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隱知識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08年12月24日) |
隱性知識(英語:tacit knowledge)是邁克爾·波蘭尼(Michael Polanyi)在1958年從哲學領域提出的概念(同年他出版的《個人知識》一書中有詳細的描述)。波蘭尼認為:「人類的知識有兩種。通常被描述為知識的,即以書面文字、圖表和數學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種類型的知識。而未被表述的知識,像我們在做某事的行動中所擁有的知識,是另一種知識。」他把前者稱為顯性知識,而將後者稱為隱性知識,按照波蘭尼的理解,顯性知識是能夠被人類以一定符碼系統(最典型的是語言,也包括數學公式、各類圖表、盲文、手語、旗語等諸種符號形式)加以完整表述的知識。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相對,是指那種我們知道但難以言述的知識。
隱性知識的特徵
編輯- 默會性:不能通過語言、文字、圖表或符號明確表述:隱性知識一般很難進行明確表述與邏輯說明,它是人類非語言智力活動的成果。這是隱性知識最本質的特性。
- 個體性:隱性知識是存在於個人頭腦中的,它的主要載體是個人,它不能通過正規的形式(例如,學校教育、大眾媒體等形式)進行傳遞,因為隱性知識的擁有者和使用者都很難清晰表達。但是隱性知識並不是不能傳遞的,只不過它的傳遞方式特殊一些,例如通過「師傳徒授」的方式進行。另外,這裡需要區別「個體性」與「主觀性」。波蘭尼認為,和主觀心理狀態之局限於一己的、私人的感受不同,個體知識是認識者以高度的責任心(responsibility),帶着普遍的意圖(universal intent),在接觸外部實在(external reality)的基礎上獲得的認識成果。可見,個體性不同於主觀性,關鍵在於前者包含了一個普遍的、外在的維度 。
- 非理性:顯性知識是通過人們的「邏輯推理」過程獲得的,因此它能夠理性地進行反思,而隱性知識是通過人們的身體的感官或者直覺、領悟獲得的,因此不是經過邏輯推理獲得。由於隱性知識的非理性特徵,所以人們不能對它進行理性地批判。
- 情境性:隱性知識總是與特定的情景緊密相聯繫的,它總是依託特定情境中存在的,是對特定的任務和情境的整體把握。這也是隱性知識的很重要的特徵。
- 文化性:隱性知識比顯性知識更具有強烈的文化特徵,與一定文化傳統中人們所分析那個的概念、符號、知識體系分不開,或者說,處於不同文化傳統中的人們往往分享了不同的隱性知識「體系」,包括隱性的自然知識「體系」,也包括隱性的社會和人文知識「體系」。
- 偶然性與隨意性:隱性知識比較偶然、比較隨意,很難捕捉,所以獲取的時候就比顯性知識要困難。
- 相對性:這裡的相對性有兩層含義:一是隱性知識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顯性知識,二是相對於一個人來說是隱性知識,但是同時對另一個人來說可能已經是顯性知識,反之亦然。
- 穩定性:與顯性知識相比,隱性知識與觀念、信仰等一樣,不易受環境的影響改變;它較少受年齡影響,不易消退遺忘;也就意味着個體一旦擁有某種隱性知識就難以對其進行改造。這意味着隱性知識的建構需要在潛移默化中進行。
- 整體性:儘管隱性知識往往顯得缺乏邏輯結構,然而,它是個體內部認知整合的結果,是完整、和諧、統一的主體人格的有機組成部分,對個體在環境中的行為起着主要的決定作用,其本身也是整體統一,不可分割的。
隱性知識的類型
編輯此條目需要擴充。 (2007年9月26日) |
隱性知識包含兩個層面。第一是「技術」層面,包括非正式和難以明確的技能或手藝,常常可以稱之為「技能知識」、訣竅。源自親身體驗、高度主觀和個人的洞察力、直覺、預感及靈感均屬於這個層面。第二個是「認知」層面,包括信念、領悟、理想、價值觀、情感及心智模式,此層面影響我們對周圍世界的感受方式。(《知識創造的螺旋》)
隱性知識與個人發展
編輯此條目需要擴充。 (2007年9月26日) |
隱性知識是不可輕易編碼描述的,依附於主觀意識的知識沉澱,且對於某個特定對象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能藉由客觀存在的事物或者主觀的言行表達進行傳遞。隱性知識在個人成長歷程中不斷得到積累、更新,在有意識、無意識的情況下影響着個人的行為舉措,是個人發展的重要因素。
組織中的隱性知識
編輯此條目需要擴充。 (2007年9月26日) |
知識轉化
編輯知識的轉化主要有以下的形式:顯性知識之間的轉化,即融合與解束;隱性知識之間的轉化,即默會和頓悟;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之間的轉化,即內化和外化。
隱性知識與組織發展
編輯此條目需要擴充。 (2007年9月26日) |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范錚強、范懿文、侯永昌、李世材。《資訊管理導論》。台北:旗標出版社,1996[199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