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32號潛艇 (1914年)
陛下之32號潛艇(德語:SM U 32[註 1])是德意志帝國海軍建造的一艘潛艇或稱U艇。它由基爾的日耳曼尼亞船廠承建,於1914年1月28日下水,至同年9月3日交付使用。U-32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海戰期間服役的329艘德國潛艇之一,並參加了大西洋潛艇戰役。在其十一次巡邏中,共擊沉了容積總噸達106035噸的37艘協約國或中立國商船,以及排水量為14000噸的1艘英國前無畏艦康沃利斯號。1918年5月8日,U-32號在馬耳他北部遭到炮擊,其後被英國單桅戰船桂竹香號以深水炸彈擊沉。
歷史 | |
---|---|
德意志帝國 | |
船名 | U-32號 |
下訂日 | 1912年3月29日 |
建造方 | 基爾日耳曼尼亞船廠 |
船廠編號 | 192 |
鋪設龍骨 | 1912年11月8日 |
下水日期 | 1914年1月28日 |
入役日期 | 1914年9月3日 |
結局 | 1918年5月8日在馬耳他西北部海面遭英國單桅戰船桂竹香號擊沉 |
技術數據 | |
船型 | U-31至U-41型 |
排水量 |
|
船長 | |
型寬 |
|
吃水 | 3.56米 |
動力輸出 |
|
動力來源 | |
船速 |
|
續航力 |
|
潛航深度 | 50米 |
艦載船 | 1艘小划艇 |
乘員 | 4名軍官、31名水兵 |
武器裝備 |
|
服役記錄 | |
所屬 |
|
指揮官 |
|
參與行動 | 十一次巡邏 |
戰績 |
|
設計
編輯U-32號為雙殼遠洋潛艇,在尺寸上類似於U-23至U-30型,僅在推進和速度上略有不同。德意志帝國海軍將其視為非常優秀的公海艦艇,具有適中的機動性和良好的水面掌舵能力。[4]
艇只的全長和耐壓殼體長分別為64.70米和52.36米;舷寬6.32米,當中的耐壓殼體寬為4.05米;有7.68米的總高和3.56米的吃水深度。艇只的總排水量達971噸;其中水上為685噸,水下為878噸。[4]
U-32號搭載有可在水上使用的兩台日耳曼尼亞六缸二衝程柴油發動機,總功率為1,850匹公制馬力(1,361千瓦特);以及可在水下使用的西門子-舒克特雙電動發電機,總功率為1,200匹公制馬力(883千瓦特)。這些發動機用以驅動雙軸、每根軸各一個的直徑1.6米長螺旋槳,從而使艇只在水上的最高速度達16.4節(30.4公里每小時),在水下的最高航速為每小時9.7節(18.0公里每小時)。它可以8節(15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在水上巡航8,790海里(16,280公里),或以5節(9.3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在水下巡航80海里(150公里)。艇只的潛航深度為50米。[4]
艇只裝備了四具直徑為500毫米的魚雷發射管,其中艏、艉各兩具,並可攜帶合共6枚魚雷。此外,U-32號於1915年還增配了兩門88毫米30倍徑速射炮,自1917年起又改為一門105毫米45倍徑速射炮。其標準船員編制為4名軍官和31名水兵。[4]
歷史
編輯U-32號是由德意志帝國海軍於1912年3月29日向基爾的日耳曼尼亞船廠訂購。它自1912年11月8日開始鋪設龍骨,1914年1月28日下水,至同年9月3日在首任艇長、海軍上尉埃德加·馮·施皮格爾·馮·翁德·楚·佩克爾斯海姆的指揮下正式入役。1916年2月1日,施皮格爾被庫爾特·哈特維希上尉接替,後者至1918年2月16日又被庫爾特·阿布雷希特上尉取代。阿布雷希特一直指揮潛艇直至其沉沒。[4]
U-32號先後被編入北海的第四區艦隊(1914年9月3日-1916年11月8日)和地中海的普拉區艦隊(自1916年11月8日起,後稱地中海區艦隊)作戰,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執行了十一次巡邏,共擊沉37艘協約國或中立國商船,容積總噸累計為106035噸。此外,它還擊沉了排水量達14000噸的英國前無畏戰列艦康沃利斯號——這是協約國在一戰中被擊沉的最大型軍艦之一。[5]當時(1917年1月9日),U-32號在哈特維希上尉的率領下在馬耳他島以東60海里(110公里)處發射魚雷擊中了康沃利斯號的右舷。[6][7]戰列艦的部分鍋爐艙進水,導致其有約10度的右傾,但仍能通過抗洪措施糾正傾斜。[8]它同時也無法動彈,使之很容易成為U-32號二度攻擊的目標。正當英國人開始準備將其拖走時,哈特維希又遠距離發射了另一枚魚雷。[9]距第一枚魚雷命中約75分鐘後,第二枚同樣在康沃利斯號的右舷處爆炸,該艦迅速向右舷翻側。共15名船員在爆炸中喪生,但艦隻的漂浮時間較長,足以讓其餘的船員離開。在第二次命中大約30分鐘後,康沃利斯號終於完全沉沒。[8]
