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願達
元願達(481年—537年),河南郡洛陽縣(今河南省洛陽市東)人,魏明元帝拓跋嗣玄孫,元法益之子[1][2],北魏宗室、官員,後投降南梁。
生平
編輯元願達在北魏出任中書令、郢州刺史。大通二年四月庚子(528年5月17日),爾朱榮發動河陰之變,殺死幼主元釗和靈太后。四月辛丑(528年5月18日),元願達獻出郢州歸順南梁[3]。梁武帝蕭衍派遣郢州刺史元樹前往迎接元願達,南梁信武將軍、司州刺史夏侯夔也從楚城與元樹會師。梁武帝詔令改郢州為北司州,以夏侯夔為刺史[4][5][6][7][8]。北魏徵召都督尉慶賓返回京師,他的部隊調撥給撫軍將軍、豫州刺史源子恭,前往討伐元願達[9]。梁武帝詔令封元願達為樂平公,食邑一千戶,賜給元願達宅第和歌舞伎,以元願達出任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湘州諸軍事、平南將軍、湘州刺史。中大通二年(530年),元願達被徵召擔任侍中、太中大夫、翊左將軍。大同三年(537年),元願達去世,虛歲五十七[10]。
延伸閱讀
編輯[編]
參考資料
編輯- ^ 《元和姓纂·卷四·46》:明元帝晃生范,樂安王,生良,良生法益、滕、忻。法益,梁侍中,生願達,梁州刺史。
- ^ 《元和姓纂四校記·卷四·46·A》:良生法益滕忻法益梁侍中生願達梁州刺史 羅校云:「案梁書元願達傳,祖明元帝。此疑誤。」余按願達倘為良後,則此文可不誤,因良卒於太和元年(四七七),而願達卒於大同三年(五三七),年五十七,則生於太和五年(四八一),斷不得為良子也。惟是梁書三九未言願達父奔梁,願達入梁,初為湘州刺史,後征侍中,則疑「梁侍中」三字,應移置「生願達」之下,而「梁州」應正作「湘州」也。
- ^ 《梁書校勘記·卷三十九·列傳第三十三·七》:普通中大軍北伐攻義陽願達舉州獻款 本書武帝紀:「魏郢州刺史元願達以義陽內附,置北司州。」事在大通二年四月。「普通」當作「大通」。
- ^ 《魏書·卷十·帝紀第十》:是月,汝南王悅、北海王顥、臨淮王彧前後奔蕭衍,郢州刺史元願達據城南叛。
- ^ 《梁書·卷三·本紀第三》:夏四月辛丑,魏郢州刺史元願達以義陽內附,置北司州。
- ^ 《南史·卷七·梁本紀中第七》:夏四月戊戌,魏爾朱榮推奉孝莊帝。庚子,榮殺幼主及太后胡氏。辛丑,魏郢州刺史元願達以義陽降,封願達為樂平王。
- ^ 《梁書·卷二十八·列傳第二十二》:大通二年,魏郢州刺史元願達請降,高祖敕郢州刺史元樹往迎願達,夔亦自楚城會之,遂留鎮焉。
- ^ 《南史·卷五十五·列傳第四十五》:及郢州刺史元願達降,詔改為北司州,以夔為刺史,兼督司州,封保城縣侯。
- ^ 《魏書·卷四十一·列傳第二十九》:武泰初,郢州刺史元願達以城降蕭衍,詔徵都督尉慶賓還京師,回眾隸子恭以討之。
- ^ 《梁書·卷三十九·列傳第三十三》:元願達,亦魏之支庶也。祖明元帝。父樂平王。願達仕魏為中書令、郢州刺史。普通中,大軍北伐,攻義陽,願達舉州獻款,詔封樂平公,邑千戶,賜甲第女樂。仍出為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湘州諸軍事、平南將軍、湘州刺史。中大通二年,征侍中、太中大夫、翊左將軍。大同三年,卒,時年五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