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臚井
鴻臚井是唐朝(公元713年)唐睿宗期間派遣鴻臚卿崔忻使團冊封渤海國,為紀念此次冊封而在旅順黃金山南麓及西北麓各鑿井一口,並在後者旁立一巨石上刻字銘文的歷史遺蹟,這兩口井和井旁刻石稱作鴻臚井。
唐鴻臚井刻石
編輯唐鴻臚井刻石本是一塊重逾九噸,十多立方米的駝形天然頑石。公元713年(唐開元元年),唐玄宗使鴻臚卿崔忻前往遼東,冊封靺鞨首領大祚榮為渤海郡王。為紀念這次冊封盛事,崔忻於黃金山下鑿井兩口、刻石一塊,永為證驗。刻石文字共29字,分3行自上而下自右向左書寫:「敕持節宣勞靺羯使鴻臚卿崔忻井兩口永為記驗開元二年五月十八日」
移日
編輯1904年2月8日,東鄉平八郎指揮的日本聯合艦隊突襲旅順港引發日俄戰爭。1905年1月2日日軍攻陷旅順口並製造了震驚中外的旅順口大屠殺,並設置所謂的旅順鎮守府。7月,日本外務省特派員、大阪朝日新聞社評論員、東洋史學家內藤虎次郎(內藤湖南)考察旅順港的清朝文化遺產。日本海軍秘密委託內藤虎次郎鑑定鴻臚井碑。內藤虎次郎等人撰寫的《關於旅順唐碑的調查》認為「此碑文於史有益」,催生了日本海軍掠奪的動機。
1907年8月3日至5日,日本大阪朝日新聞社的講演會上內藤虎次郎作了《日本滿州交通略說》演講,說道「最近,在旅順發現當時去渤海的使者的事跡,旅順黃金山下有井,名叫鴻臚井」和「這次發現的石頭」及「鴻臚井碑」,介紹了釋文和拓本。
1910年日本海軍中將富崗定恭(時任旅順海軍鎮守司令長官),將鴻臚井刻石及碑亭偷運到日本,4月日本海軍大臣齋藤實將其作為日俄戰爭戰利品交給日本皇宮。1912年日本修建建安府收藏日俄戰爭紀念品,將鴻臚井碑和碑亭收入其間。
歸還問題
編輯中國學術界要求日本皇宮歸還此一中國國寶級文物。
2014年底,中國民間組織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文物追討部部長王錦思等三位民間人士,抵達日本東京,向日本皇宮官方遞交要求歸還中華唐鴻臚井刻石的信函。[1]
管理日本皇宮事務的宮內廳發言:「石碑已經列為日本的國家專有財產,擺放在皇宮內,並規定不准人們進入參觀,不准公開,最多只能提供照片。」
外部連結
編輯
- ^ 張思思. 中国民间机构要求日归还中华唐鸿胪井刻石. 東南快報. 2014-12-22 [2014-1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