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印曩
勃印曩(緬甸語:ဘုရင့်နောင်,緬甸語委轉寫:Bayinnaung,意為「王兄」[1][2];1516年1月16日—1581年10月10日),又譯勃應曩[3],《明史》稱之為莽應龍,全名勃印曩瑙亞塔明紹(緬甸語:ဘုရင့်နောင် ကျော်ထင်နော်ရထာ,緬甸語委轉寫:Bayinnaung Kyawhtin Nawrahta),本名耶圖(緬甸語:ရဲထွတ်,緬甸語委轉寫:Ye Htut)[4],緬甸東吁王朝的統治者之一,德彬瑞梯的繼承者,1551年至1581年在位。勃印曩善於用兵,他率軍統一上下緬甸、制服撣人,亦曾兩次攻陷暹羅國都阿瑜陀耶,其統治下的東吁帝國轄有緬甸史上最遼闊的疆域,因而在緬甸廣泛受到崇敬,被冠以「大帝」尊稱。
勃印曩 ဘုရင့်နောင် | |||||
---|---|---|---|---|---|
緬甸國王 | |||||
統治 | 1550年4月30日 – 1581年10月10日 | ||||
前任 | 德彬瑞梯 | ||||
繼任 | 南達勃因 | ||||
副王 | 南達勃因 | ||||
緬甸副王 | |||||
任職 | 1542年4月 – 1550年4月30日 | ||||
任命 | 德彬瑞梯 | ||||
前任 | 德彬瑞梯 | ||||
繼任 | 南達勃因 | ||||
出生 | 1516年1月16日 東吁當克侯府 | ||||
逝世 | 1581年10月10日 漢達瓦底 | (65歲)||||
子嗣 | 緬王南達勃因 清邁王瑙亞塔明紹 良淵侯信烏博 良淵王 | ||||
| |||||
王朝 | 東吁王朝 | ||||
母親 | Myo Myat | ||||
宗教信仰 | 上座部佛教 |
統治
編輯勃印曩曾追隨東吁王朝第二代王德彬瑞梯征戰。1539年,隨德彬瑞梯攻陷勃固。勃印曩於良兆一戰中因善於用兵而揚名。1541年,率軍攻陷下緬甸的重要商港馬都八。1542年,攻佔卑謬。1544年,擊潰撣族聯軍的進攻,1546年遠征阿臘干。1547年,德彬瑞梯率軍出征暹羅,攻入阿瑜陀耶城下,久攻不下而返回都城勃固。德彬瑞梯在1551年被孟族衛兵殺死,緬甸宮廷一度陷入繼承紛爭[5]。
勃印曩在1551年打敗自己的弟弟東吁王明康,即位於東吁,成為東吁王朝第三位國王。1552年,勃印曩收復卑謬,1554年收復勃固,滅亡孟族政權,再度建都於此。1555年,攻佔阿瓦,隨後征服撣地,完成緬甸歷史上的第二次統一。1565年,勃印曩率軍入侵暹羅,攻佔都城阿瑜陀耶,俘獲暹羅國王,令其削髮為僧,並立王儲為傀儡君主。1568年,暹羅廢王出逃復位,勃印曩再度派軍攻佔阿瑜陀耶,自此統治暹羅近二十年。勃印曩亦將撣邦與蘭納併入領土。1580年,出征阿臘干,佔領仙道衛[5]。緬甸在其治下進入鼎盛時期,疆域西至曼尼普爾,東至林城、景邁,北至中緬邊境的撣族土司轄地[3]。一位曾於1569年到達勃固的意大利人曾寫道:「勃固在海上沒有什麼軍隊或勢力,但在陸地上,就居民、版圖和金銀而言,在財富和實力方面,它遠遠超過了大土耳其的勢力[5]。」
勃印曩擁有顯著政績。政治上,他在樞密院內破除民族差別,令撣人、孟人、緬人席位平等。經濟上,鼓勵在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發展稻作農業,利用俘獲的工匠,景邁傳入的漆器技術和曼尼普爾傳入的編織、紡織、冶煉和玻璃製造技術發展手工業,統一度量衡和貨幣,促進經濟和貿易發展。文化方面,引入暹羅的音樂、舞蹈、戲劇和雕刻藝術;1575年自錫蘭迎請佛牙,以振興佛教;廢除地主及土司死亡後妻妾奴婢殉葬的習俗;提倡愛國詩歌創作及愛國文學。立法方面,下令編纂《著名法典》和《法典九集》,亦將其親自判決的案件匯編為《白象王判卷》,作為官吏審理案件的憑據。交通方面,興建了白古至東吁和卑謬的主幹路[3]。
由於頻繁對暹羅等外地用兵,致使田地荒蕪,勃印曩治下的東吁帝國亦積累不少民怨,導致1564年勃固民變及1567年饑荒[3]。1581年,他在勃固去世。
後世影響
編輯勃印曩的戰功及政績卓著,除統一緬甸全境外,亦將疆界延伸至撣地、老撾和暹羅,同阿奴律陀和雍笈牙一起被視為緬甸歷史上最偉大的三位君王。如今的緬甸有諸多地名以勃印曩命名。他亦被暹羅人稱為「十方尊勝王」(泰語:พระเจ้าชนะสิบทิศ,皇家轉寫:Phrachao Chana Sip Thit)[6]。
勃印曩的另一項功勳即是他終於制服了自13世紀起便長期威脅上緬甸的撣人。他推行改革,削減撣族世襲蘇巴的權力,同時在撣地引入低地風俗,令撣人真正融入伊洛瓦底河谷王朝的統治。自此以後,撣人便一直臣服於緬人王朝統治之下[7]。
勃印曩去世後,叛亂和民變此起彼伏,各地重返割據狀態。在他去世後兩年,暹羅和阿瓦地區的封邑便發起反叛,到1599年,他所建立的東吁帝國幾近分崩離析。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引用
- 書籍
- Htin Aung, Maung. A History of Burma. New York and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7.
- Royal Historical Commission of Burma. Hmannan Yazawin 1–3 2003. Yangon: Ministry of Information,Myanmar. 1832 (緬甸語).
- Smith, Ronald Bishop (1966). Siam; Or, the History of the Thais: From 1569 A.D. to 1824 A.D. 2. Decatur Press.
- Thaw Kaung, U. Aspects of Myanmar History and Culture. Yangon: Gangaw Myaing. 2010.
- 戈·埃·哈威著; 姚梓良譯. 《緬甸史》.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73年.
- 賀聖達. 《緬甸史》. 昆明: 雲南人民出版社. 2015年. ISBN 9787222118324.
- 大野徹,謎の仏教王國パガン,NHKブックス,2002年
-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匯編 (編). 中国大百科全书. 外國歷史(二) 1. 北京: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036. 1998.
外部連結
編輯- Voyage to Pegu, and Observations There, Circa 158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Gaspero Balbi
- Account of Pegu (1586–158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by Cesar Fedrici.
- The Flight of Lao War Captives from Burma back to Laos in 1596:A Comparison of Historical Sourc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Jon Fernquest, Mae Fa Luang University, SOAS bulletin, Spring 2005
- The Changing Nature of Conflict between Burma and Siam as seen from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Burmese States from the 16th to the 19th Centuries, by Pamaree Surakiat,Mar 2006, Asia Research Institute, Singapore.
統治者頭銜 | ||
---|---|---|
前任: 德彬瑞梯 |
緬甸國王 1550年–1581年 |
繼任: 南達勃因 |
王室頭銜 | ||
前任: 德彬瑞梯 |
緬甸副王 1542年–1550年 |
繼任: 南達勃因 |