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 11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4年3月2日) |
TADIL-A/Link 11是北約用來交換數字數據的安全半雙工戰術數據鏈路。它最初是由加拿大皇家海軍、美國海軍和皇家海軍成員組成的聯合委員會開發的,用於在艦艇之間傳遞準確的目標信息。最終標準於 1957年11月在渥太華簽署,英國提出「TIDE」這個名稱,意為「戰術國際數據交換」。後來它成為北約標準化協議標準化流程的一部分。
該系統在兩種頻率範圍上運行,一種是用於視距外通信的高頻,另一種是超高頻,使用更小的天線,適用於較小的船舶,但缺乏視距外性能。該系統發送30位元的數據,其中包含6位元糾錯數據和24位元有效負載加密數據。
Link 14作為Link 11的低階版本同時被採用。Link 14本質上是一個缺乏加密和自動化的數字電傳打字機系統,旨在用於缺乏以自動化方式使用Link 11數據的能力的船舶。
「Link 11」這一名稱源自「Link II」,這是在北約採用阿拉伯數字標準化之前,英國使用的羅馬數字命名。「Link I」是綜合顯示系統使用的數據鏈路。[1]
概述
編輯Link 11在機載、陸基和艦載戰術數據系統之間交換數字信息。它是交換視距外雷達追蹤信息等數據的主要手段。Link 11可用於高頻或超高頻。然而,美國陸軍僅使用高頻。Link 11依靠單一平台來回報傳感器檢測的位置信息。該位置信息可以通過附加數據進行放大,以鑑定所檢測到的軌道的身份。Link 11是由拉爾夫·本傑明與樸茨茅斯海軍部水面武器機構共同開發的。
Link 11由美國國防部定義為MIL-STD-6011和TADIL-A。
1980年代,Link 11最初包含在NAUTIS(海軍自主戰術信息系統)系統裡作為中期升級的一部分,安裝於新西蘭皇家海軍Leander級巡防艦坎特伯雷號;NAUTIS版本也出現在皇家海軍狩獵級掃雷艦上。
技術特點
編輯Link 11是半雙工網絡鏈路,通常通過數據網絡控制站(DNCS)點名進行操作。Link 11也可以工作在廣播模式。Link 11接口中使用的點名操作模式要求每個參與單元(PU)依次響應,同時所有其他站都在接收。 數據網絡控制站透過向特定參與單元尋址和傳輸詢問訊息來發起點名,其參與單元透過傳輸其資料進行回應。然後數據網絡控制站詢問規定點名中的下一個參與單元。Link 11可以在高頻 和/或超高頻頻段上傳輸。數據速度可選擇2250或1364bps。雙邊帶分集操作和多普勒頻移校正功能提高了數據交換的可靠性和準確性。Link 11在高頻(2-30 MHz)和/或超高頻(225-400 MHz)(視線傳播)上運行。某些數據終端裝置(DTS)提供選擇常規Link 11波形(CLEW)或單音Link 11波形(SLEW)的選項。SLEW和CLEW波形不兼容。除其他增強功能外,SLEW還提供了增強的傳播和更強大的糾錯算法。雖然可以選擇在CLEW或SLEW中運行,但特定Link 11網絡中的所有參與者都必須選擇相同的波形以實現單元之間的連接。
術語變更
編輯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Friedman, Norman. Fighters over the Fleet: Naval Air Defence from Biplanes to the Cold War. South Yorkshire, United Kingdom: Seaforth Publishing. 2016: 321. ISBN 978-1-84832-4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