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柳凪

由Willie9815在話題建議改名 恢復 やなぎなぎ上作出的最新留言:26 天前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初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傳記專題 (獲評初級未知重要度
這個條目屬於傳記專題的一部分,用於整理和撰寫維基百科中的人物條目。歡迎任何感興趣的參與者加入這個專題參與討論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日本專題 (獲評初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日本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日本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ACG專題 (獲評初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屬於ACG專題的範疇,一個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日系ACGN類條目內容的專案。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首頁,參與其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Yanaginagi的譯名 編輯

她本人已在其廣播節目中提到藝名由來:[1]→柳(やなぎ)+なぎ(刻意重複引人注目)。

而「柳」可訓讀「なぎ」,故比照粉絲譯為「柳柳」。--Justice305留言2014年1月12日 (日) 02:41 (UTC)回覆

(&)建議柳柳這個稱呼不錯,對粉絲來說非常的親昵,不過關於Yanaginagi的譯名,有部份人還有另一種看法(可以將其作為別稱):柳(やなぎ)這個沒有異議,關於なぎ的訓讀漢字可以寫成凪,凪是日本漢字,可以標示出其是日本人。所以Yanaginagi可以譯成「柳凪」。-Doudusi留言2014年8月12日 (二) 10:21 (UTC)回覆
(&)建議改回日文原名,或許nagi是和《來自風平浪靜的明天》有關呢(雖然她在上述番劇開播之前就用這個藝名)?忒有錢留言2018年12月5日 (三) 13:31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 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柳柳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鏈接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6月6日 (三) 01:08 (UTC)回覆

建議改名:「柳柳」→「柳凪」 編輯

柳柳」 → 「柳凪」:條目正文已採用柳凪的譯名,且本人在訪談中表示更接受此譯名。--KONNO Yumeto 肺炎退散 2020年4月30日 (四) 05:38 (UTC)回覆

建議改名 恢復 やなぎなぎ 編輯

先來些背景:

  • 編輯摘要「使用中文譯名」
  • 下一版序言「やなぎなぎ 」改爲「柳凪」,補充「她尚無正式中文譯名,「柳凪」僅是可能的譯名。」
  • 編輯摘要「柳凪這啥原創譯名,完全網絡不可考」
  • 下一版序言改至「目前尚無正式中文譯名」並保持至今,後加上「大多以日文辨認」
  • 編輯摘要「參考Rurutia 沒有正式中文譯名的日本藝人用羅馬拼音做為條目名」
  • 下一版序言的「やなぎなぎ 」改為「Yanaginagi」
  • 討論頁新增「Yanaginagi的譯名
  • 編輯摘要「本人在廣播節目中表示藝名由來是她喜歡的柳色重複而成,而"柳"也可訓讀"なぎ"」,透過藝名由來自行翻譯,應視作原創研究
  • 下一版序言的「Yanaginagi」 改為「柳柳」,並增加注釋(現註釋3)「「柳」可訓讀「なぎ 」,依其取名由來翻譯。」
  • 2014 8 21 序言的「柳柳」新增注釋(現註釋4)「柳柳已併入官方FB專頁,可見認同該漢字名。」
  • 「暫定標題」模板被移除
  • 頁面未移動

改爲「Yanaginagi」的理據不充分,根據NC:USECHINESE,選項為原文或中文翻譯,根據NC:外文命名, 條目使用「英文等其他語言」命名時方需要羅馬化等規則,我認爲日文韓文等應不受此限。

改爲「柳柳」的理據可視作原創研究,不應采納。

序言中的「柳凪」現時有注釋3,4,5。3為原創研究,而4本用作「柳柳」的注釋,兩者皆可無視。

注釋5連結至一則訪問,文章標題為「yanaginagi香港演出訪問 原來有不一樣的漢字名?」。第二條問答為

「Q2.華語圈目前把您的名字翻譯為漢字「柳柳」,請問名字有正式的漢字嗎?還是希望FANS沿用拼音「やなぎなぎ」?

A2.雖然目前沒有正式的漢字名,但要寫成漢字的話大概就是「柳凪」,請用各位喜歡的方式稱呼吧。」

  • 首先,不排除因翻譯問題導致回答偏離原意。
  • 本人直接指出沒有正式的漢字名
  • 「寫成漢字的話大概就是「柳凪」」可有以下解讀
  • 問題提到「柳柳」,但本人更傾向「柳凪」
  • 被問及名字的漢字,本人雖無正式漢字名,但爲滿足對方而給出一個「大概的」答案
  • 「請用各位喜歡的方式稱呼吧」可理解爲「我就是やなぎなぎ,想叫柳柳或柳凪的話你喜歡就好了」

綜上所述,由於無正式譯名,強烈建議改回「やなぎなぎ」

如有反對,請先留意:本條目14年被改為柳柳,20年改爲柳凪,閣下於網上找到的資料可能參考自本條目,參考性可能較低,建議參考2024年6月台灣演唱會個人官網主辦方FB售票網,最新最官方的證據,並無中文名。--惣流 明日香 蘭格雷不姓 2024年4月30日 (二) 12:37 (UTC)回覆