1918年5月8日,U-32號在阿布雷希特上尉的指揮下,於馬耳他西北部襲擊了一支從直布羅陀前往亞歷山大港的護航船隊。船隊中的單桅戰船桂竹香號發現了U-32號,遂以艦炮發動反擊,並在隨後以深水炸彈將潛艇擊沉。包括艇長在內的41名船員全數陣亡。沉沒地點大致位於36°04′N 13°17′E / 36.07°N 13.28°E處。[10][11]
襲擊歷史摘要
編輯日期 | 船名 | 船籍 | 噸位 [註 2] |
結局[12] |
---|---|---|---|---|
1915年4月8日 | 夏多布里昂號 | 法國 | 2247 | 擊沉 |
1915年4月11日 | 旅人號 | 英國 | 9599 | 擊傷 |
1915年6月22日 | 基輔號 | 丹麥 | 1115 | 繳作戰利品 |
1916年3月4日 | 條頓尼亞號 | 英國 | 4824 | 擊沉 |
1916年3月5日 | 羅撒西號 | 英國 | 2007 | 擊沉 |
1916年3月6日 | 三兄弟號 | 法國 | 107 | 擊沉 |
1916年3月7日 | 阿弗爾城號 | 法國 | 3109 | 擊沉 |
1916年10月18日 | 雅典娜號 | 挪威 | 1847 | 擊沉 |
1916年10月30日 | 巴克姆侯爵號 | 英國 | 4396 | 擊沉 |
1916年10月30日 | 維爾圖諾號 | 義大利王國 | 3239 | 擊沉 |
1916年11月27日 | 伯明翰城號 | 英國 | 7498 | 擊沉 |
1916年11月27日 | 卡納克號 | 法國 | 6816 | 擊沉 |
1916年11月30日 | 聖安東尼奧號 | 義大利王國 | 611 | 擊沉 |
1916年12月1日 | 耶穌聖心號 | 義大利王國 | 199 | 擊沉 |
1916年12月1日 | 閃電號 | 義大利王國 | 59 | 擊沉 |
1916年12月2日 | 安吉拉母親·G號 | 義大利王國 | 155 | 擊沉 |
1916年12月3日 | 收益號 | 英國 | 5184 | 擊傷 |
1916年12月6日 | 坎帕尼亞號 | 義大利王國 | 4297 | 擊沉 |
1916年12月8日 | 卡爾梅利納·多米尼奇號 | 義大利王國 | 94 | 擊沉 |
1916年12月12日 | 聖厄休拉號 | 英國 | 5011 | 擊沉 |
1917年1月7日 | 羅薩利亞·L號 | 義大利王國 | 7186 | 擊沉 |
1917年1月9日 | 康沃利斯號 | 英國皇家海軍 | 14000 | 擊沉 |
1917年4月10日 | 羅得港號 | 義大利王國 | 2480 | 擊沉 |
1917年4月12日 | 基代爾號 | 英國 | 3830 | 擊沉 |
1917年4月17日 | 常數號 | 義大利王國 | 3479 | 擊沉 |
1917年4月18日 | 里納爾多號 | 英國 | 4321 | 擊沉 |
1917年4月21日 | 焦蘇埃號 | 義大利王國 | 140 | 擊沉 |
1917年5月12日 | 洛克斯利大廳號 | 英國 | 3635 | 擊沉 |
1917年5月24日 | 比亞里茨號 | 法國 | 2758 | 擊沉 |
1917年7月16日 | 卡夫拉號 | 英國 | 2774 | 擊沉 |
1917年7月16日 | 安塔利亞港號 | 義大利王國 | 4073 | 擊沉 |
1917年7月17日 | 綠色號 | 英國 | 3771 | 擊傷 |
1917年7月19日 | 瓦爾瓦拉號 | 希臘 | 1316 | 擊沉 |
1917年9月20日 | 庫爾德斯坦號 | 英國 | 3720 | 擊沉 |
1917年9月22日 | 卡洛琳號 | 法國 | 107 | 擊沉 |
1917年9月24日 | 艾瑞斯頓號 | 英國 | 3221 | 擊沉 |
1917年9月29日 | 山溫號 | 英國 | 3689 | 擊沉 |
1917年10月4日 | 康斯坦丁諾斯·安布里柯斯號 | 希臘 | 2611 | 擊沉 |
