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輝 (1903年)

黃錦輝(1903年—1928年1月31日),又名黃潤生,男,廣西臨桂人,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

黃錦輝
性別
出生1903年
 大清廣西臨桂縣六塘鎮
逝世1928年1月31日 處決
 中華民國廣東省花縣
活躍時期20世紀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生平

編輯

黃錦輝是廣西臨桂縣六塘鎮人。七歲進入六塘高等小學念書,校長是李任仁。14歲時,黃錦輝考入桂林中學,深受五四運動的影響。1921年,黃錦輝中學畢業後應聘到六塘小學任教。他與同事秦其才李其實創辦《六塘公益報》,撰文表達自己「尤不忍聞工農悲號痛苦之聲浪」、「恨土豪劣紳地主之橫暴」的強烈階級觀點[1],並「以圖喚起民眾,使民眾知為自己本身利益而奮鬥。」[2]

1924年春,他與秦其才、李其實、劉立道來到廣州,投考黃埔軍校。因軍校推遲招生考試,遂改考軍政部講武堂,黃錦輝、劉立道以優異成績通過了考試。同年9月,大元帥府決定將講武堂的黃錦輝、左權、劉立道等158名學生撥歸黃埔軍校訓練,編入第一期第六隊[3]。黃錦輝進入黃埔軍校後,經常與校內共產黨員蔣先雲周逸群許繼慎陳賡等來往。同時,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周恩來,共產黨員茅廷楨金佛莊更是對黃錦輝悉心教育與指導。1924年11月,黃錦輝畢業後被分配到軍校政治部,協助周恩來工作[4]

1925年1月,黃錦輝當選為黃埔軍校國民黨特別黨部第二屆執行委員會候補執行委員與助理常務委員,協助常委周逸群工作。同年,經周逸群介紹,黃錦輝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入黨不久,他出任中共廣東區委軍事部秘書,協助軍事部長周恩來工作。2月,黃錦輝隨軍參加討伐廣東軍閥陳炯明的第一次東征。2月15日拂曉,黃埔軍校學生軍兩個教導團進軍惠陽淡水,陳洪組織萬人反撲。恰在這時,周恩來率領陳賡、黃錦輝、左權等學生軍衝上前去抵禦敵軍,擊潰了敵前鋒部隊。3月12日,汕頭1000多名群眾舉行集會慶祝東征勝利,黃錦輝代表軍校特別黨部在會上發表了演說。3月13日的棉湖戰役中,黃錦輝和左權率學生軍突襲敵軍陣地,擊破了林虎設下的防線,在鴨婆橋頭首創戰功。4月4日,黃錦輝、羅振聲成恭奉命前往梅縣,為東征軍政治部和特別黨部進駐梅縣做好組織準備工作。4月15日,黃錦輝陪周恩來前往梅縣東校場向各校師生作宣傳演講。爾後他與周逸群又沿韓江南下宣傳,在松山中學、潮州省立第一師範學校等處作了題為《國民革命與中國學生》的演講。6月初,黃錦輝和左權隨軍回師廣州,奉命扼守廣州車站,控制商團叛軍運送增援部隊。隨後在平定廣州的滇桂軍閥劉震寰楊希閔的戰鬥中頑強作戰[5]

6月30日,黃錦輝當選為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第十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編輯委員。黃錦輝在委員會裡出謀獻策,並出版《中國軍人》雜誌[6]。由於黃錦輝等人的出色宣傳,以及善於團結軍校和各軍的革命軍人,青年軍人聯合會聲威日振。五卅運動爆發後,黃錦輝於8月代表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到省港罷工工人代表大會上發表演說[7]

1926年5月,黃錦輝離開國民革命第一軍,與麻植朱鎖聶榮臻等人在中共廣東區委協助周恩來工作。7月,北伐開始後,黃錦輝成為中共廣東區委的領導成員之一[8]。1927年4月,國民黨大肆捕殺中共黨員,黃錦輝將軍隊系統內的共產黨員撤出廣州,轉入地下活動。月底,黃錦輝赴武昌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同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改組中共廣東省委,黃錦輝、張太雷等36人被選為省委委員。中共中央南方局設立軍事委員會,周恩來、張太雷、黃錦輝為委員。同年11月,黃錦輝被委派為廣州軍事特派員,與許繼慎成立「士兵運動委員會」,由聶榮臻任主席,黃錦輝為委員[9]