用假名肯定是不合適的。「條目命名都應當首先使用大多數中文用戶最容易理解、最不容易混淆的文字」,對於一般的中文讀者,やなぎなぎ這串文字根本無法認讀(比如「أَبْجَدِيَّة عَرَبِيَّة」您辨認得出這裡有哪些字符嗎 )。日文頂多就是有個漢字,但假名與其他不使用拉丁字母的語言沒有區別。--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Next留言2024年5月3日 (五) 01:45 (UTC)回覆
明白,考慮到沒有官方譯名,「Yanaginagi」是否最佳選項?--惣流 明日香 蘭格雷不姓 2024年5月3日 (五) 02:34 (UTC)回覆
這個到像是「使用中文」和「使用常用名稱」來PK:
  • 如果根據使用中文的原則,那Yanaginagi/やなぎなぎ首先出局,條目名應該在「柳柳」和「柳凪」之間PK。這樣看現在的來源,不論怎麼解釋「柳凪」都不亞於「柳柳」😂 Wikipedia:日語專有名詞的中譯原則第四條的要求也是儘量翻譯成中文。當然這是建站早期寫的文章,當時還是鼓勵使用中文的,只要你的「原創研究」能說服其他編者。
  • 如果根據「使用常用名稱」原則,那就看可靠來源中,Yanaginagi是否比中文名更加常用。但這裡有兩個問題:第一,可靠來源是否足夠?比如3家可靠來源用Yanaginagi,1家可靠來源用中文名;雖然說是3:1,這也可以理解為可靠來源不足,兩個都不常用  聳肩 第二,使用中文的要求是「原文名稱比中文翻譯的名稱在中文中更加常用」,這個描述比較bug。比如雖然可靠來源常用原文,但論壇之類的不可靠來源多用中文,這樣到底算不算滿足常用要求?
「官方譯名」的背書條款是「名從主人」。但是名從主人只指的是主人的中文名稱(比如漢城 pk 首爾)。方針裡面沒有關於官方用原文名情況的規定,如果提議要用原文名,那官方做法就是個不用考慮的空氣😂--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Next留言2024年5月3日 (五) 14:48 (UTC)回覆
我個人認爲「使用常用名稱」的優先度在此不亞於「使用中文」,例如參考我在SE更名的討論,「Square Enix」(應該)比「史克威爾艾尼克斯」易認且常用吧,亦有googleibmwindowsandroid等有常用中文名而不使用的例子。有關可靠來源的問題,反正有利於我的例子較易找,我就不深究了(狗頭)。台灣中央社台灣CTWANT台灣巴哈香港01。此外,「yanaginagi」似乎應爲小寫,且我主觀認爲「不可靠來源」的使用習慣大概為「やなぎなぎ」>「yanaginagi」>>「柳柳」~=「柳凪」。--惣流 明日香 蘭格雷不姓 2024年5月4日 (六) 02:25 (UTC)回覆
我也認為是這樣的,如果來源常用英文(羅馬字母),那條目也應該用羅馬字母(而不是漢字)。但是我們的方針現在很模糊:英維en:WP:ENGLISH能寫出一篇指引,中文NC:USECHINESE就兩句話;英維的en:WP:COMMONNAME有一大段內容說明,中維WP:COMMONNAME還是兩句話。原文名稱比中文翻譯的名稱在中文中更加常用,這個「更加常用」什麼概念?比如用搜索量估計,那應該是2倍、3倍,還是1個數量級、2個數量級?如果媒體常用小寫「yanaginagi」,我們可以把這個當成使用慣例。但如果媒體常用「やなぎなぎ」,由於「技術性原因」我們要轉寫成羅馬字,那Y是大寫還是小寫呢?(雖然技術上條目首字母只能大寫,移動方面沒有差別)我們方針要完善的地方還有很多。--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Next留言2024年5月4日 (六) 05:07 (UTC)回覆
PS:我個人不太喜歡參與這種「常用非中文名稱」vs.「中文名稱」和「常用非官方名稱」vs.「官方名稱」的討論。「中文」和「官方」加權到底給加多少,現在都沒個討論基礎。--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Next留言2024年5月4日 (六) 05:26 (UTC)回覆
我也不會喜歡這種討論(因爲很煩),但有時又忍不住出手(因爲名稱太蠢)。方針問題也是可以理解啦,英維的useEnglish其實相當於我們的命名常規+羅馬化,而且使用英文(字母)基本上是他們的唯一選項,但我們在中文不合適時還可以搞羅馬化。別忘記我們還要考慮至少2岸4地的使用習慣,單是「常用」的定義就可以引起各地人士不滿,可能最好的做法是隨機應變吧,不把規則寫死有時是一種好處。另外,首字母問題看來要加個Template:Lowercase_title。--惣流 明日香 蘭格雷不姓 2024年5月4日 (六) 06:07 (UTC)回覆
1.如要照Wikipedia:日語專有名詞的中譯原則「凪」這個字原本就屬和製漢字,也不能用於譯名使用。
2.Wikipedia:日語專有名詞的中譯原則規範的是中譯原則,Wikipedia:命名常規/羅馬化中則有提到以中文來源所使用頻率最高的名稱為主要依據,請參閱條目Yorushika,既然沒有中文譯名那就不必強加,使用率的話直接把這兩個名字拿去google看中文結果就知道了,不要說可靠來源,最常找可靠來源也是從google來的,如果google搜這個名字資料寥寥可數,那作為常用譯名就是不適切的。
3.純為日文學習者觀點,不建議直接將日文名的假名漢字化,一來是中文的漢字讀音跟日文本身就不同,「柳凪」的凪除了有第1項的問題,對中文使用者來說用字也艱澀難懂,二來是既然以假名為名,那就不該預設其有對應的漢字,使用音譯我認為會是比較合乎常理的作法。--Willie9815留言2024年5月6日 (一) 15:52 (UTC)回覆
返回 "柳凪"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