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013 A1 (Siding Spring),即賽丁泉彗星,是一顆來自奧爾特雲彗星

C/2013 A1 (Siding Spring)
賽丁泉彗星
發現
發現者賽丁泉天文台
0.5-m施密特望遠鏡 (E12)[1]
發現日2013年1月3日[1]
軌道特性
曆元2013年2月5日
(JD 2456328.5)[2]
近日點1.400 AU (q)
離心率1.00038
週期~400,000 yr
(貝塞耳曆元:2050)[3]
軌道傾角129.0°
下次近日點
日期
2014年10月25日

發現和觀測

編輯

C/2013 A1是在2013年1月3日由澳洲天文學家羅伯特·麥克諾特利用賽丁泉天文台的0.5-m口徑的南烏普薩拉施密特望遠鏡天兔座發現,發現時彗星距離太陽7.2 AU[1] 之後天文學家檢視之前拍攝的照片,很快就發現卡特林那巡天系統在2012年12月8日已經拍攝到這顆彗星。[1] 2013年3月3日,天文學家又在泛星計畫於2012年10月4日拍攝的照片中找到這顆彗星,使得彗星的實際觀測時間增加到148天。[4] 它的軌道周期預計可能約為40萬年。[3]

和火星相遇

編輯

C/2013 A1在回歸時,將於2014年10月19日在火星附近近距離擦過,有可能和火星相撞,但發生的概率不高。俄羅斯天文愛好者列昂尼德·葉列寧俄語Еленин, Леонид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英語:Leonid Elenin)經過觀測計算後在2013年2月27日指出彗星將可能在2014年10月回歸時經過距離火星中點0.000276 AU(41,300 km)的位置。[5] 在觀測彗星293天後,天文學家經過曲線擬合算出其標稱值為距離火星中點0.00082 AU(123,000 km),存在一定的不確定範圍,但最近距離不會少於0.00025 AU(37,000 km,作為比較,火星的衛星火衛二距離火星為23,500 km)。[2] 彗星最遠將從距離火星0.0014 AU (210,000 km)的地方經過。C/2013 A1經過火星的相對速度為56 km/s。[2]

C/2013 A1經過火星時的距離範圍隨着觀測天數的變化
(數據來源:JPL小天體資料庫
觀測天數 最近距離(AU) 標稱值(AU) 最遠距離(AU) 標稱時間 (UT)
 44 0 0.0059  0.024  10:26
 58 0 0.0025  0.012  15:50
 74 0 0.00070 0.0079 21:00
148 0 0.00035 0.0021 19:28
154 0 0.00074 0.0023 18:50
162 0 0.00079 0.0023 18:45
171 0 0.00080 0.0022 18:44
185 0.00006  0.00076 0.0020 18:51
201 0.000068 0.00080 0.0019 18:45
211 0.000209 0.00079 0.0018 18:45
244 0.000098 0.00082 0.0016 18:41
293 0.000252 0.00082 0.0014 18:41

在地球觀測時,2014年10月19日火星將位於蛇夫座。彗星和火星的相遇將被日地關係天文台所觀測到。[6] MAVEN衛星和火星軌道探測器作為最新一批到達火星的的探測器將有機會觀測這次相遇。此外,可以觀測到這次相遇的人造探測器還包括已經在火星軌道的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火星快車號2001火星奧德賽號,以及位於火星表面的好奇號機遇號探測車。彗星預計將不可能在火星行成壯觀的流星雨,也不會威脅到火星軌道或地面的探測器。

C/2013 A1的彗核直徑預計為1至50km,[7][8] 可能和百武二號彗星相當(~4 km),[9] 如果撞擊火星,預計最大將到達200億Mt[7][10] 撞擊坑的直徑可達到彗核直徑的10倍。[7] 天文學家利用蒙地卡羅方法將148天的觀測數據進行計算,得出起撞擊火星的可能性是1/1250(0.08%),[11] 2013年3月,這個可能性降低至1/2000,[8] 2013年4月再降低至1/8000。[12] 2013年4月8日,JPL小天體資料庫首次計算得出彗星的最近距離將不會撞擊火星的結論,[2] 其撞擊概率為1/120,000。[13]

彗星以56 km/s撞擊火星沉積岩的後果[14]
撞擊體直徑 動能 撞擊坑直徑
km(1.9 mi 530萬 Mt 45 km(28 mi
5 km(3.1 mi) 2450萬 Mt 71 km(44 mi)
8 km(5.0 mi) 1億 Mt 108 km(67 mi)
15 km(9.3 mi) 6.6億 Mt 188 km(117 mi)
20 km(12 mi) 15.7億 Mt 242 km(150 mi)
50 km(31 mi) 240億 Mt 544 km(338 mi)

相關條目

編輯
  • C/2007 Q3:另一顆以賽丁泉命名的彗星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MPEC 2013-A14 : COMET C/2013 A1 (SIDING SPRING). IAU Minor Planet Center. 2013-01-05 [2013-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01).  (CK13A010)
  2. ^ 2.0 2.1 2.2 2.3 JPL Close-Approach Data: C/2013 A1 (Siding Spring). 2013-04-07 last obs (arc=185 days w/246 obs) [2013-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23). 
  3. ^ 3.0 3.1 Horizons output. Barycentric Osculating Orbital Elements for Comet C/2013 A1 (Siding Spring). [2013-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1).  (Solution using the Solar System Barycenter and barycentric coordinates. Select Ephemeris Type:Elements and Center:@0)
  4. ^ C/2013 A1 (Siding Spring) Orbit. 小行星中心. 2013-03-01 [2013-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7). 
  5. ^ Elenin, Leonid. New data concerning the close approach of comet C/2013 A1 to Mars. SpaceObs.org blog (ISON-NM). 27 February 2013 [2013-0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04). 
  6. ^ Thompson, Bill. STEREO-A spacecraft has a ring-side seat of "Siding Spring v's Mars" next year. Sungrazing Comets. 28 February 2013 [2013-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03). 
  7. ^ 7.0 7.1 7.2 Elenin, Leonid. Comet C/2013 A1 (Siding Spring) – a possible collision with Mars. SpaceObs.org blog (ISON-NM). 25 February 2013 [2013-0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02). 
  8. ^ 8.0 8.1 Phillips, Tony. Collision Course? A Comet Heads for Mars. Science News. NASA. 27 March 2013 [2013-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05). 
  9. ^ Černý, Jakub. Jak je velké jádro komety C/2013 A1 (Siding Spring)?. 1 March 2013 [2013-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9). 
  10. ^ Bell, Charles. Comet C/2013 A1 (Siding Spring). 26 February 2013 [2013-0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15). 
  11. ^ Elenin, Leonid. Close approach to Mars. Up-to-date analysis. SpaceObs.org blog (ISON-NM). 3 March 2013 [2013-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07). 
  12. ^ Mars vs. comet in 2014: Scientists prepare for red planet sky show. CBS News. April 1, 2013 [2013-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02). 
  13. ^ DC Agle. Comet to Make Close Flyby of Red Planet in October 2014. NASA/JPL. April 12, 2013 [2013-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08). 
  14. ^ Robert Marcus, H. Jay Melosh, and Gareth Collins. Earth Impact Effects Program.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 Purdue University. 2010 [2013-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04).  (solution using 1000kg/m^3, 56km/s, 45 degrees)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