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亨市政廳
阿亨市政廳(德語:Aachener Rathaus)是一座位於德國阿亨的哥德式風格建築,現為阿亨市長及市議會的辦公場所。它也是繼阿亨主教座堂後,在阿亨舊城區最引人注目的建築物之一。
歷史
編輯在14世紀上半葉,作為彰顯公民自由的標誌,阿亨市民在時任市長格爾哈德·肖魯斯(1285-1367)的領導下建造了一座新的市政廳。在此之前,當地一直使用13世紀落成的格拉斯之家作為市政廳。作為皇室對公民權的妥協,新市政廳還必須設立一間用於加冕禮宴的大廳。工程於1330年開始,它被建在一座廢棄的宮殿建築的牆基上,這裏曾是阿亨皇城的圓廳,始建於卡洛林王朝時期。
始建於查理曼大帝時期的格拉努斯塔也被移用至新市政廳,並將其高度提升了14米。此外在市政廳的南側仍有部分使用卡洛林時期的磚石堆砌[1]。它於1349年完工。然而直至1531年,所謂的「加冕大廳(Krönungssaal)」才在阿亨國王加冕之際首次舉辦宴會。在市政廳擔當行政大樓或用於國家慶典期間,城市的部分武器和彈藥會被儲存在格拉努斯塔,該塔也曾在一段時間內被用作監獄。
弗拉芒地區在這一時期有大量的市政廳建築都是以哥德式的阿亨市政廳作為藍本[2]。
三王浮雕
編輯從凱撒之梯的入口可以通往地下層的加冕大廳,其中在主顯門上原飾有出自1380年左右、描繪着「三王朝拜」場景的石灰岩浮雕。浮雕由四個石灰岩塊組成,除東方三王外,還有一個石灰岩塊刻有聖母攜子形象[3]。
在拿破崙統治時期,浮雕於1789年有局部被毀。剩餘的部分則仍留在了當時被稱為「衛戍大本營」的入口上方[4]。這組中世紀的藝術作品是在1879年由戈特弗里德·戈廷所製作的複製品所替代。原件於二戰前被轉移至市立博物館,卻在戰亂中遺失[5]。
巴洛克
編輯在1656年的阿亨城市火災中,市政廳的屋頂及塔樓被部分燒毀。受損的部分隨後以巴洛克風格重建。從1727年至1732年,在阿亨建築設計師約翰·約瑟夫·庫溫的領導下,市政廳進行了基礎性的巴洛克改造,尤其是在正立面及入口階梯的區域。哥德式人物塑像以及窗戶的十字格條均被移除,甚至內部裝潢也按巴洛克風格重新設計。如今,在會議室和地面層的「白色大廳」之中仍然保留有這種風格轉變的痕跡。[6]
這一時期的特點是由阿亨-列日巴洛克大師雅克·德·勒所作的木鑲板畫,以及由畫家約翰·克利桑特·博倫拉特所作的壁畫。它們均展現在所謂的「工頭法庭(Werkmeistergericht)」內。這座大廳最初是為由法學家組成的評審小組而設,旨在控制阿亨出產的布匹質量,它在後來則成為了市長的辦公室[7]。
為了慶祝停戰協議的簽署,從而結束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市政廳在1748年設立了和平廳(Friedenssaal)。但由於外交使節之間的排名分歧,該廳並未使用。為了彌補這一點,阿亨接受了各使節的畫像。它們如今可以在市政廳內各不同的房間內找到[8]。
19世紀
編輯自帝國自由城市地位終止後以及在拿破崙佔領期間,市政廳的建築狀態被嚴重忽視,使得建築物在1840年有部分垂危瓦解的危險。在此之後,尤其是自19世紀中葉起,市政廳在建築師弗里德里希·約瑟夫·阿爾克的領導下,按照原始的哥德式形態進行逐步重建,並且還增加了哥特復興式風格的繪畫、浮雕和雕刻。正對集市的外立面則配備了50個國王塑像,以及藝術、科學和基督教的象徵[9]。
在此期間,加冕大廳得到恢復,並修建了一個阿爾克風格的新入口。此外,畫家阿爾弗雷德·雷特爾獲委託對大廳進行一系列大型壁畫的創作。這項工程始於1847年,並由他的學生在1861年完成,系列壁畫描繪有查理曼大帝的生平傳奇。當收納於柏林新博物館的類似藝術作品遭到破壞後,這幅壁畫成為了德國後浪漫主義風格畫作最重要的見證之一[10]。
1883年市政廳火災
編輯1883年6月29日,源於安東尼烏斯大街26號,即孟海姆藥品和器材倉庫發生的火災,很快便通過屋頂飛濺的火星引燃格拉努斯塔。在四小時內,市政廳的屋頂和兩個塔樓,以及位於集市南側的大量周邊住宅都被燒毀。僅帶有雷特爾壁畫的加冕大廳及建築的地面層倖免於難,但也遭到了巨量的消防用水侵襲。災後的修復工作由風俗畫家兼塗裝技師弗里德里希·蓋爾哈特完成。在隨後的幾年,屋頂及塔樓再進行簡易的敷設。
1884年11月1日,阿亨市政府就市政廳的重建工程面向德國建築師發起設計競賽。在13份參賽作品中,阿亨本土建築師格奧爾格·弗倫岑的方案獲得了一等獎,他也因此在1891年被委任對市政廳及塔樓進行重建。內部空間的翻新工程則由市政建築師約瑟夫·勞倫特負責設計及領導。在大約1895年,描繪有格爾哈特·喬盧斯和約翰·馮龐特形象的騎士雕塑被重新安裝在市政廳背面牆緣的凸出部,而八個中世紀貴族家庭的紋章盾也被重塑在拱肩上。這些作品均出自卡爾·克勞斯之手。此外,至1900年以前,來自阿亨雕刻作坊的卡爾·埃舍、威廉·波爾、蘭伯特·皮德博烏夫和戈特弗里德·戈廷也在市政廳牆壁上刻畫了多座國王加冕的雕像,另有一部分則由科隆雕刻家克里斯蒂安·莫爾所完成[11]。
