 11.1 11.2 11.3 (英文) Day, Julia. (2002).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s of the Sparidae (Teleostei: Percoidei): integrating fossil and Recent data.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Edinburgh. 93. 333 - 353. 10.1017/S0263593300000468, [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2. ^ (英文) Tyler, James & Bannikov, A. (2002). A new genus and species of deep-bodied perciform fish (Teleostei) from the Eocene of Monte Bolca, Italy, representing a new family, the Zorzinichthyidae, related to the caproid- and sorbinipercid-like clades. Studi e ricerche sui giacimenti terziari di Bolca. 9. 23-35
  13. ^ 13.0 13.1 (英文) Kenneth A. Monsch, 2006 A revision of scombrid fishes (Scombroidei, Perciformes) from the Middle Eocene of Monte Bolca, Italy, 49, 4, 873–888.[3]
  14. ^ (英文) Marramà, Giuseppe & Carnevale, Giorgio. (2018). Eoalosa janvieri gen. et sp. nov., a new clupeid fish (Teleostei, Clupeiformes) from the Eocene of Monte Bolca, Italy. Paläontologische Zeitschrift. 92. 107–120. 10.1007/s12542-017-0378-0
  15. ^ (英文) G. Carnevale and T. W. Pietsch. 2012. †Caruso, a new genus of anglerfishes from the Eocene of Monte Bolca, Italy, with a comparative osteology and phylogeny of the teleost family Lophiidae.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10(1):47-72
  16. ^ (英文) Carnevale, Giorgio & Pietsch, Theodore. (2011). Batfishes from the Eocene of Monte Bolca. Geological Magazine. 148. . 10.1017/S001
  17. ^ 17.0 17.1 17.2 (英文) Marramà, Giuseppe & Carnevale, Giorgio & Kriwet, Jürgen. (2018). New observations on the anatomy and paleobiology of the Eocene requiem shark †Eogaleus bolcensis (Carcharhiniformes, Carcharhinidae) from Bolca Lagerstätte, Italy. Comptes Rendus Palevol. 17. 443-459. 10.1016/j.crpv.2018.04.005
  18. ^ (英文) G. Carnevale, A. F. Bannikov, G. Marramá, J. C. Tyler, and R. Zorzin. 2014. The Pesciara-Monte Postale Fossil-Lagerstätte: 2. Fishes and other vertebrates. Rendiconti della Società Paleontologica Italiana 4:3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