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音部位輔音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1年9月25日) |
雙調音部位輔音,簡稱雙調音輔音指有兩個主要調音部位、有相同調音方法且同時發出的輔音,屬於協同調音。它們與帶次要調音的協同調音不同,後者的兩個輔音調音方法不同。雙調音輔音最常見的例子是清唇軟齶塞音[k͡p],是同時發出[k]和[p]的結果。清唇化軟齶塞音[kʷ]則只有一個塞音的調音部位,帶同時發出的圓唇近音。例如阿拉伯語的部分方言中,伴隨清軟齶擦音[x]有個同時發出的小舌顫音,但它不被視作雙調音輔音。
雙調音的可能性
編輯共有4個獨立可控的調音部位,可以以相同的調音方法兩兩配合:唇音、舌冠音、舌背音和咽音。(聲門控制發聲態,由此與許多調音部位同時調音,因此一般不認為聲門屬於調音部位,軟齶和聲門同時閉合的擠喉音[kʼ]也不被認為是雙調音輔音。)[w]和[ɥ]等近音也可能是雙重或次要調音。例如英語的/w/就是唇化的軟齶音,可以寫作[ɰʷ];但日語的/w/則更接近真正的唇軟齶音[ɰ͡β̞]。[來源請求]更普遍的做法是用⟨w⟩和⟨ɥ⟩表示濁圓唇硬齶近音,部分語音學家只認可這種用法。沒有明確的雙調音閃音或顫音,比如齒齦小舌顫音*[ʀ͡r]存在的證據,一般也認為它們不可能存在。歷史上一些雙調音閃音/顫音實際上是雙調音擦音或塞擦音,最知名的是瑞典語的Sj音[ɧ]。實驗語音學從未證明它有兩個調音部位,反而顯示這個音要麼是次要調音,要麼是兩個非同時的擦音(先不看它的名字,「清圓唇軟齶近音」[ʍ]實際上是清近音;名稱是在相關標準確立之前就有的歷史遺留問題。)雙調音顫音/閃音是可以發出來的,但聽者很難辨別它們。因此在任何語言中,它們都不會是音位。
搭嘴音有時會被視作是雙調音輔音,因為它們涉及舌冠(唇少見)向前的調音方法,這定義了搭嘴音的不同「種類」並決定了要將哪個IPA符號分配給它們。然而,這第二個舌背調音發揮着控制吸氣以產生搭嘴音的功能。儘管聲門像塞音那樣閉合(這些輔音的氣流生成機制),它也不是第二個調音部位。事實上產生真正的雙調音搭嘴音仍是可能的,比如宏語唇搭嘴音/ʘ/的唇齒同位異音[ʘ͡ǀ]。[1]
塞音的雙調音部位
編輯這使得只有阻礙音,只有塞音和鼻音才能擁有雙調音。不過它們的調音部位之間仍有巨大的不對稱。唇、舌冠、舌背和咽音4個部位所有6種可能組合中,只有1種相對常見,其他種類都極少。
- 第一種可能:唇–舌背音,包括上面提到的[k͡p]等唇軟齶音;還有[q͡p]等唇小舌塞音。唇軟齶塞音遍布西非和中非,以及新幾內亞東部。唇小舌塞音罕見些,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和烏干達3種尼羅–撒哈拉語系芒布圖-埃費語支語言中存在:曼武語和列瑟語。[2]:803–806這些語言有一些相當罕見的雙調音塞音,它們還符合聲學和空氣動力學指標。如唇小舌塞音,是清小舌和濁唇內爆音的複合[q͡ɓ];非音位的唇軟齶塞音,是濁軟齶和清唇塞音的複合[ɡ͡p](作為濁唇軟齶內爆音[ɠɓ]的同位異音);非音位的清唇軟齶塞音、帶顫音除阻[k͡pʙ̥](只出現在埃費語)。[2]真清唇小舌音[q͡p]同樣作為/q͡ɓ/的同位異音。[2]*第二種可能:唇–舌冠音,在新幾內亞耶里多涅語一種語言中同時存在唇齒齦音和唇齦後音的對立。部分西非語言,如達哥巴尼語和恩澤馬人,唇齦後音是唇軟齶音在高前元音前的同位異音。*第三種可能:舌冠–舌背音,在少數語言裡零散分布。尼日利亞伊索克語有舌葉齒音阻礙音(塞音和鼻音),部分方言中實現為齒–硬顎塞音。但它們不同於上面提到的調音,不與齒塞音或硬顎塞音形成最小對立,彼得·拉第福吉德認為它們是「兩個區域的偶然接觸」,而不是內在的雙調音。哈扎語有齒齦硬顎邊塞擦音,但齒的接觸並不必要。相似地,貌語等幾種澳洲語言有做舌葉齦後音變體的齒硬顎音,「覆蓋從齒到硬顎的整個區域」。兩種情況中雙調音輔音都作為舌葉音的變體出現,它們與口腔頂部具有固有的廣泛接觸。盧旺達語據說有my/mɲ/、by/bɟ/和tw/tkʷ/等,但它們是複輔音,不是雙調音輔音。如果[ɧ]實際上是軟齶擦音[x]和齦後擦音[ʃ]同時發音的結果,那麼它就是舌冠-舌背音。*另外三種可能,其中包括會厭,直到最近都不確定有否實際存在的例子。但隨着光導纖維喉鏡檢查術的出現,新發現會厭和咽音的活躍遠超人們預料。例如索馬里語/q/實際上是小舌會厭音[q͡ʡ]。[1]仍不清楚這樣的音有多大的多樣性,也不知道會厭音能否和舌冠音或唇音結合。
三調音部位輔音
編輯三調音輔音只可能是聲門化的雙調音輔音,這可被分析為發聲態或氣流機制的影響,而不是三調音部位輔音,就像其他聲門化輔音一般不視作是雙調音輔音那樣。最顯著的情況是聲門化後的上面提到的不同種類的搭嘴音。另一個例子是越南語無聲除阻的/k/韻尾,在/u/或/w/後常是唇軟齶音[k͡p̚ʔ]。
參考
編輯- ^ Traill, Anthony. (1985). Phonetic and Phonological Studies of !Xóõ Bushman. (Quellen zur Khoisan-Forschung, 1). Hamburg: Helmut Buske.
- ^ 2.0 2.1 2.2 Demolin, Didier; Teston, Bernard. Pho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double articulations in some Mangbutu-efe languages. 5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Speech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 (Eurospeech 1997) (ISCA). 1997-09-22 [2022-10-17]. doi:10.21437/Eurospeech.1997-26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9) (英語).
- Peter Ladefoged and Ian Maddieson, The Sounds of the World's Languages.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6. ISBN 0-631-198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