1917年10月4日 | 尼古勞斯·羅索斯號 | 希臘 | 2421 | 擊沉 |
1917年10月10日 | 運營者號 | 法國 | 1812 | 擊沉 |
1918年4月21日 | 貝爾維尤號 | 英國 | 3567 | 擊沉 |
1918年5月1日 | 紀元號 | 澳大利亞 | 2379 | 擊沉 |
注釋
編輯腳註
編輯- ^ Helgason, Guðmundur. WWI U-boat commanders: Edgar von Spiegel von und zu Peckelsheim.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 ^ Helgason, Guðmundur. WWI U-boat commanders: Kurt Hartwig (Pour le Merite).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 ^ Helgason, Guðmundur. WWI U-boat commanders: Kurt Albrecht (Pour le Merite).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 ^ 4.0 4.1 4.2 4.3 4.4 Gröner,第6頁.
- ^ Helgason, Guðmundur. Ships hit during WWI: Largest Ships sunk or damaged.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09-04-14].
- ^ Burt,第245–246頁.
- ^ Gardiner,第37頁.
- ^ 8.0 8.1 Burt,第246頁.
- ^ Lowell,第167頁.
- ^ Herzog,第89頁.
- ^ Kemp,第48頁.
- ^ Helgason, Guðmundur. Ships hit by U 32.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14-12-14].
參考資料
編輯- Gröner, Erich; Jung, Dieter; Maass, Martin. U-boats and Mine Warfare Vessels.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2. 由Thomas, Keith; Magowan, Rachel翻譯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91. ISBN 0-85177-593-4.
- Burt, R. A. British Battleships 1889–1904. Barnsley: Seaforth Publishing. 2013 [1988]. ISBN 978-1-84832-173-1.
- Gardiner, Robert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860–1905.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79. ISBN 978-0-85177-133-5.
- Lowell, Thomas. Raiders of the Deep.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4 [1929]. ISBN 978-1-59114-861-6.
- Herzog, Bodo. Deutsche U-Boote 1906–1966. Erlangen: Karl Müller Verlag. 1993. ISBN 3-86070-036-7.
- Kemp, Paul. Die deutschen und österreichischen U-Boot-Verluste in beiden Weltkriegen. Gräfelfing vor München: Urbes. 1998. ISBN 3-924896-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