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言巧語
一种修辞手法
雙言巧語(英語:doublespeak)是一種故意扭轉或隱藏原意的修辭法,常為政治組織、軍隊、企業或公關宣傳領域使用,有時候可以視為一種委婉或政治正確的表達方式,但在用於政治組織、軍隊或企業的場合,現代通常稱為「雙言巧語」。
其出現歷史極度悠久幾乎與人類文字史同等,孔子於西元前480年左右編纂《春秋》就出現春秋筆法微言大義的作法,可以視為雙言巧語典型,到了宋朝宋歐陽修組織編修的《新唐書》、《新五代史》全篇大量運用春秋筆法。
起源
編輯雙言巧語在1950年代開始出現於美國,許多人誤認為雙言巧語這個詞出於喬治·奧威爾的反烏托邦小說《一九八四》,但雙言巧語從未出現在該小說中。雖然如此,奧威爾倒是在小說中使用了形容政府試圖顛倒是非的「新語」(Newspeak)、「舊語」(Oldspeak)及雙重思想(Doublethink)等幾個詞,當《一九八四》風行之後,在英文名詞後加上speak(例如Irakspeak)一時開始流行,而在社會語言的演進過程中產生了「雙言巧語」這個用法。依照奧威爾式辭書學的定義,雙言巧語的目的是蓄意為政治用途創造新的字彙,這不但具有政治的意圖,同時也試圖影響字彙使用者的態度。
範例
編輯以下為雙言巧語的範例:
政治
編輯- 暴動、騷亂:抗暴、起義
- 恐怖分子:自由鬥士
- 協助歸國:遣返
- 內部統一:整肅
- 種族淨化:種族滅絕
- 最終解決方案(Endlösung):猶太人大屠殺(Holocaust)
- 強化審訊技術:酷刑
- 濕刑(Wet work)、制裁、定點清除:暗殺
- 反戰主義:綏靖主義、投降主義
- 呼籲和平:袒護侵略者[1]
- 北約東擴:前華約組織成員自願加入北約
- 終止適用(cease to apply)、精準化:廢除
- 職業訓練、生產教育:勞改
- 苦難行軍:朝鮮飢荒
- 三年困難時期、三年自然災害:大躍進饑荒
- 維穩:消滅反對人士、滅絕反對聲音
- 完善選舉制度:作秀選舉、虛假選舉
- 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去極端化培訓班:集中營、再教育營
- 全域靜態管理、保持原地相對靜止、原則居家:封城[2]
- 竄訪:訪問
- COVID-19:武漢肺炎[3]
- 再教育營:集中營
- 八千湘女上天山:拐賣婦女[4]
經濟
編輯軍事
編輯- 中性化(Neutralize):消滅
- 解放:侵略、佔領
- 長征、遷臺:逃竄、逃台
- 轉進:撤退、敗逃
- 實力軍人:軍閥
- 軍事衝突:戰爭
- 非法侵略:反種族滅絕維和行動[6]
- 統一:侵略、佔領
- 軍事目標:民用設施[7]
- 談判:要求投降
- 貨物200:陣亡軍人
- 特別軍事行動:對外侵略戰爭[8]
- 烏克蘭納粹:烏克蘭平民
社會
編輯參見
編輯注釋
編輯- ^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週年:中國展示「友俄」姿態後發表「立場聲明」籲停火和談. BBC中文網. 2023-2-24 [2023-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05).
- ^ Wang, Zixu. 中國防疫宣傳口號和「造詞運動」引發混亂和不滿. 紐約時報中文網. 2022-10-01 [2023-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8) (zh-cmn-hant).
當某些措辭有可能讓很多人感到不安時,官員們就會想出新的說法。例如,在提及某些新冠防控程序時,當局已將「封鎖」一詞替換為「靜態管理」、「靜默」或「居家辦公」。
- ^ 「新冠病毒」還是「武漢肺炎」?中美台不同表述的爭議. BBC中文網. 2020-3-20 [2023-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8).
- ^ 從「八千湘女上天山」到「八孩媽」,中共就是帶頭拐騙婦女的始作俑者. 關鍵評論網. 2022-3-16 [2023-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05).
- ^ 5.0 5.1 5.2 Lutz, William. Fourteen Years of Doublespeak [雙言巧語四十年] (PDF). The English Journal. 1988, 77 (3): 40–42 [2016-09-01]. doi:10.2307/818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1) (美國英語).
- ^ 回顧美國在冷戰後參與的歷次戰爭,絕大部分左派口中的「侵略」都是合法的. 關鍵評論網. 2022-3-21 [2023-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05).
- ^ 俄軍轟炸烏克蘭第聶伯羅民宅行動的罹難人數升至40人. 法廣中文網. 2023-1-16 [2023-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05).
- ^ Satta, Mark. Putin's brazen manipulation of language is a perfect example of Orwellian doublespeak. The Conversation. 2022-03-14 [2023-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0) (英語).
- ^ 張鈞凱. 接駁巴士變成「類火車」 台灣「造詞」熱潮背後的隱憂與大患. 香港01. 2022-05-05 [2023-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31) (中文(香港)).
類似「類火車」概念的名詞創作在台灣政壇可說是司空見慣。執政官員稱「無薪假」為「減班休息」,稱「走私」為「超買」,稱「缺電」為「分區供電」;新冠(COVID-19)疫情發生後,更有「校正回歸」、「微解封」、「類普篩」、「類清零」、「新台灣模式」等新詞「聞名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