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號驅逐艦
響(ひびき)是大日本帝國海軍的驅逐艦。為吹雪型(特型)第22號艦(III型2號艦)。在日本海軍中繼神風型驅逐艦「響」後,第二艘使用「響」作為艦名的艦船。由於戰時的活躍表現而被形容為「不死鳥」[1]。
響號驅逐艦 | |
---|---|
概況 | |
艦種 | 驅逐艦 |
艦級 | 吹雪型驅逐艦(22號艦) |
艦歷 | |
擁有國 | 大日本帝國 |
訂購 | 昭和2年度艦艇補充計劃 |
製造 | 舞鶴工作部 |
動工 | 1930年2月21日 |
下水 | 1932年6月16日 |
服役 | 1933年3月31日 |
除籍 | 1945年10月5日 |
結局 | 1945年12月1日指定為特別運輸艦 1947年4月5日引渡至蘇聯 |
艦歷 | |
擁有國 | 蘇聯 |
接收 | 1947年4月5日 |
服役 | 1947年7月7日 |
除籍 | 1953年2月20日 |
結局 | 作為靶艦處分 |
技術數據 | |
排水量 | 基準:1,680噸 公試:1,980噸 |
全長 | 118.5米 |
全寬 | 10.36米 |
吃水 | 3.24米 |
動力 | ロ號艦本式重油鍋爐3座 艦本式蒸汽渦輪主機2座2軸 50,000匹馬力 |
最大航速 | 38節 |
續航距離 | 5000浬(14節) |
乘員 | 219名 |
裝備 | 3座127厘米雙聯裝艦砲 2座13毫米單裝機槍 3座610毫米3聯裝魚雷發射管 |
艦歷
編輯響於1930年2月21日動工,1933年3月31日竣工[2],建成後編入第六驅逐隊。
1934年11月起,與「曉」、「雷」、「電」共同組成第六驅逐隊,並於1940年11月編入第一艦隊第一水雷戰隊參加太平洋戰爭。1941年12月起負責金蘭灣周邊巡邏,支援林加延灣登陸。1942年2月起護航爪哇島作戰船隊,參加巴達維亞海戰和攻占菲律賓。5月轉屬北方部隊,在6月12日進攻基斯卡島作戰中,於基斯卡灣受到美國海軍一架PBY卡特琳娜飛機的轟炸,近失彈造成艦首斷裂,前部主炮周圍出現進水危險,經過3個多小時的搶修後才成功阻止進水[3]。之後在僚艦「曉」的護航下以5節航速撤退。在6月27日返回大湊[4]。到10月為止,一直在大湊,橫須賀維修。11月護航航空母艦「大鷹」,3次往返於橫須賀與特魯克錨地。
1943年2月,再次護航「大鷹」4次往返於橫須賀與特魯克。4月編入第一艦隊第十一水雷戰隊,在日本內海西部接收訓練;5月再次編入北方部隊,在千島方面負責反潛水艇。7月參加第一次,第二次基斯卡島撤退作戰。8月參加上海與拉包爾間的T2號運輸行動。12月將陸軍部隊從特魯克環礁運輸至庫薩伊島,12月20日轉屬聯合艦隊後,負責護航航空母艦飛鷹、龍鳳前往吳市。
1944年1月至3月間負責護航航空母艦海鷹、千代田。4月10日進入吳港接受維修,5月3日離開吳港負責護航船隊至馬尼拉。5月10日編入第一機動艦隊補給部隊,5月14日姐妹艦「電」被美軍潛艇擊沉,「響」因此前往救援生還者[5]。此情況發生後第六驅逐隊僅剩「響」一艘,因此於6月25日解散。很快「響」就轉屬入聯合艦隊附屬參加馬里亞納海戰,在護航速吸船隊的對空戰鬥中,艦上4名戰死,6名負傷[6]。7月17日,入吳港。8月起負責從日本內地至台灣航行船隊的護航工作。9月6日負責從護航船隊高雄市到馬尼拉。離開港口不久,在「響」邊上航行的運輸船「永治丸」就被擊沉,「響」上前救援[7]。在救援作業中受到美潛艇魚雷攻擊,艦艏受損,出現戰死者10名。在左營和馬公進行緊急修理後返回基隆港,但由於惡劣天氣船員中出現痢疾患者[8]。發生如此狀況的「響」之後依舊負責「護國丸」的護衛任務。到11月7日終於決定返回日本本土時,在「響」艦上的痢疾感染爆發,不得不儘快返回佐世保。「響」與「護國丸」分開後到達佐世保。而單獨航行的「護國丸」則被美潛艇的魚雷擊沉。在之後的一段時間裡,「響」於橫須賀維修[9]。雖然當時隸屬於第二艦隊,但由於這次損傷「響」沒有參加萊特灣海戰。
1945年1月25日,編入第二艦隊第二水雷戰隊第七驅逐隊。3月29日,為了參加戰列艦「大和」在沖繩的水上特攻作戰離開吳港,艦長向船員們作戰鬥說明[10]。上午9時,在周防灘附近觸雷後無法航行,在驅逐艦「朝霜」護航下返回吳港[11]。傍晚時,已能發揮8到9節航速,故決定獨自返回吳港[12]。「朝霜」隨即離開。之後,第二水雷戰隊參加菊水作戰,4月7日於坊之岬海戰中破滅,僅剩初霜、冬月、雪風。「朝霜」也因在交戰前動力發生故障落後隊伍,受到美軍飛機全力攻擊而全員戰死。本艦若不是在維修中,本也該參加這場海戰[13]。修理完成後,5月轉移至舞鶴,6月回到新瀉成為第七驅逐隊司令艦。7月10日編入第一海上護衛艦隊第一〇五戰隊,負責日本海船隊護航,8月15日有和美軍飛機交戰的記錄。
