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愿达(481年—537年),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魏明元帝拓跋嗣玄孙,元法益之子[1][2],北魏宗室、官员,后投降南梁。

生平

编辑

元愿达在北魏出任中书令郢州刺史。大通二年四月庚子(528年5月17日),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杀死幼主元钊灵太后。四月辛丑(528年5月18日),元愿达献出郢州归顺南梁[3]梁武帝萧衍派遣郢州刺史元树前往迎接元愿达,南梁信武将军、司州刺史夏侯夔也从楚城与元树会师。梁武帝诏令改郢州为北司州,以夏侯夔为刺史[4][5][6][7][8]。北魏征召都督尉庆宾返回京师,他的部队调拨给抚军将军、豫州刺史源子恭,前往讨伐元愿达[9]梁武帝诏令封元愿达为乐平公,食邑一千户,赐给元愿达宅第和歌舞伎,以元愿达出任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湘州诸军事、平南将军湘州刺史。中大通二年(530年),元愿达被征召担任侍中太中大夫翊左将军大同三年(537年),元愿达去世,虚岁五十七[10]

延伸阅读

编辑

[]

 梁书·卷39》,出自姚思廉梁书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元和姓纂·卷四·46》:明元帝晃生范,乐安王,生良,良生法益、滕、忻。法益,梁侍中,生愿达,梁州刺史。
  2. ^ 《元和姓纂四校记·卷四·46·A》:良生法益滕忻法益梁侍中生愿达梁州刺史 罗校云:“案梁书元愿达传,祖明元帝。此疑误。”余按愿达倘为良后,则此文可不误,因良卒于太和元年(四七七),而愿达卒于大同三年(五三七),年五十七,则生于太和五年(四八一),断不得为良子也。惟是梁书三九未言愿达父奔梁,愿达入梁,初为湘州刺史,后征侍中,则疑“梁侍中”三字,应移置“生愿达”之下,而“梁州”应正作“湘州”也。
  3. ^ 《梁书校勘记·卷三十九·列传第三十三·七》:普通中大军北伐攻义阳愿达举州献款 本书武帝纪:“魏郢州刺史元愿达以义阳内附,置北司州。”事在大通二年四月。“普通”当作“大通”。
  4. ^ 《魏书·卷十·帝纪第十》:是月,汝南王悦、北海王颢、临淮王彧前后奔萧衍,郢州刺史元愿达据城南叛。
  5. ^ 《梁书·卷三·本纪第三》:夏四月辛丑,魏郢州刺史元愿达以义阳内附,置北司州。
  6. ^ 《南史·卷七·梁本纪中第七》:夏四月戊戌,魏尔朱荣推奉孝庄帝。庚子,荣杀幼主及太后胡氏。辛丑,魏郢州刺史元愿达以义阳降,封愿达为乐平王。
  7. ^ 《梁书·卷二十八·列传第二十二》:大通二年,魏郢州刺史元愿达请降,高祖敕郢州刺史元树往迎愿达,夔亦自楚城会之,遂留镇焉。
  8. ^ 《南史·卷五十五·列传第四十五》:及郢州刺史元愿达降,诏改为北司州,以夔为刺史,兼督司州,封保城县侯。
  9. ^ 《魏书·卷四十一·列传第二十九》:武泰初,郢州刺史元愿达以城降萧衍,诏征都督尉庆宾还京师,回众隶子恭以讨之。
  10. ^ 《梁书·卷三十九·列传第三十三》:元愿达,亦魏之支庶也。祖明元帝。父乐平王。愿达仕魏为中书令、郢州刺史。普通中,大军北伐,攻义阳,愿达举州献款,诏封乐平公,邑千户,赐甲第女乐。仍出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湘州诸军事、平南将军、湘州刺史。中大通二年,征侍中、太中大夫、翊左将军。大同三年,卒,时年五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