全部修復工程於1902年完成。德皇威廉二世出席了市政廳於1902年6月19日舉行的落成典禮[12]。
20世紀
編輯阿亨市政廳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得以倖存而未遭受相關的戰爭損毀。但在國內政治局勢動盪期間,分離主義運動意圖將阿亨從萊茵共和國獨立出去,一群獨立份子於1923年10月1日沖入市政廳進行破壞。在外立面部分,市政廳塔樓上的人偶裝飾和兩座時鐘均摧毀,集市一側地面層的所有窗戶被砸碎,以及若干歷史悠久的房間也被洗劫一空。許多雷特爾的壁畫都受到槍擊彈痕的嚴重破壞。而室內的家具,尤其是市長辦公室和加冕大廳內,均被砸碎和作為投擲物使用。在皇帝大廳內還發現了一個未引爆的炸彈[13]。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市政廳遭受了多次轟炸,尤其在1943年7月14日和1944年4月11日的空襲中受損嚴重。在1943年7月14日,屋頂和兩座市政廳塔樓被焚毀,市政廳的外觀形象僅能呈現出受熱扭曲的頂罩鋼樑。加冕大廳再次嚴重損毀,而北側的外立面由於受到爆炸的壓力,某些部分豎直移位多達30厘米。為了避免迫在眉睫的塌方危險,結構部分最初是用巨大的木柱臨時支撐。通過雨水的滲透,雷特爾的壁畫也受到嚴重影響。由阿亨籍畫家弗朗茨·斯蒂威所作的八組壁畫中有五組進行了小批量的精心拆除,並率先轉存至蘇爾蒙特博物館[14]。
建築師奧托·格魯伯和工程師理查德·斯圖姆普夫於1945年就建築物的結構穩定性發表了一份鑑定報告。在約瑟夫·皮爾萊特教授的協助下,殘破的北側外立面緊急用鋼筋結構和角牽板進行加固,而市政廳屋頂則是在1946年用鋅板臨時修復。在完成結構分析和前面部分加固後,北側外立面也必須進行更換,因為幾乎所有的拱門都已破碎。1948年8月9日,皮爾萊特在市議會的報告中明確,這座歷史悠久的市政廳是安全的。地面層的拱門於1950年再次關閉重修。皇帝大廳的重建於1953年基本完成,大廳內部的配置則在隨後的幾年中進行[15]。
如何重建兩個塔尖的問題,則仍然是討論爭議的核心。1966年,曾參與了大量阿亨戰後重建設計的功臣——威廉·K·費舍爾教授,擬定了一份塔樓設計的草圖,同時阿亨工業大學的學生也參與了討論,並提交了24份審議方案。1968年再增加了八套由塔尖重建工作委員提供的鑑定方案。有部分方案極具現代化,例如格爾哈特·格勞布納和費舍爾教授的設計,於是在1968年8月的公開陳述期間展開了深入討論。工作組最終決定採納城市文物官員列奧·胡戈特的設計,即仿照歷史原型的方案。新塔尖於1978年豎立完成[16]。
當代
編輯如今的市政廳還存有一些來自維也納財政部的皇室物品副本。這些副本都是為了因應德皇威廉二世的要求,在1915年左右召開了一次展覽,以紀念從813年至1531年在阿亨舉行的31次國王加冕禮。其中包括有加冕福音書(來自查理曼大帝時期的手稿)的副本,查理曼大帝之劍,奧托一世的皇冠,以及由阿亨金匠貝恩哈特·維特所打造的金球等等[17]。
自2009年以來,市政廳作為「查理曼之路」的一站,通過其歷史空間對遊人開放。在市政廳內,博物館式的展覽和互動指南「Aixplorer」會對建築的歷史和藝術性進行講解,並給人提供歷史加冕晚宴正在發生的感覺。藝術作品包括有路易斯-安德烈-加布里埃爾·布歇特在1807年所作的拿破崙一世皇帝畫像,以及羅伯特·勒費雷在1805年所作的約瑟芬皇后畫像[18]。
參考資料
編輯- ^ Wilhelm Niehüsener: Bericht des Arbeitskreises für den Wiederaufbau der Rathaustürme. Aachen, J.A. Mayer, 1977
- ^ route-charlemagne.de: Geschichte des Rathaus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bgerufen am 2. März 2015
- ^ Rudolf Wiegmann: Die Erneuerung des Rathhaussaales zu Aachen. In: Correspondenz-Blatt für den Kunstverein für die Rheinlande und Westphalen 1846/47, Seite 24–31.