為反擊國民黨屠殺中共黨員的政策,中共中央指示中共廣東省委發動廣州起義,成立起義總指揮部——行動委員會。黃錦輝擔任指揮部成員,他也是中共廣州市委軍委書記。與聶榮臻、張太雷周文雍楊殷等人一起深入教導團、警衛團與工人赤衛隊積極進行起義前的動員準備工作,參加編寫起義政綱宣言、制訂起義的具體計劃。1927年12月11日凌晨,廣州起義打響,黃錦輝和楊殷率領敢死隊到北校場第四軍教導團的駐地,配合教導團攻下了廣州市公安局。接着他倆又指揮西關地區的戰鬥,經過兩小時激烈的巷戰,起義軍占領了廣州大部分地區,成立廣州蘇維埃政府[10]。張太雷任蘇維埃政府主席,黃錦輝仍任中共廣州市委軍委書記,楊殷任人民肅反委員會委員。12日中午,蘇維埃政府在西瓜園舉行工農兵慶祝大會,會後張太雷中彈陣亡,楊殷接任廣州蘇維埃政府代理主席,葉挺、黃錦輝、楊殷、聶榮臻、周文雍等率領革命軍反擊國民黨反擊,當晚10時後起義軍決定撤出廣州。黃錦輝仍留在城內組織撤退斷後,國軍反攻占領廣州後,他撤到香港[11]

1928年1月,黃錦輝奉命到廣東北江地區尋找撤出廣州的起義隊伍,不幸於廣東花縣被捕,逮捕關押在清遠縣監獄,31日被殺害,年僅25歲[12]。同年11月,中共廣東省委舉行第二次擴大會議時,發出《特別通知》,對黃錦輝的犧牲表示沉痛悼念[13]

相關

編輯

參考

編輯
  1. ^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黨史研究室,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政廳編. 中共广西党史人物传 第2辑. 南寧: 廣西人民出版社. 1995.12: 118. ISBN 7-219-03216-1. 
  2. ^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黨史資料徵集委員會編. 中共广西党史人物传 第1辑. 南寧: 廣西人民出版社. 1992.04: 68–70. ISBN 7-219-02260-3. 
  3. ^ 政協廣西臨桂縣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 临桂文史 第19辑. 政協廣西臨桂縣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 2007.12: 51–52. 
  4. ^ 楊牧,袁偉良主編. 黄埔军校名人传 上. 鄭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5.11: 992–994. ISBN 7-215-05462-4. 
  5.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 中华著名烈士 第5卷. 北京: 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0.09: 489–492. ISBN 7-5073-1091-4. 
  6. ^ 李景田主編. 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 1921-20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北京: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2011.04: 290. ISBN 7-5035-4491-0. 
  7. ^ 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委員會辦公室編. 南粤英烈传. 廣州: 廣東人民出版社. 1983.04: 170. 
  8. ^ 范寶俊,朱建華主編. 中华英烈大辞典 下. 哈爾濱: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 2262. 
  9. ^ 王永均編著. 黄埔军校三百名将传. 南寧: 廣西人民出版社. 1989.06: 714–715. ISBN 7-219-01084-2. 
  10. ^ 李蓉,張延忠主編. 中国共产党第一至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名录 增订本. 北京: 中共黨史出版社. 2014.06: 290–291. ISBN 978-7-5098-0330-1. 
  11. ^ 中共中央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編. 中国共产党革命英烈大典 广西壮族自治区. 北京: 紅旗出版社. : 12. 
  12. ^ 張海赴等主編. 中华英烈词典 1840-1990. 北京: 軍事譯文出版社. 1991.08: 778. ISBN 7-80027-131-5. 
  13. ^ 李榮典. 临桂县志. 北京: 方志出版社. 1996.10: 785–786. ISBN 7-80122-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