二戰結束後,「響」解除武裝後負責復員軍人的運輸,1947年7月5日於納霍德卡(根據蘇聯資料是在大湊)作為賠償艦引渡至蘇聯。7月7日返回海參崴,編入蘇聯海軍太平洋艦隊第5艦隊[14]。
7月22日,「響」改名「Верный」。這個詞在俄語中是表示「真實的,值得信賴的」的形容詞。引渡至蘇聯後,曾經再次裝備武裝,從其他艦船推測「響」也裝備了蘇制的火炮,實際情況不明。
1948年7月5日退下第一線,艦種變更為練習艦。同時,艦名也改為「Декабрист」。意為十二月黨人。
之後,「Декабрист」雖然也和其他舊式日本艦一樣曾有計劃進行近代化改裝,然而由於政府策略變動而取消。最終於1953年2月20日以過於老舊為由除籍。1954年8月4日作為海軍航空隊的靶艦被擊沉處分,長眠於海參崴的卡拉姆吉納島(Карамзина)[15]。個別資料稱該艦被擊沉處分的時間為1970年代[16],可能為誤傳。
此外,艦名「Верный」也由隸屬於第5艦隊的30-bis級驅逐艦繼承下來[17]。此外以「響」命名的還有海上自衛隊的海洋測量船「響」,不過取名「響」並不是來源於特型驅逐艦,而是來自日本的響灘。
歷代艦長
編輯艤裝員長
編輯- 江口松郎 少佐:1932年11月15日 -
艦長
編輯- 江口松郎 中佐:1933年1月30日 -
- 江戸兵太郎 中佐:1934年8月1日 -
- 阪匡身 中佐:1935年11月21日 -
- 井上良雄 少佐:1936年12月1日 -
- 柴勝男 少佐:1937年7月13日 -
- 溝畠定一 少佐:1937年11月1日 -
- 岡本次郎 少佐:1938年12月1日 -
- 岡三知夫 少佐:1939年10月15日 -
- 林利作 少佐:1940年10月15日 -
- 石井勵 少佐:1941年9月25日 -
- 工藤俊作 少佐:1942年8月13日 -
- 森卓次 少佐:1942年12月10日 -
- 福島栄吉 中佐:1943年11月25日 -
- 薗田肇 少佐:1945年7月18日 -
注釋
編輯- ^ #証言宮川
- ^ 《第1439號 8.4.1 響》p.1
- ^ #証言宮川 p.20
- ^ #証言宮川p.21-22
- ^ #証言宮川p.39 「消失的僚艦」
- ^ #証言宮川p.47
- ^ #証言宮川p.51
- ^ #響的榮譽pp.321-322, p.356
- ^ #証言宮川p.53
- ^ #証言宮川p.55-56
- ^ #証言宮川p.58
- ^ #証言宮川p.59
- ^ #証言宮川p.60
- ^ 蘇俄海軍驅逐艦全史圖鑑(中)p.110
- ^ 俄羅斯的太平洋航海事業,1639-2014p.240
- ^ 長眠於海底的響(俄語)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5-01-05.
- ^ 蘇俄海軍驅逐艦全史圖鑑(中)p.141
參考文獻
編輯- 亞洲歷史資料中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日語)
- Ref.C05110628400「第1439號 8.4.1 響」
- Ref.C05022070700「官房第753號 5.3.8 駆逐艦命名の件」
- Ref.C05022832400「第474號 5.5.14 駆逐艦響工事予定の件」
- Ref.C05022832500「第48號 7.1.15 駆逐艦響工事概括表変更の件」
- Ref.C05022832600「第1145號 7.8.25 駆逐艦響工事概括表変更の件」
- 宮川正 等. 证言昭和之战记*幸存战记合集怀着愤怒渡过绝望之海. 光人社. 1990. ISBN 4-7698-0497-0.
- 宮川正「懷着憤怒渡過絕望之海憤怒 擁有『不死鳥』綽號的驅逐艦『響』激鬥傳」
- 雜誌「丸」編輯部「便攜版 日本海軍艦艇照片集16 驅逐艦 吹雪型(特型)」光人社,1997年 (日語)
- 苏俄海军驱逐舰全史图鉴(中). ISBN 978-7-89429-124-0.
- 俄罗斯的太平洋航海事业,1639-2014. ISBN 978-5-600-013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