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淑女中
陶淑女中(平話字:Dò̤-sé̤ṳk Nṳ̄-dṳ̆ng;英文:Do-seuk Girls' School)又稱陶淑女校,是1890年英國聖公會在中國福州創辦的一所女子中學。陶淑女校在創辦後較長的一段時間裡學制為9年,無中小學之分。
歷史
編輯1850年,英國聖公會華南教區(主教駐香港)由於在廣東省傳教遇到挫折,轉往福建省開展。
1864年(同治三年),英國聖公會(又名安立甘會或安息間會)在福州城內的烏山創辦了「安息間會女學堂」。
1878年(光緒四年),由於福州的儒生強烈反對傳教士進城(烏石山教案),聖公會將傳教基地轉移到閩江南岸的倉山,女學堂也在1878年移設倉山東窯街,租用原中國電報局舊址作校舍,因此俗稱為「舊電線書齋」。
1903年,女學堂遷至倉山嶺後路11號,改稱陶淑女中,有初、高中部,並附設小學。陶淑女中的校舍現為福建師範大學音樂系的老教學樓。
1914年,陶淑女子學校增設初中班,學制2年,後增辦三、四年級,正式辦成初級中學。
1883年,香港遠東女子教育促進會派平師姑主理校政;1889年又派史密斯夫人朗彼息接任。購買嶺後鰲頭鳳嶺地塊建新校舍。1900年遷入新址後,把小學擴展為初、高中,改稱「陶淑女中」。
1927年辦理立案,由中國人黃求恩任校長。
1941年日軍占領福州,陶淑女中先遷至古田縣,再遷崇安縣,和三一中學合併為三一陶淑聯合中學。
1940年至1942年,曾與三一中學聯合辦學兩年後又分開,由鄭珍珠接替薛平西任校長。
陶淑女中早期招收的學生大都出身貧寒,不僅免收學費,還供給膳食。洋師姑(英國女傳教士)對學生的管束相當嚴格,學生要輪流勞動,每天打掃三次,檢查三次。學校開設的課程中,重視宗教內容。特別之處是要學習由外國傳教士發明的用羅馬字母拼寫的福州話文字(平話字)。陶淑女中早期的學生大都出身貧寒,衣裳破舊,為了集體活動時不致「有礙觀瞻」,故「安息間會」給學生統一製作校服(布料是某英國商行的教徒贈送的),上身為月白色衣衫,下身為桃紅色褲子,每逢集隊出校甚為顯眼。當時有一首民謠:「安息間,毛兀邦(意為沒有什麼東西可以炫耀);紅紅褲,月白衫」。1949年前和私立文山女中、華南女大附中譽稱教會女校「三鼎甲」。
1951年,陶淑女中和位於倉山區的另外2所教會學校——鶴齡英華中學和華南女大附中合併成立福州第二中學,1973年改名福建師範大學附屬中學。1954年,二中放棄原有質量較好的幾處校舍,遷至尋珍女中舊址。陶淑女中的舊校舍,今為福建師範大學藝術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