- ^ Ernst Günther Grimme: Das Rathaus zu Aachen. Einhard, Aachen 1996, S.40.: Kostenanschlag zur „Beseitigung aller Zeichen, die auf das Lehnwesen, das Königtum und die Religion Bezug hatten […] unter den 36 Positionen erscheint an zweiter Stelle das Drei-Königs-Relief: A demolir les trois rois au dessus de la porte du Corps de la garde de la place (für) 12 livres […] Man begnügte sich mit der Zerstörung der Köpfe und Hände aller Figuren und der Arme des knienden Königs
- ^ Rudolf Wiegmann: Die Frescogemälde im großen Rathaussaale zu Aachen. In: Correspondenz-Blatt für den Kunstverein für die Rheinlande und Westphalen 1860/61, Seite 45–48.
- ^ Rovenhagen, Ludwig: Das Rathaus zu Aachen: ein Führer für Besucher und Legende zu den Freskobildern des Kaisersaales. Jacobi, Aachen 1873. (Digitalisa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der ULB Düsseldorf)
- ^ Carl Rhoen: Einiges über den Brand des Aachener Rathauses am 29. Juni 1883. In: Zeitschrift des Aachener Geschichtsvereins. 5. Band, Benrath & Vogelsang, Aachen 1883, S. 302–310 (Digitalisat)
- ^ Richard Pick: Das Rathaus in Aachen. In: Aus Aachens Vergangenheit. Beiträge zur Geschichte der alten Kaiserstadt. Creutzer, Aachen 1895, S. 271–293 (Digitalisa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Philipp Kerz: Zerstörung und Wiederaufbau des alten Rathauses in Aachen. In: Rheinischer Verein für Heimatpflege und Denkmalschutz (Hrsg.): Aachen zum Jahr 1951, Düsseldorf 1952, S. 140–151.
- ^ Paul Schoenen: Rethels Karlsfresken und die romantische Historienmalerei. In: Rheinischer Verein für Heimatpflege und Denkmalschutz (Hrsg.): Aachen zum Jahr 1951, Düsseldorf 1952, S. 152–165.
- ^ Mathilde Röntgen: Das gotische Rathaus zu Aachen. In: Aachener Beiträge für Baugeschichte und Heimatkunst, Band 3: Das alte Aachen seine Zerstörung und sein Wiederaufbau. Herausgegeben i. A. des Aachener Geschichtsvereins in Zusammenarbeit mit Bernhard Poll von Albert Huyskens, Verlag des Aachener Geschichtsvereins, Aachen 1953, S. 106–155.
- ^ Wilhelm Niehüsener: Bericht des Arbeitskreises für den Wiederaufbau der Rathaustürme. J.A. Mayer, Aachen 1977.
- ^ Ernst Günther Grimme, Renate Puvogel: Europäische Bildwerke vom Mittelalter zum Barock. Königliche Bildwerke im Krönungssaal des Aachener Rathauses (= Aachener Kunstblätter des Museumsvereins, Band 47). Du Mont, Köln 1977.
- ^ Helmut A. Crous: Aachen so wie es war 2. Droste, Düsseldorf 1979.
- ^ Hans Hoffmann: Aachen in Trümmern – Die alte Kaiserstadt im Bombenhagel und danach. Droste, Düsseldorf 1984.
- ^ Thomas R. Kraus: Zur Geschichte der Aachener Rathausuhr. In: Herbert Lepper (Hrsg.): Zeitschrift des Aachener Geschichtsvereins. Band 90/91 (1983/84), Verlag des Aachener Geschichtsvereins, Aachen 1984, S. 69–97.
- ^ Ernst Günther Grimme: Das Rathaus zu Aachen. Einhard, Aachen 1996, ISBN 3-930701-15-4
- ^ Judith Ley: Das Rathaus der Freien Reichsstadt Aachen. Der Umbau der karolingischen Aula Regia zum gotischen Krönungspalast. In: Arbeitskreis für Hausforschung e.V. und Ulrich Klein (Hrsg.): Rathäuser und andere kommunale Bauten (= Jahrbuch für Hausforschung, Band 60). Marburg 2010, ISBN 978-3-89445-444-9, S. 159–173.
- ^ Karl der Große und der Internationale Karlspreis. Stiftung Internationaler Karlspreis zu Aachen. [2013-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18).
外部連結
編輯- ArchINFORM數據庫中阿亨市政廳的數據
- Rathaus Aachen - Station Macht der Route Charlemagne. City of Aachen, The Lord Mayor. [2015-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